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谈谈孙郁
作者:朱中月 上传时间:2009-6-22
 
 

(2009-06-09 18:39:38)

    浚县大伾山张仙洞北崖壁镌刻着一首题为“丙午暮春同李弘甫登大伾山”的七律诗:“晓破晴烟踏大荒,看山不惜马蹄忙。啸台近依悬崖陡,石洞平连野蔓长。武帝旌旄落瓠子,禹王橇檋下空桑。每人迟暮春将老,捲尽浮云见太行。”落款为“五鹿孙郁雪崖题并书”。在《天书地字》书中这样注解:“孙郁雪,五鹿(春秋地名,今河南濮阳县南)人”。另在大伾山伟观亭崖壁还刻有一首诗:“危嶝斜穿过大堤,梯山何必扶青藜。云铺秦岭层峦合,沙涨黄河故道迷。烟寺钟湿惟梵籁,春城花老有莺啼。扳藤依□□追赏,刓□薜萝石上题。”落款“大清癸卯、甲辰连捷进士孙郁题,乙巳三月□□立”。同书如是注解:“清光绪孙郁题诗,笔者根据大伾山伟观亭周围摩崖书写人群的朝代分布情况,推为光绪年间。”如此注解,大错特错。其实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清康熙年间元城著名诗人孙郁,并非濮阳孙郁雪或清光绪孙郁。

    首先我们说说孙郁。孙郁,字右汉,号雪崖,别署苏门啸侣。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清代著名诗人、戏曲家。康熙癸卯(1663)中举,甲辰(1664)连捷中进士,官桐乡知县。工诗,杨钟益《雪桥诗话续集》评其所作“性情、骨力为五鹿诗人称首”。又工曲。著有《孙雪崖诗》以及《绣峡灯》、《双鱼佩》、《天宝曲史》等传奇三种。生平事迹见《清诗纪事》康熙朝卷。《皇清百名家诗选》卷七十四为其诗,《晚晴簃诗汇》录其诗二首。

    然后我们说说“五鹿”,百度汉典中五鹿的注解:(1). 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 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孙郁为元城(今大名)人,落款说自己是五鹿也完全可以,但我们不能因为濮阳曾称五鹿就说他是濮阳人。

    最后我们说孙郁来浚缘由及时间的问题。《天书地字》书中根据大伾山伟观亭周围摩崖书写人群的朝代分布情况和落款中的乙巳年,推孙郁为光绪年间人。编注者只知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乙巳年,殊不知康熙四年(1665)也是乙巳年,编者这一推孙郁整整年轻了四个花甲240岁。孙郁与清初滑县朱村(今浚县善堂朱村)诗人朱骅交厚,那时滑县、浚县、元城都属于直隶大名府,会同府名人,游府内名胜当属自然。孙郁在大伾山留下两首诗作,朱骅有两首诗记与孙郁登大伾山。其一,《孙右汉至自蒲城明日即有伾山之行诗以送之》“东风吹草径,有客到柴关。系马长松下,开尊流水间。低云沉夜雨,远雾抱春山。明日千峰上,知君未肯还。”其二,《同孙右汉李湛一九鼎和尚春日游大伾》“危磴倚嵯峨,孤松带女萝。披云随杖履,选胜坐岩阿。山路晴烟稀,人家春雨多。下方钟磬寂,隐隐动笙歌。”另朱骅北游元城,有《游窦松涛块园是夜集右汉斋赋》,诗云:“野兴秋来剧,名园客到初。远烟千树迥,落木一亭虚。暂醉山公酒,还过杨子居。谈诗入永夜,城角动萧疏。”他们二人的诗作在康熙十年(1671)同被选入《皇清百名家诗选》,并名字相依,卷七十三为朱骅诗,卷七十四为孙郁诗。从孙郁诗作的落款,我们可以知道,孙郁至少两次登大伾山,一次是康熙四年(1665),另一次是康熙五年(1666)。朱骅的《同孙右汉李湛一九鼎和尚春日游大伾》、孙郁的《丙午暮春同李弘甫登大伾山》笔者疑是记录的同一次登山,另疑李湛一与李弘甫为同一个人,有待进一步考证。

    朱中月的博客 谈谈孙郁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