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古代水系分属长江、淮河、黄河、济水4渎,遍布湖泊陂泽。
先秦时期的黄河,流经今郑州市北广武山下,东北流经今新乡市东、卫辉市南、滑县东,内黄东,流入河北出境。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的24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00多次,大的改道达26次,有5次大的变迁,泛滥范围,以郑州为顶点,北至天津,南达淮滨。
先秦时期的济水,分黄河南、北两部分。北流源出济源县王屋山,下游屡经变迁,今已并入漭河;南流本是黄河泛道,因分流处与河北济口隔岸相对,古人遂视为济水下游,当时济水自今荥阳县北分黄河东出,流经今原阳县南、封丘县南,流入山东省。至唐代,河南省境段已为黄河侵袭淤积而湮没。唐宋时,曾在开封先后导汴水和金水河入南济故道,以通漕运,济水消失。
晋代以前,豫北卫河水系还未形成,当时太行山东麓的清水、淇水和洹水都流入古黄河。东汉建安年间,曹操于淇口作堰遏淇水东北流入白沟,以通漕运。晋代又将清水从入黄河改为东会淇水入白沟。隋大业四年(608年)利用清水和白沟开挖永济渠。北宋以后,更名御河。元末明初,始称卫河。
由于上述黄河泛滥改道,泥沙淤积和开挖人工河道的变化,济水消失,原属济水流域的贾鲁河上游及其索须河源流,改入淮河流域;卫河的形成,使黄河以北的水系发生很大的变化,终于演变成海河水系,使河南水系形成分属江、淮、黄、海4流域,直至今日。
白沟和枋堰
曹操统一北方,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二年),疏通汴渠(睢阳渠),西通黄河。由黄河北上,则由于黄河在小水时水溜散漫多变,洪水时急流湍涌,通航是不方便的。建安九年(公元二零四年),北征袁尚,正月“遏洪水入白沟,以通粮道。”①[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当时淇水流入黄河,为了通航,在淇水口(今淇暑东西卫贤镇东一里)作堰横拦洪水(距河尚数里),逼淇水北流入白沟。关于它的布置,《水经·淇水注》有较详细的叙述,它说:墀是下大枋木做成的,“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堰的具体形式不详,可能是石底,石墙,铁柱,以大木为叠梁的溢流坝。也可能是一种分水铧嘴。堰的规模不小,因而当地地名变成了枋头。六朝时,堰的旁边筑有城池,成了兵争的要地。由于枋大堰巨,堤高渠深,通航得到保障。附近的河道情况大体如图4-5所示。
淇水从北向南入黄河,清水从西南来,在入处与淇水会合。清水(后来的卫河)原本是由此向东北流,由于黄钶的改道,遂会淇水入河。白沟开始的一段,大概是滑清水散道开渠,东北行二,三十里后,再利用黄河宿胥渎旧道,又加以修治,自此以下才叫白沟。
郦道元叙述说,后来运道废了,北魏熙平时(公元五一六至五一八年,就是郦道元活动的时代),又曾疏浚通船。他未说明是否修过堰,也不知道堰是何时坏的②[注:《魏书·杨播传(附弟杨楷传)》有“除都官尚书,监修白沟堤堰”,当即同时事。“堰”字如系特指枋堰,则修过而后来又毁于。“堰”字如系泛指,则不能确定。]。故渠(指曹操时所开,下同。)是经过枋城北面,向东流去,当时(指郦道元时,下同。)的洪水道则穿过故堰。淇水河道过枋城西又分为二支,一支南流通清水,入黄河,但当河水、清水大时,则反过来北流入故渠,另—支向东流,过枋城南面,再东是宛(一作菀,下同)口,有宛水自西北流入。东流这一支似乎是当时的淇水主流。曹魏故渠或已湮废,所以没有提到故渠和这一支的关系,如在那里会合等。淇水过宛口后再东,就和通黄河的宿胥渎会合,位置大概在今浚县西南二十余里。会合处有石堰壅水,逼水东北流,下入白沟。
宛水是淇水的分支。淇水在元甫城(在今淇县西北)西北,被石堰分为二支,淇水正流在西面,东面的一支是宛水。宛水东南流,两岸各有一个排水涵洞,西岸洞后的沟叫天井沟,西通淇水,东岸洞后的沟叫蓼沟,东通白祀陂。同山陂。它们是两个相当大的湖泊(同山陂在同山之南,同山在今浚县西南四十余里)。宛水再东南入淇水。元甫城石堰是什么形制呢?如为溢水堰,则是截断宛水,壅水入淇并排泄洪水入宛。如果是分水铧嘴,则是将淇水一分为二。天井沟沟通淇、宛两支,是防元甫城堰分水不均匀,而蓼沟通两陂的作用,一方面是将两陂作为水柜,调节水量,另一方面陂水也可综合利用。
曹操开白沟的目的,是自黄河到白沟,向东北通漕。漕运过枋堰时,如堰为拦河滚水堰,则须盘坝或拖船过堰。如为分水铧嘴,则可直接通运①[注:枋堰,宿胥堰,宛水堰的形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晋书·石勒载记》,永嘉六年(公元三一二年),向冰屯枋头,石勒将济河,欲袭取其船。”闻冰船尽在渎中,未上枋内”,“冰闻勒军至,始欲内其船”未来得及,勒将支“雄等已渡,屯其垒门,下船三十余艘,以济其军。”似乎船在通黄河的水道中,未置于“枋内”,所以被弄走。枋应指枋堰,枋内当是堰内,即淇水中。这样,堰似乎是拦河坝。]。
来源:<中国水利史>http://www.cws.net.cn/zgsls/ArticleView.asp?ArticleID=19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