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四十八回

忆宋国千古流芳  话商丘沧桑巨变


 
 

  宋国自公元前1042年立国,到公元前286年灭国,历经757年。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宋国饱经沧桑,发生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济上,宋国称得上是一个比较富裕的诸侯国。早在夏朝中期,商族领袖王亥在这里就开始的商贸活动,成为华商之祖,商丘因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而被称为"三商之源"。到了周朝时期,宋国历代国君继承先祖的事业,进一步把商业作为富国利民的国策。同时,以农业为主的复合型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能种植五谷杂粮,还能够种植桑、麻、漆等多种经济作物,庄周曾作漆园吏就是明证。在手工业制陶、纺织、冶金制造和玉器加工等方面也都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使这里的经济更加繁荣,被列国称为“膏腴之地”。

  在政治上,宋国人杰地灵,涌现出微子、宋桓公、宋襄公、孔子、墨子、庄子、惠子等举世崇拜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孔父嘉、华元、向戌等无数个英雄豪杰。同时,因为宋国地处中原,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周边诸侯大国对宋国早已垂涎三尺,加上国内宗族势力斗争复杂,使得宋国内忧外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后因宋康王对内腐败、狂暴,对外逆势、骄横,最终被大国吞并。

  在文化上,宋国继承了商朝的衣钵,又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流域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宋国商业文化的繁荣昌盛,还表现在一批富商大贾的出现及其精明的经营之道。王亥所处的夏朝时期,那时基本上依附于农业和畜牧业;到了商代,出现了商业专业户,发展到宋国时期,情况有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一批以营利为目的、自备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大商人,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实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且诞生了中国第一位商业理论家计然。宋国悠久先进的农耕文化,塑造了商人崇德尚义的文化特色和勤劳古朴的民风。商人虽无山川之饶,但能"俭啬","恶衣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美德,知足常乐,崇尚节俭,这反映了商人优良的传统文化意识。宋国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商丘是中华姓氏和姓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姓氏之根。帝喾的儿子契封于商,赐子姓。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个,遍布海内外。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2个;台湾10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6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当今百家姓中,有千余个姓氏的“根”在商丘。主要有:宋、朱、傅、商、葛、汤、虞、龙、孔、鄒、祝其、韩献、季老男、巨辰、经、事父、皇甫、华、鱼、而董、艾、岁、鸠夷、中野、越椒、完、怀、不第、冀、牛、司城、罔、萧、近、止、朝、勃、右师、王夫、宜、征、郑、目夷、鳞、臧、虺、沙、黑、围龟、既、据、砖、己、成、边、戎、买、尾、桓、戴、向、耦、司马、钟氏等。

  商汤后裔汤姓在商丘得姓,有着3600年的历史,在祖国大陆是第90大姓,在台湾是第77大姓。汤姓英才辈出,他们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亚太地区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理学大师有汤斌、汤之锜;艺术大师有汤贻汾、汤懋名、汤禄名、汤涤、汤光启、汤天池等;威武将帅有汤鹏举、汤和、汤克宽、汤克钊。有为中国建立做出贡献的汤慕禹、汤景延、汤福林等,新中国科技元勋汤飞仙、汤逸人、汤泽光等。现当代名人更为层出不穷。

  微子后裔宋姓已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姓氏,在当今按人口排序的中国100个大姓中,位列第22位,人数达1120多万人,加上宋氏分支出来诸多个姓氏,其子孙遍布世界各地。因此有“宋氏宗亲遍天下,天下宋氏源于商”之说。

  如今,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宋姓人氏的活动。虽然与祖国远隔千山万水,但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和祖籍商丘。近年来,天下宋氏及同根异姓宗亲来商寻根谒祖的络绎不绝,公认“根”在商丘。2005年11月,世界宋氏第一届恳亲大会在商丘举行,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国内10余个省、市的宋氏宗亲代表500多人来商寻根拜祖。2008年4月,世界戴氏宗亲1000多位代表来商祭拜微子启公陵祠和戴公陵。寻根拜祖大大提高了商丘是天下宋、戴、牛等姓的发源地和祖籍地的知名度。2009年3月3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偕夫人陈万水女士一行,来商丘微子祠墓为始祖祭拜上香,恭读祭文,宋楚瑜先生又挥笔写下“敬天法祖,慎终追远,宋门家训,忠孝节义”16个大字。海外赤子、印尼爱国华侨宋良浩先生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宋良浩先生出生于福建闽侯,青年时随父赴台经商,后来独闯新加坡、印尼,搏击商海创建了“印尼家和纺织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侨居异国,事业有成,却常怀故国之情、家乡之恋。2000年11月,宋良浩来商丘寻根谒祖,捐资400万元人民币重建“微子祠”。2001年至2008年间,他先后捐资近亿元人民币兴学助教,救危济贫,捐建中小学校数十所。为表彰宋良浩捐资教育事业的善举,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为其颁发了河南省最高荣誉奖“黄河友谊奖”。

  宋戴公5个儿子的子孙以各自祖父的字或谥号为姓氏,创立了:戴、武、乐、皇甫、华、祝其、宋姓。戴宋一家,宋戴孔同祖。后来宋戴公直系后裔又繁衍创立了牛、何、欧阳、宣、穆、庄、老、林、钟、钟离、褚、干、鱼、淡、沃、怀、沙、仲等200多个姓氏。

  今有词一首,以表对宋国的追忆: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成汤灭夏,开创华章。

西周兴起,取代殷商。微子封宋,承祖继纲。

殷民七族,千里漂荡。阏伯基业,得以盛昌。

戴公德高,殇公好强。君臣不和,冤杀忠良。

庄公扶郑,挑起兵荒。长万弑君,内忧外创。

齐桓称霸,威震四方。宋国参盟,柔里有刚。

仁者襄公,发愤图强。弘水败北,梦随黄粱。

荆楚欺宋,屡次犯疆。城濮之战,大败异邦。

华元质楚,免遭涂伤。向戌弭兵,南北弓藏。

诸子争位,祸起萧墙。驱逐华氏,齐晋相帮。

七雄并立,欺弱争强。多难宋国,屹立东方。

北抑齐魏,南败荆楚,自命不凡,一代康王。

三国伐宋,如同虎狼。康王殒命,国破家亡。

膏腴之地,秋水东去。忠孝仁义,岂能沦丧?

三千余载,薪火相传。天下宋氏,皆源于商。

英贤辈出,百世流芳。商宋遗风,源远流长。

  宋国已经过去了2300多年。而今,人杰地灵、文化灿烂的宋国故里—商丘,作为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主阵地,中国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的发源地,被国家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商贸名城、首届中国价值城市、中国十大文化城市、中国最具特色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和谐民生城市、中国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中国火文化之乡、中国商文化之乡、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庄子文化之乡、中国木兰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国绿化模范城免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中国文化旅游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改革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见义勇为城市、中国武术之乡、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商丘也是一座红色城市,曾是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两大总前委所在地。商丘古城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 商丘拥有不可移动文物1.6万多处。2014年被评为“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常年粮食产量在120亿斤以上,被称为“豫东粮仓”。 商丘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共同体城市 、大京九经济协作带成员市、唯一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7000万勤劳朴实的商丘人民,正在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忠诚担当,奋力拼搏,为实现商丘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而谱写新的篇章。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