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囚放文王
文王被囚一事,历来被当作帝辛残暴的一大罪状。
文王即西伯侯姬昌,周族的首领,死后周人才谥西伯为文王。此人懂天文,知地理,会卜阴阳,据说上知五百年,下知八百年,当时在商朝为官时,文武百官都把他当做圣人看待。
根据《封神演义》记述,文王曾因涉及九侯女一案,险被帝辛杀害,最后免去死罪,被囚进了羑里。其实,历史的真实是周文王在西部不老实,蠢蠢欲动,招兵买马,伺机妄图进犯中原,被帝辛察觉,才果断囚禁。
羑里,即现在的羑里城,也叫文王庙,位于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的地方,是当时殷商时期囚禁政治犯的监狱,犹如夏时的夏台和周时的囹圄一样。羑,即指“洹荡之间”为羑。有道或导之意。洹是北面的安阳河,荡是南面的汤河。洹荡之间统称羑里,是周文王被囚时活动的范围,住的地方在羑里城。这座监狱,既没有高大的城墙,也没有兵士看守,或许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画地为牢”吧!还有人说是因河边的羑河村而得名。不详。
姬昌在羑里囚禁期间,甚感寂寞,受伏羲先天八卦的影响,推演“周易”于羑里,聊度狱日。《周易》为群经之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等。孔子晚年读“周易“,爱不释手,留下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这是后话。
姬昌在羑里,一囚便是七年,帝辛毫无释放的意思。
文王有个长子,叫伯邑考,由于思父心切,忧心如焚。他知道商王喜欢珍宝奇物。一天他不听别人的劝阻,带上国有的三件宝贝,快马前往朝歌,替父亲赎罪。
这三件宝物是什么呢?一件是七香车,据说人坐车上,机关一拨,便能自动行走;第二件是醒酒毡,人醉后,卧此毡上,便立刻醒酒;第三件是白面猴,会唱曲,能作掌上舞蹈。在今天看来,都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都是稀世奇宝。当然,同时送去的还有美女和善马。
伯邑考见了帝辛,并把三件宝贝献上,帝辛满面欢喜。这时,伯邑考满希望帝辛开恩,会把父亲放出。可是帝辛根本没提释放文王的事。只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给了他一个替自己驾车的差事了事。
不久,伯邑考灾难来临。在一次酒宴上,由于伯邑考正面谏君,被苏妲己认为不敬,挑唆帝辛将其剁成肉酱。一时引起帝辛灵感:“人说姬昌是圣人,会卜阴阳,能演文王八卦。我如今就将他儿子的肉做成肉羹给了他。他若是吃了,说明他不过是妄传之虚名耳;他若是不吃,便是真圣人,我便杀了他,以绝后患。于是帝辛便派人把做好的肉羹,送羑里文王那里。说是帝辛打猎,弄来的鹿獐,把它做成的美味。送给贤侯品尝。
文王是什么人?周国的王侯,懂阴阳,会八卦,能切会算。他怎能不知道帝辛安的什么心?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佯装不知,痛苦地把那人肉羹吃掉了。并对来人谢了帝辛的赏赐。使臣回去,把经过情形禀告给帝辛,帝辛不禁拈须哈哈大笑:“果然不出朕所料。你姬昌是什么圣人?果是圣人,岂有啖子之肉哉!”从此以后,帝辛便不再象以前那样,担心姬昌会造反了。
以上讲的这件血淋淋的事,《尚书》里没有存档,《史记》里没有记载,只是《封神演义》的独创。
不过,文王拘,而著《周易》。说明文王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并未遭到太大的折磨,否者,他是不会静下心来写书的。而且周人也没有宣传文王在狱中如何受虐待,如果文王真的受虐待,周人是不会放弃这个攻击帝辛的机会的。
还有,帝辛杀伯邑考而为羹,让文王吃。这事也不可信。帝辛对文王尚且不虐待,他何必要杀他的儿子以增加仇恨,激化矛盾呢?况且,《淮南子·汜论训》曰:“立子以长,文王舍伯邑考而用武王,非制也。”说明文王长子伯邑考不能继位,是其父把他“舍”了,而不是帝辛把他杀了。
话说回来,伯邑考被杀的消息传到西妓,姬昌的次子姬发哭的死去活来。为了使其父文王早日归国,便听了散宜生(周文王的谋臣)的话,准备了有莘氏的美女,骊戎国的文马,有熊氏的驷,还有其他的奇物,走了费仲的“后门”,献给帝辛。帝辛大悦,立刻赦出文王。
文王到了朝歌,见了帝辛,谢帝辛赦宥之恩。帝辛也嘉奖了文王的狱中表现。说他七载羁囚,毫无怨恨之心,反倒祈国绵长,天下太平,可见卿有颗忠诚的心。
“朕实有负于卿。这都是那个长鼻子,蹶耳朵的人说你的坏话,让朕做了错事。”
文王一听,才知道是北伯侯崇侯虎陷害了自己。帝辛接着说:“现在朕赦免你无罪,并加封你为贤良忠孝百公之长,特专征伐,并赐你白旄、黄钺,坐镇西岐。”
文王暗暗生喜,三呼万岁,谢了龙恩。帝辛赐宴于龙德殿,并让文王夸官三日,然后送文王荣归西岐。
据说文王夸官的当天,朝歌城里的百姓人山人海,扶老携幼,拖儿带女,挤满长街,争看文王的夸官。他们都为文王能出牢狱而欢庆。
正夸官中,文王忽听到自己坐骑的马脖子底下发出声音:“姬昌,姬昌!还不逃亡?”仔细听听,却又是“叮当、叮当、叮当”的鸾铃声。文王不以为是,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又听到“姬昌,姬昌,还不逃亡?”的声音。这时,文王顿时方梦初醒,心想:“帝辛生性多变。今逢特赦,还不早日飞出牢笼,游的什么街?夸的什么官?”于是文王趁夜色朦胧,在散宜生、闳夭的帮助下,脱下官服,打扮成夜不收号色,出了玉门关,来到一个小山口,但见树木森森,流水潺潺。此时文王等人已走得人困马乏,腹饥口渴。文王下马,饮了几口溪水。顿时,觉得腹内一阵疼痛,面色腊黄,汗流雨下。感觉到腹内有什么东西在不停地蠕动,摇摇欲倒。这时随从散宜生、闳夭赶忙上前扶住。只见文王恶心欲吐,嘴尚未张开,一块肉团已从口中喷出,落地一滚,变成一只兔子(吐子),跑向远方。他知道这兔子本是自己的儿子伯邑考所变。霎时却勾起自己无限伤情。心想自己即时到了西岐,回到了故土,父子重聚,夫妻团圆,可是伯邑考儿再也见不到了,怎不让人肝肠寸断?一时心中悲伤,泪如倾盆雨下。但为了早日逃出虎口,重新商计,文王在散宜生、闳夭的劝解下,强忍住心中的悲痛,上了马,沿着曲折的山路,直奔西岐周国去了。
这些描写,作为神魔小说虚构的故事,倒也生动感人;可作为历史文献看待,实在让人难于置信。
事实情况如何呢?
——“商王朝要全力对付东夷,为了稳定后方,又把文王释放了。”(见《中国古代史》)文王出狱之后,帝辛“杀牛而赐之”。(见《淮南鸿烈解十二》)帝辛宴请文王,并不无愧疚地对文王说,告你状的是一个长鼻决耳的人。文王说,这是崇侯虎的形象。作为一个国君,连谁给他回报的都告诉被告者,这似乎显得幼稚可笑。后来,帝辛为了安定西方,就依靠文王,赐文王弓矢斧钺,让其获得征伐大权,为巩固殷的后方作贡献。为了名正言顺,帝辛封文王为西伯。
帝辛对文王有情有谊,有信任有希望。就连文王取得征伐权之后,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即黎)国,伐邗,伐崇,帝辛都不怀疑他另有图谋。这还引起大臣们对帝辛的极大不满。事实是文王利用商王帝辛对自已的信任,完成了对商朝的战略包围,打下了灭商的坚实基础。
在这里却看不见帝辛的残暴,倒是见到了周文王的不仁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