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苏东坡雾猪泉祈雪 常云梦群聊网讲云
“对于整篇文章来说,开头往往有决定性的意义。一篇文章是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开头。从一个地方走往另一个地方,可走的路不止一条,一旦第一步跨出去之后,整个旅程就从此决定了。因此在跨第一步之前就不能不好好地考虑一下,看起来考虑的是第一步,实际上考虑的是整个旅程。写文章也是一样,从这一点开始说,文章是一个样子,从另一个点开始说,文章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常云梦发帖。
“考虑如何开头,实际上也是考虑整个文章的布局。全篇的布局犹如一场战役,文章的开头犹如初战,怎样开头,必须联系着全篇的结构考虑,必须全局在胸。如果离开全篇的结构孤立地考虑如何开头,走完一步再想下一步,那么开头尽管看上去很漂亮,可是会跟全篇的结构联系不紧密,或者根本失去联系,甚至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全篇的结构。”碧水淇滨跟帖。
“不说闲话,一开始就接触主题,也是把开头写得好的一个重要原则。开门见山并不是无往不利的,有的时候需要开头的地方说明文章的原委,或者渲染出一种气氛。有些叙述和描写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主题,但是仍然跟全篇的主题有间接的联系,并不是多余的话。一篇文章的开头最好能有吸引人的力量,头几句给人的印象不好,读者就没有看下去的兴趣了。”太行淇奥发帖。
“如果说一篇文章起始的时候要开门见山,那么结尾的时候最好能戛然而止,该说的话说完了,文章就可以结束了,不要画蛇添足,硬加上一段尾巴。提倡戛然而止,是反对说废话,反对不必要的重复。正像开会讲话一样,讲话人说过了就讲到这里,可后面却又甲乙丙丁说了一大堆。更可气的是这个说完了,那一位接着又说,而且说的是同样的内容,相同的意思,然后又有人接着说。听会的人恼恨地在下面骂娘,讲话人也许心里很明白,但他们不想失去来之不易的出风头机会,尽情地在台上显摆露能。”淇奥君子跟帖。
有时候文章较长,内容比较复杂,最后需要点明主题,或者强调要点,或者需要总结全篇的大意,这种结尾也是必要的,就像会议结束时有一个人做总结,不能算是画蛇添足,也不能说成是尾巴,但这个说后那个再说,那就是画蛇添足,或者说是显摆露能。”朝歌飞燕跟帖。
“好的开头有吸引力,好的结尾意思含蓄,有启发性,文章虽然结束了,意思并没有结束,让人感到有不尽的余味。”卫浚碧霞跟帖。
“今晚聊谈的有些枯燥了,我来说说不讲科学的祈求雨雪。宋代苏东坡有一首《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我先把原诗贴出来。”常云梦发帖: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钦之时客惟舒在矣。)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语慰华颠。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此时还复借君诗,馀力汰辀 仍贯笠。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请先讲诗的大意。”卫浚碧霞留言。
“咱们分段讲解,我先说。人们时常笑谈蜥蜴与行云布雨的龙是亲家,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中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冰雹下降。苍鹅有什么罪啊,但却被可怜地折断了颈项,不叫也不喊冤,静静地横放在祈天降雨的祭盘中成了供品。万万没有想到地下竟有雾猪泉,传说古时某人赶着一群猪经过安徽萧县皇藏峪,一头母猪干渴而开始拱地,竟拱出一眼泉水,人们都叫该泉为母猪泉,后来讹传为雾猪泉。如今却躺在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上脚踏着地轴,要是也能像那只母猪一样搞出一眼神泉就好了。”常云梦跟帖。
“宋熙宁七年(1074),徐州发生了干旱,前任太守傅钦之曾赶往雾猪泉,为消除干旱祈天求雨,雨点很遂人愿从天而降,像撒菽豆似的。太守傅钦之从雾猪泉回归京城后,降雨的龙王也就隐身于雾猪泉之中,至今人们说起此事,都会歌颂太守傅钦之显赫的政绩,就像《诗经·卫风·淇奥》中古卫国人歌颂卫国第十一代国君卫武公那样,把卫武公比作淇园绿竹,歌颂他的政绩、功德、人品、德才。”瞻斐燕淇跟帖。
“苏东坡当了徐州太守,徐州黎民百姓又不幸遭受旱灾,寒冷之中疲惫的黎民百姓冻得瑟瑟发抖,眼巴巴地待在渠沟河川边上无可奈何。苏轼追随着傅钦之的足迹,来到雾猪泉叩拜神泉,去神泉时学着原太守傅钦之的样子,带着西汉蜀郡资中(四川资阳)汉赋名家王子渊的《洞箫赋》,那可是华夏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可惜乐师惟舒已经不在了,有谁会演奏华美的乐章呢?就看着《草中》和《乐职》吟诵好了,用新声妙语也可以自我慰藉。东方拂晓的时候,雾猪泉东风劲吹,曾经为水患推波助澜的老蛟龙须上结着冰珠。苏轼祈祷着总想逼着老蛟龙飞上天去行云降雪,苏轼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淇奥伾岚跟帖。
“祈求天降大雪终于成功,鹅毛暴雪使地上的积雪深可埋牛,如此大雪,谁能为春天之神启动春雷第一声,把百虫从冬眠中惊醒呢?大雪下个不停,苏轼咏颂着别人写的咏雪诗,冬季习惯性地执笠御寒,艰难地在雪地中跋涉。回到徐州顾不得一路的劳累,苏轼展纸挥毫写下这首诗,诗写好还未等把笔放下,一声春雷竟把苏轼手中的毛笔震落在地。”碧水淇滨跟帖。
“由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知,丙辰年(1076)四月,苏辙送苏轼去的徐州。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责授黄州。据此推算,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的时间应在公元1076年至1079年。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有‘前年太守为旱请’,说的是前任太守傅钦之曾赶往雾猪泉为消除干旱祈天求雨,苏轼写此诗时为徐州太守。由此推测,此诗应是写于公元1076或1077年。但由苏轼的《河复》知,公元1077年、1078年徐州发了大洪水,又祈雪一定是在冬季。所以,苏轼的这首诗写于公元1076年冬,公元1074年、1076年徐州均发生了干旱。”淇奥颂鹤跟帖。
“这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记述了苏东坡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诗中显露出苏东坡的忧国忧民思想,但祈雪是封建时代无知的迷信活动,苏轼受到了时代的思想局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旱灾记载,应是距今3800多年前(前1809)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伊洛竭而夏亡。《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后世救灾基本不出此范围。”朝歌飞燕跟帖。
“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有代表性的干旱事例分别是公元989年至991年(北宋),1209年至1211年(南宋),1370年至1372年(元),1483年至1485年(明),1585年至1590(明),1637年至1643年(明),1784年至1787年(清)和1875年至1877年(清)。竺可桢等曾利用《古今图书集成》《东华录》以及其他文献记载,对中国历史时期的水旱灾害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旱灾发生的次数多于水灾。根据《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公元1936年,我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从中国古代旱灾发生情况来看,时代越晚,旱灾发生的次数越多。我发给大家一篇文字,你们自己看。”常云梦发了一篇文字,题目叫做《不讲科学的祈求雨雪》:
古代每当发生干旱,当地的官员总是领着黎明百姓祈天求雨,苏东坡也是这样,显得那个时代很是无知,但也说明呼风唤雨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雨雪的形成需要天气条件,需要冷暖气团的配合,冷空气一路南下,暖湿气团一路北上,两个冷暖气团相遇,冷空气重而下契,暖湿空气轻而抬升,暖湿上升降温饱和而成云。云中的降水其物理过程相当复杂,可大致分为云动力学和云微物理学,云动力学又分积云动力学和层状云动力学等,云微物理学又包括气溶胶、云滴、大云滴、雨滴、冰晶、雪晶、冰雹、闪电,以及大雨滴的形状和破碎等。
雨滴的形成是云物理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对流云为例,一个雨滴从凝结核核化开始,凝结核增长成对流云的云滴,半径从01微米增大到10微米,长了两个量级,体积增长了100万倍。云滴长成一个雨滴,半径从10微米增大到1000微米,长了两个量级,体积增长了100万倍。其过程主要由云滴碰并增长完成,如果单凭凝结增长是不可思议的,100万个云滴才能合并成一个雨滴,可见要形成一个雨滴是多么的艰难!
地面摄氏零度以下的水是要结冰的,高空摄氏零下十几度依然有液态水,这就是过冷水。过冷水遇到凝结核或附着物会瞬间成冰,尤其是在摄氏零下7到零下11度之间,过冷水极易快速结冰。在过冷云中启动降水产生的因子是水向冰转化的冰晶效应,冰晶效应迅速地使冰粒子长成可以发生重力碰并的大小而成为降水粒子。据高空探测得知,自然云中自然凝结核很少,形不成冰晶直至长成雨滴。因此,干旱季节常常看着云长云消,就是没有雨雪形成,人们只有望云哀叹。
自然天气过程的能量十分巨大。一次风暴凝结的水汽量约为1000万吨量级,相当于燃烧480万桶石油的热量,台风中凝结的水汽每分钟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爆炸20个百万吨级核弹所放出的能量。如果直接耗费如此巨大的能量来制造或消灭一个天气过程,实际上是办不到的,经济上也不合算。所以必须寻找自然天气过程中可利用的条件,用少量的耗费促使它们向预定的方向转化,这就是人工影响天气。
“呼风唤雨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人们早期采用各种各样有趣的方法,有些是有目的的,有些是无目的的,都是对呼风唤雨的一种尝试,冯玉祥《我的生活》中就有毫无目的的土炮减雨记述,那只是一种盲目的活动。”碧水淇滨发帖。
“ 古代祈天求雨、呼风唤雨,多是一种盲目的迷信活动。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才采用了以形成雨的云物理过程的认识为基础的科学方法,科学的人工增雨活动开始于1946年。我再发给大家一篇文字,你们自己看。”常云梦又发了一篇《漫谈人工增雨》:
目前,中纬度地区各省区的人工增雨均是依据冷云催化原理。采用飞机携带着干冰、碘化银、液氮等冷云催化剂,在云中负温区进行耕云播散催化剂;采用高炮射击,将携带有碘化银的炮弹送入云的负温区爆炸,达到催化目的;采用火箭射击,将火箭弹送入一定高度,让带有碘化银的火箭弹燃烧拖烟,使碘化银扩散,达到催化目的;采用烟炉在山巅燃烧,使烟剂凭借地形产生的上升气流,将碘化银送入高空云中负温区,达到催化的目的。
鹤壁盘石头水库正在实施人工增雨,这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首先,要对云天状况十分了解,要知道云的各种微物理参数,影响天气系统,云底、云顶高度,云中温度状况,云的密实程度,水汽状况,风向风速的时空分布等等。只有对这些了如指掌,才能预先设计作业实施方案。否则,只能是盲目的作业,盲目的作业,不会有增雨效果。其次,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少了哪一个方面,都将无法实现。
说到人工增雨的效果,定性的效果评价已被公认,定量的效果评价目前属于世界性研究的课题。因为降水自身的变化幅度太大,云天状况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个例子,要想从如此大的降水背景噪音里检索出人工增雨的真值,犹如在大风沙里寻找人为撒进去的那些尘土。不过,随着降水落区定量预报水平的提高,相信人工增雨定量效果评价必然会迎刃而解。
好多人担心,如果上游地区实施了人工增雨,下游地区不就没雨了吗。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大范围降水过程中水汽总在源源不断地补充,上升气流不断变化,云天瞬息万变,云系也是不断更新的。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对水汽输送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降雨量只是水汽通量的一小部分,而催化增雨量又只是降水的一小部分。整个地球大气中的含水量大得惊人,如果把大气中水全部凝结落到地面,可能比地球上海洋的水还多。我们夏季使用空调降温,一个小小的房间温度降了十几度,就凝结出来几洗脸盆的水,可以想象大气空间会有多少水。所以,人工催化作业对水汽通量的影响是很小的。
为了检验上游人工增雨作业对下游降雨量变化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专门设计过一项人工增雨随机试验,最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在催化区的下风向降水量同催化区一样是增加的。专家们分析了澳、美、以色列、瑞士的人工增雨随机试验,也取得了相似的统计结果。目前,还没有实际证据表明,上游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会减小下游地区的降雨量。
有人担心人工增雨的催化剂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我国人工增雨的催化剂主要采用的是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都是空气的组成部分。碘化银用量极小,飞机人工增雨每架次碘化银的用量一般为100—300克,撒播在上万平方千米的高空,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做过监测,我国也做过检测,发现长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区域在水体和土壤中累积的银离子微乎其微,不可能超过卫生标准。
人工增雨只是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内容之一,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化的一项科学技术措施。人工影响天气是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减雨、人工消雾、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和人工抑制雷电等活动的总称。在人工影响天气活动中,开展得最多的是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的规模仅次于人工增雨,人工消雾开展得较早,而人工减雨开展较少,消暖雾,削弱台风,抑制雷电,引导台风、龙卷风路径等尚处于探索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