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范曾先生等关于书法的三篇序言(相关链接)

作者:范 曾先生、郭长虹博士、朱彦民教授

浚县书法集序
 
(范先生批正之稿)
朱 彦 民
 
    茂哉黎阳,历史之望郡;伟猗大伾,禹贡之名山。为兵家争锋之地,亦文士兴赋之源。子贡传儒教于梓里,阳明授理学于峰巅。千百年来,礼乐诵歌不绝,翰墨艺文永传。
 
    顾我家邦,上承物华天宝,下庥人杰地灵。况复摩崖遍布,留前贤之妙迹;碑碣林立,集书学之大成。滋养一方士子,惠益九州学林。我黎阳书法有今日之规模,岂偶然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故乡翰墨之风渐趋热潮。士人以挥毫相尚,学子以临池为课。染翰者既众,复立书法协会,组织比赛,举办展览;观摩作品,交流心得。大家里手,课徒授法;名宿耆旧,奖掖后昆。一时间人物雅集,名家辈出。邻县视之,颇多艳羡。
 
    而今我黎阳一县,书协会员有三百余众。中有省级会员十数人,全国会员一二人。队伍庄肃,水平高深。蕴山川之灵秀,汲古今之精华。出碑入帖,踵唐跻晋。路数宏阔,笔墨端重。有含英咀华之美,无追异逐怪之风。与文化名城其相宜,共书法灵山之呼应。有此盛况,我心怿怿然由衷而赞叹之。
 
    彦民生于黎阳,学在伾山。习文诵史,结缘柔翰,而今亦二十余年矣。然才疏学浅,又精力有限,耽沉于学问之际,徘徊乎寂寞之途;惜哉墨楮之课,偶涉事操觚,始终不得不以余闲为之。故历时虽久,略疏奥境,赧向同侪,愧对父老。他日唯有怀糈自励,驰骛登程而已。
 
    今故乡书法协会裒集众美,汇为一帙,垒金积玉,翰逸神飞,信为书乡之又一盛事也。朱某涂鸦之作,得以充数其间,何其幸也。主事者又索序于我,惶恐何如!序此雅章,浅陋如我,固知非其人也。然坚辞不获,乃勉强应命。聊赘数语于端,拥彗前驱,以为导路之马卒。桑梓友人幸毋笑我于佛头着秽,是所愿也。
 
                                                                                  岁在丙戌仲冬月下浣
                                                                                  朱桢记于津门怀醑堂
 
题朱彦民书法集
 
范  曾
    与彦民往还十载,初唯知其穷契文之学,以青年不厌枯索,积渐成家。于殷墟都城、巫觋之史、商族源起与殷先公偶配之学,咸有创说发明。一日见彦民书法,大诧异。乃询其所师法,自谓少时于乡间无擅文者,更无论精书翰。凡见旧帖,喜不自胜,心追手摹。于二王、米芾尤所心仪。余观其书,飘逸有出尘之致,非时流逐怪追异者可同年而语。其结体神会殷虚书契,自有上古遗韵。昔观堂、叔蕴书中亦曾有感。而彦民于行草中,更增汉晋简牍、金文意味,则前未之见也。要之,心为书主,书为心画。苟有诗心为书羽翼,彦民之书当赴绝尘。近年与余相晤,必以诗钟、联语为戏,久之渐窥门牖,且有从余学画之志。彦民书法集付梓,嘱为诗,余有厚望于朱君,诗以勉之:
大哲之门几度春,
推敲甲骨究天人。
清寒淇水怀乡曲,
荦确伾山铸此身。
觥斝常为佳句满,
翰毫信待墨池屯。
传经刘向遂心愿,
十翼同俦探古醇。
甲申春彦民赴日讲学前夕
江东范曾于南开大学西南村
 
 
 椎 轮 玉 毂 并 驰 驱
 
——朱桢(彦民)书法略论
 
    欧阳修《笔说》引安昌侯张禹言:“书必博见,然后识其真伪。”当今之世,印刷术发达,纵览古今法书名帖,广阅天下崇碑巨碣,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上至殷契周鼎之文,欧颜柳赵之迹,下逮近世名贤墨宝,无不可得而窥之。古人所谓珍秘也者,不过一二知己,书斋清赏,若非广闻博见,就不免坐井观天,以枣木纹为二王风神,视牛角触为万世宗法。就学习书法的条件而言,今之视古,其便利多矣。然而对于博见,我这里倒有个谬见,如果学书者只是晓得折钗股、屋漏痕,日对古人书迹,描头画角,所得恐亦有限。若鲁公之祭侄、东坡之寒食,欲知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欲知其人,不知其世可乎?北朝碑志,不详书人者故多,然论书而不知时世,其所得于碑志者恐亦肤浅。所以,学书者欲入古人堂奥,必能先体古人之心,知古人之学,然后才能探骊得珠,曳曳独造,成自家面目,否则,即使下笔钟王、满篇颜柳,也不过优孟衣冠,奴书与俗书而已。或者,浑不知传统与技巧,向壁虚造,鲁莽灭裂,则苏东坡所谓“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舞眩儿童”(《题王逸少帖》)之流,固能取悦一时,欺瞒聋瞽,终究是欺世之伪书。
    彦民以学者而能书,故其书法底蕴,迥不同于一般的所谓书法家。他长期从事先秦史与甲金文字研究,近年来,在殷商城址和甲骨金文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为学界所瞩目。学问一途,是寂寞生涯,尤其是先秦史,研究者必须有相当的经学和小学训练,夜雨霜晨,荧然一灯,此中辛苦,只有个中人才能深知。然而治学之乐,也有不为旁观者所知的,检点以往之陈迹,欣然而有所得,如遇异代知己,如逢久违故人,这样的乐趣,只有学者才能体会。学问的根基使彦民在书法创作上能够别具只眼,他的甲骨文书法,不取径于习见的武丁时期的雄强壮阔风格,而追求甲骨学界所谓历组卜辞的挺劲颀秀,可谓别开生面。彦民不仅术业有专攻,他登高能赋,下笔成章,格律倚声,均是行家里手,古典文学功底也非常深厚,所以,他不仅是学者,更是一个文人。纵观他的书法作品,无论真、草、篆、隶及甲骨,皆能文与意合,情与景会。其实,古来以书名家者,无不具有深厚的学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究天人,通古今,发而为辞章,形之于笔墨,然后才能以手写心,情采毕见。如果胸无点墨,不辨之无,仅仅靠“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赵壹《非草书》)地猛练,再拿一本《书家便携》之类的应景文字寻章摘句,就期望有所成就,吾未之见。
    字为心画,书法贵适性情而已。人之性情有高低俗雅之别,有激越平和之判,若能识博见远,离俗趋雅,不违自身性格,则无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还是中正平和、婉转流丽,都不失为好的书法作品。如果违性情,逆常理,追逐时尚,以世俗之好恶为好恶,以他人笔墨写我之怀抱,便觅不着自家立脚处。彦民作字,更多地是自抒怀抱,以遣逸兴,故而能以真性情形诸笔墨,初不欲强寻自家体格,而风采自现。他的行草书,以欧体为根基,故结体中宫收紧,取势险劲,又有黄鲁直之气势开张,行笔磊落处,颇见米南宫风貌,在章法布局上又可见郑板桥的影响,但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他自己的风骨,在追求秀美婀娜的同时,又时见骨力劲挺,这与他深厚的甲骨文临习功底是分不开的。不拘一格,取舍有度,是他学书的路径;众体兼擅,一以贯之,是他书法的总体面貌。
    曾几何时,稚、拙、丑、怪的书风,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人人谢无量,个个傅青主,仿佛书若不如此,便不足以称“书法家”。书法如能够具真性情,写真怀抱,则天机流露处,虽粗头乱服,亦自有一段风流可爱,若一定要如此这般,不仅使书法的美学意义变得逼窄,也丧失了艺术本身的基本立场。所以,书家贵在不趋时,不做作,情态不虚伪,下笔不勉强。今人论书法,往往分书家字、画家字、学人字等,按此分法,彦民就可以被归入学人字一类。其实,无论是谁的字,都不可以是写字匠的字、鬼画符的字、半文盲的字。在此,我又有一个谬见:愚以为无论何人,只要他想被尊为“书法家”,首先得是个文人,专业的写字匠如果不通文墨,是否可以叫做书法家,我有些存疑。
    彦民兄据德游艺,书法特其余事。然而骚客幽怀,才人块垒,有不得不发者。当其临楮挥洒,意兴神驰,所抒发者,不过其胸中数卷书尔,所谓“焕乎其有文章”,其人其书,何能以点划之工拙、习俗之眼目而拘之?今彦民兄书法集付梓,而以知己谬托,嘱为文,彦民兄不从俗从众,倩当世大老或书界闻人为之鼓吹,其落落品行,于此可见一斑。更兼此集以浓情笔墨,状故国山川,其桑梓情殷,见诸毫端。故不揣谫陋,谨为序,并成一律,以为彦民兄贺:
椎轮玉毂并驰驱,
磊落才人腕底珠。
众美初集琼琬绚,
新煤乍落霭霞出。
文章自古千秋事,
风物何曾百代殊。
豪情更借传神笔,
写将家山入画图。
                                                                                                        郭长虹
                                                                    2002年9月19日于听雨待虹斋
 
 
    (按,椎轮玉毂句本孙过庭《书谱》:“何须易雕宫为穴处,反玉毂为椎轮。”盖上古之书质,后世之书妍,彦民兼擅,故云。)

        请点击相关链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彦民简介 (附:有关作品)

                        朱彦民:《李中令书法篆刻集序

附:

 本站主持人07-03-24收到的朱彦民的来信

姚慧明老师,您好!
    今日闲来无事,再度浏览淇河文化网站,学到许多东西,非常感谢!
    兹再将三个序言发在贵网,其中之一是我为《浚县书法集》写的序言,另外两个是艺术大师范曾先生和郭长虹博士为我的书法集所写的序言,以便扩大影响,并为宣传淇河文化尽些绵薄之
力。
    匆此,恭祝
丁亥吉祥,万事如意!

                                                                              朱彦民即日顿首再拜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