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罗贯中在浚县创作《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说

作者:马金章 上传时间:2007-4-26
       

    蒋大器先生在浚县发现了罗贯中《三国演义》手抄本,于明弘治六年作序。嘉靖元年印刷本出世,流于社会。《三国演义》的问世引起了社会文学界的关注,人们随着对其作者开始了研究。蒋大器《三国演义》序中写“东原罗贯中”为作者,东原在山东省东平县,便顺理成章地推定罗贯中是山东人了。可是,后来有学者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

    随着对《三国演义》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对罗贯中祖籍哪里,何地人氏又有了新说。王俊智先生认为罗贯中是当时的浚县许家沟人。王先生认为:罗贯中是浚县人,作者在作品中已明白告诉了读者,《水浒传》第九十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镇燕青遇故”中,作者为表述自己的身份,借许贯忠之口说道:“小子姓许,名贯忠,祖籍大名府人氏,今移居山野。”这里的“山野”,经很多专家学者多方探讨论证,即是现今淇河之滨的河南省鹤壁市郊区庞村镇许家沟村(简称许沟)。许家沟时属河北大名府浚县,更有史书、碑刻很多记载:
    元代普颜笃皇帝(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于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2月18日颁布的圣旨镌刻的金山嘉祐禅寺蒙汉同壁圣旨碑载:“……所属大名路……浚州的金山嘉祐禅寺……《浚县志》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浚州为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浚县之名由此始。”
    各种史志碑刻资料都表明:许家沟村在元代时,属大名路浚州;明代时,属大名府浚县(路改府,州改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许家沟村还归属浚县;1957年鹤壁设市,许家沟村划归鹤壁市郊区。
    世界文学巨匠罗贯中,经专家学者论证即许贯忠。其先祖是谁?据姓氏考证,许姓先祖为许由。许贯忠即上古高洁之士许由之后。上古时,相传尧要把君位禅让给许贯忠的始祖许由,许由逃到箕山(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下,农耕而食;尧又请许由做九州长官,许由到颍水河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许由死后,葬于箕山,故箕山亦名许由山。《史记·伯夷列传》载,太史公“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太平御览》引《西征记》曰,“许昌城本许由所居”。《急就篇·注》言明许姓即“许由之后”。西周初,周武王把许贯忠的先祖,炎帝裔孙伯夷的后代姜文叔,封于许由曾居住过的许(今许昌东),建立男爵许国。战国初期,许国传至国君元公结时,被楚国灭掉(一说灭于魏),子孙异国为民,又形成一批许姓居民。故《左传·隐公十一年》曰:“许,太岳之胤也。”《新唐书·宰相世系》亦载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许国灭亡后,其遗民大都散居于今河南境内。许贯忠先祖迁徒于淇河之滨的许家沟安家落户。至元末明初时,许贯忠许氏家族已繁衍20余户了(不排除有外迁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点明自己是大名府浚县许家沟村人,同在第九十回,作者写道:“燕青正看山景,不觉天色已晚。但见:落日带烟生碧雾,继霞映水散红光。原来这座山叫做大伾山,上古大禹圣人导河,曾到此处。《书经》上说道:‘至於大伾’,这便是个证见。”
王俊智先生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同时也为《三国演义》的研究拓展了思路。著名学者孟繁仁先生认为罗贯中晚年在浚县许家沟村完成了巨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为方便了解孟繁仁和王俊智先生的论点,将其文论收在本书“附录”部分,请参阅。

    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一书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