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大伾山
作者: 王召 上传时间:2007-10-23
 
 

 

 2005-12-29 12:42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尊佛,佛边有石刻,国宝遍山坡……一首唱老了的歌谣,在中国文化史上已传扬千年,却穿不透城市耳畔的屏障。河南鹤壁境内的浚(xùn)县大伾(pī)山,就在离北宋汴京百里之遥的地方,就在离省会郑州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却年年被我忽略,岁岁被我错过。莫非
    中州风物太盛,名山胜迹太多,将它的光芒淹没?莫非西太行、北燕山、南伏牛、东沂蒙,将它的身影遮挡?至今还有不少人望着宣传车上的横幅——“浚县大伾山”,瞠目结舌,五个字有两个字念不出来。
    大伾山实在不该成为一个盲点啊。这是一座历史名山,也是一座文化高峰。山不高,山不大,文化“含金量”却十分饱和。绕坡而行,抚摸满山遍野的文物遗存,可以感受这里云集的佛道儒三大教派,可以见证这里坐拥的十大“国宝”;登上峰顶,俯瞰黄河故道两岸的古渡口、古战场、古粮仓,可以遥望大禹治水的足迹,可以倾听群雄征战的呐喊……我跟在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班朝忠的身后,趔趔趄趄,在乱石残碑之间寻觅,不禁发现声声惊叹,城里城外,山上山下,稍稍成形一些的石板上几乎都有先人的遗刻。正如人们感喟的,在这里随便踢一脚都能踢到文物,在这里随便呼吸一下都能嗅到文化。

  华北大平原好比茫茫大海,太行山余脉没入海底,却又甩起一梢尾鳍远远翘出水中央,这就是兀立豫北平原的大伾山了。它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伾”的释义为层叠、有力气、再成之山,因古时地名曾为黎阳也称黎阳山,因东汉刘秀在此筑坛祭天也称青坛山,从华夏源头而来的黄河,从《诗经》而来的卫河,就从山岭两侧滚滚流过……大伾山文化像一个渐渐滚大的“雪球”,汇聚了一千多年来的宗教风习、石雕造像、摩崖石刻、民族文字、诗文、书法、建筑、墓葬、园林、风物传说等等遗存。这些遗存所承载的,不是京畿都市的奢华,不是丰年盛世的繁富,而多是水患人战的凛烈,世外边缘的放旷,山野民间的率真。因此,在中国历史文化长链上,大伾山文化成为古朴芳香的一环。而且,离乱时世的文化遗存本来就不多,它就更加物稀为贵。
大伾山景区包括大伾、浮丘两座山头,大伾山只有135米高、1.66平方公里大,浮丘山只有105米高、1平方公里大。小小浚县县城包裹小小两座山丘,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墟里炊烟之中,晨钟暮鼓不绝,宛如千年历史退潮之后留在沙滩的一只双珠蚌贝。而从文化意义上看,珠已远远大于了蚌。

  20世纪的大伾山,应该说是被史念海先生“打捞”出来的。身为中国地理历史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先生,自肩使命,从西北到中原,珍爱也掬捧趣了尘封已久的大伾山,与其他学者联名,把大伾山放入了1986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提案。自此,大伾山文化的保护和发掘,越来越受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大伾山景区建设步入了捷径,1987年成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成为省十佳风景名胜区,2003年又一举跃升国家4A级景区。浚县也成为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单位,1994年又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小小景区,麇集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1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460余处,古树名木420余株……而在十大“国宝”大伾山后赵大石佛、天宁寺北魏石兽、大伾山唐代铭文、唐代陇西尹公浮屠、浮丘山唐代千佛洞、大伾山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大伾山宋代龙洞、大伾山宋代康显侯告碑、大伾山明代王铎题刻、大伾山明代王阳明诗刻之中,最大的标志就是那座大石佛了。

  行至大伾山西面,右边是一条大川,左边是天宁寺。你走进寺院,穿过藏经阁,迈过门槛一抬头,大佛赫然高耸于离你只几步远的面前!它倚山端坐,顶与崖齐,线条那么朴直,佛身那么巍峨。薄暮之中,梵音佛唱从前院沉沉传来,一种众生之怆痛,隐隐撞击着你的心怀。透过袅袅香烟望去,这尊石佛真大,大得超出了山,超出了城,如同无边佛法漫溢天地之外。


    据专家考证,高22.7米的大伾山石佛,是中国北方最大、官方开凿最早的摩崖造像。大约15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胡尘万里,在天竺高僧佛图澄初入东土传播的影响下,建都于襄(今河北邢台)的后赵君主石勒,选择了大伾山,在这里动工创凿石佛。这座石佛比洛阳龙门石窑的卢舍那大佛更早更大,血雨腥风之中多年始得完工。它饱经佛事兴废,风雨剥蚀,兵火损毁,明代以后又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修塑。如今,班朝忠局长正在延请技术专家,小心填补佛后渗水的崖缝。

  大伾山石佛与卢舍那大佛一样,也坐落于大河蜿蜒之处,镇河平灾总是人类创造大佛的一个缘由。它向西面河而坐,面前长长一条72磴石阶垂向河边,直抵渡口,那是历代兵家血拼争夺的黄河两岸要冲黎阳津、白马津……诞生于破碎河山的大石佛,没有卢舍那那神秘美丽的名字,没有卢舍那那样雍容恬淡的微笑,它眼眸始终睁得大大的,直视远方,肌肉绷紧,似要扼腕挺身霍然起立。人问大佛为何满眼怒火?我默问:年轻的大佛,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悲悯吧,是因为耳边滚滚涛声总也挥不去,是因为眼前粼粼波光再也唤不回?800年前的金代明昌五年,暴虐的黄河就已向东改道,大佛面前顿失滔滔,唯余一条大川之上汪汪湖沼、莽莽桑田、漠漠村庄——我忽然省悟到一种关系,大佛镇抚大河,大河浸润大佛,不离不缺,相映相伴,才能构成一幅空明禅境吧。

  大伾山以石佛为领衔,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教圣地。石佛始创的东晋时代,正是儒、道、佛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开端,从此繁衍起来的大伾山文化,恰好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段缩影。儒家以“人”为本位,道家以“自然”为本位,佛家以“解脱”为本位;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可它们都团团云集在了大伾山,错杂为邻,共襄盛举,形成了北魏天宁寺、唐代千佛寺、宋代天齐庙、明代碧霞宫、清代吕祖祠五大古建筑群。其中佛教是最早成气候的,后周朝廷曾令天下废除佛寺、还俗众僧,却专门准敕大伾山佛门不停废;现存佛寺有天宁寺、千佛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等,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正悬于太平兴国寺的门楣。道教约于明代进入浚县,清代昌盛,道院有碧霞宫、吕祖祠等。儒教则以明代大学者王阳明为代表,在山上开办阳明书院,课授弟子。

  大伾山以古风为号召,逐渐形成了一个人文胜地。帝王将相在山下逐鹿征战,改写历史,文人雅士在山上怀古思远,摩崖题诗,碑碣遗墨,荟萃无限风雅。留下的整个石刻群的特点,一是作者文化地位高,作品存世价值大,至今一些珍品依然辉映崖壁,如明代大书法家王铎的“鹭涛虎岫”、“仙崿”和《再至青坛诗》,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的《大伾山诗》、《大伾山赋》;还有被称为“民族文字化石”的梵文、巴思巴文六字真经,也星散山间。二是碑刻品种多,参与层面广,文士官宦事无巨细都可题记镌刻,小民百姓也纷纷立碑还愿……

  而最使我感慨的,是大伾山文化的一团和气。宗教上是这样,艺术上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人与神也是这样。

  你看,佛、儒、道三家和平共处,从来不分畦町,甚至佛钟上也刻有八卦,道家也在佛寺设坛作法。千佛寺被军阀冯玉祥部改为农业学堂以后,入迁紧临的碧霞宫,和尚与道士轮流当值,共收香火钱。

  你看,历代叠积的诗赋文字,或慷慨豪壮,或放旷飘逸,或沉郁伤感,或闲适淡泊,却济济一堂,从无颉颃和抵触。上至名流大家,下至微末文士,远至羯羌民族,近至当地群众,合作完成了一场和谐的文化接力。

  你看,方圆百里的黎民百姓,犹如千年潮汐,年年季季向着大伾山的古节庆、古庙会潮起潮落。在这一片乡土上,民性厚道,风习淳朴,人气十分旺盛。

  你看,俗世与神灵的关系充满了情趣。百姓对大石佛又敬又怜,沿着山崖佛身盖了一座遮风挡雨的敞面楼,因佛足踏于地面之下,称作“八丈大佛七丈楼”。对道教的碧霞元君,乡民更是亲亲唤作“老奶”,每年在碧霞宫前的戏楼为她庆祝生日,如今唱戏改成了放电影,三四幅银幕同在一方广场打擂,万众暄腾之中,彷佛能看见“老奶”白发慈颜,笑靥如花……

  ——我不断叩问,大伾山的文化精神啊,你究竟是什么?这一种小巧的浩瀚,
来源:百度贴吧 > 王召吧 :http://post.baidu.com/f?kz=74474233

                 大伾山

    浚县是与郑州市一起,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县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它与城区联为一体,交通便利,吃住方便。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一处假日旅游,观光览胜的好去处。先后接待了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年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2002年通过国际ISO9001和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景区。

    大伾山风景区包括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如果您到大伾山风景区旅游观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会使您回味无穷,留恋忘返,优美的山顶风光又会使您如入仙境,飘飘欲仙。

    历史上,有十几位帝王将相亲临大伾山,一旦您踏入山门,您就会感受到充盈于山山石石之间的王者之气。在草丛石径中,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踩上某一位皇帝当年留下的足迹。大伾山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无数历史名人或登临高歌,或赋诗摩崖。千百年来,有王维、范成大、王阳明等二十多位著名诗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名人大家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大伾山的文化品位,并为其赋予了永久的魅力。

    我国最早史书《尚书·禹贡》记载:禹王疏河“东过洛,至于大呸”。大伾山当享“禹贡名山”之美名。目前,大伾山上有国保级文物7项,道观佛寺古代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随山筑势,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其中有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高22.29米,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2001年,大石佛与周围的摩崖石刻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佛足在佛楼地面下丈余 ,“八丈佛爷七丈楼”成为奇观;始建于北魏的天宁寺,规模宏大,年代最早。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宋代徽宗皇帝钦封为“康显候”的龙洞;清代的万仙阁,集我国道教文化之大成,被专家誉为“华北道教艺术殿堂”宋代的天齐庙、太平兴国寺、元代的观音岩、明清的阳明书院、吕祖祠、禹王庙、张仙洞等一处处佛寺道观为大呸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故帝王将相,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代不乏人。魏文帝曹丕到此,写《黎阳作》四首,刘桢作《黎阳山赋》。光武帝刘秀,唐代李世民、骆宾王、王维、洪经纶、岑参、贾岛、杨巨源、宋代范成大,明代王阳明、王越、卢楠、李攀龙、王铎、卢象升,清代程颐等皆曾登临大伾山吟诗作赋,挥笔题记,今山上有摩崖碑刻460余处(块),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颇高。

    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两山。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大石佛高22.29米, 已1600余年, 全国最早, 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宝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艺术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宫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构造精美,万仙客用悬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记载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为集中国官方与民间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艺术殿堂。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一幅幅历史画卷,再现了宗教文化在中原传播、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 长达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高潮日达20万人,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

    大伾山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山上松柏竞翠,寺庙幽幽王阳明、王铎等名人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四季风光变化不同。“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千年古刹天宁寺,清静幽雅吕祖词等一处处佛寺道观为大伾山增添了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与大伾山相望的浮丘山,绰约多姿妙景无穷,山上的千佛洞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石刻艺术特色,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碧霞宫,结构严谨,风格独特,

    450多年来一直是周围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因它而兴起的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大,长达月余,日客流量逾20万人,届时商家去集,人流如潮,是观瞻豫北一带纯朴民风民俗的绝好机会小姑山与浚县古城偎依相连,山上有城,城中有山,

    “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显示着古城的风貌.卫水河到了这里被一分为二,如同两条玉带,蜿蜒而来,飘逸而去,为风景区凭添了许多灵秀之气。河上古桥飞架,岸边杨柳依依,两河之间有琵琶形小岛,浓阴如盖。岛上河边,几多情韵。

1992年在大伾山南麓建成的“中华神话大世界”,占地120亩,整体布局随山就势,顺其自然。其内部制作“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集声光电于一体的项目60余组,洋洋大观,娱乐性和知识性达到以了完美的统一。

    大伾山名胜风景区,由大伾山、浮丘山两部分组成。大伾山上有吕祖祠、禹王庙、天宁寺、龙洞、观音洞等。天宁寺的大石佛,倚山而坐,高八丈许,凿于十六国后赵主石勒时期,素称“八丈佛爷七丈楼”,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一尊大型摩崖造象。浮丘山上有碧霞宫、千佛洞、尼姑山等。浚县的古城墙、端木子贡祠、三国古战场、明代军事家王越坟、徐懋功和李密的墓,皆分布在古城周围。此外,风景区内还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摩崖题记460余块。如唐代的《大伾山铭》、后周的《准敕不停废记》以及历代名家的书法作品等。

    大伾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大伾山是一座神奇的山。来吧,朋友们,大伾山将敞开胸怀,以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安全的游览秩序迎接四方宾朋的到来。
    来源:如歌旅行网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