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淇河文化时不可能不涉及到殷商古都朝歌前身的"沬(mèi)"字。这是一个现代汉语中使用率很低,或者说是很冷僻的字,《新华字典》即未收此字。再加上它与"沫(mò)"字极其相似,很容易被误认。甚至电脑都将"沬""沫"混淆。不信你用 google、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搜索"沬",搜出的结果是大量的含"沫"的网页。也难怪不少人"沫""沬"不分,屡屡误读误写。 但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鹤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辖域内古城朝歌,先期称沬,曾是殷商四代帝王都城,继为周朝诸侯卫的前期都城。文化积淀丰厚,作一个鹤壁人,如果也动辄将"沬"误读误写为"沫",那不免有伤大雅、贻笑于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沬"在读音和意义等方面的有关知识。
"沬"的读音与意义。
"沬"属多音多意字。有三个读音,多项意义。
一、读"mèì"时有三个意项:
1 、古同"昧 ",微暗。《易·丰卦》:"日中见沬。"
2 、古地名,春秋时卫国一邑——沬邑、沬乡,在今中国河南省淇县南。《诗·鄘风·桑中》:" 沬之乡矣。""沬"在作卫邑名时"亦作妹",《书·酒诰》:"明大命(国家命运)于妹邦(古代诸侯的封国为邦)。"
3 、星名,"斗之輔星",北斗七星第六颗星(古籍称 "开阳") 的伴星。即大熊座第80 号星。
二、读wèi时,水名。
三、读huì时,意为洗脸。通湏、颒、靧。词语有:沬泣,意为以泪水洗脸,形容泪流满面。沬血,意为以血洗脸,形容血流满面。
关于"沬水"。
先说 "沬水"中"沬"的读音。
"沬"为水名,辞书中唯有《康熙字典》有此意项。但《康熙字典》标注"沬"作水名时读音为wèi 。这使人有点不可思议。中国的城邑和村落以水命名的历来很多,朝歌原名"沬"、"沬邑"、"沬乡"、"沬邦",显然源自"沬水";但"沬"、"沬邑"、"沬乡"、"沬邦"中的"沬"读" mèi ",而"沬水"中的"沬"却读"wèi ",这似乎是不合情理的,难怪后来的辞书全舍弃了"wèi"这一读音。 "沬"或许确实原读"wèi "音,但汉语字词读音和意义是发展变化,约定俗成的,现在我们遵循除《康熙字典》以外的辞书将"沬水"中的"沬"读为与"沬邑"、"沬乡"、"沬邦"中的"沬"相同的读音" mèi ",应当是顺理成章的。
再说"沬水"的地理位置。
"沬水"为古代商都朝歌附近的一条河是无疑的。但是,查遍地图却无踪影。一说是淇县流域面积最大的思德河,一说是距城最近的折胫河,一说是桥盟河,一说是流经朝歌的两条小溪,一为"泲"一为"沬"。"泲沬"音"姊妹"( zǐmèi )。大的为"泲"(姊 ),发源于三海,经西坛、韦庄、东关、南杨庄入桥盟河;小的为"沬"( 妹) ,发源于泉头村东,经西关、稻庄入折胫河。
笔者认为最后一种说法虽未有辞书认同,但颇具情理。作为卫邑的"沬"即后来的"朝歌",虽贵为殷商都城,名气显赫,但当时的人们不一定关心它命名的原因,对"沬邑"之名源自"沬水"的事实工具书或典籍未载也不难理解,何况,由"姊妹"而"泲沬"的"泲""沬"二水原本是两条不足以在地图上显示的小溪,其命名也极具地方局限性,作为河流人们知之甚少是很自然的。
当然,这仅为一家之言,"沬水"到底何处是?尚留待专家继续更严密科学的考证!
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朝歌故城。
《括地志》说:" 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二里朝歌城是也。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 《史记· 周本纪· 正义》引) 《 括地志》又云:" 纣都朝歌在
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本妹(通“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帝王世纪云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 (《 史记卷四 ·周本纪 》)这么说, 殷商第23代王武丁、28代王武乙、30代王帝乙、31代帝辛等四个帝王曾先后以沬,即后来的朝歌为都城。到底是谁改"沬"为"朝歌",有两种说法:一说帝乙,一说帝辛。按《括地志》" 纣都朝歌 "之说,纣王时都城已名"朝歌"无疑;据《 括地志》 " 帝王世纪云帝乙复济河北,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 这一种说法,似应为帝乙始更 "沬"为"朝歌"。到底是否确凿,尚待专家澄清。
( 06- 12 -5)
发表于2006-12-31 《鹤壁日报》http://www.hbrb.com.cn/hbrb/news/shownews.asp?id=17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