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
“爱心妈妈”张晓娟右与小金铭在一起 资料图
张晓娟先后救助4个孩子
累计付出20余万元
记者 谷武民 通讯员 童木
核心提示|
鹤壁一中年女士平时对网络情有独钟。但是她不聊天,不网游,专门关注在当地论坛上网友发出的“求助帖”。继而跟帖安慰,倾囊相助。10年来,这个靠工薪生活的热心大姐在家人支持下,先后与4个素昧平生的孩子结成“爱心对子”,为他们治病、资助付出20余万元。
昨日不惑之年的张晓娟说起自己10年来一直执著痴迷的“爱瘾”时依然不含糊:生命不息,付出不止。
【缘由】
一场误解引出爱心一片
张晓娟是鹤壁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丈夫李志刚是鹤壁市公安局民警。
14年前他们结婚后,夫妻恩爱,虽然收入不多,但对于二人世界而言,工资还是有些盈余。
10年前的一天,张晓娟无意间发现丈夫每个月按时交回家里的工资数额不太对劲儿。
这就奇了怪了。张晓娟回想起当年,有些哑然失笑。细心的她开始调查丈夫是否做了对背叛感情的事儿。一天晚饭后,小夫妻之间发生了结婚后第一次争执。
丈夫“坦白”的结果,是3个月前,他在电脑上一个鹤壁论坛中看到,该市西部山区庞村镇一名姓卢的农村贫困女生家境难以维持学业。一番曲折就与这名女生的班主任取得联系,每个月都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元生活费交给对方。
【上瘾】
与4个孩子结成“爱心对子”
了解到真相后,张晓娟深深为自己丈夫的义举而感动,开始对网络论坛上的一些帖子关注。
2003年春节后,一个小男孩的痛苦表情和家境惨状让她念念难忘。小男孩9岁,家住滑县白道口乡周村。他趴在家门口的地上,双手紧抠着地,脸憋得紫青。
通过跟帖,张晓娟知道这孩子从小没了爹,随母亲改嫁了,是先天性心脏病,家里穷,没钱治,就这么干耗着。
随后,张晓娟和丈夫来到小男孩家,他叫小艳强。很快,孩子被接到了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检查,法式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张晓娟两口也豁出去了。他们通过医院从北京接来了专家。小两口所有的积蓄都压到了住院处。手术成功了,小两口的8万积蓄也花了个精光。
为了照顾小艳强渡过危险期,张晓娟动员全家老少在重症监护室轮流值班。整整八天八夜。在张晓娟夫妇的后续资助下,孩子顽强地活了下来,上了几年学,现在在新疆打工。
不久,一个叫张德伟的男孩接踵而来,同样的怪病,刚刚7岁。为救助小艳强付出了很多,自己的儿子才两岁,教育加营养又需要花钱,但是一种莫名的责任又驱使张晓娟无法拒绝。
张晓娟的擅自承诺在家里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没有和家人争执,她从同事那里转借了5万块钱送到了医院。手术后,张德伟又活了四年,去世了。
2011年,张晓娟上网看到鹤壁市山城区第八小学女生李金铭,为了给卧病多年的父母买肉包顿饺子,剪掉自己的头发去换钱的事迹,被深深震撼了。
她主动找到区妇联领导,要求和李金铭同学结对帮扶,承担起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山城区妇联为此举行隆重仪式,成全一对特殊“母女”。
10年来,这个靠工薪生活的热心大姐在家人支持下,用滚烫的爱心先后与4个素昧平生的孩子结成“爱心对子”,为他们治病、资助付出20余万元。
【期盼】
要成立爱心志愿者组织
多年跟帖奉献爱心,自己也曾欠下外债。丈夫无怨无悔,默默地陪妻子承担起了还债的任务。为了省钱,张晓娟几年都不敢去添件衣服。儿子要上幼儿园了,张晓娟一打听,城里的幼儿园每月需要几百元不等的费用,而近郊的农村幼儿园则只有几十块钱的学费。她咬咬牙,狠着心选择了后者。
“那几年,从来不敢给儿子改善生活。奶粉都是拣最便宜的,吃个包子就算是营养品。”说着,张晓娟眼圈红了。
为了筹集爱心款,除了省吃俭用,她利用自己懂经营的优势,动员妹妹代理了一家品牌酒。作为回报,妹妹经常帮她圆梦。
至于以后打算,张晓娟有了新思路:和好朋友们合计一下,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组织,这个有关部门也很支持。下一步他们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让真正需要爱的人得到关爱。
作者:谷武民 童木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