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的卫国兴衰史,使我们从中得出许多启迪。
其一,君主贤能圣明是国家繁荣的关键。西周时期,即卫武公之前的卫国处于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君主如卫康叔、卫康伯、卫武公等都是非常贤能圣明的君主,他们牢记了周公的遗训,锐意进取,精诚治国。如:始封君卫康叔姬封,受封时地位显赫,卫康叔又在周王室中担任要职,担负着辅助王室,稳定政局的重任,在其统治时期卫国国内政治升平,国泰民安;继任之君卫康伯姬髦率领殷八师镇守东方,防卫东夷,功绩卓著;卫武公姬和是西周后期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的统治下,卫国“百姓和集”,安居乐业,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些有为的君主为卫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发展经济上,卫国位于商朝故都殷墟,具有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良好条件,这为西周时期卫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西周时期卫国的统治者又能充分利用这一条件,使卫国的农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卫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力的壮大,保证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对外关系上,卫国因其重要的战略封域而备受周王室看重,为东方诸侯国的方伯,这些同样强化了其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
其二,思想保守、因循守旧是卫国衰弱的重要因素。卫成公、卫灵公、卫元君,还有那些在正文中一带而过的卫国君主,都属于碌碌无为、因循守旧、不思改革的代表,不但没有清晰地治国发展思路,而且不听大臣们的建议,直接影响了卫国的发展,降低了卫国在周王朝和诸侯国中的地位,被各诸侯国视为无能、可欺。
其三,国君昏庸、内乱是导致卫国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武公之后,卫国的许多君主在政治上腐败、争权夺位,在生活上奢侈腐化,暴虐无道,导致卫国一步步走向衰亡,如州吁篡位、宣公淫乱、卫懿公玩物丧志、献公失德、灵公无道等,即使也有卫文公中兴的短暂阶段,但最终也不能挽回卫国灭亡的败局。
其四,外交上的失误、大国之间的争雄称霸,加速了卫国的灭亡。东周时期,卫国在各诸侯国中表现的只求自保、与世无争,没有利用好自己封国早、地域广、且又是周王朝的嫡亲这样的优势,而且没有远见卓识、没有关注民生,在诸侯国中左右摇摆,没有自己的位置,如卫文公在复国之后看不透未来的发展,得罪了晋公子重耳,后来强大的晋国又一次把卫国置于灭亡的边沿。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七雄纷争阶段,不进则退,处于中心地带的弱小的卫国更是成了
强国们顺手牵羊的猎物,虽然没有被完全灭掉,但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卫国如此软弱,还能够长期存国,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情投意合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加上卫国的弱小,对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的统一构不成威胁,以至于在秦二世时代才将卫国国君卫君角贬为庶人,卫国才真正灭亡。三国时期魏国人李康在
《运命论》
中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意思是在一片树林里要是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他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摧断这棵突出的树,它告诫人们不要太过于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首先发难。而卫国之所以能长期幸存,也正好印证了老子的一句名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对今天的人们为人处事同样不无启示。
作为一个热爱鹤壁的工作者,一个祖国历史文化的探讨者,受中国断代史研究的启迪,以历史纪实为体裁,就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历史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编辑成《卫国风云》,许多东西都由摘抄而来,但不是照抄照搬,而要精心进行甄别、核实、整合,而后才是采用。还借鉴了报刊、因特网等媒体刊登的一些历史资料和名人专著。在编写《卫国风云》的过程中,得到了市人大常委会、市委宣传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对鹤壁历史颇有研究的一些老领导、老同志如李福洲、张民堂、郭长敏、燕昭安、赵英敏、任惠生等同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编写中在有些地方为了突出主题而延伸了层面,特加了按语。《卫国风云》历经六年,终于完成现在的初稿。在内容方面,大多属于真实的历史记载,但也吸纳了一些有出处的历史演义和传说,因此,《卫国风云》不能作为正规史料,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研究卫国历史的普通历史读物。由于历史资料缺乏,有的时代难以说清,有的叙述难免与专家考证不符,加上编写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误,敬请读者批评斧正和谅解。
值得欣慰的是《卫国风云》2014年12月出版后,许多读者反映良好,在2015年7月被河南省社科联评委第八届河南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一等奖,这都给我进一步研究卫国历史提供了精神动力。为此,在《卫国风云》第一版的基础上,又认真作了修订完善,形成目前的第二版与读者见面,敬请广大读者检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15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