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郭沫若为鹤壁题词始末

作者:张海栓

 市档案馆珍藏着一件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我国现代诗人、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在1959年亲笔写下的一阕赞美鹤壁的《西江月》,郭老以恢弘的气势和热情的笔墨,讴歌了鹤壁建市初期人民奋发图强、拼搏争先的精神,为鹤壁留下了一件珍贵的墨宝。

 西江月 

      鹤壁蒸蒸日上,
       乌金滚滚汪洋。 
        协同钢铁与棉粮,
      高举红旗迈往!

      十载山乡巨变,
       更将跃进加强。 
         劲头鼓足红满堂, 
       烧尽右倾思想。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郭沫若  
                                              

      诗稿写于1959年,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众所周知,郭沫若一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这样一位著名的大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为什么要为鹤壁题词?题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郭沫若是否来过鹤壁?
      为了弄清楚这段历史,1996年,鹤壁市档案馆经过多方查询,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终于为我们揭开了郭沫若为鹤壁题词的谜底。

       题词背景
      1957年3月26日,国务院第43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鹤壁市的决定,一座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工业城市诞生在豫北大地。
      鹤壁建市初期,全市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事业的建设中,短短几个月,在井筒建设、巷道掘进、地质勘探、采煤技术革新等方面,接连创下了全国煤炭系统15项新纪录,《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此竞相报道。
      1958年,我市煤炭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又创下了74项全国新纪录,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鹤壁这座崭新的城市,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1959年,鹤壁煤炭生产再创辉煌。在建井工程中为节约钢材和水泥,创造性地建成了钢筋混凝土井架和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井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59年4月3日,煤炭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煤炭基本建设鹤壁施工现场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煤炭工作者及8所矿业学院的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总结推广了鹤壁煤炭基本建设的先进经验。会议期间,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纪录片,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科教影片《煤矿新井架》。
      1959年,是鹤壁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把鹤壁这段辉煌的历史永久载入史册,留传后世,是当年宋炳耀最想做的一件事。宋炳耀1958年在中国煤矿工会组织部工作,后自愿来到建市不久的鹤壁市矿区工会锻炼,和工人一起劳动、生活。当年,鹤壁人那种无私奉献、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着他,他看到全国各大媒体对鹤壁煤炭基本建设的报道后,就把这一想法向市工会领导做了汇报,并向市委提出了建议。当时,鹤壁市委书记郝明甫也早有此意,当即同意了宋炳耀的建议,决定编撰一套系列丛书,名为《蒸蒸日上的鹤壁》,指定宋炳耀具体负责该书的编辑、印刷、出版工作。1959年8月,该书完成了前两集的编撰工作,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为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鹤壁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郝明甫书记指示宋炳耀,《蒸蒸日上的鹤壁》第三集,从内容到形式以及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要高于前两集。由于在第二集中转载了郭沫若《总路线万岁》的诗词,宋炳耀于是产生了请郭老题写书名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郝明甫的赞赏和大力支持。 

        题词经过
      《蒸蒸日上的鹤壁》第三集编撰完成后,宋炳耀带着书稿和市委敬请郭老题写书名的公函来到北京,几经周折,他从中科院打听到了郭老的住处。
      1959年11月的一天上午,宋炳耀带着市委的公函和书稿来到郭老的住处。进门后,秘书接待了他,宋炳耀说明来意后,秘书先让他留下住址和电话。大约过了5天时间,郭老的秘书打来电话说,《蒸蒸日上的鹤壁》书名及题词郭老已经写好,可以随时来取。这个消息虽然在宋炳耀的预料之中,但他没想到会这样快,这让宋炳耀不免感到惊喜,不由感叹道:郭老当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他既要从事领导工作,又要进行学术研究,繁重的工作可想而知,但对于鹤壁市委的请求,郭老不仅没有拒绝,而且很快就有了回应,不仅为《蒸蒸日上的鹤壁》题写了书名,而且还饱含热情地创作了一首《西江月》,热情讴歌鹤壁煤矿事业取得的成就。
      宋炳耀马上来到郭老的住处。秘书将郭老的手稿交给他时,他激动得双手不停地颤抖,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说:“感谢,太感谢了!”
      回到住处后,宋炳耀迫不及待地打开装着郭沫若手稿的文件袋,立刻被那还散发着墨香的苍劲洒脱的字迹深深吸引住了。

       题词之后
      后来,郭老题写的《西江月》发表在《蒸蒸日上的鹤壁》第三集的首页上,并给郭老邮寄了两本,里面附有一封中共鹤壁市委的感谢信,对郭老的题词和鼓励表示感谢。
      后来,市城建部门按照市委的指示,将《西江月》这首词刻在石碑上,置于枫岭公园枫岭茗轩院内供人欣赏。
      以上史实是根据当事人宋炳耀的来信和一些参考资料整理而成的。由此可知,郭沫若并没有到过鹤壁,但他的题词对当年的鹤壁人民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激励全市人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事业中。 
       原载:2007.3.14.《淇滨晚报》第三版

郭沫若(1892~1978)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