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景点名胜 - 淇县桥盟董桥村陈老亭庄园

淇县桥盟董桥村陈老亭庄园
 


作者:陈海寅 武丹  加入时间:2013-9-25 8:40:05

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董桥村陈老亭庄园——
承载一代巨贾的成功与落寞

 

陈老亭庄园侧景。

  陈老亭庄园的三院。

  结实的窗户。本报记者 李国庆 摄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见习记者 武丹

他曾是淇县的风云人物,至今仍有人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他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商机;他家大业大,有钱有势,建造了九门相照大庄园,还曾控制了天津一周的粮价;他连娶9个老婆却仅生一女,辛苦打拼下来的家业落入远房侄子手中。

他叫陈金堂,号老亭,当地百姓都称他“陈老亭”,他发家之后建的庄园,距今已有100多年。

8月30日,记者来到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董桥村,找到了陈老亭九门相照的庄园。

仿天津洋楼建造的

九门相照”庄园

据董桥村党支部书记董培礼介绍,庄园原本是个由3个院落组成的九门相照的大院落。土改时,房子都分给了穷人,后来一院、二院也陆续拆除了,如今仅留三院和一栋长工楼。

长工楼是一栋独栋的三层楼,一楼有一间门洞,上下共20间房。三院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四合院,由过厅房、南北厢房、堂屋组成。过厅房三层共14间,东西厢房两层各5间,堂屋四层共19间。

相传,这座庄园是陈老亭模仿当时天津洋楼的样子设计的,建造时一砖一瓦都非常讲究。房子的门窗设计别致,每个门窗的周围都有S”形或菱形的石刻花形装饰。

过厅房一层中间是过厅门,门内有走廊,中间有两根石柱支撑,石柱之间原本还有一架屏风。

“已拆除的两座院落也是这种设计,仅过厅房上就有两道门。加上各院的堂屋正门,三座院落刚好是九门相照。”村中81岁的老人郝金义说,整座大院当年在村中如鹤立鸡群,威严地俯视着这片土地。

在麦地方便时

发现商机陡然发家

陈老亭是如何发家的呢?村中不少人对此都津津乐道。

“有年麦子扬花的时节,陈老亭到县城自家粮行办事,走到半路突然肚子疼,便钻到了路边的麦地里方便。他顺手捏了一下麦穗,发现麦穗很瘪,便意识到今年麦子要减产。他到了粮行,就叫人去全城收粮食。”郝金义说,那年麦子果然减产,价格大涨,陈老亭一夜之间发了大财。

“后来陈老亭的生意越来越大,在天津、道口都开有粮行,还在道口开了一家钱庄,生意最鼎盛的时候,他将天津的粮价控制了整整一周。”郝金义说。

记者注意到,过厅房的木门约有7厘米厚,推起来非常沉重。门后有暗锁、石洞,上了暗锁和挡门闩之后,很难把门撬开。它还有一个别致之处,就是门板和门口的墙壁之间有约10厘米的距离。董培礼说,这里原来有个千斤闸,这道缝隙就是安放千斤闸的位置。白天,家丁将千斤闸用辘轳绞到三楼,晚上再放下来将门堵上。

这座庄园的外侧,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望口。家大业大的陈老亭的防御心很强,不仅养了十几名家丁,还购买了枪支等武器。

解放后充公

庄园成为普通民房

就是这样一个叱咤商界的风云人物,却落了个死后无人送终的凄凉与落寞。

陈老亭连娶了9个老婆,却仅生一个女儿,女儿嫁到浚县后不久便早亡。他死后,偌大的家业引来族人的觊觎,继承问题也一直从清末争执到民国时期。据《淇县文史资料》记载,这个问题前后争执了12年。按当时的风俗,继承人要在陈老亭出殡时摔老盆。因继承人迟迟定不下来,陈老亭的棺木就在庄园中停放了12年。

最终陈老亭的家业由他一个非常有势的远房侄子继承。解放后房子充公,一代商界巨贾陈老亭花费心血建造的庄园,就此成为普通村民的民房。

因为许久无人居住,如今院中已长满杂草。曾叱咤风云的陈老亭和他的传奇故事,仍在这片土地上口口相传。



 
     
淇县桥盟董桥村陈老亭庄园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