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序言 前言 目录 后记    

 

 

 


主页

主目录

 

 

 

第三十八回

奏凯歌武王回师  谈分封周公治国


 
 

  话说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在朝歌指挥各路将官清剿商朝残余势力,各路大臣相继告捷,武王甚为得意。

  在此期间,武王带着大臣卫兵,也不时到朝歌城西的太行山狩猎。出身戎狄的西周联军在攻打朝歌后,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清剿商朝的残余势力的征伐。(《逸周书·世俘》有记载)。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仅在武王名下的有三十三万,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国土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就被猎杀了一万多头,大量的珠宝财物被掠夺,得宝玉一万四千,佩带玉十八万。

  武王向四方征讨,计攻灭九十九国,杀敌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生俘三十万又二百三十人,总计征服六百五十二国。

  四月初九戊辰,武王于是烧柴燎祭天,追祀文王。这一天,武王还任命了带兵的长官。然后从朝歌回师镐京,并将象征国家的九鼎迁往镐京。于是立国六百多年的大商帝国,就这样被西周部落氏族给推翻了。 

  在四月二十二庚戌日,武王到达镐京。武王下车后,就让人向上帝献辞。武王命人杀掉抓获的军中小吏及守鼎官,还杀了四十个小氏族首领及他们的守鼎官。  

 司徒、司马开始祭上帝于南郊。武王主持祭祀。太师姜尚将悬挂商王纣首级的白旗和悬挂纣王妲己首级的红旗进行了焚烧。

 第二天辛亥,在周庙大庭举行祭祀,并向上天用乐。武王献上所获殷之九鼎。武王恭敬地手执玉圭,身披法服,敬告天神上苍。

 武王未改换祭服就来到周庙。手持黄色大斧,把统治众诸侯国之事敬告祖庙。乐师奏乐九节。武王将其有功业之祖,从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伯邑考,依次列其神位于庙堂。武王向先辈神位历数帝辛之罪。乐师奏乐,武王手持黄色大斧任命方伯为各方诸侯之长。

 武王穿上天子之服,执琰圭,来到周庙。乐师奏乐,武王持黄色大斧任命诸侯,并下令将俘虏过来的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将其断手断足,处以极刑。然后乐师奏乐,武王执琰圭,持黄色大斧,武王执戈守护。武王入庙,乐师击金乐《大享》一节。武王拜手稽首,敬礼毕。乐师又击金乐《大享》三节。

 甲寅这天,武王以牧野克商事告先王。乐师奏《武》乐。王入庙,乐师进《万》舞曲,又献《明明》之曲,演奏三节。  

 乙卯日,乐师演奏《崇禹生启》乐三节。武王的礼仪结束。

 过了五天乙卯日,武王就率领众诸侯君长到周庙祭祀,要众诸侯佐助他。杀牛六头,杀羊两只作为祭礼。诸侯君长助祭已毕。武王告于庙堂先祖:“我曾听先父文王讲过,要遵循成汤之典。因此杀了纣王,祭祀我先祖。”武王又告于天神、谷神,说道:“我要承继先父文王的事业,敬望神灵佑助我。”祭祀天神、谷神用牛五百又四头,祭祀山川土地众神用羊、犬、猪二千七百又一只。

  武王这样说:“啊!众位君侯。我的先王建立国家开辟疆土,公刘能修前人的功业。到了太王,开始经营王事。王季勤劳王家。我文考文王能够成就其功勋,大受天命,安抚四方和中夏。大国畏惧他的威力,小国怀念他的恩德,诸侯归附九年而卒,大业没有完成。我小子将继承他的意愿。我把商纣的罪恶,曾经向皇天后土以及所经过的名山大川禀告说:‘有道的曾孙周王姬发,对商国将有大事。现在商王纣残暴无道,弃绝天下百物,虐待众民。他是天下逃亡罪人的主人和他们聚集的渊薮。我小子得到了仁人志士以后, 冒昧地敬承上帝的意旨,以制止乱谋。华夏各族和蛮貊的人民,无不遵从,我奉了上天的美命,所以我向东征讨,安定那里的士女。那里的士女,用竹筐装着他们的黑色黄色的丝绸,求见我周王。他们被上天的休美震动了,因而归附了我大国周啊!你等神明庶几能够帮助我,来救助亿万老百姓,不要发生神明羞恶的事!’我于是反掉商王的恶政,政策由旧。”  

  周武王为了稳定国家安定民众,就考察了殷朝的政令,并对周公旦说:“啊呀!殷朝的政令乱纷纷,如风中之草,有时积聚一起,有时空空。对它应该怎么样调和?”

 周公回答说:“听先父文王说,招来远方的人,集聚近处的人,辨别南北地势的优势,审视土地是否宜种,水利是否方便,营建居邑,称之为大聚。先从四郊招引百姓。君王要亲自考察,卿大夫要从众人中选任。赦免及刑罚要宽松,使逃亡者回来,使受辱者除去羞辱,削职赦罪的轻重都有规定,这叫作实行风化。”

 “然后才传令边远地方的商旅说:‘能够带来三户人家的,赏给一户的食用为报酬。’开辟关口,修筑道路。五里之内为邑之郊,每十里有水井,每二十里有庐舍。远方商旅来此,与人交易货物。庐舍有存放货物的地方,市场有平均物价的官员。早晚物价一致。不断送往迎来。赈济贫乏,救助穷困以及老弱、残疾、孤儿、寡妇、独身者,是为政的先务。这样,百姓也就愿意蓄养他们。”

 “应当发布一道命令,把国分为邑,把邑分为乡,把乡分为闾。发生灾祸,互相救助,通力合作办丧事。五家为一伍,以第一家为伍长;十个成年男子为一什,以年长者为什长;各闾设立教化,以威信高的为闾长;全宗族相互亲近,以可尊敬者为族长。饮食相互约制。鼓励勤劳纠正游惰相互为用,耕作互相协作。男女各有婚配,死后夫妇坟墓相连,百姓就有亲人。六畜成群,房屋落成以后,百姓就会聚到那里去。”

 “各乡设置巫医,备办各样药物以防疾病与灾难;积蓄各种草药以备齐酸、苦、甘、辛、咸五味。设立乡正以勤劳民事,设立职孤以训教幼儿;设立职丧以料理死者,设立大葬以处理安埋;立文德君子以修明礼乐,立技勇之士教人使用兵器;立乡射之礼以练习容仪,春季合猎以练习迁行,春季耕耘以教人种植。设立官长,使田土得到开垦。立祭祀,随年成丰歉而用祭物。这叫作教德。”

 “如果土地荒芜,民众不教化,轻粮食重财货,就是不懂为政。山林与湖泊,要加以利用。使工匠做工,以加工那些材料;使商贾往市场,以流通用物。外商携带本地价高货物而来,高价货就会便宜。要使外商带来高价货,带走便宜物,借以流通器用。这样,关市平稳,财物就不积压、不闲置。商贾不缺乏资本,各种工匠不荒废时日,愚昧得到教育,就会没有贫穷。这叫作和德。”

 “如果不加教导,其国政就会凶险。池塘边、道路旁、杂草丛生地以及土丘土堆,凡不能种粮食的地方都栽上树木;春季利用枯槁的树干,夏季利用树叶与花朵,秋季利用可食的果实,冬季利用柴薪,以救助穷困的人家。聚合民力,使他们相互为师。顺应土地性质耕种,作为百姓的资财,百姓就不会缺少财用,死了也不会弃尸荒野。这叫作仁德。”  

 “我听说禹的禁令:春季三个月,山林中不准砍伐,以成就草木的生长;夏季三个月,江湖中不准下网罟,以成就鱼类的生长。并且聚合农民努力操作,以成就男耕女织之事。这样,土地不会失去它的地力,万物不会失去它的功用,人们不会失去他的职事,加之上天不误了季节,就能成就各样财富。种种财富成就以后,发放以供人享用。这叫作正德。”

 “潭水深,鱼鳖就聚到里面;草木茂,鸟兽就聚到里面;举用贤德任用有才之人为官,士人就聚到那里;关市平稳,商贾就聚到那里;分土地、轻赋税,农民就聚到那里。水的本性是向低处流,人的本性是往有利方向去。君王若想招来天下百姓,就先备好给他们的利益,百姓就会自己到来。如同冬天的向阳地、夏天的阴凉处,不召而人自来。这叫作归德。”

 “五德既已修明,百姓就知道过正常生活。”

  武王两拜行礼,说道:“啊呀,你说得真好呀,我知道治民的办法了。”于是就召来冶官,把周公之言冶铸在铜版上,放入府中供每月朔日省视。

  武王姬发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按照箕子围绕安邦治国提出的的《洪范》九畴,他又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反复商议,决定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分封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分封制实际上“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即从尧、舜经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采取了分封制度。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等,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

  为了维护统治,周武王实行的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的卿士、大夫也有权过问。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再分封中,要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朝社会的基本结构。后来的秦朝虽然主要实行的是郡县制,不过,分封制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

  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它确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欲知后是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河南省《淇河文化研究》网站         站长:任惠生      电话  0392-3286668    电子邮箱: qhwhyjhxsb@163.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制作:毛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