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寺村
肥泉村
张家大院
郭安元旧宅
凉水泉村
李家大院
老当铺
王镇故居
吴家大院
姜氏旧宅
分布在鹤壁大地上的一些古村落、古建筑,犹如一颗颗明珠,美丽而神奇。它们融合丰厚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人类悠长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张家大院
墙古巷深的明代大院
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是张姓人聚集的古村落。张家大院北倚黄牛坡,南望凤凰岭,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明代建筑格局。
张家大院坐北朝南,东西四纵排列,具有典型的儒家文化特色,院落之间由两个“三门相照”和一个“五门相照”遥相呼应。
高墙古朴,窄巷深幽,长满青苔的青石道曲折回环,置身其中,仿佛走进历史长廊,可以细细品味岁月的幽远和沧桑。
整个院落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以山石做墙基,以青砖立墙,以青石铺地。高楼有垛口,院与院有夹角门道,地下有地道,临街有炮楼。院套院,院通院,犹如迷宫。
主院为“五门相照”,是张氏起家之处。院子南边还建有炮楼、枪械库等建筑,两层高的房屋有多个窗户和防御工事,便于站岗放哨,或存放枪械。
肥泉村张氏后人以皮货、食盐发家,是汤阴县以西最大的地主,虽是大富之家,却有“张大善人”的美誉,1942年、1943年大旱时曾救过大批难民。
淇滨区钜桥镇老当铺
见证繁华与战火
淇滨区钜桥镇曾是以繁华著称的大镇,钜桥镇钜桥村有一个老当铺,见证了这些繁华。
老当铺始建于清朝中期,已有200多年历史了。
老当铺是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坐落在一座幽静的小院中,院里树木青翠,主人种的蔬菜长得很是喜人。
墙体上面有圆拱形窗户,下面还有方形窗户,门前有台阶,平望顶部还建有垛口。
如今,老当铺的外墙体已成灰黄色,上面还有几道颇为明显的裂缝,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在这里储粮过多挤压所致。
据说,这是当年一个路过此处的山西人所建,后来卖给了一个叫李维成的山西人。
当时,当铺与银行同等重要,故而墙体很厚,门窗都用铁皮裹着,顶部加有垛口,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能。这座建筑历经多次战火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得益于它的构造和做工。
如今的老当铺内堆放了许多杂物,正对着门口的墙上贴有毛泽东和其他开国元勋的画像。
浚县白寺乡白寺村
五脊六兽”诉说明清繁华
白寺村,位于浚县白寺山东路。据《水经注》记载,秦始皇东巡,于白寺山祭祀西岳。
白寺村中至今仍保留有大片清代民居风格的建筑,村中道路蜿蜒曲折、古朴幽静,青砖碧瓦成群连片,护村河穿越东南而过。
历史上的白寺村人多以种田为生,后来有人在山上打石头为生。明末开始,石头建筑在村子里多了起来,当时修建的古民居有不少保存至今。
其中最有名的古民居就是“武举府”。武举府为三进院,硬山式建筑,屋顶上有“五脊六兽”。我国古建筑通常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即“五脊”,“五脊”之上安放六种人造神兽,合称“五脊六兽”。
在清朝能够建得起“五脊六兽”的人都是达官显贵,其他官员经过都要下马落轿以示尊敬。
像白寺村这样成群的、以石砌为主的清朝建筑群,在中原很少见,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保护价值,如今白寺村已入选省级传统村落。
古民居外成排的拴马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置身其中,有种跨越时空的沧桑感蔓延开来。
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李家大院
三面环水“尚书府”
四水归堂“小故宫”
占地50亩的建筑群、并排5个“九门相照”、历经400年依旧器宇不凡……
这就是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的李家大院,堪比山西乔家大院、巩义康百万庄园。
一弯清澈的河水从大胡村蜿蜒穿过,河的北岸树影婆娑,高墙灰瓦、飞檐兽脊逐渐清晰起来。
推开一扇厚重的大门,走进李家大院,曾经的车水马龙、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如海市蜃楼般浮现在眼前。
李家大院是明朝嘉靖年间工部尚书李燧的旧宅,此宅三面环水,风水极好,被称为“尚书府”。
“女儿楼”是尚书府的主要建筑,共三层,正门刻有“平为福”三字。此楼比其他楼房精致,相传是李燧的孙女李枝用私房钱所建。
李家大院在当地有“小故宫”之称,整个大院古色古香,布局严谨,整齐端庄。穿行其中,房屋的四梁八柱、花墙砖雕、屋檐陶兽,都透射出古朴神秘和人文魅力。
李家大院是独特的古代建筑艺术瑰宝,已入选河南省文化保护名录。
淇县
灵山街道办事处
凉水泉村
石头村落
从淇县古灵山往西,蜿蜒的乡村公路如蛇行谷底,向上延伸,尽头便是凉水泉村。
在村头的空地上,一棵百年椿树高入云霄,仿佛历尽沧桑的老者在静候来访者。
凉水泉村建在山谷,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于青山绿树之间,处处透着浑然天成的质朴与低调,至今未曾沾染都市的喧嚣。
凉水泉原本叫“两水泉”,因村东西两头的两股泉水而得名。
关于凉水泉村最早的记载见于《淇县舆地图说》:“两水泉,城西北28里,户口并两流水,北依山,南临沟。”
村里的70多座石头房,多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其中两座相邻的清代四合院保存得很完整,据说是大地主王星和王秀兄弟俩的宅院。
四合院都是两层建筑,采用一脊两坡的建筑形式。墙体由石块砌成,平整而结实。正房的压门石上,刻有“行仁义事”四个大字,书于清宣统元年。
青石灰瓦,上百年的石头房依旧坚固,它们出自深山,鲜见外人,但它们见证了诸多世事变迁……
开发区申屯村
姜氏旧宅
清代
中原民居缩影
从京广高铁和京港澳高速桥下穿过,向北一公里就到了申屯村姜步云旧宅。
据碑文记载,姜步云是“儒人、邑庠生”,即秀才。
姜氏旧宅正屋门楣青石上刻的“居仁由义”四字即为姜步云手书,意为“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
当时,姜步云教育子孙读书、写字,同时在楼上养鸽子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
姜步云旧宅作为一处清代晚期建筑遗存,虽部分残破,但其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诸多特点,反映出古代建筑由繁到简的变化特点。
姜氏故宅保留了浑厚庄重的雕刻艺术装饰,能体现光绪年间中原民宅的风格,有较高的保存价值。(网友“仰望星空”摘自《河南旅游新生活》)
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
会讲故事的古村落
山城区鹿楼乡肥泉村有“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的美誉,这里的一山一石一房都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肥泉村三面环山,西傍鸡冠山,南望凤凰岭,是天然的动物养殖场所。
建村前,此处是野生动物的乐土,豹、豺狼、狐狸、獾子、鹿……经常栖息于此。传闻殷纣王看中此地,经常来此饲鹿猗猎。
“九山不露头”是肥泉村的奇观,即站在凤凰岭向北远眺,可看到环村绵延的太行山隆起9个包,坡缓而无峰。
古时,“九山头”代表富贵、权势,意味着此处的村庄多出大户人家;而“山不露头”意味着大户人家宽厚仁慈,不孤立穷人。因此,村中建了著名的张家大院,出了著名的张大善人。
肥泉村东北的树林间有一个天然池,是传说中的“皇帝泉”。古时,此泉眼喷涌出的泉水自村东北环绕村庄向西流去,故有“倒流水”之称。古泉水绕村西流,冲出近7米宽的河道,河上有“登云桥”。据传如来驾云在此除妖,故而得名。
淇滨区上峪乡竹园村郭安元旧宅
“九门相照”百年沧桑
位于淇滨区上峪乡竹园村的郭安元旧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村民郭安元所建。
这座宅院最大的特色就是,五座院落除了第五座庭院堂屋只有前门外,其余都是前后两个门,且五座院落都在一条直线上,故有“九门相照”的奇观。旧宅由条石砌成,依山而建,从前往后依次拔高。
光绪年间,郭安元由外地搬入竹园村,带领家人历经37年建成这座宅院。郭安元的后人分别居住在各个院落里,东西厢房的门窗是由硬度高、耐用的椿木做成的,所有堂屋的门窗都是由材质坚韧、耐腐蚀性强的黄杨木做成的。
第五座庭院的堂屋门前共有19级台阶,屋门距院子地面约3米高。可以想象,当年的郭安元站在这里,居高临下地看着眼前层层重叠的房屋时,心情该是如何激昂。
一般的四合院大多建在平原,郭安元旧宅却建在山坡上,所用材料也和平原上的四合院不同。平原上的四合院门窗都是木头所做,郭安元旧宅的部分门窗却就地取材,用石头做成,这真的是一座值得研究的古民居。
淇滨区钜桥镇王镇故居
三品官员的传世府邸
一道不起眼的砖墙,坐落在淇滨钜桥镇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小胡同的尽头,有一座四进大院,是清朝三品官员王镇的府邸。
想当初,这里气派非凡。每个院落都有过厅屋和南北厢房,二院南边还有一座五层小楼。院内的房屋错落有致,窗棂、屋檐上也雕花刻字,处处透露着主人的尊贵和富有。
王镇过世后,这座大宅由他的后人继承。土改时,房子充公,外姓人开始入住。
经多次转手仍能保留原貌的房屋并不多见,王镇故居很多地方被修葺过。这座曾声名显赫的深宅大院,唯有三院保存得比较完整。
三院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如今,在南厢房已呈深棕色的窗棂上还能看到做工精致的雕花,门前走廊上的檩条上还刻有别致的花形。
三院门厅的大门上方,刻有“辋川遗迹”四字的条石非常醒目,这块条石见证了大院的起起落落。
如今,这座大院虽然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光鲜,但它保留了百年老宅的沧桑厚重,积累着岁月赋予的痕迹。
鹤山区龙宫村吴家大院:
庭院深深,草绿阶前
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的吴家大院,位于鹤山区龙宫村,是屋宇式的坡顶建筑,门楣石上至今还刻有“诗礼传家”的字样。
进门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影壁,壁中心雕有“鸿禧”字样,边缘雕刻着石榴、花卉等纹饰。
绕过影壁,是典型的北方多进四合院式建筑,有北房、倒座房(南房)和东西厢房,现存主要建筑11栋,皆为砖混结构,木架梁,宅院总面积近千平方米。
吴家大院每间房屋的地面都是由一块完整的大石块铺成,是工匠从村口的南崖上开凿下来的,然后根据房间面积直接开凿出合适的石块。
吴家是书香之家,在第三进院的过厅正门门楣两侧至今还可以看到两首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如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家清景在新春,柳绿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由此可以想象,吴家大院当时的兴盛与繁华,可如今,重门深院,草绿阶前,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