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昭公一年(周景王十四年,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楚灵王采用伍举之计,先灭了陈国,又把蔡灵公诱到申地,然后处死,随从而死的七十多人,然后又命公子弃疾统领大军,长驱直入攻打蔡国。蔡国求救于晋国。
晋昭公召集群臣问计。荀吴启奏说:“晋国是盟主,诸侯赖以得到安宁。已经没救陈国,再不救蔡国,盟主的伯业就完了。”晋昭公说:“楚国国君强暴蛮横,我国兵力不如他,怎么办?”韩起回答说:“即使知道不如他,就能坐视不问吗?为什么不会合诸侯而商量一下?”晋昭公就命令韩起约各国在厥慭相会。宋、齐、鲁、卫、郑、曹等国,各派大夫前来听命。韩起说到救蔡之事,各国大夫人人伸舌,个个摇头,没一个肯承担的。韩起说:“各位怕楚国到这地步,将听任他逐步蚕食吗?如果楚兵由陈、蔡而渐渐攻到各国,敝国国君也不敢管了。”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人回答。
宋国右师华亥参加了会议,韩起单独对华亥说:“你们国家先右师向戍倡议弭兵,约定南北消除战争,有先用兵的,各国一起讨伐它。现在楚国首先毁约,向陈国、蔡国用兵,你袖手不发一言。不是楚国没信义,是你们国家进行欺骗。”
华亥战战兢兢地回答说:“下国怎敢进行欺骗而得罪盟
主?但蛮夷楚国不顾信义,下国没办法对付它。现在各国军备久已松驰,一旦用兵,胜败难说。不如遵守消除战争的盟约,派一名使臣为蔡国请求宽恕,楚国一定没话说。”
韩起见各国大夫都有怕楚国之心,估计救蔡国一事,鼓动不起来,就商议写信一封,派大夫狐父直到申城见楚灵王。
狐父到申城把信呈上,楚灵王开信看,大略说:“当年在宋国会盟,南北各使属国朝见对方盟主,本来以消除战争为目的。虢地会盟,重申旧有盟约,鬼神共知。敝国国君率领各国坚守盟约之言,不敢动一下兵戈。现在陈、蔡国君有罪,贵国勃然大怒,起兵讨伐,义愤所激,事情可以变通。罪人已杀,兵仍未离,贵国有什么辩解的说辞?各国执政大夫都跑到敝地集会,用救弱解乱的道义谴责敝国国君,敝国国君感到羞愧,但仍然怕违背盟约,派小臣韩起会合各国大夫修书为蔡国请命。如贵国顾念先前的友好,保存蔡国的宗庙,敝国国君及同盟各国,全受到贵国国君的好处,岂只是蔡国人受惠。”信的后面,宋、齐等国大夫,都签署了名字。
楚灵王看完笑着对狐父说:“蔡国都城早晚就要拿下,你用空话解围,拿我当三尺童子吗?你去回禀你们国君,陈、蔡国是我国的属国,和你们北方无关,不劳照管。”狐父再要苦求,灵王猛然起身进里面去了,无片纸回信。狐父怏怏而回。晋国君臣虽然痛恨楚国,但也无可奈何。弃疾知道晋国不来救兵,攻城愈加猛烈,蔡国被攻破而亡国。
随后,楚国又把许、胡、沈、道、房、申六小国迁到荆山之地,百姓流离,怨声载道道。楚灵王又去讨伐徐国,这时国内生乱,楚灵王的弟弟公子弃疾杀死世子,楚灵王不敢回都城郢都而逃亡他乡,最后饿死他乡,公子弃疾自立为楚平王。
晋昭公二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到了晋国朝聘,晋昭公设宴款待。晋国是荀吴作赞礼,
齐国是晏婴作赞礼。酒酣之时,晋昭公说:“筵席上无以为乐,请让我和君侯投壶赌酒。”齐景公说:“好。”左右放好壶,拿出箭。齐景公拱手让晋昭公先投,晋昭公拿箭在手,荀吴上颂辞说:“有酒如同淮河,有肉如同水中的沙洲,我们国君投中,作诸侯之师。”
晋昭公投出箭,果然扔进中间的壶里,将别的箭扔在地上。晋国群臣都伏在地上高呼千岁。
齐景公很不高兴,
拿着箭也学着荀吴的话说:“有酒如同渑水,有肉如同高岗,我如果投中,和君侯交替而兴为诸侯师。”就扑的一声投去,也投在中间的壶里,和晋昭公的箭相并,齐景公大笑,也扔下其余的箭。晏婴也伏在地上高呼千岁。
晋昭公勃然大怒,荀吴对齐景公说:“君侯失言了,承蒙今日光临敝国,正因为敝国国君世代主持会盟之事。君侯说
‘交替而兴’,这叫什么话呀?”晏婴代齐景公回答说:“盟会没有经常的主持人,只有有德的人才能胜任。从前齐国失掉霸业,晋国才能替代。如果晋国有德,谁敢不服?如果无德,吴国、楚国也会递进,岂只是敝国。”
羊舌肹说:“晋国已为诸侯之师,何必用壶和箭呢?这是荀伯失言。”荀吴自知失误,冷笑不语。
齐国大臣古冶子站在台阶下,厉声说:“太阳偏西,君侯劳累,可离席了。”齐景公就歉谢而出,第二天就走了。
晋昭公三年(周景王十六年,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晋国落成了虒祁宫,诸侯前去朝见而回去的都对晋国有了二心,这是因为四年前鲁国季平子伐莒,占领了莒国的郠地(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当时晋国打算带领诸侯前来讨伐鲁国,但因晋平公去世没出兵。
这时,羊舌肹说:“各国将要离心,不用威力胁迫,一定会丧失霸业。”于是就召集全体诸侯会见,而且告诉吴国。秋季,晋昭公到良地打算会见吴王,水路不通,吴王辞谢不来,晋昭公就回去了。
七月二十九日,晋国要在邾国南部检阅军队,通知各诸侯国君前往观看。然后,晋昭公留韩起守卫都城,率领荀吴、魏舒、羊舌肹、羊舌鲋、
籍谈、梁丙、张骼,智跞等,将四千辆兵车全带上,装载有甲士的战车四千辆。然后就出发了。羊舌肹说:“威德即使不足,可是兵多可以一用。”
羊舌肹的弟弟羊舌鲋代理司马,带领大军路过卫国时,在卫国驻扎下来。羊舌鲋向卫灵公索取财货,遭到拒绝后,羊舌鲋恼羞成怒,纵容手下士兵打着割草喂马的名义,在卫国境内四处乱砍乱伐,百姓叫苦不迭,卫灵公不敢和他闹翻,只好忍气吞声地派人派屠伯给羊舌肹送来了降温用的羹汤和一箱精美的锦缎,并说:“诸侯事奉晋国,不敢怀有二心,何况在君王的房檐下,哪里敢有别的念头?砍柴的人和过去不大一样,谨敢请您阻止他们。”
自己的弟弟发生这样的事情,这让羊舌肹非常生气,他过接受了羹汤让士兵们喝了,把锦缎退给了卫国,并且说:“晋国有一个羊舌鲋,贪求财货没有满足,他必将自取其祸。你们如果以君王的命令赐给他锦缎,事情就了结了。”客人又把锦缎送给羊舌鲋,羊舌鲋就对士兵下令停止了捣乱。从这个是来看,羊舌鲋固然索贿有罪,羊舌肹身为兄长,又是晋国的贤臣,不但没有制止,反而使羊舌鲋索贿得逞,使羊舌鲋的贪欲毫无收敛。羊舌鲋带领大军继续东进,在路上一有机会就故伎重施,向路过的小国勒索财物。平丘会盟回国后,羊舌鲋吹嘘自己的功劳,献媚请赏,轻而易举地窃取了晋国掌管刑狱诉讼的大权,当上了代理司寇。这是后话。
晋国大军继续向邾国开进,很快到了邾国。周王室刘献公挚应邀前来参加阅兵。晋昭公要在阅兵后在卫国平丘(位于今河南封丘)会盟诸侯,重温过去的盟约。派人通知齐国时,齐国人不同意。晋昭公派叔向告诉刘献公说:“齐国人不肯结盟,怎么办?”
刘献公回答说:“结盟是用来表示信用的,君王如果有信用,诸侯又没有二心,担什么心?用文辞向它报告,用武力对他监督,虽然齐国不同意,君王的功绩就很多了。天子的卿士请求带领天子的军队,‘大车十辆,在前面开路’,早晚只听凭君主决定。”
叔向又面见齐景公说:“诸侯请求结盟,已经到了这里。现在你们以不结盟为有利,而我君请求齐国结盟。”
齐景公说:“诸侯讨伐三心二意的国家,这才需要重温过去的盟约。如果都能听从命令,哪里需要重温旧盟?”
叔向说:“国家的衰败,有了事情而没有贡赋,事情就不能正常。有了贡赋而没有礼节,正常会失去上下的次序。有了礼仪而没有威严,虽有次序也不能恭敬。有了威严而不能显著,虽有恭敬也不能昭告神明。不能昭告神明而失去了恭敬,各种事务就没有结果,这就是国家败亡的原因。因此周王有制度,让诸侯每年聘问以记住自己的职责。每隔三年朝觐一次以演习礼仪,再次朝觐而诸侯会见以表现威严,再次会见而结盟以显示信义。在友好中记住自己的职责,用等级次序来演习礼仪,向百姓表现威严,向神明显示信义。从古以来,也许并没有缺失。存亡之道,常常由这里开始。晋国按照礼仪而主持结盟,惟恐不能办好,谨奉结盟的牺牲而展布于君王之前,以求得事情的良好结果。你们君主如果认为要废除它,那就何必去参加结盟呢?请你们君主考虑一下。我君等你们的消息。”
齐景公感到畏惧,回答说:“我们小国说了话,你们大国加以决断,我们又敢不听从?已经知道了你们的意思,我们会恭恭敬敬地前去,时间迟早由你们决定。”叔向说:“诸侯对晋国有嫌隙了,不能不向他们显示一下威力。”
这年八月初四日这一天,晋昭公检阅军队,只见晋军队列整齐,威风凛凛,阵势变化多端,官兵精神抖擞。只是旌旗上没有飘带。次日,各种彩旗上又加上飘带,显得更加壮观。诸侯们都感到畏惧。
这期间,邾人、莒人向晋国控诉说:“鲁国经常进攻我国,我国快要灭亡了。我国不能进贡财礼,是由于鲁国的缘故。”
晋昭公决定不让鲁昭公参加结盟,派叔向到鲁国辞谢说:“诸侯将要在平丘结盟,寡君知道不能事奉你们君主了,请你们君王不必劳驾。”
鲁大夫子服惠伯回答说:“你们君主听信蛮夷的控诉,断绝与鲁国兄弟般的的关系,丢弃周公的后代,也只能由得你们了。你们的意见,我们已经知道了。”
叔向说:“寡君有装载甲士的战车四千辆在那里,即使不按常道办事,也必然是可怕的了。何况按照常道,还有谁能抵挡?牛虽然瘦,压在小猪身上,难道怕小猪不死?如果凭着晋国的威望,号召诸侯的军队,依靠邾国、莒国、杞国、鄫国的愤怒,来讨伐鲁国的罪过,还有什么要求得不到?”鲁国人害怕了,就听从了命令。
阅兵后,约定各诸侯国八月初七在平丘会盟。然后,晋昭公迅速率领大军赶到卫国的平丘扎下营来,仅晋国的营地就有三十余个,好像整个平丘都是晋兵。周王室刘献公应邀已到,他不参加定盟,但负责监督。七月初六日,齐、宋、鲁、
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十二路诸侯全来了,他们首先朝见了晋昭公。
郑国大夫子产对过去向盟主进贡物品的办法很有意见,说:“从前天子确定进贡物品的次序,轻重是根据地位排列的。地位尊贵,贡赋就重,这是周朝的制度,郑伯是男爵,让我们按照公侯的标准贡赋,恐怕不能足数供应,请求减少。诸侯之间应当息兵,从事友好。可是现在使者不到一个月就来催问一次贡税。贡赋应当有个限度,不然的话,小国不能满足要求,就是得罪大国。诸侯重温旧盟,这是为了使小国得以生存。贡赋没有个限制,灭亡的日子将会马上到来。”子产反复说这个事,晋国同意了这个意见。
初七会盟时,羊舌肹捧着歃血的盘子,上前说道:“本国先臣赵武,错误地进行签订消除战争的盟约,和楚国结好。楚国熊虔(即楚灵王)不讲信义,自取灭亡。现在敝国国君要效法践土盟会的旧事,请天子施降恩惠,以镇抚华夏诸国,请各位君侯一同歃血为信。”诸侯们都低头说:“岂敢不听贵国命令。”只有齐景公没有吭声。
羊舌肹说:“齐国君侯难道不愿意订盟吗?”
齐景公说:“诸侯不服从,所以才寻求盟会;如果都能听命令,还订盟做什么?”羊舌肹说:“当年践土之盟,有哪一国不服从?现在君侯们如果有冤屈,可以向寡君诉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愿请罪于城下。”话音刚落,只听锣鼓齐鸣,外面兵营中锦旗招展。
齐景公感到害怕,于是赶快辞谢说:“大国既然还坚守原来的盟约,寡人怎敢不服从?”于是开始歃血为盟,晋侯先歃,然后齐、宋以下相继。
鲁昭公没来参加结盟,派上卿季孙意如来了。晋昭公吩咐把鲁国上卿季孙意如抓了起来。会盟之后,晋国人带着季孙意如回到晋国,子服惠伯(又叫子服湫)也跟随着到了晋国。这次会盟说明中原诸候越发不尊崇、不服从晋国了,晋国的盟主地位再次动摇。
鲁昭公到晋国去认错。荀吴对韩宣子说:“诸侯互相朝见,这是由于重温过去的友好。抓了他们的大夫而朝见他们的国君,这是不友好的,不如辞谢他。”于是就派士景伯在黄河边上辞谢了鲁昭公。荀吴、韩起商议,把季孙意如也放回鲁国。
鲜虞人听说晋国军队全部出动,放松了边境警戒,因而出兵骚扰晋国。晋国的荀吴从著雍(位于今河北河间一带)带领上军侵袭鲜虞,到达中人,驱使冲车和鲜虞人争逐,大获全胜然后回国。
晋昭公四年(周景王十七年,鲁昭公十四年,公元前528年),原告邢侯和被告雍子兄弟两个争夺鄐地的土田这个案子已经拖了很长时间了。这两个人是同父异母,都是在晋国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
雍子是楚国申公巫臣之子,巫臣到晋国后,他从楚国偷跑到晋国跟随了巫臣。他经常跟随晋军出征,熟知楚军的一套战略战术,常以少胜多击溃楚军,晋厉公论功行赏,把畜邑赐给雍子,并任为谋士。
邢侯原名狐庸,也是申公巫臣的儿子,当年楚国大夫申公巫臣机智多谋携带夏姬投奔了晋国,帮助晋国抵御北狄入侵,又为晋国联系吴国,并亲自到吴国帮助训练军队,又派儿子狐庸作为晋国使者住在吴国。巫臣父子成为晋吴两国通使联合的创始人。晋吴结盟后,吴国便以晋国为后盾,出兵攻打楚国周围的许多小国,一度使楚军疲于奔命,国力有很大削弱。巫臣由此立下大功,晋国把邢邑封给巫臣。巫臣死后,封地由儿子狐庸继承,晋国又加封狐庸为邢侯。
邢邑与畜邑毗连。雍子贪心,趁机侵占邢邑之地,扩大畜邑边界,兄弟之间就发生了冲突。邢侯于是到韩起那里告状。案情十分清楚,雍子自知理亏,他想用贿赂的办法来摆平这件事,一直在向韩起送礼。但韩起见他们既是同族兄弟,又都是晋国功臣,只是敷衍地劝解一番,明知雍子不对,也没有给予明断,稀里糊涂给拖了下来。这时司寇士景伯出使楚国,羊舌鲋代理司寇。韩起让羊舌鲋判处这个案子。
雍子得知羊舌鲋接手这桩案子,便将自己年轻的女儿嫁给了羊舌鲋。羊舌鲋得到了雍子的女儿,便不问是非曲直,宣判雍子无罪,邢侯有罪,强行把畜邑的边界划到邢邑的范围内,使畜邑一下扩大许多。邢侯一再要求重新审理,可羊舌鲋就是坚持错案不变。邢侯一怒之下杀了羊舌鲋,并急速赶回封地,又杀死了雍子。
羊舌鲋被杀,一时成为晋国的最大新闻。人们认为,羊舌鲋身为法官知法犯法,任意践踏法律,身首异处,是罪有应得。舆论使韩起不能敷衍了事了,他再次玩弄圆滑,把羊舌鲋的哥哥羊舌肸叫来,问他怎么处理,以免得罪羊舌家族。
羊舌肸知道韩起的用意,但他是个很明智的人,他说:“如此乱法,三人都应定为死罪,现在只要施生戮死就行了。”“施生戮死”就是杀死活着的刑侯,戮尸已死的羊舌鲋和雍子。羊舌肸说:“雍子贪占别人的土地,却不思退还而去贿赂执法官员。羊舌鲋知法犯法,利用手中的权利去谋私。刑侯明知故犯,犯罪的性质都很严重。”
羊舌肸又引用夏朝的法官皋陶制定的法典,加以说明:“‘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昏、墨、贼、杀。’上古皋陶的刑法是世人公认的,请按他的法典办吧。”韩起接受了羊舌肸的意见,杀了刑侯,将已死的羊舌鲋和雍子两个贪人暴尸于市。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鲁国,孔子说:“刑侯之狱,言其贪也。”意思是说,在处理刑侯案件中,羊舌鲋枉法攫取美女,是一个贪官。孔子口诛羊舌鲋:“贿也”、“诈也”、“贪也”,意思是羊舌鲋集三恶于一身,死有余辜。孔子高度赞扬叔向:“治国制刑,不隐于亲”,惩贪诛墨,“以正刑书,晋不为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