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肥泉古今》出版

作者:本书编委

 

 

                                      目    录
           一、前言    …………………………………………………………1
           二、概述    …………………………………………………………1
           三、肥泉景区展望  ………………………………………………9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殷纣王饮马池……………………………………………11
           (二)我国第一个爱国女诗 ——许穆夫人及其诗三首………………………………12
           (三)卫武公及武公祠  ………………………………………20
           (四)折胫河史话及《重浚勺金河记》碑文标注……24
           (五)太和泉  ……………………………………………………31
           (六)观澜亭  ……………………………………………………33
           (七)肥泉古碑谈  ………………………………………………34
            五、龙王庙及其传说  …………………………………………36
            六、古碑拓片  ……………………………………………………41
            七、今日之肥泉  …………………………………………………8l
            八、编后记…………………………………………………………84

                                                  http://www.qxzc.net/fqgj06/read.asp?id=471


                                                                         今日之肥泉
                                                                                关永江 
        古之肥泉,今之泉头,因是折胫河(勺金河)的源头,故名。泉头村地处淇县铁西主干道工业路的南侧,距区政府里许,距淇县人民政府2.5公里。辖东泉头、西泉头两个自然村,150户,830口人,耕地250亩,全部为自流灌溉的水浇地。交通十分发达,东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古迹有殷纣王饮马池、肥泉(太和泉)、观澜亭、龙王庙等。 
        泉头村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名曰肥泉,春秋时期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泉水》诗中的“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此。南北朝时期为太和泉源之名。明朝时期为泉儿头,属北关社。清朝时期为泉头,属北关里,村名一直延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泉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靠党的政策,努力奋斗,不断更新理念,一步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如今的泉头村,旧貌换新颜,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旧房翻新,街道整洁,成排的新房美观大方,不少家住上了漂亮的楼房,户户有存款,高级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村两委干部一班人,团结、拼搏、进取,为群众致富呕心沥血,现已开办楼板和棉纺厂,建服务大楼一座等,颇有收入。村民犁耙地、收割等项的费用,全部由村委会承担,并且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养老金三十元。
        二十世纪七十——九十年代中期,利用淇县造纸厂在村东的便利条件,不少人到厂做工,又因造纸厂大量造纸用麦秸,泉头村发展60多辆小拖拉机,日夜不停地为造纸厂运送麦秸,村民收入大增,不少家都致富了。现在仍有六、七户为宏光公司、高村纸厂、浚县纸厂等地运送麦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村民的理念不断更新,思想大为放开,改变了过去早出而耕、日落而归的死啃土地的模式,外出打工者60余人,天南海北都有他们的足迹。开店者不乏其人,商店已有4家,饭店已有了3家。养猪百头以上的专业户有4家。买客车者2家。买大汽车搞运输者5家。买50农用收割机者一家。初具规模的大型诊所1家等等。村中无闲人都在为走上小康忙碌着。
        泉头村党支部、村委会正昂首阔步朝气蓬勃地带领着村民在奔小康的路上迅速前进,为实现小康村而努力奋斗。为了泉头村的发展,他们认真分析了铁西工业区的状况,考虑到泉头村在铁西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胆规划建立集休闲、娱乐、会议、餐饮为一体的“肥泉景区”。诚招有识之士来此考察投资。景区的建成,将会加快泉头村奔小康的步伐。 
                                                 重浚勺金河碑拓片(勺金河即折胫河)


                           《重浚勺金河(折胫河)记》标注
  古之兴水利者西门豹①,史起郑白②,其施功皆在西北。顾议者或谓水利之兴,西北难而东南易。岂今古,所闻欤亦人之狃③於故常,而惮为其难耳。夫当兵革甫息④财用匮绌之余,诚未可劳民以大举矣。第因地之宜,顺民之欲,有利赖而无烦扰,亦守土者所宜有事也。余往岁旬宣畿辅⑤适任筱沅观察守顺德,尝以其言浚河二百余里,兼治上下游,以除广平、顺德二郡水患。役甫竣,而余奉命抚豫。豫与畿辅地相接,郡邑利弊相等。既视事,询民疾苦,乃设局以兴水利,于是尹杏农观察为余言曰:“同治戊辰以治兵道经淇邑,军行旁午而驿路泥淖,至不可行。问之,土人则曰:‘此折胫河⑥’。北二里许,脉起太和泉,在淇邑西也,河发源于灵山,伏流至山下,汇为池。饮马泉北来会之,合流而东,溉田数千亩,以达于卫河,明万历间,邑令蒋行义浚之,距今四百余年,淤垫不修,每夏秋盛涨辄为民患,盖以功之难成,而置之也久矣,余下其事於府,若县令,集绅民,筹所以举其事者荒度经营。畚锸兢作,荡淤逐卤⑦,瀹源注流,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深七尺,宽二六尺。公帑及余率守令捐廉,合之得银六千八百两。其不足者,资诸民力,役将半,复属杏农观察。以轻骑往,察勤,惰验坚窳⑧有不中程者,悉更治如法。经始于孟春二月十有六日,越六旬蒇事⑨。以折胫不可垂训也,乃更名勺金河。邑人士请为文勒石。余惟勤民事者,贵因便乘时行善政者在得人共理,岂独是举哉?方今川泽田畴之待治,环豫皆然也。吾甚愿司民牧者⑩,讲求规画,次第见诸施行,庶几斥卤变为膏腴,民生免于难。再睹於垫彼,史起郑白之功烈何!今日邪,淇固小邑耳,徒以诚信感孚,通力合作,数百年废举,肇复于一旦。此以徵吾民之大可用惟视乎,使民之得其人而法美意,又以见良之,因畏难而不举者,不知凡几也,若夫恪守成规,益加浚治,永保久大之利,毋忘创事之艰之善,其后矣。襄日之官斯土者,则尤所望於他,是役者,卫辉府知府来秀,淇县知县陈士杰,知州李树基於例得备书云。
      同治癸酉六月豫使者太仓钱鼎铭⑾撰并书

注:
      1.西门豹:战国魏人,魏文侯时任邺县令。当地三老、廷椽勾结女巫敛百姓财物,每年择民女沉入漳河,谓为河伯娶妇。豹将女巫、三老投入河中,恶习得除。又发动民力,开渠十二道,引漳水灌田,民得饶足。
      2.郑白:古代关中有名的水利工程。有 “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之说。
郑渠:战国韩国水工郑国为秦国所凿。分泾水东流,经三原等诸县界,入沮洛。溉地四万余顷,为关中沃原。
白渠:汉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陕西三原县西北,汉武帝大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起谷口,入栎阳,注渭中,长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名曰白渠。
      3.狃:niǔ,因袭、拘泥。
      4.甫息:刚刚停下。
      5.畿辅:泛指京城地区。
      6.折胫河:古名肥泉,三千多年前,殷纣王折朝涉之胫而改名折胫河。春秋时期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常到此游玩“我思肥泉、兹之永叹”的名句。明嘉靖四年(1525)委县丞王山浚成天河,以便民利。通舟。明万历26年(1598年)知县蒋行义又浚。清末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新中国成立后,此水还能自流灌溉5百多亩稻田,到1978年河水断流。
      7.卤:lǔ,指盐碱地。
      8.窳:yǔ,疵病,粗劣。
      9.蒇:chǎn,完成、解决。
      10.司民、牧者:皆指地方长官。
      11.钱鼎铭:(1821—1875)清末江苏太仓人,字新之,号调甫。道光二十六年举人。曾协助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后任直隶大顺广道、直隶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十年升任河南巡抚。在河南期间大兴水利。据《清史稿·钱鼎铭传》记载:“曾凿贾鲁河故道,南自周家口北至朱仙镇,又西北至郑州京水寨,疏积沙,补残堤岸,上游无水患,下游通舟楫。接着复浚勺金河,丈八沟余,济河永丰渠以资灌溉……。 

                                                                            折胫河史话
                                                                                 石同勋 
      折胫河是淇县内陆河。发源于泉头村太和泉(亦称肥泉),流经桥盟乡、朝歌镇、北阳镇、西岗乡四个乡镇,入卫河,全长19.8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折胫河古称肥泉,澳水、泉源水,又称阳河、勺金河、太和泉水。我国古代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泉水》诗中所咏“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指此河。自殷纣王与妲已观朝涉,折樵夫股胫验髓之后,易名折胫河。该河古入淇河,后经西沿村入卫河。新中国建立后,将思德河、赵家渠下游扩宽,使之于东石桥东南汇入折胫河下游,方能灌溉稻田500余亩。
      折胫河虽是内陆小河,全长不足20公里,却在许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水经注》云:“源泉水有二源,一出朝歌城西北,一出东南。纣王于此折老人胫视髓。经朝歌城南,又东于左水合,谓之马沟水,又东于美沟水合。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博物志》谓之澳水。《寰宇记》阳河在卫县西北平地,即纣折朝涉之胫与此。亦名折胫河,《一统志》泉源水在淇县南,一名阳河,即古肥泉也。
      折胫河之所以盛名,是因为在这里曾演绎过一个悲烈的故事。三千多年前初冬的一个早上,纣王偕妲已登上摘星楼,举目西望,看见一老一少两个樵夫涉水过河。老者毅然涉过河去,少者却惧怕寒冷,几次把脚伸进水中又缩了回去。妲已好奇地问纣王这是何故。纣王说:“老者骨髓充沛,所以不怕寒冷,少者骨髓不足所以怕冷。”妲已故意摇摇头说不信。纣王遂命侍卫把两个樵夫叫来,折股验髓,终于搏得妲已一笑。后人为纪念这两个无故的樵夫,把这条小河易名折胫河,还赋诗叹曰:“河流曲曲总凄清,鸣咽依稀远故城。胜有哀怨传不尽,潺潺未改旧时声。”
      千百年来,折胫河经过多次疏浚,防旱涝,灌良田,通舟楫,给淇县人民带来不少福祉。
      据《淇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年(1525),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约74米),纵22步(约37米),足见泉水之大。县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蒋行义新浚了太和泉,与右泉饮马池水合。据清光绪《淇县舆地图说》记载: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西偏南,昔为大池,阔广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溪。左源三和泉水自东北来入之。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许。分二渠,一南流入折胫河,一东南流,经稻庄北入城壕。三源既会,水源充足,可灌田数千亩。
      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之。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约合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耗银六千八百两。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易名勺金河。钱鼎铭亲自为文书丹勒石立于太和泉畔,垂训后世。
      历史上虽对折胫河进行过多次疏浚,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录,唯独钱鼎铭这次疏浚作了翔实的记载。《重浚勺金河记》这是我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录,而且接载入了《清史稿》。《清史稿》中钱鼎铭传略记云:“……任河南巡抚期间,曾凿贾鲁河故道……复浚勺金河……。”因此《重浚勺金河记》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其碑文是圆转遒丽的赵体,全文711个字,字字端庄笔笔不拘,堪称书林之秀。据泉头村老人讲,解放前周边县市的汤阴、安阳、卫辉、新乡等地常常有人来此拓片。文化革命期间破四旧,此碑被砸毁,垒在房屋底基。现在不知所踪。
      前几年,我们无意中从已故老教师李金铎先生家中发现了《重浚勺金河记》拓片。这是他解放前搞的拓片。经过整理标注,现附印文后,以飨读者。

                                                                    纣王与折胫河 
                                                                           关永江  
        折胫河,古名肥泉,阳河,又名澳水。《诗经·邶风·泉水》有“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即指此河。 
        折胫河,位于河南省北部淇县境内。发源于城西北1.5公里的泉头村太和泉。经桥盟、城关、北阳、西岗四乡镇,会思德河向东南,汇入卫河,总长19.8公里。一条小河,名气却不小,不少史书上都有记载,它为什么叫折胫河?这还要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商末殷纣王。 
        殷纣王建都朝歌(今淇县)他为巩固其统治修筑了三道皇城,还建筑了富丽堂煌的宫殿,藏财聚宝的金库——鹿台,供其玩赏无奇不有的御苑等。为讨妲已喜欢不惜人力物力,又挨着宫城修建了一个高耸入云的摘星楼,意在上到楼上伸手摘下星星。此楼专供纣王和妲已观朝涉和作乐用。初冬,一天早晨,一老夫涉水过肥泉河,不断呻吟难涉,纣王与妲已在摘星楼上听了感到很奇怪,便对身边的大臣们说:“老汉为什么不断呻吟难涉呢”?大臣说:“因为老汉的骨髓不满,清早天气冷,涉水更冷,所以呻吟难涉”。纣王与妲已不信,就命武士下楼将老人抓去,当面将老人的胫骨砍断而视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是这样记载的:“老人晨将渡水,而呻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也’。纣乃于此斮胫而视髓也。”纣王与妲已看了哈哈一笑了之。老人却成了终生残废。人们对殷纣王这样残害无辜的暴行无比憎恨,为纪念老人的不幸,人们把此河改叫成“斮胫河”,后演变为折胫河至今。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士,来朝歌考察游览,以折胫河为题留下了不少诗篇,指责殷纣王。如明代李尚实诗:“百折潺湲呜咽声,哀波常浸纣王城,何年暗入盟津渡,约送天兵洗不平”。 

                                                                          太和泉
    
        “太和”之名,始见于北魏大水利学家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中,曰:  “太和泉源水……东南流注马沟,又东南注淇水,为肥泉也。”明嘉靖二十四年(1525年)  《淇县志》记载: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45步(75米),纵22步(37米)。右泉曰饮马池。左泉三和泉。三源聚汇,水源充足,波澜壮阔。  “委县承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河名亦名肥泉,或曰折胫河、阳河、勺金河、澳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朝歌乡志》云:  “太和泉在车站之西北泉头村,传在殷纣时即有此泉,其水甘而清,乃筑堤岸作池。”
        太和泉在这一带是最大的泉,是肥泉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水甜美而甘冽,鱼翔浅底,鸭浮水面,微风过处,碧波粼粼,岸上大树参天,野花遍布其周,男耕女织呈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历来是朝歌胜景之一。每逢春季,游人络绎不绝,捉鱼掀蟹,其乐无穷。更有龙王庙会,盛况空前。
        太和泉,是福泉,它给泉头的百姓带来了幸福,妇女做饭不用水缸,在汩汩涌流的泉水中舀一盆或提一桶水即可。洗菜也很方便,把菜筐放人泉水中,晃几晃,就会把你的菜冲洗得干干净净。太和泉不但利民浇地,还能自流灌溉水稻,大米粒质带点红筋,特甘甜可口。
    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地下水位下降,太和泉逐渐变小,一九八七年太和泉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干涸。但到一九九四年又有泉水涌出但不能与古时比。人们盼望着有一天,太和泉水能恢复旧观。

                                                                               观澜亭

        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淇县志》记载:“观澜亭:在县西北三里太和泉上。”建筑年代失考。
        古代泉头村水源特别充足,因其地脉根在西北三十里多水泉的灵山,伏流从泉头出来,所以泉头的泉源很多,著名的有饮马池、太和泉、三和泉。三源汇流在一起,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向东南流去,为肥泉或折胫河、澳水。明县志记载1525年通舟楫。
        每到雨季,泉头村南一片汪洋,或波光粼粼,或汹涌澎湃。再加上此处青松翠柏风景优美,古建筑有武公祠、龙王庙、饮马池等名胜,历代官民来此赏景者络绎不绝,故宫府出资在饮马池东侧建观澜亭一座,以观此处水上及周围景致。

                                                                               肥泉古碑谈

        肥泉(亦日太和泉),历史悠久。三千多年前,殷王帝辛曾多次到此赏景、饮马、浴马,其池现在仍存。二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卫国公主,我国第一个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在她的《泉水》诗中写下“我思肥泉,兹之永叹”为后人传颂的思乡佳句。在一千五百年前北魏大水利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写淇河时写到肥泉和太和泉源水。千百年来不少骚人墨士来这里观光赏景,留下不少碑碣,由于年久,许多佳作未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时代的,在破四旧时,都被砸坏垒墙用了。现存的碑刻很少,著名的只有一通《重浚勺金河记》碑,是清朝河南巡抚钱鼎铭同治癸酉年(1873年)撰文并书写的。因折胫河不可垂训,故更名为勺金河。碑文是我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录,并且载人了史书《清史稿》,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解放前周边县市的安阳、汤阴、卫辉、新乡等地常常有人来此拓片。
        另外,还有一通比较完整而斑驳脱落的石碑,但主题字还能看清《灵应泉》三个盈尺大字,是乾隆七年(1742年)九月立的。还有十几块残碑,有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有清同治癸酉年(1873年)的,还有二块无头无尾比较有价值的刺史碑、守备碑等。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