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出征河北平定王郎大获全胜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在鄗南(今河北柏乡县)即位称帝。率军南下途经黎阳(浚县)时,为庆祝大捷,刘秀登上大伾山,高筑青坛,祭祀天地,因此大伾山又叫青坛山。当年,刘秀在浚县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
■刘秀大伾山祭告天地赐“青坛”
中秋时节,记者和浚县作家、文物旅游局工作人员程彦强沿着大伾山西麓的青坛路,拾阶而上,道路两旁的古柏在秋风丽阳中摇曳。程彦强给记者介绍,青坛路是古时登大伾山的主要道路,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大伾山筑青坛祭告天地时,走的就是这条路。后来刘秀给大伾山赐名为“青坛山”,青坛路也由此得名。
登上大伾山,站在禹王庙前,程彦强说,当年刘秀就是在这山顶筑青坛祭告天地的。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刘秀在这儿留下的传说。
西汉末年,邯郸有个叫王郎的人自称汉室后裔,他趁王莽篡权被诛,汉室政局不稳之时,聚兵起义,问鼎王权,自称皇帝。刘秀那时还没称帝,王郎称帝后,刘秀便率领大军前去邯郸征讨。但能不能打败渐成气候的王郎,刘秀心里还真没底。
说来也巧,刘秀大军行至大伾山时,突然狂风大作,刮得天昏地暗,紧接着又下了一场暴雨。刘秀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驻扎。谁知命令刚一发出,就风停雨住,随即便晴空万里了。抬头望去,天空中出现一道七彩光环,将大伾山紧紧罩住,光环下,似有仙人骑着神驹在驰骋。
刘秀觉得非常怪异,就问随军鉴天官:“前边的山是什么山?光环罩山是何征兆?”鉴天官面带喜色答道:“启禀大帅,前边乃大伾之山。伾者,山再成也,天公两次造就此山,因此非同凡响,定有灵异之处。如今小小王郎,烦扰大帅亲征。上天现七彩光环,紧紧罩住大伾山,预示有神人暗佑,此局必胜无疑。”听了鉴天官的话,刘秀非常高兴,说道:“胜利后,要在此山祭天。”随后就下令三军继续进发。
经过几番征战,刘秀终于大败王郎,顺利登基当了皇帝,年号建武。刘秀南下再次经过大伾山时,就命工匠在山顶筑青坛,举行祭祀天地大典。庆典结束后,刘秀赐封大伾山为“青坛山”。《浚县志》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农民起义军后,返回经黎阳,在大伾山筑青坛祭告天地。后人曾一度称大伾山为青坛山。”若干年后,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寓居大伾山,他想到刘秀,便作《黎阳山赋》:“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祭祀,高碑颂灵。”
在大伾山东麓的太平兴国寺院内,有一棵古柏,古柏半面树身布满了黄豆粒大小的孔眼。这棵古柏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现在依然在这儿默默地诉说着与刘秀有关的那些神秘而遥远的故事……
传说,祭祀天地时,刘秀在礼乐声中行三叩九拜大礼,文武百官山呼壮威,还推选出1000名弓箭手,每人10支箭,靶布就挂在东侧山腰的一棵大柏树上。一声令下,千箭齐发,支支穿透靶布钉在柏树上,其中一位士兵紧张,拉断了弓弦,只射出9支箭。至今太平兴国寺这棵当年挂靶布的柏树,自下而上,排列着9999个箭孔。
■设置国家常备军“黎阳营”
刘秀在大伾山祭祀天地之后,挥师西南,渡黄河谋取洛阳,他采取政治诱降策略,终使洛阳守军不战而降,进入洛阳城后刘秀便告示天下定都于此。之后,刘秀派名将邓禹、冯异与赤眉军作战,最终逼使赤眉军余部仓皇东走宜阳。刘秀早已断定“赤眉无谷,自当东来”,他率军亲临宜阳严阵以待,赤眉军落入圈套,10余万官兵全部投降。至此,刘秀取得了整个关东地区。接着,刘秀又平定了陇西;消灭了巴蜀的割据势力;扫平了各地的敌对军事势力,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统一。
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之后,吸取了西汉教训,为减轻民众的兵役负担,防止地方武装割据势力的形成,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兵制改革,废除了各郡的地方兵。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在边郡和内郡设置屯驻营兵。“黎阳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置的一支内郡重要部队。《续汉书·百官志一》记载:“世祖(刘秀庙号)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复除甚生。”《浚县志》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光武帝于黎阳县设黎阳营,并以谒者兼管。”在浚县县志办工作的刘会喜向记者解释:谒者,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秦汉沿袭之。刘秀设置的黎阳营,不是由地方官管辖指挥的,而是由朝廷直接派员统领。
黎阳紧傍黄河,并有军事要塞黎阳津,是京都洛阳的北方门户,在此屯兵驻防,对保障京都安全,无疑可以起到拱卫的作用。当国内出现变乱时,黎阳营经常被朝廷调用,参加平定国内叛乱的战事。《后汉书·臧宫传》记载:“建武十九年,妖巫维臲弟子单臣、傅镇等揽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称将军,于是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围之。”由此可知,黎阳营作为东汉初的一支内郡部队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武帝之后,黎阳营在东汉国家防务上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经常被朝廷调遣。《后汉书·马武传》记载:“显宗初,西羌寇陇石,拜捕虏将军,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欣,将乌桓、黎阳营,三辅募士,凉州诸郡羌胡兵及驰刑,合四万击之。”《后汉书·顺帝纪》载:“永建元年十月,鲜卑犯边,庚寅,遣黎阳营兵出屯中山北界。”除此之外,在《邓训传》、《西羌传》、《鲜卑传》、《度尚传》中也有关于黎阳营征战功勋的记载。
说起黎阳营,浚县作家协会主席朱中月向记者介绍了珍贵文物“张公神碑”及《张公神碑歌》。“张公神碑”原立于淇门镇,正面隶书刻“张公神碑”四字,背面刻有黎阳营谒者李君为张公“颂公德芳”的诗作九章,并有李君题名。该碑诗文虽残缺不全,但却成为研究汉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学的珍稀文物,曾被东汉之后诗集、金石集反复收录。其中之一诗曰:
綦(淇)水汤汤扬清波,东流口折口于河。□□□□□朝歌,县以洁静无秽瑕。公□守相驾蜚鱼,往来悠忽遂熹娱。佑此兆民宁厥居。
朱中月说,张公神碑是浚县“黎山碑”之后发现的最早的碑石;黎阳营谒者李君的《张公神碑歌》是中国将“茶”称为“茗”的见诸文字最早的书迹;是迄今发现的吟诵淇水为“清波”的最早碑刻……
■外甥不给姥爷穿孝的习俗与刘秀有关
记者曾听一位学者说过,光武帝刘秀是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皇帝。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确切,但在浚县,有关刘秀的传说不仅多,而且不少传说和当地的民俗风情密切相关,这或许是其传说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吧。浚县文化产业办公室的张俊生说,浚县有“外甥不给姥爷穿孝”的习俗,这个习俗和刘秀有关。
西汉末年王莽谋朝篡位,害死皇帝之后,又把正宫娘娘——他自己的亲女儿打入冷宫,当时他女儿已经怀孕了。王莽便算计:她要生一凤(女),百话不提;要是生一龙(男),娘俩儿谁也甭想活。于是,王莽把上大夫徐世英叫来掐指一算,果真要生一龙,而且他还从天上带来了二十八星宿,下辖二十八员战将,日后要替父王报仇。徐世英对王莽这么一说,王莽又气又急,准备把女儿杀了。
朝中有个忠臣叫柴文俊,他知道这事以后,心里很着急,回到府里就将此事说给了夫人。他夫人说:“老爷您甭怕,其实我是桃花仙女转成的,为了灭莽兴汉,替天行道,我现在就能怀孕,并能生个女孩儿,娘娘什么时候生,我就什么时候生,等娘娘一生下来,我就把太子换过来。这样,一来可以保全娘娘性命,二来等幼主长大成人,好为父皇报仇。”夫人说完,肚子一下子就大了起来。柴文俊一见,转忧为喜,忙进宫拜见王莽:“我也算了一算,娘娘怀了一凤,请您刀下留情。”王莽一听,决定暂时先不杀女儿,等她生过孩子后再说。
没过几天,娘娘生了,果真是个女孩儿,实际上她生的是个男孩儿,只是柴夫人把小孩给换了换。从此,这个小男孩便隐居在柴府,他就是后来的光武帝刘秀。
10多年后,刘秀长大了,他一个人出去闯荡,准备将来为父报仇。王莽知道后,忙派兵追杀。此时,二十八员战将也已长大成人,他们各个分居在南阳附近,刘秀将他们先后收服后,又开始招兵买马,最后终于打败了王莽。
刘秀一当上皇帝,就降下一道圣旨:凡是外甥,一律不准给姥爷穿孝。所以,到现在浚县还是这个风俗习惯。
■刘秀与浚州八大景之一“淇门飞雪”
在去淇门村的路上,栗松岭介绍,淇门位于浚县西南30公里处,古时是淇河入黄河的地方,所以名叫淇门。
淇门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曾是远近有名的名镇。《汉书·沟洫志》、《水经注》、《资治通鉴》对淇门均有记载。淇门村南有一处名胜:风雪避。风雪避因刘秀在此躲避风雪而得名,后来此处成为浚州八大景之一。
记者来到淇门村南时,看到了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塔,这座古塔呈八角形,上下七级,有10多米高。塔上题额“风雪避”三字。传说冬天不管别处风雪多大,塔周围几十米内却不见雪影。
相传当年刘秀与王莽在一次大战后,刘秀草尽粮绝,将士死伤惨重,他和手下十几个人奋力杀出一条血路,逃出重围。当时是隆冬时节,万里冰封,刘秀一夜征战,已经人困马乏,谁知英雄多难,偏偏天空彤云四合,竟茫茫苍苍降下大雪来,风狂雪猛,行走非常吃力,后边王莽又追得紧,此时刘秀心急如焚,不觉仰天悲叹,激愤地喊道:“苍天啊苍天,我刘秀命该如此,也就作罢。如命不该绝,你真有灵就让风雪避开吧!”
刘秀发自内心的一喊,恰好让巡值到此的六丁六甲听见,知道他是真命天子。于是众神一起出力,把刘秀前后左右几十米内的雪都给赶到了别处。而几十米外却风雪迷漫,致使王莽的追兵无法看清道路,误入淇河,一个个掉进了冰窟窿里。刘秀终于逃脱了追兵,做了汉家皇帝。从此,这个地方再不落雪,后人以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人间仙境,就造了座塔,在风雪避处,塔叫“升仙塔”。
淇河晨报 2009-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