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算来,离开家乡转眼之间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作为出生在淇河岸边的人,我不能不思念故乡的淇河。多少次在梦中又回到了故乡,在淇河水中畅游嬉戏玩耍。我对家乡的淇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思念和渴望。
我家住在淇河下游,淇县西岗乡河口村,古称青龙镇。这里有许多关于淇河的美丽传说。长大以后,才知道淇河是一条非常神奇而有灵性的河,她是一条诗歌的河,是一条历史的河,她是一条生态河,文化河,旅游河。她是豫北的一条玉带,是豫北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以其清澈而著名。《淇县志》记载的朝歌八景“淇园竹翠、胜水流清、鹿台朝云、钜桥夜月、纣窝滩声、朝歌野色、青岩仙境、灵山龙泉”之第五景纣窝滩声,就在我的家乡河口村。纣窝即纣王墓,在城东16里河口村北淇河大堤上。相传殷纣王登鹿台自焚后,其子禄父,将其葬于此。东临淇河深潭,绿柳繁茂,淇水环绕,景致开阔幽雅,日夜涛声盈耳。
清清的河水,静静的河面,细细的沙子,绿绿的水草,使人久久淘醉,梦萦神牵。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不上课,偷着来到淇河岸边玩耍。因为逃课,经常被老师罚站。在河边的柳树上捉迷藏,跳进水里游泳、打水仗、摸鱼儿、抓河蟹,仰泳、蛙泳、狗刨、潜泳、侧泳、自由泳,扎一个猛子就能游到河对岸,这些都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夏日傍晚的河堤之上,微风习习。晚饭之后,村里的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河堤之上乘凉。人们在这里谈古论今,说说收成,谈谈家事,讲民间故事。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去河堤上听老人们讲美丽的淇河故事,常常听着故事就进入梦乡。
淇河,亦名淇水、溪水,俗名山河、石河、响河、清水河。《水经•清水》曰:“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东北过获嘉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北入于河”。郦道元注:“渭之清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淇河流经淇县全境,淇县就是因淇水而名。淇河有南北二源,南源出自山西省陵川东部的方脑岭,北源发于山西壶关县树掌镇南,到林州市(原林县)临淇镇合二为一,流经辉县、林州、鹤壁、淇县、浚县至小河口村入卫河。淇河原为黄河支流属黄河水系,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在今小河口村东南建枋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今卫河),变为卫河支流,成为海河水系。
淇河两岸物产丰富,缠丝鸭蛋、淇河鲫鱼和冬凌草为历代宫廷贡品,有“淇河三珍”的美称。"淇河三珍"全国闻名,史载隋唐贡品的淇河鲫鱼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鲫"之首。缠丝鸭蛋色彩鲜艳,味道独特,冬凌草名载李时珍《本草纲目》。
淇河千百年来最能触发诗人的感兴。淇河是一条流淌着诗的河流。风光旖旎的淇河,自太行山深谷奔泻而出,水清碧透,两岸千峰竞秀,万壑峥嵘,景色怡人,被誉为“北方漓江”。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200余首赞美淇河的诗文,《诗经》中有39篇诗歌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
《诗经•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诗经•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在彼淇厉……在彼淇侧”。描写淇河两岸,荷花菱叶,弥望皆是;蜂飞蝶舞,花繁似锦;竹树夹岸,长林遍野;真有如北国之江南。
我国第一位有名字记载的女诗人许穆夫人《竹竿》中有“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烩炙人口的名句。南朝齐诗人谢朓“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唐朝诗人李白诗有《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的诗句。王维有《淇上田园即事》:“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高适有《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有一首诗《赋书帙诗》,其中前四句是:“擢影免园池。抽茎淇水侧。朝映出岭云。暮聚飞归翼。”诗意为要欣赏美景莫要在园池里寻找,要到春笋茁壮、绿竹猗猗的淇河岸边去,那里早晨清澈的河水里倒映出白云缭绕的山峰,傍晚百鸟成群结队沐着落日和晚霞归巢。多么美的淇河风光!
明朝方员《纣窝滩声》:“百尺寒潭号纣窝,纣王残骨葬深波。乘风鱼浪惊沙雁,对月蜃楼伴水鼍。湍转声随滩外响,棹忙影响水中歌。渔翁遇此无他虑,暗想当年战笠蓑。”吟及淇河诗人中,明朝御史大夫,淇县人孙征兰,有一首诗《淇园幽胜》:“闫浮何处觅真仙,景入淇滨兴婉然。峰约鸟调云外乐,竹邀鱼舞石中泉。”清朝康熙十五年进士、淇县人高遐昌,也有一首诗《有斐亭荷花》:“淇水传来君子乡,髦年修德泽流长。古今漫说无同调,犹有淤泥不染芳。”这些诗都从各个角度写出了淇河自然风光之旖旎、靓丽,令人陶醉。
与淇河有关的历史名人也是数不胜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现存的我国第一首文人诗的作者箕子,十五岁便以《明堂赋》轰动洛阳的隋代文人李昶,李商隐的至交诗友,在《全唐诗》中独设一卷的崔珏,等等,都是喝淇河水长大的或曾在淇河边供职。最近,学术界研究考证发现,我国辉煌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也是作者罗贯中化名许贯忠,潜心隐居淇河岸边的许家沟而写成的!刺秦义士荆轲,蜀后主刘禅,药王孙思邈,高风亮节的甄济也都与淇河有着历史的联系,他们都在淇河岸边留下闪光的足迹。
相传美丽动人的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至今,在淇河上游,鹤壁黑山的“金山嘉佑禅寺”尚有部分留存,南山头的“雷峰塔”却已坍塌,而白娘子在“青岩绝”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殷末32代帝辛叫殷纣王,以其雄才大略,使四方咸服,鼎新革故,发展生产,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公元前1075年,帝辛继位之后,胸怀大志,励精图治,宏振殷邦,以期增光先王。遂将都城沬邑易名朝歌(今淇县)。可惜他刚愎自用,生活奢侈,听信谗言,沉迷女色,纵容妲己,施以暴政,最后众叛亲离,国毁家亡,登上鹿台自焚身亡,留下了千古遗恨。相传纣王之墓就沉睡在淇河的河床之下。纣王死后,他的儿子就把他埋在了淇河旁边,淇河岸边至今有纣王墓的故址,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经过研究考证,亲笔为此故址题写下“纣王之墓”四个大字。
站在淇河岸边,仿佛是站立在历史的岸边。观淇水犹如天上而来,不禁令人思绪翩翩。悠悠千古江山,风流今朝我辈!淇河用其母亲般的情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斯者已逝,来者而来,此情此景,不能不使人凭古怀今,诗兴大发,思接千载,意通万里,义气昂然,慷慨感叹。
来自[灌水]致涟漪:请看此文[大河论坛]
http://vcom.hnby.com.cn/dhbbs/dispbbs.asp?boardid=392&id=35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