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nass.com.cn 03-11-29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
2001年12月27日至28日淇河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宾馆举行。会议由中共鹤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国
新主持中共鹤壁市委副书记张俊成致开幕词原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侯志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岭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铁梁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杨杰等领导和专家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书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张海鹤壁市领导王显、曹章贵、王振杰以及来自北京河南等地的代表数十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
京、豫两地学者围绕淇河文化进行了重点发言。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民协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文学院张振犁教授在《弘扬淇浚民俗文化振兴鹤壁经济》的文章中指出:第一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为开发而开发为弘扬而弘扬。第二开发和弘扬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要有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文化关系的认识。第三开发文化资源要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观念。第四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要做到古为今用使之在今天产生现代效应。如淇县的“女娲峰、浚县的大禹治洪水以及《诗经》等都有特定的含义。第五要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以达到弘扬和开发鹤壁民俗文化的目的。第六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要有科学性观念。省民协副主席、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陈江风教授在《淇河文化与“一以带三、振起全篇旅游发展战略》一文中指出:第一自觉打造淇河文化品牌推出殷商文化组群大伾山文化组群、云梦山文化组群实施以“一带三振起全篇的旅游发展战略。第二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是鹤壁旅游发展的战略保障。要一手抓旅游资源品位提升一手抓客源组织和服务于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打造鹤壁新城使其在明丽的现代色彩中流动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韵律。北师大中文系副主任万建中教授的论文是《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开发》河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王永宽研究员的论文是《论淇河文化的临界文化特征》河南大学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高友鹏教授的论文是《文化互动:中国文化三角论》河南大学文学院白本松的论文是《春秋战国时期淇水文化的特点和启示》《传奇故事》编辑部主任孙方友的论文是《淇水文化与鬼谷子》河南文史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李铁城的论文是《淇河文化渊源、特征及开发价值》。《中原文史》主编马紫晨的论文《<白蛇传>故事研究现状及其本源试析》认为:《白蛇传》与《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说其故事的产生绝不是在南宋临安而是有着悠远浩渺的源头——从“女娲到“白娘子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孟繁仁研究员在《罗贯中和“淇河文化》的论文中指出:鹤壁许家沟是罗贯中晚年隐居地他在这里完成了《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等小说名著的创作工作“淇河文化中的“黑山褚飞燕“乐不思蜀的“阿斗寨岳飞同乡“一丈青“白蛇闹许仙等对罗贯中及中国古典名著有较大影响。省民协副主席、河南文艺出版社任骋编辑在《淇河文化漫议》中指出:淇河文化是社会文化学的概念。其学术取向是以淇河流域为横向(空间视野以古今文化发展传承为纵向(时间关照对象的地域文化研究。淇河文化的研究课题有鬼谷子思想研究、朝歌古城与殷商文化以及意义的理解与意义赋予。在研究中要注意不要自我孤立不能脱离实际要有长远意识。鹤壁市旅游局局长苏进锋在《浅析淇河文化》中指出:淇河具有历史文化富集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状况良好、水质优良、无污染等特征。淇河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商周文化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融形象文化与抽象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淇 河是一条文化河、诗河淇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郝亚山、姚志国在《化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构想》一文中提出了发挥(上接第21页“一个优势即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出“两张牌即古都牌、历史名人牌;走活“三地棋即淇河文化的滥觞地、世界采煤发源地、中国文学名著诞生地;唱火“四台戏即山河戏、名城戏、陶瓷戏、新区戏。
此外收到的论文还有:韩峰的《许穆夫人与淇河文化》;关永江的《淇河精神遍神州》;燕昭安的《史河、诗河、文化河》;王革勋的《千古文明话淇河》;周晓峰的《鬼谷子学说的理论价值及历史文化地位》;石同郧的《淇河文化与朝歌文明》;柴秀君的《伾山大佛全国最早考略》、《浚县古庙会》;柴秀君、张富民《大伾胜景话楹联》;张富民、柴秀君的《王守仁与他的〈大伾山诗〉及〈大伾山赋〉》、《浚县千佛寺石窟》、《金銮殿与浚县花石》;刘会喜、王宜平的《善喻—子贡的语言特色》;杨春、赵希仕《2700年前淇滨的婚姻和经贸》;张富民、王宜平的《大伾山唐宋摩崖考释》、《城墙•卫水•船工号子》、《大伾山旅游文化综述》;刘会喜的《隋朝国仓黎阳仓在大伾山》《〈诗经〉顿丘在浚县》;刘会喜、王宜平的《高适与浚县》;王俊智的《罗贯中与许沟隐居地》;王霞《浅谈赵都中牟》;黄广社《什么是淇河文化》;王俊智《淇河民间歌谣浅谈》《罗贯中与金山》、《淇河民间故事浅析》;张岳华《淇滨文物与旅游》;和玉琢《我对淇河文化研究的思考》;张方和《箕子对东方文明发展的贡献》;马庆海《阿斗寨探略》;陈建增《淇河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及淇河源头考证》、《罗贯中晚年为何更姓化名隐居在淇水之滨的许家沟?》;王志强《加强淇河文化研究打造淇河文化品牌》、《大做淇河文化文章发展旅游产业》、《激活文物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侯宏彬、张晓健《浚县山庙会与两个文明建设》;李殿英《淇滨文化的丰盛、沉淀与开发》;岳武佐、王长斌、王振淮、夏纬麟《揭开朝歌扯谈碑之谜》;王长斌、岳武佐《淇河文化与先秦文化》;刘柄强《从〈诗经〉看鹤壁的传统人文精神》;刘宗国《灿烂的地域文明、丰厚的文化根基》;孙长春《也谈鬼谷子其人其隐居地及〈鬼谷子〉一书》;孙金荣《鹤壁民歌初探》;刘中明《龙宫阿斗寨考略》;钟莉芹《推介历史文化、提高我市知名度》;郝亚山、姚志国《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崔志敏《规划建设城市雕塑提高鹤壁文化品位》;路学明《发展“花文化建设花园城》等。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淇县云梦山、淇河与张秦森艺术博物馆。
原作者:卫怀
来 源:黄河文化
鹤壁打出文化特色牌
河南省鹤壁市从十几年前的一个山区煤城,发展成当今具文化品位的现代化城市,用该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国新的话来讲,是浓厚的区域文化对经济持续发展起着强烈的渗透和支撑作用。在采访中,她向记者道出了对该市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3张文化特色牌。
区域特色牌
鹤壁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历史名人辈出。因淇河穿境流过,逐渐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淇河文化。近年来,鹤壁市加强区域文化的传承研究和保护,先后举办了鬼谷子学术研讨会、中国鹤壁赵都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浚县旅游文化节等。特别是最近召开的河南省鹤壁淇河文化研讨会,把学术研究从微观转向了对区域文化体系的宏观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市通过对淇河文化的研究,发展了文化事业,增强了鹤壁的凝聚力。
资源转化牌
在该市经济发展中文化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鹤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发展为支柱型产业。该市按照“新鹤壁、新旅游”的理念,依托“一河两山”即淇河、大丕山、云梦山集中精力打造鹤壁文化旅游品牌:即云梦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的军事文化品牌;以大丕山为主的宗教文化品牌;淇河人文和自然资源完美结合的“淇河大旅游”品牌等。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对历史文物进行展示和利用,对历史名人、名胜、民俗加以研究开发,鹤壁浚县是国家民间艺术之乡。该市文化旅游业年收入达900多万元。
城市经营牌
1992年鹤壁市由老煤城搬迁到新区。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既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又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鹤壁市注重在城市建设中渗透特色文化内涵。如尊重淇河穿城而过的自然环境,对市区内的河段进行民俗风情还原,用现代化设施保护,使淇河新区段在充分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同时,注重城市景观建设。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中,大到城市整体风格,小到广场、旅游景点、城区绿化、夜景照明、户外广告、街名、店名等都考虑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环境特点。
http://www.enweiculture.com/culture/dsptxt.asp?file=04/0401/20023280401070033.htm&lmdm=040107
(中国文化报 刘亚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