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第一卷)
 
   
       
浚县大事记【原创2008】(一)
作者:薛振忠 上传时间: 2009-1-26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2000年前)

    母系氏族晚期(约6000年前)先民在淇河下游以东地带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赉店、刘寨、前公堂、北纸坊、卫李庄、前草店等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存。

    父系氏族时期(约4000年前)先民开发火龙岗东、西两侧沃土,从事原始农牧业。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庄、冢儿章、大碾、亮马台等地发现龙山文化遗存。

    五帝末期(约前二十二世纪末)部落间商品交换活动具一定规模。《尸子》载:舜"顿丘(今屯子乡蒋村附近)买贵,于是贩于顿丘;传虚卖贱,于是债于传虚。"

    奴隶社会

    夏(约前二十一世纪初-约前十七世纪初)

  夏初(约前二十一世纪)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

    商(约前十七世纪初-约前十一世纪)

  商末浚地称黎,属畿内地。

  帝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帝纣在黎集结军队,准备征伐东夷。奴隶和平民乘机举兵反抗。《左传》载:"商纣为黎之蒐,东夷叛之。"

    西周(约前十一世纪-前771年)

  周武 王元年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今浚县同山。

  周初 武王克殷,"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分殷畿为邶、鄘、卫三国,浚地属邶、卫。"武王崩,三监叛,周公诛之,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领浚地。

    春秋(前770-前477年)

  周定王五年(前2602年)黄河在宿胥口(申店附近)溃决,改道大伾山东东北流,旧河道形成泊洼水泽。

  周灵王二十二年(前2550年)八月齐伐晋。鲁国叔孙豹率军援晋,抵达雍榆城(今小河乡瓮城村西南)。

  周景王二十五年(前2520年)端木赐(字子贡,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生于卫地(今浚县)。子贡是著名外交活动家和商业经营家,其识见功业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敬王二十三年(前2497年)孔子到卫国,与弟子在淇门讲学。宋熙宁年间,杨弼于讲学旧址建"宣圣讲堂"。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2496年)鲁定公于牵城(今王庄乡军寨)会晤齐景公和卫灵公。~

  周敬王三十九年(前2481年)晋国筑顿丘城(今屯子乡蒋村附近)。

战国(前476-前222年)

  周元王元年(前2476年)晋在大伾山北设邑,称黎。

    封建社会

    秦(前221-前207年)

   始皇三十三年(前年)始皇东巡经黎地,于今白寺山祭祀西岳,立无字巨碑。此山遂名白祀山,后改今名。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挥军北上,命武臣、张耳、陈余等率兵三千,自黎阳津渡河,北略赵地。

    西汉(前206-24年)

  高祖(前206-前195年)初年置黎阳县,属魏郡。县治在大伾山东北。此为浚地设县之始。

  武帝年间(前140-前87年)砖、瓦、陶制业具相当规模。在今大赉店乡大八角村一带发现大量土窑群遗迹、遗物。

 元延四年(前9年)黄河溃决,毁黎阳城,百姓避水黎山(今大伾山)。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决于魏郡,在浚、滑以下改道东流。

    东汉(25-220年)

  建武元年(25年)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农民起义军后,返军经黎阳,在大伾山筑青坛祭告天地。后人曾一度称大伾山为青坛山。

  是年光武帝于黎阳县设黎阳营,并以谒者监管。

  建初元年(76年)十月黎阳营兵奉命北调,驻扎中山北界(今河北灵寿县境),以防鲜卑军南下。

  和平元年(150年)黎阳县淇口镇(今淇门)镌刻"张公庙碑"。这是浚县最早的庙宇碑刻。

  中平二年(185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博陵人张牛角、常山人张燕(褚飞燕)与义军首领于毒等部在黑山(今鹤壁蔡庄、下庞一带)会合,聚众百万,号称"黑山军",纵横河北、河南,义军所至,"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

  初平四年(193年)三月魏郡兵反,与黑山军会合。义军数万破邺城,杀郡守。

  六月袁绍兵围黑山军,义军损失惨重。张燕率步骑数万,奋力抵抗,迫使袁绍退兵。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在黎阳县西南设仓城(今大碾一带),囤聚军粮。

  建安三年(198年)袁绍攻公孙瓒,瓒求救于黑山军。次年春,张燕率黑山军十万救瓒,遭绍伏击而大败。

  建安四年(199年)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今善堂乡临河村),使史涣、曹仁渡河袭袁绍。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与袁绍相持。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还军攻白马(今滑县东北)。四月,曹操遣关羽迎战,斩袁将颜良于白马坡(今善堂乡朱村南),袁军大败,遂解白马之围。

  建安六年(201年)袁绍进军黎阳。

  建安七年(202年)正月曹操再克黎阳。

  五月 袁绍卒,长子袁谭自称车骑将军,屯兵黎阳。

  秋 曹军渡河攻谭,袁尚出兵助谭,曹、袁两军在黎阳激战。袁谭兵败,退守邺城。操留贾诩守黎阳。

  建安八年(203年)曹丕从征自邺城至黎阳,写《黎阳作》诗四首。

  建安九年(204年)正月曹操于淇水口(今前枋城附近)下大枋木筑堰,遏淇水东入白沟,借水运兵马粮草,以伐乌桓,并引白沟水于同山坡灌田7000余亩。

  建安十年(205年)黑山军屡为袁军所败,人心涣散。张燕率部投降曹操。

    西晋(265-316年)

  咸宁四年(278年)九月蝗灾。

  咸宁五年(279年)六月雹灾。

  太康四年(283年)七月大水,秋禾淹没,房舍多被冲毁,人有被淹死者。

  永嘉三年(309年)正月前赵王刘元海(刘渊)以朱诞为前锋,刘景为大都督,攻克黎阳,渡河南下。

  十一月晋北中郎将裴宪攻占黎阳。石勒以刘矩为中军左翼复克黎阳。次年正月,石勒自黎阳津渡河攻占白马。

  永嘉六年(312年)六月后赵石勒自棘津(今延津北)渡河,在枋头(今枋城)大败向冰,尽得其资储。

    东晋(317-420年)

  约在大兴二年至永和七年(319-351年)后赵主石勒依印度僧人浮图澄之言,在大伾山东麓依崖凿大石佛一躯,高22.7米余,以镇黄河。

咸和八年(333年)后赵石虎听蒲洪之议,迁关中豪杰及氐、羌等民众十余万户到关东,以蒲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驻防枋头城。

  永和六年(350年)后赵石闵作乱。故将段勤据黎阳,谋攻闵。

  是年关东氐、羌流民,乘后赵将崩溃之机,率先西归,路经枋头。公推蒲洪为主,众至十余万。蒲自称三秦王,改姓符。后赵大将麻秋将苻洪毒死。洪子健杀麻秋,去王号,诡称降晋,于枋头修宫室、课农桑,表示无意西向。不久,健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率全部流民西归。

  永和八年(352年)晋将戴施据枋城。施救援慕容氏,率壮士百余人入邺。慕容氏将晋国玉玺送与施。施暗中派何融怀玺护送至枋头。秋,晋将谢尚到枋头迎玺至建康(今南京)。

  太和四年(369年)七月晋大将军桓温率军五万北伐前燕,数战皆捷,兵抵枋头。燕主慕容?求救于前秦。秦以步骑两万救燕,断晋军粮道。八月,燕车骑大将军慕容垂大战晋军于枋头城外。晋军后援不继,败退七百里。桓温第三次北伐至此失败。

  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王苻坚率军攻邺城,擒燕主慕容?后返长安至枋头,宴诸父老,免百姓徭役,改枋头城为永昌县(亦名昌水县,北魏曾为汲郡治所)。

  太元九年(384年)夏后燕慕容垂遣慕容德于枋头击败前秦苻丕。

  十月苻丕遣将军桑据屯黎阳,以拒晋将谢元。谢将刘龙夜袭黎阳,桑据败走。晋陵太守滕恬之渡河守黎阳。

  太元十年(385年)二月东晋将领刘牢之至枋头,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今新镇),慕容垂引兵救援。

  四月刘牢之至邺,慕容垂逆战,败走中山。刘牢之追击,大败,还军枋头。

  是年前秦苻丕率邺城一带饥民于枋头就食。

  太元十一年(386年)翟斌鼓动苻丕,使丁零决防溃水,事泄被诛。斌兄之孙辽逃奔黎阳,投晋太守滕恬之。恬之喜射猎,薄部下,辽暗施小惠取信于众。十三年杀恬之据黎阳称王,僭号"大魏天王"。

  太元十七年(392年)五月慕容垂进军黎阳、临河,大破翟钊军。迁徐州流民7000余户于黎阳,派徐州刺史慕容脱镇守。

  隆安二年(398年)后燕慕容德率户4万、车7千,自邺迁往滑台。行至黎阳津,狂风大作,拓跋魏追军将至,三军惊恐。黄昏,河结冰,军民得以过河。天亮,魏军至,冰已融化。慕遂改黎阳津为天桥津。

  义熙十二年(416年)晋将刘裕伐秦,前锋入滑台。魏拓跋嗣遣叔孙建、公孙表自河内进军枋头。

南北朝(420-581年)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至枋头,命殿中尚书长孙真率五千骑兵袭击宋将王玄模,以解滑台之围。

  兴安二年至兴光元年(453-454年)间顿丘王李峻之妹入平城宫,得宠于文成帝,遂有娠,生献文帝拓跋弘,拜贵人。太安二年(456年)薨,谥元皇后,葬金陵,配飨太庙。

  太和年间(477-499年)于大伾山东麓建大山寺(今天宁寺),置高阁遮护大石佛。

 延昌三年(514年)顿丘(今浚县)人李世哲(李崇长子)以骠骑将军大破梁军,斩梁国龙骧将军文思之等,升拜鸿胪少卿。后任平南将军、大司农卿,出为相州刺史。正光五年(524年)七月卒,赠吏部尚书。

  熙平元年(516年)顿丘(今浚县)人李平卒,灵太后举哀于东堂,曾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文烈公。李平历任散骑侍郎、郡太守、州刺史、河南尹、都督、尚书右仆射,"高明干略,效智于时,出入当官,功名克著,盖赞务之英也。"

  孝昌元年(525年)顿丘(今浚县)人李崇卒,赠太尉公,谥曰武康。李崇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官至尚书令,政绩、战绩卓著,为一代名臣。

  孝昌年间(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编户11980,人50457口,属司州。

  武泰元年(528年)顿丘(今浚县)人李神轨(李崇次子)为都督,大败梁国李洪。不久,尔朱荣攻洛,神轨率众御敌。同年,于河阴迎驾时遇害,赠司空公、骠骑大将军、相州刺史,谥曰烈。

  建义初(528年)顿丘(今浚县)人李奖(李平长子)任镇东将军、河南尹。翌年北海王元颢入洛称帝,以李奖兼尚书右仆射慰劳徐州,徐州人不承颢旨,杀李奖,传首洛阳。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加其赠秩,慰此幽魂",追赠卫将军、冀州刺史。

  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

  东魏天平(534-537年)间东魏与南朝梁国求通和好,盛选使者。顿丘(今浚县)人李谐(李平次子)被聘为使主,受命出使梁国。李谐巧口利辞,行事机敏,江南称其才辩。使还,任大司农卿,加骠骑大将军,转秘书监。武定二年(544年)卒,年49岁,时人悼惜之。著有文集10余卷。

  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6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前枋城)。

  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

  北齐天保五年至承光末年(554-577年)魏收主编《魏书》出,载李平为陈留人,家贫贱。黎阳人李庶(李平孙)与卢斐、王松年等讼其记载不实,被治罪下狱,死于临漳狱中。后平反。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州治在枋头城,后迁至汲县。

    隋(581-618年)

  开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

  是年于卫州置黎阳仓(一说在大伾山北麓,一说在同山南麓),储河北之粮以饷京师。黎阳仓与洛口仓并重,"非一邑之仓,乃天下之仓也"。延至唐宋。金时黄河南徙,仓废。

  开皇六年(586年)于北齐东黎县治置临河县。

  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辖黎阳、临河二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

  开皇年间(581-600年)著名白话诗人王梵志生于黎阳,卒于唐显庆(656-661年)年间。王梵志一生坎坷,饱经忧患,身处社会底层,同情人民的疾苦。梵志诗明白如话,寓意深刻,"直言时事,不浪虚谈","远近传闻,劝惩令善"。梵志诗唐宋时风靡于世,远及西北边陲并传到日本。梵志诗不但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惠及一代诗人。王维、顾况、元稹、白居易、寒山、拾得等著名诗家皆受其影响。王梵志开创了唐代通俗诗派,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明清以来,梵志诗渐渐失传。清康熙年间编辑的《全唐诗》竟将梵志诗屏之门外。本世纪初梵志诗在"敦煌遗书"中被发现。今人编有《王梵志诗校辑》一书。

  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大业四年(608年)杨广征发河北诸郡男女数百万,开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长2000余里,黎阳县境内长百余里。

  大业七年(611年)山东农民起义军领袖张金称、渤海农民起义军领袖孙宣雅、高士达等率军数十万攻黎阳。隋将杨善会抵抗,义军失利,败走漳南。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在黎阳督运军粮的礼部尚书杨玄感乘机起兵反隋。六月,玄感入黎阳县,大索男夫,以讨来护儿为名,令各郡发兵,会于黎阳仓所。以元务本为黎州刺史,镇守黎阳。

  是年孙宣雅会合张金称、高士达等部农民起义军攻破黎阳仓。

  大业十三年(617年)夏李文相率众于黎阳起义。

  秋 河南、山东大水,死者将半。隋廷令饥民就食黎阳仓。司仓不按时发粮,灾民饿死无计。

秋后瓦岗军领袖李密遣徐懋功率军五千渡黄河,会同元宝藏、李文相、张升等来归各部,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民,旬日得胜兵二十余万,并在大伾山顶筑中军亭以指挥操练。

    唐(618-907年)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宇文化及于江都杀杨广后,拥兵十余万至东郡,留辎重于滑台,引兵北攻黎阳。徐世盇(懋功)据黎阳,避其锋,弃黎阳城以固守仓城。

  七月李密受东都杨侗之封,放弃与王世充之争,悉力以对付化及。化及攻仓城屡败,密伪与和,以痹其众。化及识计后,大怒,与密大战于同山下。密中流矢,屯兵汲郡。化及力竭粮尽,部下多叛逃,乃败走魏郡。密还巩洛,留徐世盇守黎阳。

  十一月徐世盇收到魏徵劝降信后,派人到长安请降。高祖李渊准魏征奏议,于黎阳设黎州总管府,辖四州(殷、卫、澶、洹)、八县(黎阳、临河、内黄、汤阴、观城、顿丘、繁阳、澶水),委徐世盇为黎州总管,封上柱国,莱国公,赐姓李。

  武德二年(619年)李密叛唐被杀,徐世盇奏请收葬获准。二月十六日,徐世盇全军缟素,以君礼葬密于大伾山西南五里。

  十月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率众攻克黎阳,俘虏淮南王李神通、魏徵、徐盖(徐世盇之父)等。世盇仅率百余骑渡河逃脱。不数日,徐世盇降建德,仍镇守黎阳。

  武德三年(620年)王世充以邴元真为滑州行台仆射。李密旧部、濮州守将杜才干恨元真叛密,杀元真,送首级至黎阳祭李密墓,后以濮州降唐。

  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故将刘黑闼起兵漳南,破相、卫、黎诸州,自立为汉东王。

  武德五年(622年)五月李渊派其子世民到黎阳,召集各路军兵赴济阴(今山东曹县)攻打徐圆朗。

  贞观十一年(637年)太宗驾幸东都,谷、洛泛溢洛阳宫,诏求直谏之士。卫州卫县(今卫贤)人谢偃上书,极言得失,深受太宗赏识,引为弘文馆直学士,后拜魏王府功曹。谢以善赋称著,世称"李(百药)诗谢赋"。贞观十七年(643年)卒于湘潭令。

  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黎州,黎阳县改属卫州。

  永隆元年(680年)八月大水,人溺死者颇多。

    是年在浮丘山巅始凿石窟造像。此后,开耀、永淳、如意等年间又有续雕,窟内雕佛像990余个,后人称之"千佛洞"。

  开元十四年(726年)大水,民众巢居或舟居。

  天宝五至六年(746-747年)诗人高适数次路经黎阳县境,作《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等诗,反映了淇河两岸、旄丘岗(今火龙岗)和黎阳城附近的自然景色。

  元和八年(813年)十二月滑州征役万人,于黎阳界黄河故道开黎阳新河,南北长14里,引黄河水入永济渠北流。黄河水势减弱,滑州少水患。

  开成三年(838年)永济渠于黎阳决口。

  大顺元年(890年)一月朱全忠自黎阳渡河伐魏博。丁会、葛从周先入黎阳、临河,会朱全忠于内黄。朱遣部将庞师古进军淇门。

    五代(907-960年)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梁主以刘?为宣义节度使屯兵黎阳。

  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二月李克用率军攻黎阳,被刘鄩击退。

  后梁贞明五年(919年)八月梁将王瓒率军五万自黎阳渡河攻魏州,至顿丘(今清丰南)回军。

  后梁贞明六年(920年)梁将牛存节率军攻河北,前锋入黎阳,收临河,克内黄。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八月梁将戴思远等攻陷淇门、共城、新乡。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郓州驻军两千人,奉李存勗之命,于黎阳开河以通漕运。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契丹军至相州(今安阳市),引军还。晋石重贵率军追之,遣将张彦泽屯黎阳。

  二月晋石重贵乘车渡浮桥,至黎阳犒军。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后周世宗柴荣令天下废除佛寺,寺僧还俗。相州节度掌书记马去非与大伾山寺僧众具表请求保留大伾山寺。柴荣下诏敕准保留。次年,镌石记其事。今存《准敕不停废记》碑。

    北宋(960-1127年)

  端拱元年(988年)宋廷于黎阳置通利军,属河北道。军中设"宣毅"、"威武"、"静戎驽手"、"清塞"、"保节"、"广济"、"装发"、"安胜"等军,戍守黎阳津,以抵御契丹南攻。后通利军改为安利军、平川军、浚川军。

  淳化二年(991年)通利军向宋廷呈旄丘岗等地十牧草地图。宋太宗赵匡义敕令检画其疆界。

  淳化四年(993年)通利军军民于迎阳(今迎阳铺)凿渠引水,至黎阳入河,以防水患。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黄河自通利军决口,汇入永济渠,冲毁军城。著作左侍郎李垂奉命至通利军,与长史共议治水事。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通利军民众筑大堤保护军城,于大坯、凤凰、紫金山之间低洼处挖渠泄水。

  天禧三年(1019年)大水,房舍多被冲坏,人多被淹死。

  天圣七年(1029年)地大震,军城(今浮丘山西)陷为湖,迁军治于浮丘山巅。

  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地大震,其声如雷。

  九月黄河泛滥,坏民房。

  熙宁六年(1073年)改卫县为镇,入黎阳县。

  熙宁七年(1074年)宋廷诏准三司奏言,于卫州置黎阳监,岁铸钱3.5万缗。十月十四日诏黎阳监,岁增铸折二钱5万缗。

  元丰三年(1080年)诏黎阳监铸钱20万缗。初为小平钱,后改铸折二为十。

  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变法失败,御史傅尧俞因支持变法被贬监黎阳草场。

  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黄河自苏村埽、迎阳埽破口,顺禹河故道,冲内黄县、魏县北流。

  崇宁四年(1105年)滑州、黎阳民众合筑向固城(今杨堤附近)。城内驻兵千人,以备接应滑州、黎阳兵事;又驻埽兵二千,治理河患,以十指挥统领之。

  政和五年(1115年)置浚州,州治在浮丘山巅,属河北路。浚县第一社区;

  是年督水使孟昌龄上书奏议于大山处建浮桥,宋廷诏准。蔡京以孟昌龄为督水监,于大伾、凤凰、紫金间筑二桥。徽宗赵佶命名,一曰天成桥,属浚州;一曰荣光桥(后改圣功桥),属滑州。工竣,在大伾山摩崖刻石记其事。蔡、孟借建桥之机,聚敛金帛,富比王室。民众困不聊生,怨声载道。

  重和元年(1118年)三月宋廷令浚州、滑州于万年堤(大金堤)广植树木,以固堤防。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借口北宋收纳辽将张珏,大举南进。金帅宗望率东路军攻陷邢、相、浚诸州。

  是年宋内侍梁方平率军驻守黎阳津,抵御金兵。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抵浚州。宋将梁方平望风而逃。南岸守兵焚天成、圣功桥,淹没溃兵数千人。梁部将韩世忠挥戈力战,突出重围,金兵取小舟渡河,直捣京师。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开封留守宗泽在卫州(今汲县)闻金人虏去徽、钦二帝,即举兵趋滑州,过黎阳,至大名,欲绝金兵归路,邀还赵佶、赵桓父子,因孤立无援而未奏效。

  是年金以明珠堇为河北统军,屯浚州。

金(1115-1234年)

  天会九年(1131年)黄河决口,大水自了堤头溃堤北流,冲出新河道。

  天会十四年(1136年)金将兀术率兵入黎阳。不久,北还燕山。次年,复入黎阳。

  天眷三年(1140年)金兀术自黎阳率兵攻汴京(今开封)。

  皇统八年(1148年)改浚州为通州,州城仍在浮丘山巅。

  天德三年(1151年)又改通州为浚州。

  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黄河大决,河道南徙数十里。自此,黄河在浚州境内断流。

  是年民众捐资捐料,重修大伾山东岳庙(今天齐庙)。

  明昌七年(1196年)六月二十九日淇河大决,同山摩崖记其事。

  贞二年(1214年)金将田琢被委为浚州防御使,屯兵浚州。

  贞三年(1215年)田琢于浚、滑诸州置连珠寨,加强军事防御。

  兴定元年(1217年)连年战争,民众不堪其苦。浚民公推王泉为棚长,据大坯山自保。

  兴定三年(1219年)金选精兵驻屯浚、滑等州。

元(1206-1368年)

  元初浚州改属中书省真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大名路。

  至元元年(1264年)置浚州纲,凡二十九,每纲设押纲官二员,管理漕运,有船30只。

  至元五年(1268年)八月卫河泛滥成灾。

  至元十九年(1282年)蝗虫为患,禾稼不收,饥民捕蝗果腹,乃至人相食。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于淇门镇建大成殿,后被大水冲坏。15年后重建,并刻碑记其事。

  至大元年(1308年)六月水淹卫辉、彰德二路,计淹地5370顷。

  延二年(1315年)水、旱、蝗灾并作,饥荒严重,民众背井离乡。

  至正十二年(1352年)水、旱、蝗灾并作。

  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攻破浚州城,杀知州王士元及其子致微,捣毁府衙,火烧清白堂,焚大伾山大佛阁。

 至正年间(1341-1368年)东张庄村民恨官府谒祭子贡墓之扰,夜平子贡墓,砸其碑,移子贡石像于大伾山脚下墓冢处。之后,地方官误祭假冢达二百余年。

    明(1368-1644年)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徐达率军平定中原,自封丘中栾镇渡河,下卫辉,兵至淇门镇。

  洪武三年(1370年)浚州人口不满五千,改浚州为浚县,编户50里,属北直隶省大名府。知县项如英择浮丘山北之平原筑北、东、南三面土城,西以卫河为屏障。于城西北隅建县署,其东建学宫。永乐、宣德年间续修。

  洪武八年(1375年)首次迁太原、平阳、洪洞、蒲、绛等地民众来浚。之后,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五年和永乐三年(1405年)又三次向浚县迁民。

  弘治二年(1489年)县衙受命清查草场,查明草场4处,面积74894亩。将草场座落、面积、四界等勒石。奉命每年上交骠马252匹,种马1260匹。

  弘治十年(1497年)夏加固县城,开挖护城河,深2丈,宽2丈5尺。两年后竣工。四隅增警舍。加固后,城周长730余丈,高2丈8尺。

  弘治十一年(1498年)兵部尚书邑人王越(世昌)病逝,谥号襄敏,赠太傅。吏部佥事王守仁(字阳明,著名哲学家)奉命送王越灵柩至浚,葬于大伾山西。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阳明滞留浚县期间,于大伾山讲学。所作《游大伾山赋》和《登大伾山诗》镌刻于大伾山巅。王讲学处后人称"阳明书院"(又名东山书院)。

  是年在城内察院之西尼寺建黎公书院。

  正德五年(1510年)县知事陈滞征民工于城西门外卫河上建云溪桥,沟通东西交通。又沿卫河右岸筑西城墙,使县城四面俱备。

  是年刘六、刘七(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领袖。河北文安人)农民起义军攻打县城。知县陈滞慌忙募兵防守。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

  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县知事田秀和邑人宋明改浮丘山佛寺为浮丘书院。

  嘉靖三年(1524年)从南京天宁寺移南藏经6053卷于大伾山寺。后因此改大伾山寺为天宁寺。  嘉靖六年(1527年)宁山、卫辉、彰德三府卫军屯驻县境,民田多被侵占。官府仍按原田亩征赋,民众受害深重。县知事杨麒施法均田。

  嘉靖八年(1529年)三任县知事杨麒、钱士聪、孟奇主修,王璜(新镇人,曾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主纂《浚县志》二卷刊印成书。现孤本藏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县史志总编室存复印本。

  嘉靖十一年(1532年)县知事邢如默依王璜建议,城向西南拓治。跨岗阜,枕浮丘,城如幞头。旧城堞改为砖。

  嘉靖十九年(1540年)文学家邑人卢楠遭诬下狱,蒙冤10年,在狱中发愤写作。其诗文倍受"后七子"推崇。有《蠛蠓集》(五卷)传世。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县知事蒋虹泉征民夫在浮丘山巅建碧霞元君行宫。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差役浩繁,民众流亡,甚者里甲一空,原编户50里改为40里。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县知事陆光祖令民众开挖长丰泊渠,南起中交御,北至屯子,长90余里,以泄积水。修筑南起长寿村(今长村)北至侯胡寨10余里长堤,保农田10余万亩。

  是年王璜主持开挖南起申店北至道口之新镇坡渠(今长虹渠)。

  县知事陆光祖增修县城,三年后竣工。北、东、南为城廓,环以深沟,是为内城。内城外西南隅三里余筑城,是为外城。全城设大小城门7个,城上每50丈设1台,东、南、北城门外建石桥。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卫河云溪桥坍塌,东西交通受阻。翌年重建。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家道口(今滑县道口)建浮桥。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县知事徐廷裸推行"一条鞭法",丈量土地,查出隐田84000亩,民众负担稍减。

  嘉靖年间于李家道口设税课局。

  隆庆二年(1568年)县衙奉命出卖牧马草场(在今火龙岗)种马、儿马、骡共630匹。

  万历三年(1575年)县知事杨在天宁寺内建藏经阁。

  万历六年(1578年)大名府知府王都奉命在善化山采运花斑石,修筑北京定陵。

  是年县知事任养心采纳群议,主持修筑长十余里之傅家庄堤,以防长丰泊水东浸。

  万历八年(1580年)县知事任养心主修、浚人李文眞主纂《续浚县志》八卷,刊刻成书。

  是年大名府各州派盐40200引,浚县一县却派25000引,超过邑民食粮数。知县任养心应民众之请,上书力陈改革盐政。

  万历九年(1581年)县衙奉命清丈土地,以多增为功,每百亩虚加17亩,有巷议者施以法。全县虚县土地97600余亩,民众畏刑,莫敢言。御史赫瀛(卫县人)回乡闻得此事,向户部陈明原委,免除虚田,恢复田赋旧额。

  万历二十年(1592年)县衙在屯子镇建常平仓。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县知事董元儒令民众疏浚长丰泊渠。

  天启三年(1623年)县知事赵建极下令加固县城,以防御农民起义军。在城外修三池,筑堤,夹岸置栅栏,人不得近城下。

  天启四年(1624年)卫河东决,祸及开、濮二州。

  崇祯五年(1632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逼县境。县知事张肯堂令各地严加防守,并组织乡丁屯驻淇门、黑山、宜沟等要地。次年,义军在宜沟、上庞、宫堂等地与官军激战。

  崇祯七年(1634年)县知事张肯堂主修、黄格主纂《浚县志》八卷,刊刻成书。

  崇祯十一年(1638年)县知事李永茂为抵御起义军,令各镇增设乡兵,仅淇门一镇乡兵达200余名。强令民众加固县城,城楼雉堞俱全。

  崇祯十二年(1639年)袁时中于开州(今濮阳)起义。不久,义军在了堤头与磁州官军激战。

  崇祯十三年(1640年)县衙为抵御农民起义军,在淇门、新镇、道口、屯子、五陵设卫河水栅。

  崇祯十四年(1641年)旱蝗并作,麦苗无存,斗米一千七百余文,民食草根、树皮,至骨肉相食。继之传染病蔓延,人死十之五六,甚至数村无人。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部将刘汝魁攻克浚县,委马世聪为浚县县令,并将滑、浚、长垣三县乡绅押至山西,分置边远州县。清初,陆续返回原籍。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大顺政权建立后,各州县施行"追赃助饷"法。浚县县令马世聪令乡宦纳银2万两,监生、生员纳银2万两。

  二月七日书法家王铎登大伾山,书摩崖"鹭涛虎岫"四隶字。执灯题"再至青坛》五绝一首。

  三月浚县前县署典史李化桂勾结乡绅,谋杀义军知县马世聪。事泄,李化桂等被处死。

    清(1644-1911年)

  顺治初(1646年前后)行绿营兵制,于浚县设汛,置把总1员、马兵10名、弓箭守兵14名、鸟枪守兵16名、字识1名。

  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农民义军潜入县城,袭击县衙。

  康熙四年(1665年)县知事刘德新于大山西崖建张仙洞(张仙,号三丰,宋代人,相传为武当派太极拳始祖,曾在大伾山设坛练拳)。

  康熙初(1666年前后)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四大儒之一)云游来浚,隐居象山云锦寺,设帐讲学,并在民间行医。张子白、赵素庐、马大士等皆系傅山高徒。

  县知事张中选令民众疏浚长丰泊渠。

  康熙十五年(1676年)县知事刘德新令民众在大伾山西山腰建吕祖祠,并依崖凿洞雕像。继之,又建太极宫、万仙阁、来鹤亭等。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北三河、平谷地震,浚县破坏严重。

  是年县知事刘德新主修、马秉德主纂《浚县志》四卷,刻板成书。

  刘德新将大山东南麓之禹王庙迁至大山巅,以纪念夏禹治水之功。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月初六日浚县地震,有声如雷,东西城门楼有损。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十二月初七日爱新觉罗玄烨(康熙)西巡回京路经宜沟。子贡后代端木谦到宜沟请求赐匾。玄烨至彰德(今安阳)行宫,书"贤哲遗庥"四字,又遣其子至浚县谒子贡墓祠。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县梁通洛在中心阁旧址建"文治阁"。

  雍正元年(1723年)县衙推行"摊丁入亩"田赋征收办法,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是年疏浚长丰泊渠65里,宽至2丈5尺,深至9尺。

  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请以河南省磁州换直隶省内黄、浚县、滑县以利漕运事获准,浚县改属河南省卫辉府。

  雍正十一年(1733年)宜沟镇划归汤阴县,南门外仍属浚县。

  乾隆六年(1741年)县知事鲍志周改新镇集巡检署为黎阳书院。

  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设铸钱炉1座,工匠10余人,年铸钱5万缗。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南巡返京,路经县境。

  乾隆十八年(1753年)疏浚白毛坡三岔渠,坡内涝害减轻。次年,修桥建庙并撰刻《重修三岔渠碑记》。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水、地震。县北马村一带,先有蝼蛄出。四、五月间,遍地出蛤蟆。地声如雷。六月初,大雨十三日,卫水漫溢,平地水深数尺,民房坍塌十之七八。

  是年乡里设四长,催输银漕。黠者乾没,致使民众再输。县知事李士琳详为经画,改43里为21所,置总约乡地,勒石悬堂。

  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商民段印诚捐资,清理卫河屯子码头至老关嘴河道,以利泄水和航运。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县知事赵易谦增修东门里义学并改为希贤书院。此后多次扩建增修,学田逐年增多,至嘉庆年间达1677亩。

  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明初即在县城西关落户的洪洞移民韩大宗改进造纸技术,从业人员日增,住地渐渐发展成纸坊街,草纸远销邻近各县。

  是年浮丘山碧霞宫正月庙会又有发展。其影响所至除本省区外,远及山东、山西直隶诸省十余府县。八月庙会也逐渐形成。两会期间,杨?屯的泥玩具、毛村的木玩具、石羊的剪刀、东张庄的柳编、新寨村的铜器等手工业品得以畅销,泥、木玩具销量较大。

  嘉庆五年(1800年)在大仁店(今大赉店)、定源店(今东高村)、卫县、淇门、新镇、道口、二郎庙7处设墩台,驻守兵31名。在县城、大仁店、苏村、朱村、中寺、新镇、淇门7处设递铺,以传递公文信件。

  嘉庆六年(1801年)县城南大街预备仓、北大街存留仓改名常平仓。南仓130间,北仓17间。

  是年全县有地478811亩,实征丁地银55381两。全县有53195户,258834人。

  县知事熊象阶总纂、偃师人武穆淳分纂《浚县志》20卷及《金石录》上下2卷,刻版成书。

  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七日天理教于滑县起义,当日占领道口。九日至十三日,义军3000人将浚城包围,多次攻城未下。十四日,义军在浮丘山碧霞宫内商讨攻城良策,后于城西南角施放火炮,利用云梯登城,又未奏效。前后围城达二月余。

  九月十七日起义军骑兵千余人在埽头一带与清军两千余人激战。二十八日,起义军攻打新镇。

  十月八日陕甘提督杨遇春驻军道口北。次日,甘肃总兵杨芳领兵至。起义军焚烧道口浮桥,阻遏清军。二十一日,总统军务陕甘总督那彦成纠集大军驻新镇。二十七日,清军一万余人分三路攻入道口,义军与之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离。清军在道口大肆烧杀,自晨至暮,一万余人被杀害,无数房屋被烧毁。

  道光元年(1821年)豁免嘉庆二十三年以前丁漕杂税。

  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县朱凤森改姑山尼寺为韫山书院,有学田250余亩。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八日县衙派科勒索,百姓聚集公堂,据理抗争。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卫河漫溢,杨堤等197个村庄受灾,倒塌民房3100余间。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大旱,饥荒,人价斗米。

  咸丰三年(1853年)浚县奉文组织联庄会,以防太平军。

  咸丰五年(1855年)五六月间浚县等地联庄会聚众抗官,清廷下令解散河南联庄会。十一月,浚县等地联庄会被迫解散。

  是年捻军截断漕运,卫辉府州县漕粮折银上解,每石漕粮折征银一两二钱五分。

  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十六日山东濮州、范县农民武装攻浚县城未克,转据道口镇。次年十二月十一日,焦克昌等率部数千人入浚县境。

  是年二十一所乡民向县衙呈文,要求免除协济外境兵差苦役。县衙迫于无奈,准如所请,勒石记其事。

  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七年(1861-1868年)捻军起义震动了封建统治阶级。道口、白寺、卫县、刘寨、屯子、大仁店、宫堂、张寨、淇门、大屯、钜桥、南王庄、豆庄、曹洼、河头、榆涧、裴庄、王庄、圈里、下高村、邢固、宋堂、焦庄、魏庄、南皮、池枣林、胡岸、侯屯、丰庄、赵庄、赵村、西枋城、大武庄33个村镇乡绅,强迫民众修筑城寨,借以自保。

  同治七年(1868年)三四月间西捻军首领张宗禹由陕西率部回援被围困于山东寿光之东捻军,路经浚县,派兵围攻县城,相持70余日。

  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至次年三月无雨,蝗虫肆虐,瘟疫流行,饿殍载道,人或相食。浚县城关挖义坑(长、宽、深各1丈2尺)6个,全被尸体填满。

  光绪四年(1878年)县知事程光溥奉命将东漕、南漕津米48000石和劝捐银6000余两,赈济灾民。

  光绪八年(1882年)县知事黄癠在李家道口三官庙街建黎南书院。

  是年盐商掺假提价,百姓吃盐困难,不少农户用碱土晒制小盐食用。

  光绪八年至十二年(1882-1886年)西关山西会馆改为崇正义学。原有义学分别命名为维正(道口)、养正(在浮丘山)、中正、清正(瓦岗)、守正(白寺)、纠正(小滩)、秉正(屯子)、坚正(淇门)义学。

  是年县城设局编查保甲。乡村联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设牌、甲长。村有村正,街有街长。每所分若干地方,地方举所正一人。事后刊行《保甲章程》。

  光绪九年(1883年)八月卫河于新镇郭村、码头决口,淹农田30万亩

  是年冬民众治理卫河,旧堤高、宽各加5尺,共长36600余丈。傅庄至侯胡寨一带居民将小堤加宽加高,总长4200余丈。双鹅头村民筑本村月堤,长1300余丈。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八月二十二日大屯、庄头一带大风,拔树倒屋,民屋庙宇多被毁坏。

  是年民众治理卫河十八里溜,长75丈,修石护岸40丈,疏浚河道90丈。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全县有村庄613个,45941户,261887人,实征丁地银55381两,县仓储谷12122石。

  光绪十三年(1887年)县知事黄癠总纂,李作霖、乔景濂分纂《续浚县志》八卷,刻板成书。

  光绪十五年(1889年)天主教由滑县小寨传入浚县。意大利传教士梅神甫在河道村传教。义和团运动高涨时,浚县民众赶跑了传教士。《辛丑条约》签订后,传教士重来,大兴教堂,发展教徒。

  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严寒,冻土达半米以上,卫河水几乎冻实,冰上可行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新镇人戴九成在天津经商,与英国人古约翰、医师雷达夫结识,经商议,三人乘船由天津至新镇,开办医院并传授天主教。西医西药始传浚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十九日黄风大作。二十九日,黑风大作。二月初九,黑风又作,风势浩大,白昼如夜,麦田被毁。然苛捐不免,民众乞讨者甚多。

  春 大饥。李海屯一宋姓农民,在庄头寺集合村民500余人,高喊"无吃夺财主,捐粮抗到底"口号,到申店、长屯、张堤等村示威,开展夺粮斗争。不到一天,参加者多达2000余人,夺粮7万余斤。与之同时,郭村300余名农民以镰刀、锄头等为武器,向本村财主开展夺粮斗争。一李姓财主在马车上架土炮相威胁。农民群众一拥而上,扔下土炮,砸烂马车,迫使其交粮1万余斤。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载?回京路经县境。

  同月县境内出现小刀会揭贴,上书"杀尽洋人"等口号。

  是年道口富商集资架设道口至卫辉(今汲县)电话线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县城、道口遍布揭贴,欲杀铁路、矿务洋人。河南地方当局拟令洋人至道口暂避。

  十一月道口镇居民反对添设厘局、苛征粮税,商店罢市。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推行"新政",颁布《学堂章程》。淇门、县城官立两等小学堂成立。此后,新式学堂渐次兴办。

  是年怡和洋行唐玉田于道口镇创办继兴公司,用机器加工面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淇门一带几家富户合股开办工艺厂,职工10余人,用改良木机织毛巾、棉布。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学署,设劝学公所。

  是年县知事陶珙、教谕张会同乡绅王恩桂、李承治等人,于浮丘山千佛寺创建浚县农业中学堂。设1个班,学生30余人,开土壤、肥料、森林、桑蚕等学科,并设试验场1处。1908年7月,浚县农业中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冬,学校停办。

  浚县英文学堂于县城南大街希贤书院创立,学生50名。

  浚县师范讲习所在城内南大街常平仓(今城关粮管所)建立。

  平汉铁路(北平至汉口)通车。经县境西部9公里,设大赉店、宜沟(今属汤阴)两个车站。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兴建的道清(浚县道口镇--博爱清化镇)铁路建成通车。县境内长25公里,设两个车站,对浚县尤其是道口镇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是年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大赉店一带饥民3000余人拥进大赉店火车站裕太成粮栈仓库,夺得粮食6万余斤。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一月浚县工税局自制自行车。省府派专人前来检验,称"该车虽云自行,实假人力,且觉不甚灵便。欲图获利,尚须改良。"

  是年留日河南同盟会支部派遣杜潜(扶东)等回开封组织同盟会分部。开封私立中州公学教员张宗周(县城西后街人)加入中国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为巩固其统治,极力推行"新政",各地纷纷开展自治运动。十一月,浚县地方自治研究所成立。次年一月,浚县地方自治筹备事务所成立。宣统三年十二月,浚县自治公所成立,分设议事会和参议会。 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初俄国东正教会在道口建学堂一所。

  宣统三年(1911年)在汲县求学的浚籍学生陈运贞、刘题名、朱兆鲁等人发起组织"广知书会",会址设在淇门镇,有会员30余人。


白杨礼赞 浚县大事记 http://baiyanglizan.blog.hexun.com/22595209_d.html

『浚县文化』大事记 http://www.mipang.com/blog/15800.39b.htm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浚县栏目    站长:姚慧明   毛冰雪

电话: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毛冰雪  郑厚德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