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解读孙子
中广网 03-28
编者按:战争,人类智慧的最高较量,军人,人类社会的特殊精英,每周4下午军事名家坐客中央台,点评金戈铁马的经典战例,讲述南争北战的将帅传奇,还提出古今中外军事谋略,揭开高新武器的神密之谜。中央台记者陈欣将为您邀请到军事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权威人士,带着您共同领略军事的无穷魅力。首先给您带来的,是专家吴如嵩的系列访谈:《孙子与兵法》。
孙子,一位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军事家,思想却影响至今,被历代尊崇为“兵家之祖”。孙子兵法,一部只有六千字的薄薄兵书,却被广泛应用在战争对抗、政治斗争、外交谈判、市场竞争、领导决策等等领域,被人们称颂为“韬略之精髓”。一个被古今中外的领袖、将帅、商人共同仰视的古人,一本为战争而作却又远远超越指导战争的兵书,背后究竟有多少充满神秘的故事、充满智慧的思想。
吴如嵩,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40年的军事科研生涯,他把《孙子兵法》的研究挖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处女作:《孙子兵法浅说》一书,重印20多次依然供不应求;此后的每一部专著,都成为孙子研究的精品。他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首席专家,从1998年起,又两次出任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秘书长,是研究孙子兵法领域最权威的知名专家。
今天,吴如嵩做客中央台,为我们解读孙子其人,兵法其书。第一集《解密孙子》。
历史典籍中一段在现在看来过于简单的记载,一个一笔带过却又难以辨明的地名,却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困惑。而吴如嵩认为,古人的故里,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出生地,判定它,应该有它特殊的标准。
统兵开战,著作兵书,孙子的军事才能令人叹服。而在孙子的身上,还千古流传着一个演兵斩美姬的故事,汉语中的三令五申的成语,就源于这段传奇,是军事寓言,还是确有其事,吴如嵩为您从中解析孙子的治军思想。
来源:中国广播网
解开兵书上的谜团
中广网 04-04
编者按:战争,人类智慧的最高较量,军人,人类社会的特殊精英,每周4下午军事名家坐客中央台,点评金戈铁马的经典战例,讲述南争北战的将帅传奇,还提出古今中外军事谋略,揭开高新武器的神密之谜。在上一期的节目中,吴如嵩研究员为您解读了关于孙子其人的种种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同样,关于《孙子兵法》这本古代兵书,在两千多年的不断演绎中也环绕包裹起越来越多的历史迷雾。第二集《解开兵书上的谜团》
孙子,一位出生在2000多年前的军事家,思想却影响至今,被历代尊崇为“兵家之祖”。孙子兵法,一部只有六千字的薄薄兵书,却被广泛应用在战争对抗、政治斗争、外交谈判、市场竞争、领导决策等等领域,被人们称颂为“韬略之精髓”。一个被古今中外的领袖、将帅、商人共同仰视的古人,一本为战争而作却又远远超越指导战争的兵书,背后究竟有多少充满神秘的故事、充满智慧的思想。
吴如嵩,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40年的军事科研生涯,他把《孙子兵法》的研究挖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处女作:《孙子兵法浅说》一书,重印20多次依然供不应求;此后的每一部专著,都成为孙子研究的精品。他是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首席专家,从1998年起,又两次出任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秘书长,是研究孙子兵法领域最权威的知名专家。
今天,吴如嵩做客中央台,为我们解读孙子其人,兵法其书。
1972年4月,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有人触到了棺木,人们马上想到了古墓,并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工作组。文物工作组的同志来到现场,一开始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汉墓,立即开始清理。凑巧的是,这时山东省博物馆的专家到临沂来指导检查工作,他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在淤泥上有一些褐色的断片,看起来就像草一样,用水冲掉污泥后,文字清晰地显现出来,在考古中发现文字,它记录的东西就会给我们传达一个古代的信息,大家都非常兴奋。很快在距这个墓一尺远的地方,发现了另一个墓,而且在这个墓里也发现了竹简。7天后,这些竹简在文物工作者的护送下火速运往北京,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些竹简进行清理研究。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发现了这些竹简记载的是两部不同内容的兵书,而且,这两部兵书是两个时期的孙子所著。一部兵书是战国时期齐威王旗下的孙子,另一部兵书与传世的《孙子兵法》相同,作者是春秋末期吴王旗下的孙子,这两位孙子服务的君王相距了100多年。
(当时想到的一个可能就是,在这个墓里头铺了一个草简,或者是草席,但是在那个灰色的淤泥上面,这个草的颜色却是有点发红的褐色,非常地突出,这让考古工作者十分不解。当他们捡起一个断截,隐约发现上面有黑色的印记,用水冲掉断截上的污泥后,文字清晰地显现出来。 )
在考古中发现文字,它记录的东西就会给我们传达一个古代的信息,大家都非常地兴奋。迅速把发现竹简的消息向上级做了汇报,上级指示停工2天,准备充分后再进行发掘,同时,还派遣了当地部队到现场进行保护,维持秩序。考古工作人员很快在距离这个墓一尺远之处,发现了另一个墓,而且在这个墓里也发现了竹简。由于竹简常年泡在水里,出土后很难保存,国家文物局指示,将竹简运往北京,7天后,这些竹简在文物工作者的护送下火速运往北京,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这些竹简进行清理研究。在清理过程中,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这些竹简记载的是两部不同内容的兵书,而且,这两部兵书是两个时期的孙子所著。一部兵书是战国时期齐威王旗下的孙子,另一部兵书与传世的《孙子兵法》相同,作者是春秋末期吴王旗下的孙子,这两位孙子服务的君王相距了100多年。
今天,吴如嵩将为您详细解析银雀山考古发现的意义,因为这个被誉为建国后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事件,解开了关于孙子兵法的一个千古谜团。
但是,此后关于孙子兵法和他的作者,疑问却越来越多。从宋代到现代的近千年中,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关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和其作者的说法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说法是:没有孙武其人,《孙子兵法》为众人所著。第二种说法是:《孙子兵法》为曹操所著,也有人认为是伍子胥所著。第三种,也是最让人琢磨不定的说法是:历史上的孙武与另外一个古代军事家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是同一本兵书。由于孙膑兵法此前早已失传,这个谜团,无法解开。
《史记》中曾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据推断,孙膑应是孙武的第五代或第六代孙。孙膑幼年父母双亡,被村里人收养,后来,他外出向鬼谷子学习兵法。成为一代兵法名家。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史记》称“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汉书·陈汤传》引有《孙膑兵法》的“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说明西汉时《孙膑兵法》尚在流行。但因历史上的种种经因,东汉以后失传,直到1972年银雀山出土。《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都是中国古代兵法典籍中的瑰宝。
揭开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间的迷雾,但是关于《孙子兵法》还有着更多的谜团。《孙子兵法》只有13篇吗?千百年来,不断有新发现的篇目出现,近年,一部名为《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古代兵书再次现身,孙子究竟写了多少篇,他把兵书献给吴王后,是否续写过兵法呢。多出来的几十篇兵法,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孙子兵法可以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一提起孙子兵法,人们往往在嘴边又会顺带出“三十六计”,可是,孙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计吗,或者说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吗?这个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吴如嵩为您解开谜团。
来源:中国广播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