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淇河之“招兵买马”螃蟹篇

作者:珍妮的BLOG

2006年7月23日  

      昨天,根据表姐线报,俺们娘俩、刘昀涵母子、邵亦扬和小蝶母女共八人搭上了第九社区淇河两日游的便车,每家才60元,真是超值呀!

      淇河在鹤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一辆大巴没有坐满,每个孩子都有座位,路上还算舒适。司机不知道路,绕了弯路,中午11点才到,据说淇河的水是从万仙山流过来的,是北方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我们在爬山的时候发现下游划船的地方水中漂浮着许多垃圾,公厕里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河边的饭店洗菜做饭、刷锅都用河水,幸好俺们备有口粮,要不然看到这一幕还怎么咽得下饭?

       河水总是傍山而行,淇河边上有个山坡,估计海拔200米吧,爬到坡顶,可以俯视即将开发的景点——太极图,河水的流向很像太极图的形状而已。 

      中午小雨开始飘摇,幸好俺们带有雨具,如果此刻在家也只会埋怨几句天公,我在家里看看电视睡觉觉吧,谁也不会提议到雨中漫步的,所以出来玩碰到雨天也自有一番情趣。沿着河边漫步,听细雨沙沙的唱歌,流水淙淙的伴奏,光着小脚丫尽情“享受”河底鹅卵石的轻抚,有满目的诗情画意,可惜了腹中空空,无法将眼前美景描绘,勉强想得到浣溪沙的词牌名字,全然不知如何组词造句。这样的下午只能偶遇,幸好我们都玩兴正酣,反而感觉寥寥细雨来得正是时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准备工作不充分,来前听说淇河的螃蟹甚丰,从未在水边生活的我们也带了水桶,可是和螃蟹的存量相比,俺们带的那些小桶桶,只够一两只螃蟹转转圈。从听到、看到别人收获的螃蟹艳羡不已,我们把目光都从美景中收回来,转投射到水面、水底、石头缝隙里,全部蹲到了水里,一个石头一个石头的扒拉,于是乎“这有一个”、“跑了一个”、“妈妈快来”……招呼此起彼伏。把我和珍妮眼前的螃蟹都吓得不露头了,害得我们搜寻半天未果,珍妮看着人家囊中的螃蟹眼睛都看直了,俺这当妈妈没有收获脸上无光。怎么办?集中精力,绕开人群,我就不信今天逮不到一只傻螃蟹?天公作美,小雨沥沥下个不停,螃蟹们以为太阳落山了,都到岸边准备觅食,我才有机会抓获几员“大将”,可战场上哪有常胜将军呀!轻敌让我险些失手,竟有一“俘虏”反抗,俺着了它的独门暗器的道了,还好有惊无险,没有见血,小小尖叫一声,吓得敌人松“手”掉落河中,我乘胜追击,将它再次俘获。

      天色越来越暗,螃蟹越抓越多,所带的塑料袋、小桶、矿泉水瓶都不堪重负了,原想抓几只让孩子们过过瘾,谁想到资源如此丰富,尤其是何莉抓得上瘾,数叫不归。晚饭后,我和晓燕带孩子留守,她和改改戴上手电又杀向河边了,数十只螃蟹遭到她俩“毒手”,生生被擒,晚上我们就在阵阵“潮水声”中入眠,其实早上醒来才知道是螃蟹的大钳子互相抓挤发出的声音,据说有的小螃蟹在夜晚的征战中“手脚”尽失。唉!

      第二天回到车上,发现昨夜有收获的少则两三斤,多的大半桶,人家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大水桶,够吃好几顿了!把此行的车费可是都吃回来了。回来的路上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乘客”,这些不买票的乘客还到处乱跑,在车厢里横行霸道,经常被遣回“原籍”,有一只躲在珍妮的旅游鞋里被俺们带回来了,没有第二天就惨遭油锅,多逍遥了几个月。

      我们的收获最小,原本也只是想抓两只玩,下车时晓燕给了两只,换了班出租失踪一只,停车时便寻不到,好在还剩下一只,加上藏在鞋柜里的那一只,韩晓燕又送了两只,四只螃蟹就在我家的水池里安身了。周末,珍妮去韩老师家上美术课时,品尝到了炒河蟹,也补上了口福。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53e56711010006mc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