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九卷 2014年
     

 

评论探讨 - 庆祝与质疑

庆祝与质疑
 


作者:姚慧明  加入时间:2014-9-15 0:22:34

庆祝淇河被命名为首个中国诗河

质疑媒体在此新闻中的某些表述
 
欣闻淇河被命名为“中国诗河”,心情无限激动。这是中国首个以诗歌命名的河流。这是中国诗坛、文坛的大喜事!这是鹤壁160万人民的大喜事!也是淇河流域人民的大喜事!这将使淇河和鹤壁的芳名更加远扬、深入人心,将对鹤壁市以致整个淇河流域的文化建设、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也将对淇河文化的研究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意义非同寻常,不可低估!
 
《鹤壁淇河获"中国诗河"称号,百名诗歌爱好者参与》,这是2014913网络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题目。原创是中国知名大媒体中新网人民网
 
看到这题目,感觉:第一是惊喜,第二是遗憾。
 
惊喜,作为淇河流域的人恐怕没有人会不惊喜,尤其是鹤壁人。
 
遗憾呢?感觉这题目怪怪的:“鹤壁淇河”,显然是偏正词组,意为“鹤壁的淇河”,那么淇河什么时候独归鹤壁所有了?与淇河流域的其他地区相比较,尽管淇河所流经的鹤壁地段最长,而且是其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河段,但她也不是唯鹤壁所有。如果淇河独归鹤壁所有,那么“中国诗河”也只能由鹤壁人独有独享,淇河发源或流经的山西陵川县,河南的林州市、辉县市岂不就无权称他们地域内的淇河河段为“中国诗河”了呢?他们岂不也无权为这条“中国诗河”而骄傲自豪了呢?这样剥夺他们的权利合理合法吗?他们对中国诗歌学会这样做会有什么评价什么心情呢?会对鹤壁市产生什么感想呢?晕!
 
再看题目的后半句“百名诗歌爱好者参与”。“百名诗歌爱好者”是说参与的人“多”吗?与160万鹤壁人相比,占多大比例呢?“参与”,参与什么呢?参与写诗?参与“中国诗河”命名?参与……。没头没脑,五里云雾!
 
 
还有一些表述:“据考证,现存历代诗人游览吟咏淇河的诗文有300多首,《全唐诗》中咏诵淇河的诗歌近40首,而在《诗经》中,有39首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历代描写与鹤壁有关的诗歌总计有2万多首”。
 
“据考证”,据谁考证?没说,姑且看作是文章作者自己考证吧。看来作者似乎还是客观的,负责任的。“现存历代诗人游览吟咏淇河的诗文有300多首”,依据呢?“历代诗人游览吟咏淇河”,到底是哪个朝代的那些诗人游历过淇河?而且留下诗作?你是怎么统计的?你弄清楚了吗?你能弄清楚吗?中国的古代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笔者从2003年至今,十年多时间内,所搜集到的包括《淇河古诗三百首》中已有的咏及“淇”河的诗词,已有1000首左右,单就《四库全书》中咏及“淇”河的诗词还远远未收集整理完毕。可以预计,这些咏及“淇”河的古诗词的统计数字,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是一个不断增加的变量。至于哪些是“游览吟咏”很难鉴别清楚,你怎么就煞有介事地“据考证”笃定“有300多首”呢?说得不好听些,这叫信口雌黄。
 
       再说“《全唐诗》中咏诵淇河的诗歌近40首”。据本人十年前的研究,《全唐诗》中共有52首“咏及”淇河的诗,没有一首是纯粹“咏诵淇河”的。其中有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新闻作者们是否误将这“十三首”作为一首看待了。若果然如此,应正好误为40首,借助网络这是很容易准确查清的数据,何须“近”40首呢?
 
        另有“《诗经》中,有39首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这句话,不知道是怎么“考证”出来的。其实《诗经》中有六首直接咏及淇河的诗,但仅仅是“咏及”而已,要说能谈得上“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诗句共有十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但这也只能说是直接描写“到”淇河风光。《诗经》中咏及“淇”的词句还有13处:“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淇奥》、“送我乎淇之上矣”(另有两句与此相同)、“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淇水在右,泉源在左”、“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有狐绥绥,在彼淇厉”、“有狐绥绥,在彼淇侧”,这13处词句仅为“咏及”“淇”,连描写“到”淇河风光也谈不上要说《诗经》中《邶》《鄘》《卫》三风39首源自淇水卫地的诗篇都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那实在是妄说。其实,要说哪首诗整篇都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诗经》中一首都没有,连“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那十句诗,对于相应的整篇诗主题来说也是间接的、附带的。但须说明的是,这并不是否定淇河与《诗经》罕见的深密关系,只是要实事求是,不可言过其实,信口雌黄而已。动机愿望可能是好的,但效果背道而驰,事与愿违。真理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成了谬论,这句格言太精彩了!让我们谨记!谨记!
 
最后说历代描写与鹤壁有关的诗歌总计有2万多首”这句话。“历代描写与鹤壁有关”,这一概念的外延要比“历代诗人游览吟咏淇河”的外延大得多,但这“2万多首”连“据考证”的话也没有,说明根本就不打算负责任,证据恐怕也拿不出来,八成也是大胆瞎蒙的。

        这就是中国今天两个知名大媒体这条新闻的表述现状!他们某些媒体人的学识水平现状!他们的责任心即敬业精神现状!可悲!

       这些错误的或欠准确的表述,借着“中新网”“人民网”“中国诗歌学会”等如雷贯耳的大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谬种流传,在一定程度上玷污中国诗河——淇河,玷污淇河文化,玷污鹤壁的名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我们的专家学者必须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不是文化舞台下的观众,只是看热闹;我们要像医生一样,永远盯着文化的病灶,这是我们最主要的责任。”当然笔者并非斗胆以“专家学者”自居,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应该具有捍卫民族文化纯洁的责任。笔者直言无忌,也许一隅之见,难免偏颇,诚望大家学者批评指正。       

      “中国诗河”命名的新闻集大成:   鹤壁淇河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河_郝子奇_新浪博客



 
     
庆祝与质疑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