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淇河两岸的富饶沃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我们的先民曾在这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也演绎出一幕幕饱含深情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家国兴亡,烽火硝烟的人间传奇。认真整理、研究这些先民留下的珍贵遗产,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淇河、开发淇河、综合利用淇河资源,发展旅游业,振兴鹤壁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淇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体成书年代当在春秋中期,原是一部乐、词合一的著作。分国风、小雅、大雅、颂四部分,是由民间歌谣、臣工士人创作,王室祭祀宫乐汇总而成。后来孔子曾修订其音乐部分,反复引用,鼓励门人学诗。因此在西汉独尊儒术时,《诗》便上升为《诗经》,成为儒术的经典之一。
《诗经》中描写淇河的篇什集中在国风中的《邶风》、《鄘 风》、《卫风》之中。因为这三国都和淇河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邶、鄘、卫都是周的诸侯国。周武王灭商之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为诸侯,掌握商之遗民,但并不放心,于是将纣王的王畿一分为三,朝歌以北为邶,朝歌以南为鄘,朝歌以东为卫,由管叔、蔡叔、霍叔管理并监督武庚禄父,时称三监。武王死后,周公旦监国摄政,管叔、蔡叔不满周公大权独揽,胁迫武庚一同造反。周公旦率周师征伐,三年乃定。杀管叔、武庚,蔡叔降为庶人。并将三国之地封给幼弟康叔,仍称卫国。邶鄘两国存在时间只有数年,而且,诗的内容也大都是卫国之事,但《诗经》中仍以这两个昙花一现的国名命名,一直以来人们都推度不出其中的缘由。因此,很多人便将《邶风》、《鄘风》、《卫风》一概称为卫国三风。
关于描写淇河的篇数,一直以来莫衷一是,其原因是把描写淇河流域和描写淇河的概念混淆所致。本文的标准是将其严格定义在描写淇河本身上。至于描写淇河流域的篇什,将另撰文解析之。因此,检索《诗经》中的卫国三风,描写淇河的有六篇。即《泉水》、《桑中》、《淇奥》、《氓》、《竹竿》、《有狐》。对于这六篇我们一方面将尽可能阐述其时代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地理、社会情况,另一方面,也将我们自己的白话文译文附之于后,以便更好地理解原诗的意蕴和风情。本文中引用的《诗经》的原诗以宋代朱熹的《诗经集传》为底本。
一、淇河两岸的美丽风光
《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重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这是《诗经》中描写淇河最著名的篇章,也是《诗经》中描写淇河的杰出代表。和《诗经》中其他描写淇河的篇章不同的是:这篇诗中的淇河不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场景,一个意象。虽然只有两句,但在两千年前的典籍中,已是难能可贵了。
如果要了解淇河两岸的景色,还要把本篇与下一篇《桑中》一起看。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清流澄澈,烟波浩淼,淇河两岸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竹林之外是大片大片的桑林,桑林四周是绿油油的麦田,麦田中是美丽的朝歌城。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我们在这里说淇河清流澄澈,烟波浩淼,是因为古时淇河水量是很大的。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有六七条河流在今鹤壁境内注入淇河,淇河在当时是一个水系,淇河只是其主流罢了。这些河流《诗经》中提到的有寒涧、澳水、泉源水、马沟水、肥泉等。因此,淇河的水量是很可观的,在我们后面讲到的《诗经·卫风·氓》一诗中,才会用“淇水汤汤”来描写淇河。汤汤,就是波涛汹涌的意思。
我们说淇河两岸是大片的竹林,绝不是因为这篇诗而想象出来的。古时候,由于淇河两岸水系发达,土地肥沃,竹林丛生,号称淇园之竹。那么,淇园竹子到哪里去了呢?据《水经注》记载,汉武帝时,黄河决口,武帝令伐淇竹以塞决河。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到东汉初年,寇恂为河内太守时,为备军需,采淇园之竹作箭杆,得百万余,于是军备充足。寇恂后来倒是打了胜仗,而淇河之竹却被彻底破坏,再也没有恢复起来,今日,在淇河上很难见到竹林了,至于桑林、麦田,《诗经》中多次出现,毋庸赘言了。
诗中的“奥”,《博物志》认为是澳,指澳水,毛诗、郑注、朱集传皆认为读如隅,隈也,是水流转弯处,匪通假于斐,文采的意思。瑟,庄重的样子,威严的样子。谖,忘记的意思。充耳,是耳朵的玉饰。会弁指鹿皮帽的缝合处的饰物。重较是一种公卿大夫乘的车,戏谑就是开玩笑。弄清了这些词意,整首诗的大意也就清楚了。这首诗以竹子起兴,描写了一位相貌威仪,衣饰锦绣,富贵平易的男子形象。这首诗《大学》、《论语》均引用阐释,《诗经大序》、朱熹《诗经集传》均认为这是卫人纪念卫武公的诗,似乎也能说得通,但也许只是一篇普通的爱情赞美诗,也未可知。因为自古以来,不仅美女是红颜,美男子又何尝不令人爱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美男子更受尊崇,否则也不会晋时潘安出门,洛阳妇人投果盈车,更莫说东晋时满城争观,“看杀卫王介”的天方夜谭式的传奇故事了。
译文:
看那淇水蜿蜒,翠竹亭亭玉立,那英俊的人儿,精雕细刻般,玉树临风。那么器宇轩昂,那么威武大方。文采风流,怎能忘怀。
看那淇水蜿蜒,翠竹郁郁葱葱,那英俊的人儿,耳挂珠玑,帽嵌宝石,那么器宇轩昂,那么威武大方,文采风流,怎能忘怀。
看那淇水蜿蜒,翠竹茁壮茂盛。那英俊的人儿,金子般璀璨,美玉般温润,气势恢弘地,伫立在豪华的车边,妙语如珠,而又温和宜人。
二、朝歌故事与郑卫之音
《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桑中,即史书所说的桑间濮上的桑间,是沬邑的地名。那么,诗中的沬又是什么地方呢?沬即沬邑,是商王朝的都城。商王武丁自邢迁都于此,直到国亡。纣王之时,沬邑又叫做朝歌。因为商纣王沉湎酒色,嬉游宴乐,做朝歌之音,故而沬邑又叫朝歌。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个名篇,甚至可谓名震千古。之所以如此,是因它代表了一个流派,一个对当时及后世都有巨大影响的流派——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注意描写人的情绪和感受,注重小人物的爱恨情怨,彰扬个性的音乐,是和专写朝廷祭祀和征伐等事相对的。打个比方,郑卫之音就是时尚的流行音乐。改革开放之初流行音乐刚进入内地时,不也被许多人视为洪水猛兽,靡靡之音吗?这些写风花雪月、个人感受的音乐如果不被人们广泛喜爱和接受,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诗中的孟姜、孟弋、孟庸是指一个女子,为押韵而用字不同罢了。上宫,也是地名,大致在朝歌附近。诗中的唐、麦、葑都是植物。唐是蒙菜,又叫菟丝。麦是小麦,葑就是蔓菁。弄清了这些,这首诗的意思已大抵清楚了。这本是一首极为朴素、深婉的恋歌,描写青年男女思恋、等候、约会、送别的场景与情致。诗采用了《诗经》中典型的叠咏体,反复吟咏一唱三叹,一对青年男女的深情幽会写得委婉动人,意致深长,一读之下,令人齿颊留芳,如果乐谱不失传的话,乐词相配,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之下,更能达到悠扬深致,余音绕梁,遐思逸兴,心旷神怡的境界,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
译文:
菟丝哪里采?沬乡城邑边。心里想念谁?那个美丽的她。相约桑林深处,徜徉坡上凉亭,送别在淇滨。
麦穗哪里采?沬乡城邑北。心里想念谁?那个美丽的她。相约桑林深处,徜徉坡上凉亭。送别在淇滨。
蔓菁哪里采?沬乡城邑东。心中想念谁?那个美丽的她。相约桑林深处,徜徉坡上凉亭。送别在淇滨。
三、大赉店的情歌绝唱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一首在《诗经》中极其著名的,也是很惹人眼目的诗歌。在我们看来,这首诗有两点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是诗中的几个地名。“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顿丘有两个,一在现清丰,一在现淇县淇河南。清丰之顿丘显然不是诗中的顿丘,这里的顿丘显然是在淇河南岸。少女送情人到河对岸的顿丘还不愿分开。因此,少女的家、淇河、顿丘,按常理是不会太远的。恋爱中的少男少女,一般不会骑马驾车风驰电掣,而是执子之手,明月清风款款而行者多。何况当时马车是战车,一个国家才百乘,不是贵族,一般人是不可能拥有的。而骑马,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所以,步行款款,送别二三里已是情深意厚了,如果我们再谨慎些,双倍地算,送个五里地已是极致了吧,以淇河为中心来看的话,那么,少女必是现今的大赉店范围内的人无疑。那么,当时的大赉店的地方是一个村落还是一个城市呢?我们认为很可能是一个城市。根据有二:一是大赉店的地名由来,据传是武王灭商后,在此大赉天下而得名。当时武王“散鹿台之钱,发巨桥之粟”以赈济天下,才收买了殷人的心。鹿台在朝歌,巨桥即今之钜桥。当时是商纣王的国家粮仓所在地。周武王在此大赉天下,这就说明这里当时决不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而是一个人口众多,且知名度也还不错,并且能够驻扎下大规模的军队的不小的城市。诗中的“乘彼垝垣”也是有力的证据。垝垣就是残剩破败的城墙。在地广人稀的远古之时,只有人口聚集的通都大邑才有城墙,才能修得起城墙的。那么,这城墙又怎么成为败壁残垣了呢?我们推测,大抵和周公平叛有关。周公和管蔡在这里曾发生了激战,摧毁了这里的防御工事。综合上述种种,再加上我们前面曾叙述过的周初分封邶、鄘、卫三国的史实,这个在当时颇有名气的通都大邑面目已越来越清晰:虽然还缺乏更多的直接证据和考古支持,但我们仍然可以大胆地推定,大赉店就是存在年代不长的古邶国的都城。至于诗中的另一地名复关,有人认为是一个小地名,但也有人认为就是朝歌的北门,这已是题外话了。
这是一篇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这篇故事的细节之丰富,故事之完整,描写之精致,感情波澜之真挚曲折,文字之细腻华丽,在整个《诗经》中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名什。
译文:
那人相貌很老实,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低声商量将我娶。我送你到淇水岸,到了顿丘不忍还。我非有意延婚期,实是无人做良媒。请君莫要生恼怒,秋天来临到你处。
登上断墙与残垣,只为遥望那复关。不见复关那个人,低声饮泣泪涟涟。既见复关那个人,喜笑颜开与他谈。你占卜来你问卦,卦辞都是吉利话。你要驾车快快来,我带嫁妆到你家。
桑树青青叶未落,枝繁叶茂子沉沉。斑鸠鸟啊斑鸠鸟,不要贪心食桑椹。未嫁女啊未嫁女,不要对他太痴情。男子痴情不会久,轻轻松松可抽身。女子痴情不可为,铁板钉钉难脱身。
桑树终有叶落时,枝枝叶黄凄凄然。自从当初嫁给你,几载苦挚守清寒。淇水汹涌滚滚流,河水溅车湿罗衫。女人从未改心曲,男子一变在眼前。男人行为无准则,三心二意奈何天。
嫁为君妇已多年,全部家务我都做。早起晚睡少休息,日日月月皆如此。时间久了你翻脸,还要横眉又竖眼。同胞兄弟不知情,幸灾乐祸笑开怀。静坐思量种种事,满腹哀怨只自知。
昔日你说同到老,这话使我添烦恼。淇水虽宽也有岸,水泽虽阔总有边。热恋时日共欢乐,说说笑笑多快活。信誓旦旦定终身,反复无常今变脸。再不考虑你背叛,从此分手就了断。
四、故国家园 梦绕魂牵
《邶风·泉水》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亲。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牵,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暇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卫风·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这两首诗都是写对故国家园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的。《诗经大序》和《诗集传》都认为是卫女思归之作,考校诗的内容,大抵是可信的。卫女思归之所以如此铭心刻骨,是因为按照当时的礼制,卫女嫁与诸侯的,父母逝世是不能归宁省亲的。这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况味,和我们今天并无二致,大多数人都有过这种切身体会。尤其是漂泊海外的游子,于此更是心有戚戚焉。“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和两千多年前的卫女思归诗《泉水》、《竹竿》从实质上是一脉相通的。
在世界上的众多民族中,华人的依恋故土、思念家园乡亲、落叶归根的思想是最突出的。这种从骨子里带来的“思乡病”,可以说是华人独有的不可磨灭的民族烙印。这种“思乡病”的根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从未曾中断过的文化传统。而且,正是这种热爱故乡,依恋故乡的思乡情结,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危难而屹立不倒的重要的动力源泉。而恰恰也是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义所在。
翻开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到,从一开始,中华民族就把目光注视在平凡而又实在的日常的尘世生活上,并且再也没有发生过动摇和改变。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别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宗族血亲制度,我们的先民,从图腾时代起,崇拜的就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自己的祖先。以血亲为纽带的家族的法规,远比国家的法律对人们有约束力和影响力。人们首先是家族体系的一分子,家庭成员,然后才是社会一成员。而且,在亲戚间的各种称号之周密精致,直至无以复加,也是其他民族难以望其项背的。这种被李泽厚先生称为“清醒的现实理性”,在周初被自觉地整理成为一整套行为规范,而到了孔夫子,更是深化为一种社会的集体心理基础,成为一种由内到外的完整的行为规范,并逐渐内化为一种深层的社会心理积淀,融入到我们骨肉和血脉之中,使得人们一旦离开了由各种纷繁复杂的血亲关系织成的社会氛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飘浮在空中的飞絮,从而形成了我们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结。
弄清楚了这一点,便可明白为什么对故国家园思恋是那么一往情深,刻骨铭心,魂牵梦绕,时间愈久就愈浓烈、愈执着,无时无刻不念兹在兹,至死不渝,同时也就明白了《竹竿》、《泉水》两诗中那种美丽、甜蜜、欢欣、痛苦交织在一起的浓郁醇烈的乡愁,也就明白了记忆中的故国家园的一草一木为何如此美丽动人而又深深藏在心灵那最柔软的、不敢触动的一部分。
译文:
泉水
汩汩流淌的泉水,汇于淇河,思想起故国家园,一刻也不曾停息。漂亮的姐妹们,帮我想想办法。
曾在泲停宿,在祢别离,女孩子出嫁,远离父母兄弟。问候我的姐妹,还有表姐妹们。
在干停宿,别离于言。粉刷车子,回故国家园啊。飞快地回到卫国,路途又不远啊。
想念故国的肥泉,不禁长叹。还有须、漕,那熟悉的地方。出去转转吧,消除这无边的思念。
竹竿
细细长长的竹竿,倒影在淇河中,怎能不怀想啊,水远山长。
泉源水在左,淇水在右。女孩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兄弟。
淇水在右,泉源水在左。嫣然一笑齿如玉,环佩叮叮人如仙。
淇水悠悠,桧楫划着松舟。出城郊游,排遣烦人的思绪。
五、寡妇再醮的话题
《卫风·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这是一首小诗。内容也很简单,怀人之作而已。但却引出了一个大话题。起因是毛诗、朱熹等古代儒家的注解。朱熹的原注是:“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者见鳏夫而欲嫁之,故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
在远古的时候,礼教的网罗还未完全形成,人民还保存着朴素之风。即便是寡妇,也可以大胆地流露自己爱慕之情以求良偶。不仅她自己没觉得什么不正常,即便到各国采风的诗官也没有觉得不正常。所以现在想来,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发明出中国独有的“贞节牌坊”之类的桎梏来。人们还生活在一种朴素、自然的环境之中。这种状况到了宋代便发生了改变,一班歪嘴和尚,就是所谓的道学先生,便无端制造出一整套枷锁来,不仅有三从四德,还有裹小脚,不仅有贞节牌坊,还有七出之条。女人们终于被严密的网络束缚起来,成为一种病态的畸形儿。在唐代还有虢国夫人“平明骑马入宫门”,到宋以后,女人们出门就只能坐轿了,虽然在现实道学先生的条条框框并未完全实施到理想的地步,但依然是涂在历史的一个抹不去的污点。
在宋以后的几百年间,寡妇的地位是很难堪的。一方面是不断受到骚扰和侵犯,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者是,一方面寡妇再嫁已成为一种不光彩的行为,更别说行之于文字了。汉代寡妇卓文君的故事,自此以后成为绝唱。一方面,男人可以声色犬马,青楼艺馆——道学先生又何尝例外过,另一方面,即便男人死了,女人仍得守空房。这种违背人情的历史的倒退,竟然在中国奉行了数百年而无人反对,实在有些荒唐。
其实,《有狐》这首诗未必如朱熹所言,是寡妇之作,看作是妇人怀夫亦未尝不可。
译文:
有狐
那只孤独的狐狸,在淇水石梁徘徊。担忧孤独的你,没有合适的衣裳。
那只孤独的狐狸,在淇水岸边。担忧孤独的你,没有称心的腰带。
那只孤独的狐狸,在淇水边徜徉。担忧孤独的你,没有整齐的衣服。
(鹤壁日报:2003-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