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军峪中踏访纣王的足迹

作者:石同勋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我们去纣王殿村的马军峪踏访纣王的足迹,从中想发现当年纣王在此屯兵时的一些蛛丝马迹。出我们所料,却听到许多和纣王有关的传说故事。
  9月4日上午,在纣王殿村支部书记逯海群、对寺爻支书闫观义陪同下,沿峪间小道迤逦前行。峰峦翠黛,林木茂盛,花椒离离,香味扑鼻;列柿垂垂,宛若流丹;野花簇簇,绽放馨香;溪水潺潺,如奏琴弦。时而见梯田中的男男女女,满脸堆笑,正忙着收获胜利的果实,他们扬镐挥镰,犹如当年纣王的虎贲在操练。
  我们谈笑着来到五龙泉边,举目遥看南山,峻峭的峰巅昂立着一躯妙龄少女,高挽螺髻,乳房隆起,含情脉脉,遥望朝歌,群众称之皇姑峰。相传,当年纣王亲征东夷时,把皇姑留在这里。她思念父亲,便登临峰巅,鹄望东方,昐父凯旋。尽管她望眼欲穿,却不见父亲归来。久而久之,便化作石人,永驻人间。这虽是传说,却蕴寓着世人对纣王的缕缕思念。
  皇姑峰的右下方,有一个直径2米的圆形洞,里面石笋如林,恰似一群衣冠楚楚的雅士高人,谓之“群贤谒明主”。据说纣王平叛东夷之后,天下一统,四海归心。隐居在昆仑山上的一群隐土欣喜不尽。他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前来投靠纣王。刚到纣王殿,就传来不幸的消息,武王不义之师暗袭朝歌,纣王以身殉国。他们义愤填膺,发誓不作周民,便隐于洞中,绝食相争,坐化成仁。这与伯夷、叔齐“不食周栗”的故事何等相似,不仅道出了“一臣不保二主”、“好马不备二鞍”的伦理观念,也说明纣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连想起太史公司马迁对纣王的描述“聪慧敏捷,能言善辩,体壮力强,力格狂兽”,“有倒曳九牛之力,托梁易柱之威”,令人顿生敬畏。《封神演义》中强加给他的诸多罪名,怎不让人置疑,令人遗憾!
  继续前进,步步登高,攀沿20米,登上一个小山包,谓之“点将台”。相传,纣王当年就是站在这个山包上指挥马军的操练,点兵遣将。山包北侧有个形似宝瓶的山洞,高约5米,洞口左侧有一匹雄狮蹲坐,好象把守洞口。洞顶钟乳垂垂,宛如倒挂的蜡燭,惟妙惟肖。这里也流传着一个和纣王有关的故事。当年纣王在此屯兵时,这一带发生瘟疫,杨枝观音闻讯后,驾着祥云,来到马军峪给士兵治病。她站在云端,一手托宝瓶,一手持杨枝,沾取宝瓶中的甘露水,拂洒峪中蠲除病疾,人畜安康,操练如故。为确保纣王安全练兵,杨枝观音就把宝瓶藏匿洞中,以防不测,又把坐骑留在洞口把守。洞口的狮子就是杨枝观音的坐骑。这故事虽然幽默诙谐,却说明纣王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峰回路转,步移景迁。越向前走,山谷渐窄。峰峦峻峭,岚气缭绕,林木参天;山泉叮咚挂崖壁,翠鸟声声鸣枝头。险、奇、秀、幽尽在谷中。斩荆刺,穿草丛,终于到达十里马军峪的尽头。一座壁立的山崖横在两峰之间,左侧兀突一个山峰,宛若两个巨人岿然屹立,谓之“南极王母峰”。坐在树荫下小憩,逯海群同志讲述了南极王母峰的由来。南极仙翁闻讯纣王在这里屯兵习武,欲称雄天下,建立霸业,对他的雄才大略十分赏识,便邀约西王母一同来看个究竟,助他一臂之力。他们驾着仙鹤翱翔而至。目睹这里的秀水青山,胜似瑶池蓬莱,便驻足这里观赏。他们没有见到纣王,所以纣王吃了败仗,他们也深感怃然。听支书的介绍,举目仰望,那南极仙翁好象望天长啸,无限惆怅,真乃形真神似,鬼斧神工。
  最后我们踏勘了转轮洞。据传,洞中有个石轮转动不止,故名。提心吊胆,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手扒石掣攀沿到距地面3米多高的洞中。石轮不复存在,倒也令人茅塞顿开。在20米长的洞里,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似长蛇蜇栖,有的象虬龙出水,有的如鳄鱼攀壁,有的则象蜥蜴嬉戏……洞之尽头,坐着一尊慈祥的弥勒,大腹便便,笑容可掬,那幅描绘它的楹联顿浮脑际: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身傍蹲卧一匹狮子,双目炯炯,神韵十足,对面壁上一只雄鹰,展翅欲飞,好象为弥勒送来世间奇闻。站在三角形的洞口,举目东眺,20米远的崖壁上有个高约3米的石龛,龛内并立两尊佛象,迦叶和比丘,身着削肩长衣,舒展飘逸,垂手而立,似接引状,谓之“二佛迎宾”。此龛和转轮洞遥相呼应,浑然一体,极目遥望这幽幻深邃的峡谷,不胜感叹:“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返回途中,一个困惑多年的问题不时浮现脑海:纣王真的是个昏庸的暴君吗?今天的踏访,答出了相反的结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毛泽东语)千秋公案,应该洗雪,还他本来面目。仅赋小令《忆秦娥》聊陈心志。

 忆秦娥·马军峪怀古


  马军峪,万骏嘶聩飞鸣镝。

 飞鸣镝,威武之师,所向披靡。

 文韬武略定乾坤,奸宄合谋暗兵袭。

 暗兵袭,千秋公案,自当雪洗。

【作者简介】

石同勋,淇县人,1938年生。曾任县文化局长。鹤壁市书协理事,淇县书法美术协会主席。醉心书法楹联,潜心研究淇县历史文化,有多部著作面世。现《淇县热线》《朝歌楹联》栏目主持人。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