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一卷(2005-2006)

 

高适与他的咏淇诗

均子(王俊智)

  高适(公元702年?-765年),字达夫。他前半生贫困潦倒,身心疲惫,求仕未果,当他来到淇河岸边时,被桑林郁郁、绿竹猗猗的淇河风光吸引,结庐河边,过起了“混迹渔樵”的生活。诗人在《淇上别刘少府子英》一诗中写道: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沈。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首诗里,诗人高适一是交代了自己“闲散”时住在淇河之滨,二是离开时是“南登黎阳渡”。在《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中,诗人还曾感慨回忆自己“封卫多飘泊”,在《答侯少府》中说“如何燕赵陲”,在《酬陆少府》中说自己“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鹤壁古时曾属卫,也曾属燕赵。诗人高适诗中所言便是自己漂泊现今鹤壁淇河之说。
    高适漫游鹤壁淇河,结庐“住淇上”,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并在诗里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抨击和揭露。如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九: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为卤。园蔬苦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诗人在诗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大旱无收,园蔬苦寥落的同情,对旱灾之年仍交租税的不合理社会现象,也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抨击。这首诗是高适的悯农诗代表作。
    高适的淇河田园风光山水诗写得很美,如《酬陆少府》:“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人,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诗中“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两句,写得有诗意。还有《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中的“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两句,《淇上别刘少府子英》一诗中,“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两句也描写出了淇河两岸的景致。
    诗人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共有十三首,其中描写淇河大自然秀美风光的诗句很多,如“去帆带落日,片路随长山”,“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之一);“清晨泛中流,羽族满汀渚。黄鹄何处来,昂藏寡俦侣。飞鸣无人见,饮啄岂得处。尔汉乐固知,胡为不轻举”(之二);“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之四);“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山。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之五);“惆怅落日前,飘摇远帆处。北风吹万里,南雁不知数,归意方浩然,云沙更回互”(之六);“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之七);“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古堰对河懦,长林出淇口”(之八);“茫茫浊河注,怀古临河滨”(之十);“朝景入平川,川长复垂柳”(之十二);“漫漫望去沙,萧条听风水”(之十三)。在《送蔡十二之海上时在卫中》一诗里,诗人描写淇河“河流冰处尽,海路雪中寒”两句,特别富有韵味。在《送魏八》中,诗人“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写得妙极了。在《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中,诗人再一次写到了淇水,“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诗人在淇河之滨“混迹渔樵”时,还描写了野居生活和闲适恬淡的心情,如《淇上别业》: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野居时间长了,再“世情远”,再“聊自然”的人也能生出心事来,如诗人的《闲居》:
“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
    “封卫多漂泊”(《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的诗人,在“住淇上”期间,“垂钓长河里”(《自淇涉黄河途中作》之十三),“种瓜漆园林,黄井庐门边”(《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对淇河有深厚的感情。在离开淇河多年后,还依依怀念“住淇上”这段美好的时光,如《酬卫八雪中见寄》: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淇河文化源远流长。唐代著名大诗人边塞诗派的代表高适,以其绝妙的才思,为淇河文化的辉煌,注入了光彩的一笔,谱写了美妙的篇章。 


                                             (鹤壁日报 2003-5-14)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