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街村五调腔剧团自己编排的剧目《鬼谷子出世》在河北省临漳县演出。(资料图片)
□鹤壁日报记者 岳婷婷 见习记者 王亚丽 通讯员 王金萍
早就听说,淇县西岗镇郝街村五调腔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是当地群众非常爱看的地方戏,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8月26日,记者到郝街村五调腔剧团实地进行了采访,感受了这一稀有剧种独特的魅力。
唱腔原生态、朴实自然
唱词易懂、易记、易唱
五调腔又名“四股弦”,流行于我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原系“乐腔戏”,后陆续吸收了二夹弦、河北梆子、河南秧歌等,于1916年形成,因包括五种腔调故名“五调腔”。五调腔分为南北两大支流,河南省北部称为五调腔,河北省南部称为“四股弦”。
五调腔唱腔原生态、朴实自然,没有经过复杂的艺术加工处理,又因为五调腔传承大都是口口相传,所以唱词比较通俗易懂,容易记、容易唱,易于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服装、道具等方面与豫剧基本一样。
五调腔起源于山东省菏泽一带,最早是以民间的花鼓秧歌发展而成。1841年,山东省一个民间艺人和河北两个秧歌艺人,在威县创建了河北省第一个五调腔子弟班,遇有婚丧嫁娶,聚班演出,多是家庭生活小戏。
1906年,艺人张平欣带一班五调腔由顺德府(邢台)来到河南彰德府(安阳)一带,与内黄艺人来新、淇县艺人索起连相互搭班,辗转于林县、内黄、清丰等地演出。
1928年,来新的儿子来福田拜张平欣为师,改名来承恩。来承恩初唱小生,后改小旦,后唱红脸,唱响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
1949年,来承恩到淇县西岗乡郝街村落户,和浚县李桥村赵燕来一起创办了郝街五调腔剧团。从来承恩生前所立敬赠郝街父老乡亲的仁义碑上,可以了解一些五调腔在郝街村发展的情况。
郝街村曾是有名的“戏窝子”,无人不唱戏
8月26日上午,记者在郝街村村委会大院里,看到郝街村五调腔剧团正在排练《鬼谷子出世》,演员们排练一丝不苟,村民们围着津津有味地观看。
淇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大保介绍,郝街村五调腔剧团最早由来承恩先生亲手掌班授艺,是一个有较高水平的剧团。郝街村是有名的“戏窝子”,无人不唱戏,剧团演员全部为郝街村艺人,传承形式沿袭口授,演出效果受到群众广泛好评,多次在县乡评比中获奖。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在楼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剧团主要有《火烧东宫》、《杨金花夺印》、《白毛女》等剧目,主要在淇县、浚县、安阳、新乡等地演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剧团对五调腔进行了多次改革创新,排练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朝阳沟》等,1981年剧团排演的《兄妹俩的婚事》,参加了省文艺会演。
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的迅速发展,戏曲受到严重冲击,五调腔也跌入低谷,剧团虽在困境中坚持活动,但只能演一些小剧目。
招收新演员,创作新戏,做到后继有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来承恩先生的儿媳孙桂花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村里外出打工的多了,学戏的少了,演员青黄不接,演戏经费紧缺,五调腔已快到了失传的边缘。目前剧团年纪最大的演员孙海林已80岁,50岁以下的只有三四个人。”
我市对五调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视,五调腔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极大地鼓舞了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平安创作的戏曲《接公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在楼创作的《鬼谷子出世》先后演出成功。目前,周在楼正在创作新戏《戏魂》。
今年春节,剧团受邀到河北省临漳县演了11场,演出了《刘秀访将》、《鬼谷子出世》等剧目,此后,又在淇县附近村镇演出了几十场,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去年县里为剧团安装了字幕机等舞台设备,今年上半年又支持剧团5000元,大家还集资买了戏装,下一步是招收新演员,学习孙桂花表演的《贺后骂殿》,张平安、郝金梅演出的《刘金定下南唐》等,将这些五调腔的保留剧目发扬光大,搞好传承和发展,做到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并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楼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