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古城放河灯 浚县古城放河灯
浚县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三卷

 

   

文史事件 - 文史资料 - 浚县古城放河灯
浚县古城放河灯
 
作者:马珂  加入时间:2015-5-18 12:34:15
      浚县自古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圣地。大运河浚县段(卫河)放河灯的习俗,即是三教相融合的体现。
 
      卫河放河灯古已有之,不知起于何时,只知终止于上世纪40年代,但它至今还留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成为美好的回忆。浚县文化老人李顺波曾用五色纸亲手糊过河灯,清晰地记得放河灯的美丽画面。李顺波记忆里的放河灯是怎样的场景呢?
 
     “最后一次放河灯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那年我还亲手粘了莲花河灯。把剪成花瓣形状的五色纸用浆一粘,收起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有莲花瓣、莲花盆,特别好看。莲花盆上放上可以点燃的棉花籽皮。棉花籽皮含有棉清油,是棉花籽炸过油后留下的。”李顺波说,放河灯的习俗及其讲究,它是在夏季的农历七月份。
 
      7月初一这天,大伾山的和尚们打着佛幡,穿着僧袍,拿着佛教乐器,从山上下来,到浮丘山碧霞宫门前,与早已等候多时的碧霞宫道士汇合,和尚和道士们一起往西走,下山至菜园街,一直向北,沿运河走顺河街、鱼市街,还要经过古城内四大街、八小巷,凡见路口、庙宇都要停下来念经。民间传说,路口因有神鬼把守,鬼魂就不能乱走动。但是一到七月份,和尚和道士超度鬼魂,一念放鬼经——盂兰经,鬼魂们就会被放出来饱吃一个月。直到各大庙宇、路口念罢经,游罢街,和尚和道士们才各回各家,和尚回大伾山,道士回浮丘山。
 
      到七月最后一天是收鬼的日子,如润七月,小尽,是29,大尽,是30,这天晚上要念收鬼经,要往河里撒鬼馍及五谷杂粮。那天晚上道教和佛教两家在老奶大殿碧霞宫前面汇合,汇合以后到杨庄。杨庄河里有两只大木船。木船上有用方木桌搭建的高台,高台上放着桌椅, 和尚、道士就坐在桌凳上。和尚和道士各坐各的船,各念各的经,各奏各的乐。两只大船后面跟着两只小船缓慢行驶,船上放着早已糊好的莲花河灯。船往北行至西北城角,即备战桥处,两只大船便掉头往南。在大船掉头往南的一路上,紧跟其后的两只小船往水里一个一个放着河灯。船上的人每点亮一个河灯就放入水里,一个又一个的河灯顺水飘下,不一会儿河面上尽是美丽绚烂的河灯,映着清凉的河水,伴随着悠远空灵的佛教、道教音乐,一时间花红柳绿、五彩缤纷,照亮了夜空,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这样的仪式,一直到夜里一两点方才结束,围观的人群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如今浚县古城放河灯的习俗虽已淡出了人们视野,但浚县屯子镇码头村中断三十多年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放河灯习俗今年起已得到恢复!相信不久的将来,浚县古城河灯定会成为大运河美丽图景。

    相关链接乡愁笔记 放河灯(图)    浚县屯子镇码头村放河灯习俗重现
 




 

 
     
浚县古城放河灯

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策划设计:老农

 站长: 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邮箱: yhm450217@tom.com    主持人:马珂  电话  0392-3316536 邮箱: keke7120@163.com

技术支持:淇县之窗    豫ICP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