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岩山全景]
金色十月,骑车来到河南省鹤壁市西部山区五岩山下,只见郁郁苍苍的翠柏把山体覆盖得严严实实。踏过蜿蜒的小路,来到山南端,阵阵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使人感到格外清新爽快,那登山的疲劳顿失消失。
在雄跨的诸峰中,五岩山又叫苏门山,因山有五岩,突起五峰,故曰五岩。五岩山的岩石峥嵘,群峰环绕,山上共有石窟5个,中间有一个大石窟,即传说中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隐居处。据《续汤阴县志·地理》曰:“太行山县西50里。绵垣数百里峰谷岩洞,景物万状,虽因地立名,总皆太行也。”《彰德府志 ·山川》曰:“五岩山在汤阴县西40里,山有五谷,东南—大窟,孙真人室也,即五岩洞”。据1982年6月首次在河南省修武县太行山茱萸峰发现药王洞及孙真人碑刻之后。这是在鹤壁市西部山区第二次发现孙真人洞,
还有宋、金、明、清有关孙思邈的摩崖石刻等。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药王孙思邈曾来过太行山区行医采药的传说,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
孙真人洞口朝向东北,洞高2.18米,宽1.7米,深30余米,系天然岩洞,洞中幽暗,日光仅能通一线,洞壁由凸凹不平的岩石构成,洞中尚留有明弘治元
[五岩山溶洞]
年(1488)所造的孙真人石座。从洞底向右拐,洞继续伸延10余米,需借助灯光照明,俯身前行。此向右伸延之洞,高不及肩,阴暗潮湿,洞壁两侧隙缝时有渗水流出,泉水清澈。当地老农说,可供饮用,包治百病。距孙真人洞口2米处有当地善人于清道光十年(1830)塑造的孙思邈石像。两侧有一副石刻门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楷书端庄,苍劲有力。传说孙思邈一生不慕仕途,拒隋文帝之征招,辞唐太宗之厚禄,却高宗之封爵,笃志采药行医,经常深入太行山区采药,以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治病救人,在广大人民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鹤壁五岩山就是他曾在此行医的地方。孙思邈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着有《千金药方》,上元元年(公元657年)东出长安,游太行,居五岩,补《要方》之不足,完成《千金翼方》之巨著,有“药圣”之称,享年141岁。
孙思邈洞前空阔地数百平方米,有宋、金、元、明、清历代碑记。可惜很多已被损毁。唯洞口上端还有道光年间一方石刻书曰:“大唐名医”。向左侧50余米有天然溶洞一间,谓之孙思邈炼丹处,墙四壁皆钟乳石,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手叩之澎澎如鼓声。再前行,有巨石似牛,平滑如镜,晶莹透亮,甚为奇观,传为“五岩冰牛石”,为当年孙思邈诊疗燥热心烦者的绝佳床位。躺在床上,可观到患者的五脏六腑。左侧洞顶,有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摩崖石刻,记述相州人朝拜孙思邈事,完整无缺。
向东前行四余里,有五岩山石窟,石窟造像面南由东向西分五处开凿,共有大小佛龛41孔,造像154尊,护法狮48只,发愿文等造像题词12则,开凿年代为东魏兴和四年至武定七年(542—549年)较大石窟洞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佛像多呈说法、禅定像,窟龛的形制装饰、布局、造像、体态服饰,雕刻刀法均保留南北造像艺术的特点和风格,栩栩如生,1986年被河南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近,人们在五岩山孙思邈洞东南七里处的山坡上,发现千余方古老的天文星象图,每一个圆圆的青岩上镶嵌着众多的分布奇特的小铁钉形成的星象图。据当地农民讲,青石上嵌入的小钉子表示的是大约3000多年前的星象图,还传说是孙思邈为病人针灸的穴位图。但据当地的有文化人讲,圆石盘上钉点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座观察气象的天文台。该山坡共分布大小青岩石千余个,每个青岩上约有直径30余厘米—100多厘米形状近似圆形、锥形的图案。都被分列整齐的长形铁钉嵌入,根本起不出来,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铁钉是如何钉入坚硬的岩石的,且不弯曲折断。在这一被当地群众称为“天图”的岩石上,点点斑驳的钉子图可能是代表月亮、星象等天体的位置,尤其是其中一个圆大的青石上聚在一起的110个钉点,它们被认为是金牛座星宿团的星象,当年人们以这种方式记录下当时的星象位置。使这个青石成为一幅非常独特的星象图。这座山中的钉子图案还有待于有关专家来进一步论证,以便向世人展现它古老神秘的真实面目。
宋朝崇宁元年九月(1102年)《游孙真人洞》记载:“苏门南望回,嵇阮为谁来”的诗句,无疑三国魏的嵇康、阮籍都曾经在五岩山一带生活过,而修武太行山茱萸峰下的石家岩有嵇康的剑池。竹林七贤活动的“竹林寺”等古迹。明朝弘治三年、金代大定二十三年都对五岩山孙思邈洞进行过修缮描写。据宋徽宗元年(1102)《苏门山重修真人像记》曰,孙真人晦迹韬藏,名扬四海,民众不忘,塑造仪像万古不朽,岁月同于五岩山阴。充分展现了当地民众对孙思邈来鹤壁五岩山一带济世群众的感激之情。
在五岩山下有当地年近古稀的村民郭宝珍为纪念药圣孙思邈发动当地百姓而重新修造的葆光观,该观始建于明靖年间,雍正九年重修孙真人殿前燃香台和万兴桥、万悦台、万鹤台。雍正十年修山门和南善门,现有老君堂、三官殿、天爷庙、地母庙、全神庙。天爷庙后隐约依稀可辨有龙爪印,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公主名叫引琴,引琴公主都十八岁了,还待字闺中,没有招下附马。一天,引琴公主为了解闷,就私跟上贴身宫女,到御花园里去散心,这时,御花园门前河里一条小青龙看见年轻美貌的引琴公主,竟然动了心。当晚,小青龙就化做一个眉清目秀的美少年,跑到睡眼朦胧的引琴公主的闺阁去。从此以后,引琴公主就有了身孕。月余后,引琴公主茶不想吃,饭不想用,整天浑身无力,只想睡。唐太宗得知后,请来御医,给公主诊病。可是,一个个御医诊过后,都认为公主像是怀了孕;但一想,公主并无附马,怎能越轨作出非分之事呢?于是,谁也不敢肯定,个个推手谢罪。太宗无奈,就下了一道圣旨,叫手下大臣徐 到五岩山上去请孙思邈。徐 到了五岩山,见到孙思邈,说明了来意,孙思邈二话没说,就跟徐 来到了长安。孙思邈来到皇宫后,就去给引琴公主诊病。谁知公主躲在宫室不愿见这个从山野里来的孙思邈,孙思邈想了想,也罢,他就用一根细线,隔窗拉进宫室内,一端让宫女掐住,按在公主腕上;一端自己逮在手上诊断,引线诊断完毕,孙思邈果断地说:公主是喜不是病,公主身怀六甲”。太宗听罢,满面通红,气冲冲地反问道:“你可断定是喜不是病?”孙思邈毫不迟疑地说:“敢以头颅担保”。太宗一怒之下,把孙思邈送进了狱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重视良才,治国有方,孙思邈被送进大牢后,他想来想去,这孙思邈敢以自己头颅担保,可见公主有私。不然先生怎能冒这个险呢?既然女儿有丑,留恋何用,不如剖腹明心,若女儿真的是有喜,她是罪有应得,若不是喜,以先生的头颅为女儿鸣冤,也堵塞了天下人的耻笑。想到这里,他就一道圣旨,传了下去,要女儿剖腹明志。旨意发出后,被狱中的孙思邈先生知道了,先生立即托狱官传奏一本,说可用药物来证实,太宗应允了,一剂药用完,公主堕胎了,堕下的胎儿竟是一个小龙娃,于是,太宗就把孙思邈请出牢狱,皇帝亲自赔情道歉,又荣封孙思邈为“药圣”。小青龙为了感激孙思邈救人之恩,逢年过年都要到五岩山上敬奉孙思邈,从此,在山上就留下了龙爪印。
天爷庙右侧有菩萨洞,壁上画有虎驮孙思邈采药之图,洞深约10米,高1.5米,越往里走越窄,强挤一人,方可进去,传说这里是孙思邈的藏药洞。还据民间传说,孙思邈常用毛驴去驮药,一次在途中驴让老虎吃掉了。孙思邈采完药材,去寻找驴,看见虎吞驴难以下咽,卡住喉咙,就立即上前救之,老虎为了感谢孙思邈救命之恩,就让他骑在自己背上,往返于山中采药。
万鹤台位于鹤山区崔村沟东五里处,现存有一大型圆形土堆,高约一米,面积约10余平方米。从断层中可以看出1.2米厚的灰土层及鸟类化石,杂有陶片、骨片、蚌壳、红结土、块骨等物,据《汤阴县志·山川》载:“县东南60里古崔村有一万鹤台,魏永熙年建,有圆型塔龛三丈余高,虽无详细年月之考,然之刻工审之,知为魏刻。”目前,塔龛无存。据传,唐朝时期,这里水清山秀,曾是万千仙鹤聚集栖息之地。
五岩山东南约10余里,有一奇特景观,一棵古老的松柏从一座古拱桥壁上生长出来,故称“一柏一孔桥”。该桥北面是一扇形小平川,西面被松柏树木环抱,一泓曲缓小溪,自东向西穿过,与五岩山清水相汇,形似一条巨龙而卧。一柏一孔桥就跨在小溪上。生长在桥洞侧上的柏松从年轮上看约有1000余年了,但树冠茂盛,枝梢蟠曲,郁郁苍苍,置身桥中,似入画中仙境。这座桥始建于何时,据当即地老人讲,无年月可考,但从树龄上推算,也应在千年以上。令人不解的是,此柏长在石桥壁上,是如何成活而长大的呢?据当地人说,柏籽是建桥时填夯拱腹时带进去的。填料中还掺入石灰,对于柏树生产危害极大。它能从石缝中钻出来,在山区气候较冷,雨水奇缺,自然条件恶劣中生长,由此可见柏树顽强的生命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岩山虽无华山之险峻、泰山之嵯峨、黄山之奇崛。但它则以一千多年经久不衰的独特神韵和魅力,吸引着远近游客。
2006-4-28
来源:http://www.hbbm.net/2006/4-28/15070962350.html
乡村风情:姬家山之三——五岩山深山藏美景
到了姬家山乡,不到五岩山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去看看,那可是件很可惜的事。药王孙思邈和他隐居的“药王洞”,不仅是当地人最津津乐道的事,也深深的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五岩山因山有五谷,突起五峰而得名。然而五岩山的扬名,却不仅仅因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更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的孙思邈曾隐居此地,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美好故事和人文佳话,至今还有30多处药王遗迹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药王洞”。
进入五岩山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孙思邈的一尊石像,仙然飘逸迎客来。遥遥望去,药王殿于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在半山腰傲然挺立,彰显着神秘、神奇。山路陡峭,从山底盘旋而上,峰回路转处,总能引得人们一声惊呼,如放映的风光幻影片,不同美景一一跳跃眼前。置身其中,令人心胸开阔,好不惬意。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地政府对五岩山风景区进行了重新修建,药王殿气势宏伟。石雕百虎像,个个栩栩如生,虎虎生威,100个老虎100种形态。石刻百草图,将100种草药的用途作了简单的介绍,叫人看了,增长对草药的了解和认识。还有这个刚刚修建而成的百步阶,又叫百步套,共有101阶台阶。
五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根据孙思邈活101岁修的这个台阶。”
拾阶而上,五岩山至高处就是孙思邈隐居地 “药王洞”所在,传为当年孙思邈隐居时栖身之所。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著有医药典籍《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流传后世。
五岩山风景区管理人员:“洞的全程是5000多米,现在我们已经开发400多米。”
“药王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药王洞”外百米处,有一处滴水岩,常年滴水,形成钟乳石,岩壁形状如瀑布,积水沿石壁下流,有的地方如一根丝线,垂直而下,有的地方如断了线的珍珠,滴滴答答,落地有声。站在滴水岩下,阵阵清凉清爽扑面而来。如此奇异美景,难怪让游历了大好河山,寻找名贵中草药的“药王”孙思邈,来到此地就挪不动了脚步,停留了下来呢!
五岩山风景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璀璨的历史文化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建设中的五岩山景区共分中医药文化游览区、自然风景游览区和宗教观光区。目前,景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通往景区长近5公里的道路已铺成水泥路面;引水上山工程解决了景区用水问题;景区停车场、水冲式厕所等配套工程也已完工,具备了大规模接待游客的条件。另外,在姬家山乡境内还有黄庙沟原始次森林、东齐滴水岩地质公园、蒋家顶盘龙寺等多处旅游景点,当地政府都加强了对这些地方的开发和建设,全面提升了旅游品位。同时,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特色饮食、纪念品销售等服务行业的发展,为当地老百姓又增加了一项可靠的收入。(鹤壁电视台记者:李晓丽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