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追思绿竹淇园烟翠 背诵诗经游子思乡
“千古淇竹消亡了,可恨的金人把淇竹给毁掉了。”等常云梦吟诵完,魏淇滨说。
“千古淇竹消亡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迁,人为破坏只是加剧了淇竹的消亡,可不能把一切都推到人为的破坏上面。”常云梦接话说。
“气候变迁,谁能说得清楚?”魏淇滨问。
“1972年,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利用中国文化的优势,以研究手段与资料依据为标示,将五千年的中国气候变迁大趋势分为四个阶段:考古时期(约前3000—前1100);物候时期(前1100—1400);方志时期(1400—1900);仪器观测时期。淇河卫地气候变迁与整个中国气候变迁趋势是一样的。”常云梦回答。
“考古时期尚无文献记录及文献极少,怎么能搞清楚那时候的气候状况?”赵燕淇问。
“考古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是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大约存在于六千多年前,属于仰韶文化。在半坡遗址中发现原始人猎获的动物中有麞和竹鼠,现在这些动物只存于亚热带,从而推断当时的气候必然比现在要温暖潮湿。约公元前1400至公元前1100年,相当于殷商时期,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动物亚化石除了水麞与竹鼠外,还有獏、水牛与野猪,还有今天只存在于热带的动物。当时安阳种稻的时间相当于现今阳历的三月,现在则要到四月中旬。甲骨文中还记载有猎人捕象,河南古地名为豫,就是人牵着象的意思,可见河南在当时比现在要温暖。根据这些发现,对照今天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的温度,竺可桢认为,目前正月份的温度比当时减低摄氏3至5度,年平均温度大约减摄氏2度。也就是说,当年淇奥的气候相当于江淮一带现在的气候,今天江淮一带生长的竹子,当年淇奥也是蔚然成林。”常云梦解说。
“物候时期与方志时期都是利用历史的物候记录来推断气候变化,只是方志时期重点使用我国丰富的地方志,其物候记录更加集中,易于利用。所谓物候是人观察到一年之中何时降霜下雪,河开河冻,植物开花结果,候鸟春来秋往等等。这种观察积三千年之久,记载翔实,是一笔可贵的历史气候研究资料。例如夏殷之际山东省境内的郯国,用家燕的北来判定春分的到来。而在19世纪30年代的春分时节,家燕只飞到上海,还未到上海以北的郯国,两相对照,上海与三四千年前的郯国年平均气温要相差摄氏15度。由此可知,目前淇河卫地的气候比三四千年前寒冷,已经不适宜淇竹的生长。”几个人离开大坝向西走去,常云梦继续解说。
几个人你言我语,过了大坝沿着岸边向西走去。常云梦继续说:“周朝的文字初期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有更多地刻或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竹简的普遍使用,使得当时文字中有许多以‘竹’为头,说明周初温暖,淇河两岸普遍有竹类生长,与现在大不相同。到了周朝中期,气候转冷,出土于汲县的战国魏襄王陵墓中的《汲冢纪年》,也就是《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汉江结冰,发生于公元前931年与公元前897年。一二百年以后的春秋时期,天气又再度转暖。竹子与梅树等亚热带植物在《诗经》里被提及。例如《秦风》中载:‘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以南,现在并无梅树的踪迹。卫武公生活于约公元前853年至公元前758年,《淇奥》中的淇竹当是生长在气候转暖时期。”
“战国、秦与西汉,气候温暖,到了东汉才有趋冷的记录,但时间不长。到了魏晋南北朝,气候真正地冷了下来,公元4世纪上半叶冷到极点,时间相当于东晋时期,渤海湾连续三年冬季冰冻,冰上可行车马军队。北朝贾思勰所写的《齐民要术》中提到,6世纪中期的河南山东一带,石榴树从十月中旬开始就要用蒲稿裹起来,否则石榴树会被冻死,今天这些地方的石榴树却能安全越冬,无需裹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汉武帝塞决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万,以输军资。今通望淇川,无复此物。’隋唐以后,天气又变得温暖。公元650年、669年与678年的冬季,当时的首都长安无冰无雪。8世纪初,皇宫中长有梅树,种有柑橘。梅树只能耐寒到摄氏零下14度,柑橘只能耐到摄氏零下8度,有梅有柑是气候温暖的证明。这一时期淇奥应当又是绿竹猗猗。”常云梦仍在说。
“到了11世纪初期的宋代,北方已经没有梅树,气候冷于唐朝。12世纪,气候继续变冷。太湖不但在公元1111年全部封冻,而且冰上可以行车,太湖东南部洞庭山的柑橘全部冻死。从公元1131年至1260年,杭州春节降雪,降雪最迟日期是四月初九,比12世纪前十年最晚的春雪差不多推迟一个月。12世纪的寒冷从北到南延伸,直到华南与西南地区。公元1110年与1178年,福州的荔枝全被冻死。四川成都曾经生长过荔枝,唐代诗人张籍的《成都曲》诗句:‘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到苏轼所生活的北宋,荔枝只能生长于成都以南的眉山。到了12世纪的南宋,据陆游诗与范成大的《吴船录》,连眉山也不长荔枝了。北宋靖康二年,金人在淇河两岸滥伐林木烧炭破坏淇竹,只是加剧了淇竹的消亡,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冷,金人大量烧炭也印证了当时天气的寒冷。虽然13世纪初期到中期一段时间天气有转暖的迹象,但到14世纪,冬季又是严寒。公元1329年与1353年,太湖再次结冰。黄河在公元1351年11月时就有冰块漂流到山东,而现代的记载表明,河南与山东要到12月份河中才出现冰块。明正德十六年(1521),虽然淇县令赵之屏为修复武公祠重新栽植淇竹,但因气候变迁的原因,淇园不可能再有当年淇竹风光。”常云梦终于说完了淇竹消亡的原因。
“我们可是没敢藐视淇竹文化,我读《西游记》时注意到,全书共计一百回,有五十五回都写到了竹,全书共用了一百二十三个‘竹’字。第六十四回中专门写了拂云叟,特意写进了淇竹的身影。”赵燕淇说。
“《红楼梦》里除了潇湘馆有竹子,整个大观园里也有竹子,全书有三十八回出现了竹,共用‘竹’字八十二个。潇湘馆里的竹子也有淇竹的身影,湘妃斑竹是由舜帝南巡将淇竹带过去的,钟山风雨中摇曳的烟翠绿竹也是移自淇奥。《红楼梦》第十七回还写到了‘淇水遗风’,典出《诗经》中的《淇奥》。”付伾岚说。
“晋代戴凯之撰《竹谱》中说:植物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或茂沙水,或挺岩陆,条畅纷敷,青翠森肃。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对竹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没有牡丹富丽,没有松柏伟岸,没有桃李娇艳,但竹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竹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人间。”周颂鹤接话。
“竹类在高等植物中是特殊的一族,非草非木。自《淇奥》之后,淇园、淇竹便享誉海内,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楹联书画不胜枚举。历朝历代吟诵淇奥的诗篇很多,其中宋代最多,唐代次之,清代第三,先秦第四,以后依次为:南朝、元、明、汉、金、五代、西晋、北朝。咏及淇奥的历代诗篇中,淇竹文化的诗篇最多,哀伤文化的诗篇次之,廉政文化的第三,赞美文化的第四,以后依次为:人生感言、孝道、爱国、爱情、讽刺、思乡、自然灾害、历史回望等。春联是由后蜀后主孟昶首创的,随着他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的问世,出现了对联文化,淇河卫地的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黎阳古城等名胜之地的对联、匾额比比皆是。汉赋中也有淇河的影子,淇河岸边也有自己的赋文,这些多与淇园淇竹有关,竹子成了高雅君子的象征,独具特色的华夏竹文化也就逐渐形成。追溯华夏竹文化的源头,竟是起自淇河岸边,《淇奥》开创了淇河文化中淇竹文化的历史先河,也开创了华夏竹文化的历史先河。”常云梦长篇大论。
“竹为儒、道、佛所共赏,积淀着深厚的竹文化底蕴。竹既有美的意象,又与士大夫文人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为历代儒家所吹捧。自魏晋以来,竹就成为风流名士理想的人格化身,敬竹、崇竹、引竹自况,蔚为风气。青竹是佛教教义的象征,所谓‘青青翠竹,尽为法身’。竹节与节之间的空心,使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观音菩萨现身于南海紫竹林中,听潮起潮落,悟苦空无我,修成耳根圆通,能寻声救苦,大慈大悲。青竹与道教也有缘分,上清派道教领袖陶宏景认为在园内北宇植竹可使子嗣兴旺。”魏淇滨说。
“金陵城中的一处大观园竟然上演了一出红楼之梦,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淇奥比大观园大得多,古往今来,淇奥也在上演着人间之梦。中原文化历史渊源,淇河文化就像中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马飞燕接话。
“千百年来淇河哺育过众多历史人物,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隐居淇河岸边。罗贯中在淇河岸边著成《三国》,淇河岸边是《封神演义》故事的主要地域,《隋唐演义》也与淇奥密切相关,《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三言两拍”《桃花扇》都与淇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更给淇河增添了几分诗意和神秘。”王碧霞继续。
“听说周颂鹤就要调到省城去了,什么时间上任?”魏淇滨突然问。
“先去上班,随后再搬家,到时候请你们一块儿欢聚一场。以后也会像常云梦一样思乡了。”周颂鹤回话。
“这么大的事情事先也不通报一声,真不够意思!周颂鹤可是提拔调动,委以重任,以后可要继续努力,向你祝贺!”赵燕淇有些不满意地说。四位女士纷纷表示祝贺。
“《诗经》里就有一篇思乡曲《国风·卫风·河广》。”常云梦说。
“《河广》应是侨居卫国的宋人写的思乡曲。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周颂鹤回言。
“周代一位卫女也有一首《思归引》,可惜没有收入《诗经》,《归思引》写道:‘涓涓泉水流于淇兮!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执节不移兮!行不隳!砛轲何辜兮!离厥菑,嗟乎何辜兮!离厥菑。涓涓淇水流于淇兮!有怀于卫,靡日不思执节不移兮!行不诡随!坎坷何辜兮!离厥菑。’当年卫国与宋国一衣带水,中间只隔着一条大河,《河广》说的是大河之宽广。宋国在几百里外,却能步行咫尺,清晨抬腿就到了宋城,这也许是一种夸张的笔法,说明对家乡很是思念。”赵燕淇接话说。
“《河广》中文字的奇特夸张笔法,比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诗句要早得多,开创了华夏文化夸张艺术笔法之先河。当年客居朝歌的宋人前往宋国,首先要乘舟沿淇水东去,然后才能渡过大河回乡,当年大河的地理位置可不是今天的样子,且那时间淇水是流入大河的一个分支。从‘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推敲,当时所渡之水首先应该是大河的分支淇水,一叶扁舟是渡不过去大河主体的,当年的淇水也是大河的一部分。为避免地理上的错位,虽然诗中的河说的是大河,但却需要理解成现在的淇水,我觉得这首诗因物换星移,河流变迁,把当年同一地理上的大河译成今日的淇水更为贴切。”付伾岚接着说。
“我来试着翻译一下。”常云梦开始朗读:
谁言淇水广无边,一苇扁舟对岸连。谁道宋国千里外,步行咫尺到城前。谁言淇水宽无边,一叶扁舟两岸连。谁道宋国千里外,清晨抬腿到城前。
“《诗经》里淇奥的思乡曲可不止《河广》一首,还有一首《国风·邶风·击鼓》。”周颂鹤说。
“《击鼓》是写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毛诗序》说:‘《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姚际恒《诗经通论》认为与经不合者六,说的是卫穆公时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姚说较《毛序》更为合理。公孙文仲,也就是诗中的孙子仲,是当时卫国的元帅。”魏淇滨接话说。
“时卫国被狄戎所灭,卫国不足千人东徙渡河,野居漕邑。卫文公经营楚丘,这就是所谓的土国。到了卫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中有城漕。构筑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但都是在卫国境内。卫国人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惨了。”马飞燕继续。
“‘我独南行’,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如果说南行短暂即可返回倒也没什么,但事实却是不知何日是归期,于是就有了‘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思乡的情结跃然纸上,叙事更向前推进,如刀刺心窝,使人为之悲痛落泪。谁知安营扎寨时马匹突然不见,征人不愿久役,心中思念家乡,良马甚通人性,战马也一定是想家了。”王碧霞继续。
“人生有几多生死离合悲欢,家中的父母妻儿萦绕心头,总也挥之不去,诗人多么想与爱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果能平安地与家人生活在一起,那是多么地幸福啊!生活的现实与诗人美好的想象正好相反,夫妻别时信誓旦旦,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长期征战之悲,思乡的心已经碎了。诗中思乡之情如此强烈,读之莫不潸然泪下。还让常云梦翻译。”淇奥伾岚说。常云梦开始朗读:
震耳鼓声声,刀枪练用兵。城池修筑起,远去又南征。
跟随孙子仲,把宋与陈平。幻想回家去,忧心梦不成。
此地是何乡,战马弃何方?欲觅知何处?山间树下藏。
战死幸生同,早就有约盟。执子相牵手,人生偕老情。
天涯沦落梦,命尽埋途中。地各一方远,盟约化作空。
“今天到此为止,我也该回省城了,明天还要上班。”常云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