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迷人的淇河之:淇河渡 淇河竹

作者:lihongxi

    淇河渡 ­——淇河历史辉煌的见证——题记 
  有河就有渡口,淇河也不例外,作为一条古老的河流,淇河的渡口也是古老的,历史上记载周桓王二年(公元前 718 年),卫宣公耗资巨万,在淇河下河口附近建筑新台(一说:新台的故址在今山东甄城县黄河北岸,卫宣公为纳宣姜所筑。《诗经·新台》中的“河”不是淇河,而是黄河不知此文作者以“河”为淇河有何依据。——主持人)以取悦美人齐姜,就是一个较大的渡口。《诗经·新台》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描述的就是卫宣公和美人在新台游淇河捕鱼游览之场情。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 658 ),卫国公主卫懿公之女 许穆夫人得知北狄侵卫,父死国灭,驾舟过淇河向齐国求救,写下了“淇水悠悠(应为‘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的著名诗篇。 
  相传,淇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基地,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 
  淇河在商殷、卫国时,曾是帝王游乐、打猎、捕鱼的大花园,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淇河有竹可制箭,可制器,可制书,淇河有桑可制弓、可养丝、可制药、可造纸,于是在淇河水畔便建立了造纸作坊、做弓箭作坊,就是今天的纸坊和弓家庄,还有瓷器作坊,就是今天的王家窑。如此规模的制作生产基地,所依赖的交通运输通道就是淇河水运,于是便建立了许许多多的渡口、码头。据传说古时曾在纸坊、弓家庄、王家窑都有渡口码头以便运输,这三处渡口,即是现在的小河口(在纸坊下游 0.5 公里处)、上河口(在弓家庄上游 0.5 公里处)、沙店口(在王家窑河对岸上游 0.5 公里处)。至今这些地方仍保存有古渡口的遗迹。根据上述的各种条件,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古时淇河渡口的情景,即古帝王(纣王或者卫国公)由皇宫乘车到淇河乘船旅游,一边游山玩水,一边沿途视察沿岸的各个重要作坊,即游玩又工作。对淇河当时的这种设置,古时的当权者是独具匠心的,既可以在一定的形势下,把去淇河游玩对外宣称是去工作,又可以把去淇河各个作坊的秘密行动对外宣称去游玩,以达到避人耳目之目的,我们当今出现的一些,打着去外地开会、学习的名义,实际上去游山玩水的现象,估计很可能就是那时候遗传下来的。 
  去游山玩水也好,去视察工作也好,奔波数日,总的有个休息的地方,哪里去?现在人有宾馆,各种享受一应俱全,古时人怎么办?其实我们的祖先比我们现代人更聪明,于是乎,在我们美丽的淇河岸边,在纸坊与下河口之间,便出现了类似我们现代宾馆意义的场所,或许这个场所比我们现代的宾馆更好,这个场所就是安乐洞,仅从其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甚至可以嗅出这个场所的色声味来,皇帝、王妃、达官贵人游淇河也好,各类官员到淇河沿岸各个工厂视察也好,到这里歇歇脚,松松劳累的筋骨,十分必要,理所当然,当然这个场所肯定是令人销魂的,否则对不起安乐洞三个字,同时也可见古人对淇河的钟爱和淇河古时的风流与辉煌。——秀美的风景,如镜的水面,来来往往的船只,红红火火的作坊和娇歌柔舞的场面,活生生的一幅人间仙境的场景,这样的仙境,能不让人陶醉吗? 
  淇河渡——淇河历史辉煌的见证。 
      来源:大河鹤壁网

迷人的淇河之淇河竹

作者:lihongxi  日期:07-03-28 

      淇河竹从旺盛到绝迹的演变,是一部人为的、令人心酸的历史演变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几千年风云变迁的见证史。——题记 
  淇河有竹,这是载入史册的、无可争议的事实。淇河无竹,这是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实。 
  淇河竹在历史上是富有盛名的,她的盛名不仅在于她的清秀茂密,她的清翠丽人,而且是有名的质厚杆实,高挺直正,就象淇河两岸的人民一样正直、纯朴、憨厚。 
  千百年,淇河竹以其与众不同的品貌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留下了诗人们对淇河竹道不尽的情怀绝唱。“瞻波淇奥,绿竹猗猗,……,瞻波淇奥,绿竹如箦,……,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卫国诗人所作的<淇奥>一诗,对淇河竹的风貌及诗人的情怀做了详尽的描写。“绿竹千年种,临流响卫都”、“入山转苍翠,临水更幽深”。明代诗人魏大本的<淇水>、<柏尖山>两首诗,对淇河竹的风姿描写的更加详细逼真。而清代诗人杨芬在其作品<柏尖山陪祷>中,对淇河竹更是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诗曰“诸峰围绕秀屏开,翡翠珊瑚咫尺里”。可见,当年淇河竹之盛景,之风茂,之风韵,之秀丽。就连西晋名士孙登隐居五岩山后,也被人称之为“竹林七贤”之一。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 132 年),黄河在顿丘(今浚县)、濮阳决口,滔滔黄河水将大地村寨变成了一片汪洋,黎民百姓遭受到巨大灾难。为了堵住决口,汉武帝亲自指挥,伐淇园之竹以为木楗,堵住了决口。汉武帝作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与盱盱兮……。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淇河竹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黎民百姓遭受到巨大灾难的时候,铸就了黎民苍生的“万福来”。这也是有史以来所记载的对淇河竹林的第一次大砍伐。 
  此后,淇河竹的命运更开始随着历史风云的演变而开始了悲壮的一生。东汉年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25 年),河内太守寇恂为支援刘秀北征燕,伐淇河竹,造箭百万,对淇河竹林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砍伐。之后,诸侯争雄,伐竹不息,淇河竹也随之而屡遭破坏,残喘而生。宋靖康二年( 1127 年),金兵入侵中原,在太行山一带滥伐林木烧碳,对淇河沿岸林木进行了又一次毁灭性的砍伐。风骨清傲的淇河竹也没有逃出此劫,被连根拔掉,从此绝迹于世,只留下了竹园一个个美丽而又空空的名字,让后人去联想,去追忆,去反思。 
  现存于淇河水畔许家沟村,清光绪 17 年( 1891 年)刻竖的《重修玉帝庙碑》载“许家村村环□水,翠柏苍天,□□□遥映淇泉之茅竹,邑之胜景也。”恐怕是对淇河竹生长状况的最后一次记载吧。 
  淇河竹的从有到无,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大自然从旺盛到绝迹的人为的历史演变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几千年风云变迁的见证史。 
  昔日淇河竹的风韵在今日的淇河水畔不见了,但令人惊奇的是:走进今日的淇河竹园,一片片新生长的芦苇绿色苍苍,远远望去婉如片片竹林。而这芦苇的质地就像淇河茅竹一样的坚硬挺直。 
  难道,这是淇河竹的传世子孙吧,竹园人说:是。 
      来源:大河鹤壁网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