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十回

卫惠公失位复位  五大夫乱朝遭殃


 
 

  卫惠公即位之年,因卫国帮助齐国攻打纪国,结果被纪国、郑国、鲁国联军所败,宋国出兵救助于齐、卫二国,也被郑国、鲁国联军所败。至此,齐国痛恨纪国,卫国、宋国对郑国、鲁国也是含恨在心。一日,郑国来使,告知郑国内乱,郑厉公出奔蔡国,群臣欲迎在卫国寄居的郑国故君昭公忽复位,卫惠公心中大喜。原来郑庄公临终时欲立其次子突,因大夫祭仲反对而没有立成,庄公死后,长子公子忽即位为昭公,随后,祭仲在宋庄公胁迫下,把郑昭公忽赶下台,将公子突扶为郑厉公,昭公忽逃奔到卫国避难。这时,卫惠公得知郑国内乱,随即发兵护送郑昭公忽还国复位。

  郑昭公回国复位后,并不修礼往谢卫惠公护送其复国之劳,因此卫惠公很怨恨郑昭公。卫惠公三年(公元前697年),出逃在蔡国的郑厉公以贿赂厚结蔡、鲁、宋、卫等国,以求复位。卫惠公因怨恨昭公,亲自带兵参加由宋国牵头,鲁、卫、蔡等国组成的联军,共同讨伐郑国。

  卫惠公出征后,卫公子泄对公子职说:“国君远出,正是我们举事的好机会!”公子职说:“如要举事,应该先确定立谁为国君,国人有主,才能保证不乱。”正密议间,家人报:“大夫宁跪有事相访。”两公子迎入。宁跪说:“二公子忘了乘舟之冤了吗?今日机会,失不再来!”公子职说:“我们正商议拥谁为国君,还没想起来谁合适。”宁跪说:“我观群公子中,只有黔牟仁厚可辅,并且他是周王的女婿,可以弹压国人。”三人歃血为盟之后,暗约伋子、公子寿原来的从人,故意散布卫侯伐郑兵败已死的假消息,随即以此为由,迎卫宣公之子、周王之婿黔牟(后来的卫懿公之叔父,卫戴公、卫文公之祖父)即位,是为卫中前废公。百官朝见,然后宣布卫惠公为了袭位陷害二兄,导致其父卫宣公含愤而死的罪恶,重新为伋子、公子寿二人发丧,并遣使向周王朝报告了立君之事。宁跪引兵扎营于朝歌城外,以遏制惠公归路。公子泄提出要杀死宣姜,公子职说道:“宣姜虽有罪,然而她是齐侯的妹妹,杀之恐怕要得罪于齐国。不如留之,以结齐好。”随安排宣姜出居别宫,并保证其正常生活待遇。

  宋、鲁、蔡、卫四国合兵伐郑,郑国大夫祭足与傅瑕领兵在大陵拒敌,随机应变,尽力抵抗。宋、卫等国不能取胜,只得回师。

  卫惠公回到中途,闻二公子作乱,已经立黔牟为国君,随出奔于齐国。齐襄公说:“我的外甥来了。”遂为卫惠公安排好住处,并许诺兴兵帮助其复国。卫惠公向齐襄公保证:“如果我有归国之日,内府宝玉,尽作酬谢。”襄公大喜。忽报:“鲁桓公使到。”

  因为齐襄公向周王室求婚,周庄王同意,使鲁桓公主婚,要以王姬下嫁。鲁桓公才亲自至齐,面议此事。襄公想起嫁给鲁桓公的妹子文姜,久不相会,何不一同请来?就派使者到鲁国说明来意,把文姜也迎到齐国。这时,齐国诸大夫请问伐卫之期。襄公道:“黔牟乃天子的女婿。寡人正向周王室求婚,此事暂且缓缓。”但恐怕卫人杀害宣姜,随遣齐大夫公孙无知送卫宣公的儿子硕回卫,并私下嘱咐无知,要想法帮助公子硕迎娶宣姜,并说这也是为卫惠公朔复位打基础。

  公孙无知领命,同公子硕来到卫国,与新君黔牟相见。

  这时公子硕的妻子已死,无知将齐侯关于让公子硕娶宣姜的意思对卫国君臣和宣姜说了一遍。宣姜表示同意。卫国众臣正不愿意让宣姜留在宫中,正好趁此机会贬去宣姜的名号,大家无不乐从。只是公子硕念父子之伦,坚决不从。齐公子无知私下对公子职说:“此事不成,我回去怎么向齐君复命?”公子职恐怕齐国因此对卫国产生不满,便定下计策,为公子硕设宴,席间,使美女劝酒,灌得公子硕烂醉,然后把他扶到宣姜宫中同宿。公子硕醒来后悔不及,知道生米已做成熟饭,只好与宣姜结为夫妇。之后生育三男二女:长男齐子早卒,次子申(后为戴公),三子毁(后为文公);两个女儿后来分别为宋桓公、许穆公的夫人。

  卫惠公在齐国整天挖空心思想着复位,他多次找舅舅齐襄公和他二姨文姜,诉说失国之苦,要求舅舅、二姨看在他们的同袍姐妹宣姜的面上,帮助为其复位。齐襄公和已经嫁给鲁桓公的文姜只顾乱伦作乐,口头上答应帮助为其复位,就是按兵不动。就这样一直拖了七八年。公元前690年,即周庄王七年,齐襄公灭了纪国,正是国力旺盛之时,这年正逢卫国连遭大旱,又生蝗灾,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惠公认为夺权复位的时机已到,就天天去央求齐襄公和文姜,并送给他们大量的金银,终于说动了齐襄公。

  公元前689年冬(周庄王八年),齐襄公遣使约会宋、鲁、陈、蔡四国之君,一同伐卫,共同扶持惠公复位。其檄文是:

  祸殃卫国,生了逆臣公子泄、公子职,此二人擅自决定卫国国君的废立。致使国君惠公出走齐国,至今已有七年。我整天坐不安席,但这些年来国家事情太多,没有时间讨伐叛贼。现在齐国国泰民安,兵强马壮,愿意和诸君一道出兵卫国,为卫惠公讨个公道,诛杀卫国的罪魁祸首!

  宋等四国积极响应。随后,齐襄公出车500乘,同卫惠公朔先到卫国的边境。随后,其他四国之君即宋闵公捷、鲁庄公同、陈宣公杵臼、蔡哀侯献舞,各引兵来会。卫中前废公黔牟闻五国大兵压境,与公子泄、公子职商议,派大夫宁跪向周王室告急。

  周庄王接到卫国的告急文书,问群臣:“谁能为我解卫国之围?”周公忌父、西虢公伯均说:“王室自伐郑损威以后,号令不行。今齐侯诸儿(齐襄公的乳名)不念王姬一脉之亲,纠合四国,以纳君为由,名顺兵强,难以敌抗。”左班中最后一人挺身而出道:“二位大人之言不对!五国尽管很强,怎么能说名顺呢?”众人视之,原来是下士子突。周公忌父说:“诸侯失去国家,其他诸侯共同扶持,何为不顺?”子突说:“黔牟之立,已得到周王的同意。既然已经立黔牟为君,必然要废去原来的国君子朔。你们二位大人不以王命为顺,而以诸侯纳朔为顺,我实在不得其解!”虢公伯均说:“兵戎大事,量力而行。王室不振,已非一日。当年讨伐郑国,先王亲自率军,还被祝聃射了一箭。至今两世,都没能问罪。况且现在是五国之力,十倍于卫国。单凭王朝这点兵马赴援,如以卵击石,怎么能干这事呢?”子突道:“天下之事,理胜力为常,力胜理为变。王命所在,理直气壮。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如果不讲道理而可以得志,又无人去加以制止,千古是非从此颠倒,谁还看得起大周王朝?诸公又以何面目为王朝卿士?”虢公不能答。周公道:“尚若今日出兵救卫,你能担任此事吗?”子突道:“出兵打仗,由司马掌握。我位微才劣,难当其任。如果无人肯往,我不敢珍惜生命,愿代司马一行。”周公又道:“你带兵救卫能保证必胜吗?”子突道:“突今日出师,从理上讲已经胜算。如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五国悔罪,这是王室的福。但我可不敢保证必胜。”大夫富辰道:“子突之言在理,可令子突带兵一往,也使天下人知道王室有人。”周王同意了,随后,先遣宁跪回报卫国,王师随后起行。

公复位 

  周、虢二公嫉妒子突取得成功,仅给兵车200乘。子突并不推诿,在太庙行了礼,然后带兵出发。这时齐等五国之师已来到卫国朝歌城下,围攻卫国,情况非常危急。公子泄、公子职昼夜巡守,急切盼望王朝大兵解围。谁知一看子突兵微将寡,怎能抵挡五国虎狼之众?不等子突安营,早已被五国之兵大杀一场,200乘兵车如汤泼雪。子突叹道:“我奉王命而战死,不失为忠义之鬼!”随后力杀数十人,身受重伤,自刎而亡。

  卫国守城军士得知王师已败,也纷纷溃逃。齐兵首先登城,其他四国军队齐上,打开朝歌城门,迎卫惠公朔入城。公子泄、公子职同宁跪收拾散兵,拥公子黔牟出走。正遇鲁兵,又杀一场。宁跪夺路先奔,三公子都被鲁兵所擒。宁跪知力不能救,叹口气,奔往秦国逃难去了。鲁侯将黔牟等三公子献俘于卫惠公,卫惠公不敢决定,又转献于齐襄公。齐襄公喝教刀斧手,将泄、职二公子斩首。公子黔牟是周王之婿,与齐有连襟之情,赦免死罪,放归于周。卫惠公朔鸣钟

  击鼓,重登侯位。将府库所藏宝器尽献于齐襄公。襄公说:“鲁侯擒三公子,功劳不浅!”随半分赠送给鲁侯,又让卫侯另出财宝慰问宋、陈、蔡三国之兵。就这样,流浪了七八年的卫惠公,在齐、鲁等国的协助下,又复君位,重登宝座。惠公开始执政3年,公子黔牟执政10年,现在惠公又回国即位,历史上把这一年定为卫惠公十一年,即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6年。卫惠公复位后,便开始剪除异己,扶植亲信。

  周釐王五年(公元前677年),釐王崩,太子阆(láng)继位,是为周惠王。大夫边伯、子禽、祝跪、詹父、蒍国等号称“五大夫”,他们勾结惠王的异母弟王子穨,犯上作乱,横行不法。周惠王早就把“五大夫”视为眼中钉,决定打击其嚣张气焰。于是下令夺取蒍国的果园作为王室的苑囿,把边伯的私宅划归为王室使用,派人强行收割了子禽、祝跪和詹父的庄稼,这一系列举措引起了“五大夫”的强烈不满,他们对惠王怀恨在心。

  第二年秋天,“五大夫”率兵攻打惠王,凭借周大夫苏氏的暗中帮助,叛军迅速攻占了王城,拥立王子穨为王。子穨凭借“五大夫”的力量夺取王位,自知根基不稳,便逃出洛邑,投奔苏子国(今河南温县一带)。苏子国国小力弱,难以同周王室抗衡,于是派人陪同子穨投奔到卫国。卫国是姬姓中一个较有影响的诸侯国,春秋时期,经常与郑、鲁、齐、宋等国交恶,有一定的实力。公元前675年,卫惠公因周天子接纳安置黔牟心怀不满,于是接受了子穨的投靠请求,表示支持“五大夫”之举。卫惠公拥戴子穨,也是为了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于是,卫国又联合南燕国,组成联军,攻打周惠王。卫、燕联军经苏子国南下,渡过黄河,直逼洛邑,惠王战败,在大臣周公忌父与召伯廖的护卫下,惠王逃到了郑国边境温邑,请求郑国救援。而子穨在“五大夫”的推举下,在洛邑重新登上了天子的宝座。

  郑国与卫国经常因领土问题发生争端,屡次兵戎相见。郑厉公表示要支援周王,一方面可以同王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重新和好;另一方面,可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其他诸侯,打击卫国和朝室叛乱势力。郑厉公在规劝子穨退位未果的情况下,积极与虢公结盟,决心以武力解决问题。惠王三年(公元前674年)秋,郑厉公亲率大军,护卫惠王攻入周朝的邬(wū)邑(今偃师缑氏一带)

  次年春,东虢国(位于今河南三门峡市区)虢公和郑厉公在弭地正式缔结盟约,共同讨伐“五大夫”。郑、虢联军很快会师于王城洛邑城外。郑厉公和虢公分别率领军队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城内拥护惠王的公卿大夫纷纷组织人马响应。“五大夫”无力阻挡,联军从南、北两门攻入并迅速占领了王宫,周惠王复位。蒍国自刎而死,子禽、祝跪死于乱军之中,边伯、詹父一同被押抵市曹斩首示众,落了个暴尸街头的下场。卫国也因此与周王朝的关系紧张起来。

  公元前669年,卫惠公三十一年卒。他的儿子姬赤继位,这就是卫懿公。

  按:①南燕国,西周时期称为称胙国,春秋时改称南燕。姞姓,始封国君伯鯈为轩辕黄帝之后吉光的后裔,南燕国位于今河南延津东北45里处的胙城乡。此南燕国与姬召公后代的北燕国不同,北燕国姬姓,其地在河北、辽东,原称郾国。姞姓南燕国是个小国,发祥地在浚水河畔。这个姞姓燕国,在古籍上已发现有如下几款记载: 《左传·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记载:“卫人以燕师伐郑。”说的就是卫国人用姞姓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郑国。《左传·庄公十九年》记载:卫师、燕师伐周。《左传·庄公二十年》记载:二十年郑伯执燕伯仲文,以其伐周之故。秦统一全国后,改南燕国为南燕县,后隋文帝又将其改为胙城县。唐武德二年(公元前619年),设胙州,又改原胙城县为南燕县;唐武德四年(公元前621年),撤销南燕并入胙城,行政概念上的南燕国自此消失。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