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日报记者 王利英
日前,记者联系侯惠儒时,她还在台湾。“这边的事儿办完我就回鹤壁,你可以先去山上转一转。”电话那边的她说。
侯惠儒被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一带的群众称为“黄太太”,她是台湾人。7年前她来到这里,搞起了荒山绿化。
在她的带动下,柏尖山村周边荒山都被承包出去
当天下午,记者顺着盘山公路,来到了淇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竹园自然村。淇滨区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陈合杰介绍,柏尖山村下辖柏尖山和竹园两个自然村,共有310人,村中除了300余亩耕地外,其余8600余亩皆是荒山,以前人们嫌弃山上石头多、土少,不愿意承包。
因正值植树好季节,在前往竹园自然村的路上,记者沿途看见很多植树者的身影。“近两年,大家看侯惠儒将承包的荒山打理得井井有条,树苗、花卉长得挺好,绿化荒山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柏尖山村以及老望岩村附近的几千亩荒山全被承包了。”陈合杰指着一座山头说。
向往淇河,承包1500亩荒山种树
来到竹园自然村,一座整齐的小院映入眼帘。小院主房共十间,依山而建,两侧各两间耳房,别致、幽静。
“这是黄太太住的院子。俺村比较偏,没有通有线电视和网络,她看不了电视、上不了网,不上山时只能看看书。”“她一个女人,天天跟我们一群老头上山捡石头、抬土、挖坑、种树,真是不容易,只有到了暑假,她儿子才过来陪她住一段。”“黄太太是个好人,年前郭体材(孤寡老人,今年82岁)病了,是她开车送去卫生所看的病,平时买菜磨面都给他捎一份,跟亲闺女似的。”一听说记者是来采访侯惠儒的,在村口晒太阳的几位老人争相介绍。
这几位老人都是侯惠儒植树的帮手,今年77岁的郭体富是村里老一辈的人中“见过世面”的,也是村中公认的植树队队长。他告诉记者,竹园自然村没有学校、小卖部、卫生所,干啥都不方便,村中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只剩下一群老人守着村子。
“黄太太是2007年来我们村种树的,一下子承包了1500亩荒山。我问她为啥看中了又偏又穷的竹园村,她说她喜欢诗经文化,《诗经》里有许多描写淇河的诗歌,她就沿着淇河从头走到尾,觉得竹园村村名好听环境又好,就选中我们村了。”郭体富老人告诉记者。
7年共栽下63个品种35万余株植物
记者从村民那里得知,侯惠儒植树并不是为了挣钱,这些年,她投入的钱一分都没有收回来。而她在栽种植物时,显得也很随性,用她的话说,就是“自然就好”。“这路边是去年刚栽种的竹子,山上那些小树苗是白皮松,前面是蜡梅、牡丹、芍药。”跟着郭体富老人,记者来到竹园村西南侧的山上。“这些石头都是我们从山上捡的,黄太太比我这个从小在村里长大的老头子还能吃苦。”郭体富指着村边、道路边、山上一堵堵由不规则石头砌成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墙说。
山上石头多,土少,侯惠儒就带着几名工人四处找土,记者还在她承包的荒山脚下发现了两个洞口约两米高的山洞,郭体富说,山洞是他们掏土时挖的,约70米深。
山上除了白皮松、梧桐、核桃等树种外,还种植了梅花、葡萄、玫瑰、牡丹、芍药等花卉。“还没封山时,经常有人到山上放羊,好好的树苗都被啃了。现在上山放羊的人少了,又有些来旅游的人,吸烟不注意防火,烧死了一些树苗,去年还烧死一大片牡丹花,黄太太心疼得都哭了。”郭体富说。
7年过去了,现在山上已种植梧桐、柏树、樱花、核桃、梅花、葡萄、玫瑰、牡丹等63个品种35万余株植物。侯惠儒说,现在自己承包的荒山绿化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对绿化后的山作何用途,现在正在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