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四十六回

宋君偃恃能称王  众贤臣力谏受诛


 
 

  宋剔成君在位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55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时,他的弟弟偃发兵攻击剔成,剔成兵败奔走齐国,偃自立为君。

  宋君偃, 子姓,戴氏,名偃,称王后称宋康王、宋王偃、宋献王,在位43年(即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86年)他是宋国的最后一任国君。

  宋君偃为宋辟公辟兵之子、宋剔成君之弟,其母在生他时梦徐偃王来托生,因此取名为偃。偃生有异相,身长九尺四寸,面阔一尺三寸,目如巨星,面有神光,长大后力能屈伸铁钩。于周显王四十年(宋剔成君四十一年,公元前329年),在逐其兄剔成君之后而自立为君。

  齐国要来攻打宋国,宋君偃派臧子南下向楚国求救。楚国很高兴,答应给以救援,劲头十足。臧子忧心忡忡地返回宋国,他的车夫说:“求救的事如愿以偿了,现在您还忧容满面,为什么?”臧子说:“宋国小,齐国大。楚国为了救援弱宋来得罪强齐,这本来是楚国担忧的事。而楚王却那么高兴,一定是想以此来坚定我们抗齐的决心。我们坚持下去,齐兵就会疲惫,楚国的利益便在这里。”于是臧子回到了宋国。齐人攻下了宋国五座城池,然而楚国的救兵一直没来救援。

  宋君偃和齐国作对,专为习武修建宫殿。有一个叫讴癸的人,他唱起歌来,走路的人停下来观看,建筑的人不感到疲劳。宋君偃听说后,召见讴癸并加以赏赐。讴癸回答说:“我老师射稽的歌,唱得比我还好。”

  宋君偃召来射稽让他唱歌,但走路的人还不停地走,建筑的人也感到疲倦。宋康王对讴癸说:“走路的人还不停地走,建筑的人也感到疲劳,射稽唱得不如你好,这是为什么?”

  讴癸说:“大王可以检查一下我们两人的功效,就知道我老师唱得好了。”经查看,讴癸唱歌时建筑的人只筑了四板,射稽唱歌时却筑了八板;再检查墙的坚固程度,讴癸唱歌时筑的墙能打进去五寸,射稽唱歌时筑的墙只能打进去两寸。

  楚武王在公元前704年就已称王。魏惠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之后,魏惠王与齐威王同时称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公元前323年,在魏国大夫公孙衍的斡旋下,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以对抗秦、齐、楚等大国,史称“五国相王”。各国之中,独有赵武灵王认为赵国实际上没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在国内未采用王号,仅称“君”。

  宋君偃十一年时(公元前318年),国中有人掏雀巢,发现里面有只刚刚出生的小鹯鸟,认为是奇异的事,献给国君偃。太史卜卦后奏道:“小麻雀生大鹯,这是反弱为强,为霸王崛起的征兆。”

  宋君偃很高兴地说:“宋国软弱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不使他兴旺,还能指望谁呢?”便招收壮丁,亲自训练,组成了10万多人的精锐之师。然后发动战争。进攻东边的齐国,占领五座城池。打败南边的楚国,开拓淮北疆土300余里。战胜西边的魏国,夺取两座城池。宋国还派人到秦国通好,秦国人也派人回聘。

  宋君偃由此更加自信,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与齐、楚、三晋并称。宋君偃自称天下英雄,无与为比,遂自称康王,每当临朝,令群臣齐呼万岁。堂上一呼,堂下应之,门外侍卫也都应之,声闻数里。宋康王想尽快实现霸业,所以他也学商朝的武乙,用皮袋子装着血,把它挂起来用箭射击,称作“射天”。还用鞭子抽打土地,砍掉土神、谷神的神位,把它们烧掉。说:“我用威力降服天下鬼神。”借以恐吓周围的人们。又喜欢作长夜之饮,强行以酒灌群臣,却私下让左右给自己热水以代酒喝。群臣中平时酒量大的,照样喝得酩酊大醉,毫无礼节,只有他自己无事一样。左右献媚的人都说:“君王酒量如海,喝上一千石也不会醉。”还与众多妇人彻夜长欢,派人传言:“宋王精神旺盛,从不倦怠。”以此炫耀自己。

  封父是宋国都城西北的一座城邑(位于今河南封丘封父亭)。封父也是一个人名,姜姓,是炎帝的后裔。炎帝裔孙名钜,曾为黄帝之师。夏朝时,封钜的后代于封父为诸侯国,后人曾经称他为封父,实际上是以地名为人名。周代,封父之国灭亡,其国人分两姓,一为封姓,一为封父姓。

  一日,宋康王游玩于之墟,遇见一采桑女长得非常美丽,就筑起青陵台观望,打听到这妇人是舍人韩凭的妻子息氏,宋康王就想将她霸为己有,遂派人向韩凭转达自己的意思,让韩凭献出自己的妻子。韩凭问妻子是否愿意。息氏写了一首诗进行回答:“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息氏不愿意这样做。

  宋康王思慕息氏,就派人到韩凭家把息氏抢走了。韩凭非常悲痛,自杀身亡。宋康王把息氏带上青陵台,对息氏说:“我是宋王,能让人富贵,也能杀人。何况你的丈夫已死,你还指望谁?如果顺从于我,我封你为王后。”

  息氏又写诗回答:“鸟有雌雄,不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宋康王又说:“你现在已经到这里了,不顺从也不行了。”

  息氏说:“请容我洗浴后更换一下衣服,向丈夫的灵魂告辞,然后再服侍大王。”宋康王答应了。

  息氏洗梳完毕,换上自己的新衣服,向丈夫的灵位进行了告别,然后来到青陵台,望空中拜了两拜,然后突然跳下台去,康王左右急忙制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息氏身死台下。左右在她的衣裙下发现一封信,信上写道:“我死了以后,请大王把我与我的丈夫韩凭埋在一起,我们夫妻在九泉之下也会感谢大王的大恩大德。”

  宋康王大怒,非但不听从息氏的请求,还让当地人分别把他们埋葬,两座坟墓分离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如果能使两座坟墓合在一起,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

  不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头长出来,两棵树的树干弯曲,逐渐互相靠拢,树根在地下交接,树枝在天空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总是栖息在树上,早晚都不离开,依偎着悲哀地鸣叫,声音令人感动。宋国人同情他们,于是称这两棵树为“相思树”。“相思”的名称,就从这时候开始。人们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灵魂变的。晋朝时,睢阳县有韩凭城,关于韩凭夫妇的歌谣还在封父一带流传:

  相思树上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

  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性抗君王。

  当时宋国有一个书生叫惠盎,他惠施的近支族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他看到宋康王如此残暴,就去见宋康王。

  宋康王见他是个儒生,对他讲得仁义治国极不感兴趣,不时跺脚,大声咳嗽,终于忍不住了,说:“我喜欢的是勇武有力的人,不喜欢行仁义的人,你快走吧,我不想听你的废话。”

  惠盎说:“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乐意回答吗?”

  康王说:“你问吧。”

  惠盎说:“我这里有一种办法,可以使那些勇敢的人刺不入;虽有力气,却击不中,大王您想知道这种办法吗?”  

  宋康王说:“好呀!这种办法我倒很想听听。”

  惠盎说:“刺不入,击不中,虽然好,但有人敢于击、敢于刺,毕竟还是受了侮辱。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得那些勇敢的人不敢刺,虽然有力,也不敢去击。不过,所谓不敢,不等于不想,只是时机未到而已。我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使得一切人根本不想去刺,不想去击。这不更好吗?当然不想去刺,不想去击,也就是不理会你,哪里比得上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呢!我还有一种办法,使天下的人,都非常高兴,互相亲爱,互相帮助,这种办法比勇敢有力的人更高一筹,这是上面四种办法中最好的办法了,难道大王您就不想知道吗?”

  宋康王说:“这种办法好啊!我真想得到它。”

  惠盎说:“孔墨的仁义道德就是这样的办法。孔子、墨翟,他们自己没有国土,却被人当作君王一样看待;虽然没有官职,却被人们尊为最高的长官一样。天下的男人和女人,无不伸长脖子,踮起脚跟来盼望,以求得到相安相利。如今大王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国主,如果你确实有行孔墨主张的意愿,那么,全国都会得到它的利益的,您会比孔墨更胜得多了。”

  宋康王听了,无言以对。于是,惠盎退了出来。宋康王对左右的大臣们说:“这个人真是善辩啊!我真是被他说服了。” 

  尽管宋康王被惠盎的话所触动,但他做不到,仍然我行我素。群臣见宋王暴虐,许多人都进行劝谏。宋王不胜其烦,就在座位旁边放上弓箭,凡是来劝谏的人,就用箭射。曾经在一天里射死景成、戴乌、公子勃等三人。自此以后,群臣们都不敢再开口。诸侯们把宋康王比作夏桀,称宋国为“桀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