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确保地方政权掌握在自己人手里,按照周公旦、姜子牙的建议,论功行赏,大封功臣昆弟,作为周王室的屏藩,拱卫周畿,开始了第一次封侯,以实现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武王实行封建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安抚殷民,同时加以监视。封帝辛之子武庚于殷,并在殷的周边,设邶、鄘、卫三国,封给霍叔、管叔、蔡叔,用来监视武庚,此举明告天下,灭纣是吊民伐罪,并无灭殷绝祀之意,以安抚东方的殷人。
其次是进行武装移民,借此扩展势力。齐、鲁、燕三国,为周在东方新的领域,这些封国的开发,需要大量移民,同时在殷商遗民的后方,有了自己的嫡系力量,对殷商遗民既可以监视,又可以融合,以维护中央集权。
其三是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把焦、祝、蓟、陈、杞这些地方封给有功德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裔,表示崇德报功之意,鼓舞民心。
分封诸侯一般指封邦建国,简称“封建”。即周天子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诸侯再分封贵族。
按照当时的规定,作为“大宗”的周天子所有的嫡庶子弟都要分封,而且凡属于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以从天子手中得到一块土地,并在那里建立封邑。周武王实施分封制度,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宗法体系上嫡庶亲疏的不同和根据异姓文臣武将的功劳大小来分封,故在封国面积的大小与政治地位的高低上有明显区别。否则,难以“一碗水”端平,也不能端平。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周公从操作技术的角度,并根据宗法制的嫡庶关系,将封国国君们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这叫“五等封爵制”。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附庸国的面积很小,只能附属于附近较大的封国。
通过上述层层分封的办法,周天子便建立了从上到下的以周王室宗族为中心的姬姓家族联合异姓贵族对全国土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同时也完成了财产和权力在统治阶级内部的瓜分。各方诸侯以周王为共主,对周天子有朝拜、纳贡赋、供劳役、助出征等义务;周王将土地和人民赐予诸侯,既有保护诸侯权利的义务,也有剥夺诸侯爵位和削地的权力。西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得多,对巩固西周王权有积极作用;但诸侯国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终于造成了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王权的衰落和诸侯权力的膨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纵横上万平方公里,拥有大小城池无数的列强。他们自己互相发动战争,作战国往往动辄便是战车千乘、虎贲几十万人的庞大阵势。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与统计,周初授予五级封国与附庸国的国土面积大概如下:
一级为公爵国,法定面积为50平方公里,如齐国、鲁国;二级为公侯国,法定面积为35平方公里,如晋国;三级为伯爵国,法定面积为35平方公里,如申国;四级为子爵国,法定面积为25平方公里,如邾国;五级为男爵国,法定面积为25平方公里,如许国;六级为附庸国,法定面积为25平方公里以下,如萧国;等。
可以看出,西周初期所有诸侯国的领土都普遍性很小。即使一等公国按《仪礼经》所言,也仅为100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或半个乡镇。四等子国为25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几个行政村,不少封国甚至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城镇。虽然封国的国君都被称之为“诸侯”。
周王朝的封国作为食邑,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与人口资源,可以满足一个诸侯家庭基本的经济生活与精神享受的要求。同时,分封却是子孙们千秋万代不能穷尽的事情,因国土资源有限,先把面积封得小一点,有利于今后不断地分封。如果封国过于辽阔,土地、人口、矿产等战略资源太多,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然危及整个中央政权的安全。所以当时的封国很小。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他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武王把他的四弟周公旦封在鲁(今河南鲁山)。周公旦的爵为上公,故称周公,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因他在朝中辅助武王,他的长子伯禽代为受封,建立鲁国。
武王的三弟管叔,姬姓,名鲜,因受封于管国(今河南郑州),故称管叔或管叔鲜。管叔鲜同时又为三监之一,监视着在朝歌的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
武王的五弟蔡叔度(即姬度),始封于蔡国(今河南上蔡),为蔡姓始祖。蔡叔度同时又为三监之一,监视着在朝歌的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
武王的六弟曹叔振铎(即姬振铎),封于曹国,建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县)。
武王的七弟郕叔武(即姬武),封于郕国(今山东宁阳东北)。
武王的八弟霍叔处(即姬处)封于霍(今山西霍州一带)。霍叔处同时又为三监之一,监视着在朝歌的帝辛的儿子武庚禄父。
武王的九弟康叔(即姬封),封于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
武王的十三弟毛叔郑(即姬郑)受封于毛国(今河北鸡泽)。
武王的十四弟滕叔错(即姬叔绣)受封于滕国(今山东滕州)姬姓,侯爵。
武王的十五弟毕公高(即姬高)受封于毕地(在今陕西咸阳),是毕国与毕姓始祖。
武王的十七弟姬聃堣(即焻季载)受封于沈,建立沈国(位于今河南平舆、沈丘一带),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武王封自己的异母弟弟召公奭(又称召公、召伯)于燕(今北京),建立燕国。召公留在镐京(位于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任职,辅佐朝廷,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
武王封自己的叔叔泰伯于无锡,建立吴国。
封周太王次子仲雍的曾孙虞仲于虞,建立虞国,虞仲排行第二,故称虞仲,姬姓,公爵。虞仲是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由于其兄周章已经为吴君。封国地为河东(今山西夏县、平陆一带)。
武王封颛顼的后代于楚(今湖北襄樊一带),居丹阳(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境内),建立楚国,芈姓,子爵。
封少昊之后于莒国,嬴姓,子爵(封国地为今山东莒县)。
封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于邾国,曹姓,子爵(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城)。
封伯夷之后文叔于许国,姜姓,男爵(封国地在今河南许昌)。
封颛顼后裔于陈,建立陈国,建都于株野(位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妫姓,公爵。颛顼后代帝舜娶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虞奄父为周的陶正,其子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太姬生陈申公,陈相公。陈系武王元女太姬之后。
封神农氏的后人于焦,建立焦国(位于今河南陕县)。
封黄帝的后人于祝(位于今江苏赣榆),建立祝国。
封尧的后人于蓟(位于今天津蓟县),建立蓟国。
封夏禹王之后于杞国(位于今河南杞县),姒姓,公爵。
由于常年的征战,武王累病了,他整天通宵难眠。武王的内侍报告了周公旦。周公旦急忙过来,跪到武王近前说:“您长久地操劳是要疲劳生病的。”
武王说:“姬旦,你过来,我告诉你。上天不佑助殷人,到现在才有了结果。我担心这种灾难,几乎随时都在忧虑。我们住在天堂附近,没有确定天保,岂能安心睡觉?”
“要记住我们厌恶的那些殷王恶臣及顽民,惩处如同对待纣王。我们要日夜操劳安定我西土,我想大服天下,趁现今威德正明的时候。”
姬旦哭泣,悲痛得不能答话。
武王想让姬旦承继王位。武王说:“姬旦!你是我明达的弟弟,我要命令你。你摆上食物也无暇进食,何况说岂能顾及家室?现在是上天召唤我,天地二神给了我死期。我未能使国家尽美。你虽然年轻,却大有智慧。从先世皇至于今,你能叙说他们的遗德显义,并告知期望付话于我。你年轻,能承继我那心愿,能治理好我们广大的寰宇。这样我才安心。如果你心里只怀恋妻儿,德行就赶不上先祖,百姓也不会配合,我也不能列位于高祖。我现在就立你老弟。”
姬旦恐惧,死也不肯接受,流着泪拱手施礼。当时武王的儿子姬诵才13岁,武王只好立姬诵为太子。武王对周公旦说:“你要认真辅助太子诵,勤察为政的失误。防止他出现与家族背离、不合道德、不学无术,背离家族者不让他管理众人,违背道德者不举荐他任事,不学无术者不委以重任。帮助他处理好土地、事务、都邑、刑法、俸禄这五权,持中不偏,无误细节,以确保太子在位。土地用以调控人口;事务用以调控官员;都邑用以调控城镇居民;刑法用以调控赏赐;俸禄用以调控爵位。不遵守法令,就不发俸禄。过度赏赐则财用屈竭;财用屈竭就不得食用。过度施刑就会结仇,结仇过深会反叛。都邑之外人作为奴婢,奴婢才不会灭绝。封国太多就会自满,自满就不会奉上。官多了就事物繁多,多得过分就烦碎了。事情多就杂乱,杂乱了就不和谐。土地多就会荒芜,荒芜了就令人担心。人多了就会溃散,溃散就会逃亡。你要认真协调衡量五权,用得适中,以抚养太子在位,实际上就有永久的安宁了。”
就在灭商的那年十二月,武王在镐京去世。根据武王的遗嘱,由年幼的太子姬诵即位,即周成王,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辅佐成王代理政事,这种做法称为“摄政”。
成王元年夏六月,武王安葬在毕(位于今陕西咸阳东)。武王在位13年,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这首诗就是对周文王、周武王的歌颂。诗曰: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追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译文为:
文王有着好声望,如雷贯耳大名享。但求天下能安宁,终见功成国运昌。文王真个是明王。
受命于天我文王,有这武功气势旺。举兵攻克那崇国,又建丰邑真漂亮。文王真个是明王。
挖好城壕筑城墙,作邑般配实在棒。不贪私欲品行正,用心尽孝为周邦。君王真个是明王。
文王功绩自昭彰,犹如丰邑那垣墙。四方诸侯来依附,君王主干是栋梁。君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奔流向东方,大禹功绩不可忘。四方诸侯来依附,大王树立好榜样。大王真个是明王。
落成离宫镐京旁,在西方又在东方,在南面又在北面,没人不服我周邦。大王真个是明王。
占卜我王求吉祥,定都镐京好地方。依靠神龟定工程,武王完成堪颂扬。武王真个是明王。
丰水边上杞柳壮,武王任重岂不忙?留下治国好策略,庇荫子孙把福享。武王真个是明王。
全诗共八章,前四章写周文王迁丰,后四章写周武王营建镐京,“王后烝哉”“王后烝哉”,赞美周武王是“皇王烝哉”“皇王烝哉”“武王烝哉”“武王烝哉”,使感情抒发得更强烈,可谓别开生面。该首诗巧妙运用比兴手法,加强诗的形象感染力。如第四章“王公伊濯,维丰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维翰”四句,是以丰邑城垣之坚固象征周文王的屏障之牢固。第八章“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二句,是以丰水岸边杞柳之繁茂象征周武王能培植人才、使用人才。
该诗追述了在周族的漫长艰苦历程中,最早是周始祖后稷被封于有邰(在今陕西武功),至十代孙公刘由有邰迁到豳(在今陕西邠县),到了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又从豳迁到岐山(在今陕西岐山),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文王、武王父子两代,文王继承前代的功业,当了“西伯”,达到了与商朝分庭抗礼的地步,为灭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武王秉承父志,又进一步扩展势力,再建都于镐京,终于完成了灭殷的统一大业。西周王朝建立之后,周武王的子孙面临的是如何巩固基业的问题。《文王有声》末章说:“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正点明了这个要害问题,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武王墓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乡周陵中学内,与文王陵同在一处。两个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