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10年),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他是为大哲学家庄子的至交好友。
那一年,魏国的宰相死了,魏惠王急召惠施。惠施接到诏令,立即起身,日夜兼程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准备接替宰相的职务。惠施一个随从也不曾带上,他走了一程又一程,途中,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惠施心里记挂着魏惠王和魏国的事情,心急火燎,结果,他想涉水过河,但一失脚跌落水中。由于惠施水性不好,他一个劲地在水里扑腾着,眼看就要沉入水底,情况十分危急。
正在这时,幸亏有个船家赶来,将惠施从水中救起,才保住了惠施的性命。船家请惠施上了船,问道:“既然你不会水,为什么不等船来呢?”
惠施回答说:“时间紧迫,我等不及。”
船家又问:“什么事这么急,让你连安全也来不及考虑呀?”
惠施说:“我要去做魏国的宰相。”
船家一听,觉得十分好笑,再瞧瞧惠施失魂落魄的样子,就像一只落汤鸡。船家脸上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他耻笑惠施说:“看你刚才落水的样子,可怜巴巴的只会喊救命,如果不是我赶来,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像你这样连凫水都不会的人,还能去做宰相吗?真是太可笑了。”
惠施听了船家这番话,十分气恼,他很不客气地对船家说:“要说划船、凫水,我当然比不上你;可是要论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你同我比起来,大概只能算个连眼睛都没睁开的小狗。凫水能与治国相提并论吗?”
一番话,说得船家目瞪口呆。他哪里懂得,这世间万事万物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办法与学问,这凫水与治国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怎么可以用不会凫水就判断人家不会治国呢?
惠施的学问很渊博,魏惠王任他为相国,并经常听惠施讲学,十分赞赏惠施的博学,而且,惠施对魏惠王也很忠诚。
魏惠王三十七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州拜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于是也承认魏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据《战国策·魏二》《韩非子.说林上》记载说,惠施的友人田需一度受到魏王的器重和宠用,惠施于是告诫他说:“你一定要很好地对待魏王身边的人。比如那杨树,横着栽下能生存,倒着栽下能生存,折断栽下它也能生存。但是如果十个人栽它而一个人拔它,那它就难以生存了。十个人栽这一易生之物,却抵不过一个人的破坏,原因就在于栽起来困难,而拔除它很容易。你今天虽然能使自己受器重于君王,但如果想要除掉你的人多了,你必定就很危险。”
田需受到魏王的器重,一定具有他取得魏王器重和赏识的某方面能力。然而,不管田需的个人能力有多大,都不能必然地保证他长久地受到君王器重,因为魏王作为一国君主,他处在国家政治活动圈的中心,受到许多公侯大臣和左右侍臣的拱卫,他必有自己身边的一批亲信之人,这些人物参与他的决策和用人,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甚至会动摇他的某些既成观念,田需如果不能争取到这批人物的认可和支持,那他们必然要在魏王面前诋毁田需,最后势必动摇魏王对田需的信任,使田需失去已经获得的宠信地位。
杨树是一种易生之物,但它一经栽下,却经不起一人的拔除,要想使它生存下去,就必须戒除任何人的拔除。同样,田需虽有赢得君王重用的能力,但他也经不起人们的诋毁,要想取得君王的长久信任,也必须防止人们在君王面前的诋毁。惠施把这一道理明白地告诉了田需,从而教给了他一种实用的保宠之方。
惠施的保宠之方,向人们无意间透露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它告诉人们,一个人在社会上受器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他的个人能力,而且取决于他与周围世界的人际关系,取决于他联系大众的程度。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个人的潜在能力得以在社会上实现。
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惠施又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主张齐、楚“偃兵”。
公元前322年,因为与张仪不和,魏惠王免去惠施的相国职务,任用张仪在魏国为相,惠施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据《战国策》记载,在楚国,楚王热情地接待了惠施。
楚国大臣冯郝对楚王说:“挤走惠施的是张仪,大王与惠施结交,这是在欺骗张仪,我认为大王这样做不可取。惠施是因为张仪排挤他才来到楚国的,他也定会怨恨您与张仪结交,如果惠施知道这种情况,他一定不会来楚国,而且宋王偃对惠施不错,诸侯中无人不知。现在,惠施与张仪结仇,诸侯中也无人不晓。惠施与大王结交,您便抛弃了张仪。我不理解大王这样做,是有些轻率呢,还是为了国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帮助惠施,送他到宋国去。然后,对张仪说:‘我是因为您才没有接待惠施的。’张仪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个被排挤、遭困窘的人,大王却帮助他到宋国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这样您实际上不失为张仪着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
楚王说:“好。”于是就把惠施送到宋国去了。
惠子回到宋国,经常和好友庄子谈论一些哲学道理。
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犹如敝屣。其拥有高超的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
(语出《庄子
天下》译为: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够跟他们端庄不苟地讨论问题)。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也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都有着有浓厚的热诚。
惠子喜欢倚在树底下高谈阔论,疲倦的时候,就据琴而卧(“倚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这种态度庄子是看不惯的,但他也常被惠子拉去梧桐树下谈谈学问,或在田野里散步。一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据《庄子·秋水》记载,一日,庄子和惠子在濠梁的桥上游玩(庄惠钓鱼台,位于今安徽凤阳临淮镇南郊老塘湖中,原为濠河边一个高岗),庄子说:“鲦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既然你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桥上知道的。”
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然而,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来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到庄子的所谓“真”。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如果从"认知活动"方面来看,两人的论说从未碰头;如果从观赏一件事物的美、悦、情这方面来看,则两人所说的也不相干。而只在不同的立场与境界上,一个有所断言,一个有所怀疑,他们在认知的态度上,便有显著的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这不同的认知态度,是由于他们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庄子与惠子,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进而导致两种对立的思路─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棒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
“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
“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德充符》上也说惠子
“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这些批评,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庄子·天下篇》保存有惠子的十个命题,即“历物十事”。
一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二是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三是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四是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五是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六是南方无穷而有穷。七是今日适越而昔来。八是连环可解也。九是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十是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的“历物十事”贯穿着“合同异”的思想,他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
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惠子思想的记载。
《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足见惠子著书、藏书之多,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思想家之一。
“其书五车”的来历,就是说的惠施著的书有五车之多。
惠子与庄子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据《庄子·徐无鬼》记载: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公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
惠子死后,庄子感到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在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纯厚真挚之情。他设出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惠子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惠子死去,庄子经常把自己的眼睛紧紧闭上,不观左右事,不讲前后语,而且将这种活法坚持了20多年,可见庄子对惠子的友情多么深厚。
惠子死后葬于楚丘(位于今河南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如今保护较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