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浚县神话传说
作者:《传说》 上传时间:2007-10-23 
 
 

      大禹治水在大伾(龙洞、锁蛟处)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系列之一
              神禹治水在大伾

     (《尚书》载禹东过“洛阳,至大伾”。因大禹治水来到大伾山,为此,在浚县流传有神禹在大伾山锁蛟的传说。)

    神禹治水吸取其父鲧片面治水的教训,改堵洪水变为疏通河道导流排水入海办法。特别是开凿龙门,使大河洪水畅通无阻的通过中原大地,顺利地到达东海。大大的减少了水患,使中原黎民百姓过上安然生活。

    这时,蛟龙不心甘情愿归入大海,就逃窜到大伾山上兴风作浪。将大伾山作为自己的巢穴,营造宫殿。穿岩打洞造窟,准备与大禹对垒。蛟龙把一座美丽的大伾山,搞得支离破碎。使其周围波澜滚滚,白浪涛天,变成一片汪洋的水乡泽国,方圆几百里的黎民百姓,深受水害无法生活,真是民不聊生。

    大禹在河洛地区疏导引水,将洪水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其百姓过上安居生活。神禹正与民众欢乐之时,突然听说蛟龙在大伾山作乱,残害黎民百姓。他立即带息壤及应龙率领治洪大军,浩浩荡荡东赴大伾山,去征讨蛟龙。

    神禹的治洪大军,跋山涉水日夜兼程,经过三天三夜急行军,终于到达了大伾山。神禹在大伾山主峰上安营扎寨。他细致地观察了地形之后,部署了治洪大军的阵容,并决定对蛟龙进行围剿。他命令应龙去袭击盘踞在大伾山东侧蛟龙的大本营,引牠出洞以便歼灭之。

    蛟龙在大伾山东涯,匆匆忙忙地挖洞造宫殿(大佛楼后石壁上有变曲洞形多处皱纹,据说是蛟龙造龙宫的图形。),忽然看到大禹已占领大伾山巅,心中十分害怕,就急忙躲进已造好的龙洞石窟穴内(龙洞在大伾山东北角),寻找时机,负隅顽抗。

    蛟龙刚入洞穴之际,恰好应龙在天空看见,就立即从洞口上方封住。孽龙见应龙堵住洞口,心里非常着急,想回头鏖战应龙已不可能了,再想钻洞用尾巴偷袭应龙也晚了。在这电光火花时刻,只有破壁逃亡,别无出路。为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龙洞的东壁撞破口而逃(现在从龙洞口可以看到,龙洞内有三穴:向上两穴,大穴是蛟龙入洞口人可以爬出,小穴是蛟龙尾巴钻的,向上没打通。向下一穴是蛟龙藏身处),孽龙又想回到已开挖好的龙宫内转战神禹。当他回身行到龙宫上空时,神禹在大伾山主峰筹算出孽龙的思谋,立刻祭起屠龙柱,将蛟龙锁住(现大伾山东侧石崖上有锁蛟处的遗迹)。洪水无首了,就老老实实的按治洪大军疏理的通道流入大海。从此,大伾山周围消除了水害,百姓才安定下来。他们辛勤的劳动建设自己的家园,大伾山也更显灵气了。天上的神仙及人间的军事家,都想占据大伾山已是后话。总的来说,大禹治水东至大伾山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已流传给勤劳的浚县人民。浚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将浚县建设的更加美丽。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系列之二
            南北极仙翁游大伾

    自从大禹在大伾山上锁住蛟龙之后,将洪水疏导入大海,大地恢复了生机,树木茂密,苍翠,禾苗旺盛,五谷丰登。黎民百姓又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大伾山烟雾缭绕,到处长着奇花异草,松柏苍翠,四季常青,好一派人间仙境。因山秀名远扬,又有传奇的色彩,众神仙纷纷前来大伾山建宫造府。南北极二仙翁听到消息后,心里非常羡慕,为此,二仙相约到大伾山一游。

    这一日天朗气清,二仙翁来到了瑞云缥缈的大伾山,看见主峰西北山坳处有一孤崖——落魂崖,周围古木参天,鲜花盛开,又有泉水潺潺,溪流撞击天池之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犹如鸣琴 。此地风光清静幽雅,使二仙翁陶醉其间,他俩步行到崖石上,席地而坐。南极仙翁令白鹤仙童展开棋盘一解嗜棋之欲。

    二仙翁对弈兴趣正浓,乐而忘返。这时有个上山打柴的樵夫王小儿看到此事,颇为惊奇,凑前观棋。俩人箸棋你来我往,战的十分激烈,一时难解难分,天色忽明忽暗,时间不知过了多久,饥饿之时俩仙人就拿出仙桃吃,将桃核弃之。王小儿观棋起兴忘回,但觉腹内咕噜作响,见仙翁弃的桃核,不由自主拿起放入口中吸吮,自己竟然不觉饥饿。由于王小儿吸吮桃核声音过大,惊动了二仙翁,他们发现有生人在旁,怕泄漏天机,急忙收起残棋,北极仙翁化作清风遁去,南极仙翁手招白鹤,驾鹤乘云而去。樵夫王小儿见状惊诧万分,迟疑片刻,起身回到放斧处,欲拿斧回家,手刚触摸到斧柄,可已拿不起来,斧柄已经腐烂,只好将斧头捡起来下山回家。

    后人为纪念此事,在仙翁下棋白鹤停留处修盖一处凉亭,名曰“来鹤亭”,泉水入天池处,取名为“鸣琴坳”,斧柄依崖之处,称作“烂柯崖”。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系列之三
              刘秀在黎阳的传说
 
    沛公刘邦斩白蛇占山起义,推翻苛秦,建立了汉朝。但是,在他斩蛇时,只见一股怒气从蛇身上冲天而起,并向其发出索讨性命的声音。他随口答曰到平地还命。这给数百年后的汉室埋下了隐患。

    白蛇在西汉晚期转生,起名王莽。汉哀帝时,王莽是内阁大臣,称为安汉公。哀帝在位六年而殁,传位于子平帝,王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平帝为皇后,被加封为太师。此后,朝纲在握,大权独揽。五年过后,莽以为时机成熟,弑平帝自称帝,改汉室为新王朝。朝纲已乱,汉室旧臣不服,众多的臣僚及其农民纷纷起义,全国上下掀起了汹涌澎湃的伐莽战争的浪潮。

    不久,汉室子孙刘秀在南阳拉旗举事。由于力量薄弱,被强大的王莽军击溃。他率领残部转战到黎阳东十里酸枣之地,人困马乏,不能前进。刘秀根据部队的情况,命令其军就地休息。他脱下被汗水浸透的战炮,搭在酸枣树之上晾晒,自己就躺在树荫下休息,两眼一合便鼾声入梦。酣梦香甜之际,不知是什么将他的脖子咬了一口,疼痛难忍,由于太乏眼睛睁不开,他用手顺着脖子一摸将虫子捉住了,随时把虫子的头掐掉。忽然战鼓咚咚直响,是敌兵追来了,他大吃一惊,猛睁开眼,只看见手中拿个蛄蝼头身虽已分家但还能动弹。他自言自语:“原来是牠救我呀,将牠害了多可惜。”于是他随手掐了一节草棒将蝼蛄的头与身串到一起(传说现在蝼蛄的细脖子就是当年刘秀穿的草棒),又用手在地上抠点土撒在它的脖子上,将它放生。

    刘秀起身去拿战炮,不想战袍被酸枣刺挂住了拿不下来,他心里发慌,不由的说了句“枣格针向下弯多好呀”,话音刚落,手扯的战袍就从枣树上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来了。再看树枝上的格针都是向下弯着(浚县酸枣庙村酸枣庙周围的枣树葛针都是向下弯,传说是刘秀口谕封的).他穿好战袍,整好军队,撤退到黎阳大伾山。

    刘秀在这巍峨秀丽的大伾山迅速安营扎寨,祈祷神灵保佑巧设计谋。调兵遣将,安地形布阵,多设旌旗,以备疑军,设下埋伏。当追兵进入伏击圈内,刘军征鼓一响,军卒四面呐喊,旌旗蔽野,鏖埃连天。机弩齐发,矢如雨降。众士齐心,勇猛拼杀,直杀得敌人东倒西歪,死尸遍野,血流成河,是他们成了瓮中之鳖。一场大战结束了,新朝的骄兵全部缴械投降,刘秀接纳了降兵,愿留在义军的将士全部编入军营。刘秀 为了庆祝这次战斗的胜利,就在大伾山巅建筑一坛名曰“青坛”。青坛四周插满了旌旗,布满了军队,刘秀亲自登坛焚香祭天,以告神灵,举行了大型庆典活动。此后大伾山又称青坛山。

    刘秀在大伾山整编了军队,军威大振,士气高涨,因各路义军对刘秀崇拜,大力支援刘的军事行动,又因兵精将广,人心所向,大军一到,莽兵溃败。大军进入咸阳杀了王莽光复了汉 室。刘秀定都洛阳登上王位号称光武。历史上称刘秀建立的汉朝为东汉王朝。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之四
             观世音大伾山显灵

    东晋时期,中原大地群雄四起,许多少数民族也来此建国,战争连年不断。再加上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黎民百姓无法生活纷纷逃离家园,存留人口十不足一,他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西方神圣观世音正在打坐,忽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东方黎民有难,特邀佛祖到东土拯救百姓。他俩驾着祥云来到赵地(羯族石勒建的赵国)黎阳(赵国重镇)大伾山上,向周围看过后,令天竺传教僧人佛图澄来此,对其授意在大伾山东崖雕一尊北方最大的善跏趺大弥勒佛像,用“无畏颖手势堵大河以消除水患。建筑规模宏大的大伾山寺,以显佛灵。在大伾山北崖上刻画观世音本像以普渡众生。将大伾山变成作为弘扬佛教的圣地。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因男身(观音崖上的画像上有八字形胡须)在人间行动不便,随化为女妆。她到民间劝善治病送子,特别是与女性接触,去掉忌讳嫌疑,处事行动更为方便。如有信士拜访有求必应。观世音的声誉远扬四方。

    元代治至二年,浚州(即黎阳)大旱。禾苗难收,官民焦急万分。知州刘友谅率领僚属拜谒众庙求雨,七日未成,到第八日,他们身披蓑衣,手捧香火,跣足步行,来到大伾山观音崖,面对观世音像,烧香叩头,虔诚求雨。第二日,喜降甘露,解除旱情,万民齐欢。刘知州为酬谢神灵,在此崖观世音像下开凿了观音洞。洞内雕一躯女妆的观音,修盖了庙堂取名曰观音堂(又名娃娃殿小寺),从此香火不断。因传闻观音显灵穰祸祈福,求子拴娃娃的人们越来越多,远及冀、鲁、豫、晋、江、浙、黑龙江等地(见墙上的碑碣)。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对汉族施行的统治手段非常苛刻。施行民族等级制,汉人排名最下层。统治者把蒙古人、色目人鞑子,派到各村镇进行监视汉人。鞑子们有各种特权非常霸道,行为卑鄙。如全村各户人家只有一把菜刀,轮流使用,由鞑子拿着,不能随便使用。如谁家使用菜刀,需请鞑子,那家生活好,鞑子就在那家吃饭。更可恨的是,谁家取媳妇,新婚之夜,由他们鞑子顶替新郎伴新娘宿眠,任意糟蹋妇女,到元顺帝时,朝政更加腐败,对百姓加重盘剥,黎民百姓痛苦难忍。真是怨声载道,怒气冲天,全国到处燃烧起了反元的怒火。

    是时青田的刘伯温,为了反抗元鞑子,以传教为名,在全国各地发展教徒秘密结社,组织军事力量,传信息送月饼,八月十五夜晚,全国统一行动杀鞑子,为民除害,大快人心。

    这一天,刘伯温追杀恶贯满盈的鞑子百十余人,把他们围困在大伾山东的石洞内。刘伯温拜谒观音菩萨后,在庙内休息。在睡觉朦胧中,观音菩萨点化,不要在佛祖圣地动兵杀生。让其施法念咒,将藏鞑子的石洞壁缩挤,把这些鞑子全部挤死在洞内,永除后患。后人为了纪念此事,将此洞起名叫伯达洞(此洞在大石佛后石崖上)。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系列之五
            民间通俗诗人王焚志

    几千年来,浚县出了两个文明于世的文人:一个是春秋时代的大儒商端木子贡。另一个是隋末唐初人王焚志,他是个精通民俗五言诗的化俗僧人。因他长期漂泊在外,当时黎阳史料未能记载,故现在我们对此人很陌生。他云游时,写出三卷三百余首通俗白话诗,广泛的在民间流传。特别是西北边陲地区,到处都有抄写他的诗集。他宣扬佛礼教义,儒家伦理道法,描写社会实际,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不公平现象等,为世人伸张正义。

    由于其诗质朴无华,琅琅上口,在全国佛教,道教,民间能够广泛流传,世人都知道王梵志号称“自了汉”“化俗梵法师”。但是,又因为王梵志的诗口语化,通俗浪漫,统治阶级认为他的诗不上大雅,故不重视又不收录。到明清时期他的诗逐渐消失,其诗集也就湮没无闻了。八国联军在华疯狂掠夺时,其诗集被盗,飘扬过海,流传到海外后重新面世,引起轰动。

    为了使我们重新认识王梵志其人,熟悉当时的生活背景及其人民生活,以便激励后人努力奋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现将王梵志民间传说叙述如下:

    一、王梵志降生

    隋文帝时,卫州黎阳东十五里,临大河有个小村名叫王家庄,庄主王德祖,殷富家实。桑田数千亩,奴婢众多,牛马成群,是黎阳屈指可数的富户。因他没有子女,经常到大伾山寺烧香叩头,求佛赐子。有一次,王德祖到大佛殿抽签问事,法师对他说:“签文指出,心诚则灵,阴德积厚,便可得子。”从此以后,他家吃斋行善,舍财济贫,布施斋僧,以积阴德。他成了大伾山寺的大施主了。

    一年有一年过去了,王庄主年已五十余岁,还没有子女,心急如焚。他又到观音菩萨处求子。神灵暗示,已将继嗣人送去了。有一天,王德祖在自己场上转悠,忽然看到场上林檎树(即花红树)上长的瘿包(树瘤子)越来越大。形大如笆斗,皮已破裂。他心中非常奇怪,不由自主向前将瘿包扒开,见到一男婴,及时地将婴儿抱回家中抚养。

    王德祖中年得子,心中非常高兴,但又犯了愁,孩子已七岁了未能言语。有一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他领着孩子到场上玩耍。忽然孩子说话了,问自己身世曰:“我育者谁?”庄主指着林檎树以实告知。又曰:“林木而生,我名就叫梵天(后改名梵志),因你养育,就随你姓。”为此,这个顽童就叫王梵志。

    二、继业破落

    王梵志能言之后,王德祖心中非常高兴,聘请私塾先生,让其子读“四书”“五经”,学习儒家伦理道德,已备求取功名,举官荣祖,光耀门庭。因梵志聪敏过人,先生所教,一学即会,他很快就完成了学业。其家庭信奉佛教,他经常上山拜佛念经,为此他又熟悉佛理教义。由于他对科举当官思想意识淡薄,故而考场失利,名落孙山。

    王梵志科举未中,回家继业。种桑养蚕,播粟种麦。正如赞其家写道:“我家在河侧,结队守先阿。院侧狐狸窟,门前鸟雀窠。闻莺便下种,听雁即收禾。闷遣奴吹笛,闲令婢唱歌。男即教诵赋,女即学调梭。”其父托人选择淑女,与其成了亲,完了父母心中的大事。王梵志不愿意死守家业,有时也到外地经商。他的经商之道是“经纪须平直,心中莫侧斜。些些微利取,可可苦他家。”他经商获利回家,全家老少齐欢乐;如有失利,也遭受全家人的埋怨和斥责。终因梵志勤奋劳动,故而家庭富裕,生活美满。

    有一年夏天,黄河爆发了洪水,冲毁了王家庄园,桑田流失,粟禾颗粒未收。梵志之父母年事已高,遭受这次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冲击,惊吓出一场病来。一起之下两位老人先后病故了。其家庭也就败落下去了。

    因唐朝开拓疆土,征收徭役赋税繁重。王梵志家又遭受这次洪灾,良田化为乌有,只剩下十余亩山岗薄地,全年收获的粮食,还可以维持全家得生活。因此他写道:“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

    他为了重振家门,拿出积蓄,捐了个黎阳县监铸小吏。他主张公正、廉明,为当好清官而写道:“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因他清廉,拒趟浑水,得罪了上司,一任未了就罢职回家。他为揭露当时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和自己为官清正廉明,为民伸冤,而写道:“三年为官两年半,修理厅馆老痴汉。但知多少与梵志,头戴笠子雨里判。”

    当时王梵志已有五个子女。因家贫穷,分立了门庭。罢职回家,没有人赡养。此时,他贫困潦倒,疾病缠身,为了生存,就遁入佛门。

    三、游僧诗歌

    王梵志年过半百,走投无路,就到大伾山寺去当和尚。因其家往常常向佛寺布施,是寺院的老施主,长老法师不忘前情,即收梵志为徒。师兄师弟恶其是堕落的穷汉,经常讥笑冷落和排斥他。在众僧怂恿下,主持僧人让王梵志下山化缘,把他赶出寺院。王梵志云游四方,到处流浪,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王梵志原有个多子女富有家庭,因家庭败落,子女分离而自己遭遗弃。为此他写道:“人问养男女,直成鸟养儿。长大毛衣好,各自觅高飞。女嫁他将去,儿心死不归。夫妻一个死,喻如黄蘖皮。重重被剥削,独苦自身知。”根据自己的经历还提出了不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也是我国首先提出一对夫妇一生只要一个孩子的人)诗曰:“生儿不用多,了事一个足。省得分田宅,无人横煎蹙。”他还对父母不孝子女谴责道:“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由于他经历了富穷家庭生活的变化,最终沦落到社会最底层。王梵志长期在外漂泊生活不定,使他有机会与苦难人民接触,了解他们的疾苦。他为了生存便于化斋,而写下了许多关于社会、人情、宗教等方面的通俗诗。

    王梵志饱经了人民繁重的徭役赋税和高利贷盘剥的苦难生活。他为人民喊出了正义的呼声:“贪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图谋为入手,袛是原饥荒。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在贷人五斗米中写到:“贷人五斗米,送还一石粟。算是应有余,剩者充臼直。”他针对唐朝繁重的徭役赋税压得老百姓喘不出气来而写道:“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男女有亦好,无时亦最精。儿在愁他役,又恐点着征。一则无租调,二则绝兵名。”他揭露当时贪赃枉法的官吏对民应公正写道:“典吏频多扰,从饶必莫嗔。但知多与酒,火艾不欺人。”又曰“百姓被欺屈,三官须为申。朝朝团坐入,渐渐曲精新。断榆翻作柳,判鬼却为神。天子抱冤屈,他扬陌上尘。”他嘲笑贪图荣华富贵的人,死后钱财还是被人分去写道:“生时不共作荣华,死后随车强叫唤。齐头送到墓门迴,分你钱财各头散。”他对穷汉无物到处安而诗曰:“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披绝兼带索,行时须杖扶。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远疏。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安居。”

    因王梵志的诗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大都以“公正”、“公平”的家训、世训格言、处事箴言的形式写出来。为此,在民间宗教界深受欢迎,流传甚广。如盛唐时期四川的无住禅师和玄朗上人经常引用王梵志的诗讲法,对僧人的影响比较大。其诗曰“和尚坐下,寻常教戒诸学道。空着言说,时时引稻田螃蟹问众,会不?”

    总之,王梵志做了云游僧人,在几十年的乞斋生活中,内心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有时同情关心人民的疾苦,有时又鼓吹儒教伦理道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信奉佛教,宣扬佛教哲理,有时又背叛佛理教义。他为了适应自己的活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情风俗、宗教思想写出了许多现实生活的白话诗,以便劝人为善,转恶为善,伸张正义。为此他的诗在唐、五代、北宋期间流传甚广。宋代诗人也受到巨大影响。从明清两代他的诗被湮没了数个世纪,直到一九00年,敦煌藏宝洞被发现,他的二十八种三卷手抄本诗集被英法俄日分别掠夺而去。二十世纪初,在国际上掀起“敦煌学”研究热,王梵志的通俗白话诗又浮现出来。国际学者公认王梵志的诗,是世界上最早的通俗白话诗,他的诗对世界白话诗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浚县民间传说故事系列之六
              八仙与吹月岑

    汉朝元封元之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真是一派清平世界美好人间。居住在昆仑山上的龙堂金母--王母娘娘圣诞又至,天宫玉帝、诸神、诸仙及西天的诸佛前来庆贺。王母大摆筵宴招待众位佛、神仙。忽然,仙童来报,锺离权率领八洞仙人来贺。王母令人迎接入殿。八仙参拜王母礼毕之后,献上寿幛云轴,王母令人张挂大厅,只见寿幛霞光万道光辉满堂,王母心中大悦。王母随令人在瑶台上给八仙设宴,令近身五女前来招待,持觞酹劝酒,让五女歌舞助酒兴。

    瑶台之上行乐宴使八仙心旷神怡,不觉已有醉意。时之兰采和持觞酹来到王母面前举杯祝寿,王母高兴的说:“久闻贤弟善歌舞,今日行乐,何不为我一试。”采和曰:“大雅之堂恐难和之。”母曰:“各有所长,何必过谦。”采和随即扣衣出筵歌之舞之。歌舞已毕,众仙大笑,王母乐已开怀,举杯邀众仙酌酒数杯。众仙又推湘子唱道情一曲。这时仙童捧仙桃至,王母令众仙各食其二,又酌酒数杯,八仙高兴之极,不觉大醉,果老率众仙辞谢而别,王母令婢女送众仙于门阙之外。

    八仙辞别王母趁月色驾云东行,欲赴龙华会。行到大伾山上空时酒性发作,他们就落到大伾山主峰的西坡上休息。只见坡的北边有溪水潺潺,坡南边松柏苍翠,古木参天。此时皓月当空夜景非常寂静幽雅。这美丽如画的环境勾起众仙们对蟠桃会的回亿,席面盛况浮现眼前:交梨火枣琼浆玉液、胡麻紫芝,珍奇之品,无不备陈,特别是三千年一熟的蟠桃食之令人清澈肺腑。五位仙女仪容绝世风度翩纤。瑶姬的歌声婉转,青娥的舞姿婆娑翩翩,华林、梅兰、王扈的器乐之音悠扬,使他们神情陶醉乐而忘返。忽然铁拐李拍手惊醒大家的沉思,他说:“趁此美景,何不作乐?”钟离权司鼓,吕洞宾吹萧,张果老击道情筒,曹国舅执玉板,何仙姑击钹,韩湘子与兰采和歌舞。笛萧合奏,歌舞相伴,欢乐之极。不觉天已大亮,他们醉意已醒,又欲赴龙华会而须早行。于是他们驾云而去。后人将八仙在大伾山休息之地起名为“吹月岑”。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