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考究的四院堂屋。本报记者 李国庆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见习记者 武丹 实习生 刘小芳
走进淇滨区上峪乡邪圹kuàng)村,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不时跃入记者的视线。这个依山而建的小山村幽静而素雅,处处弥漫着清新、古朴的气息。
在上峪乡副乡长武华吉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村中最大的一处古民居前。尚未走进,就能感受到这座深宅大院的沧桑。
四座院落依山而建,层层拔高
邪圹村的居民几乎都姓闫,这座大宅也是一个闫姓的财主在民国六年(1917年)建的,距今已有近百年。大宅由四座格局几乎相同的院落组成,房子依山而建,层层拔高,每座院落都有东西厢房和堂屋。
整座大宅除三院外,其他院落都有人居住。邪圹村党支部书记闫合叶说,这座大宅在解放后土改期间陆续转卖给了村中其他人家,目前只有四院中居住的是原来主人的后人。
今年70岁的周爱荣现在居住在二院中,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嫁到这里时,就居住在这个房子里,如今已过去半个世纪。这些年,除了堂屋是重新翻盖的之外,南北厢房没有大规模修整过。
在周爱荣家的院中,记者看到已经翻盖的堂屋只是拆掉了上半截,是在原来房屋的基石上建造的。“俺翻盖房屋时,发现下面的基石特别牢固。俺们觉得没必要再重新打地基,就只盖了上面。”周爱荣说。
门窗设计充满民国时代特色
院落中的南北厢房是由砖石混建成的,建材大多是条石,但门窗周围都是灰砖。而东厢房还是一座瓦房。村中87岁老人闫兴福说,上世纪初,砖瓦都是山村里的稀罕物件,很少有人家舍得用。
房屋的门窗设计充满了民国时代的特色,窗户上除了窗棂外,还装有窗扇。周爱荣说,过去许多穷人家都是用纸糊窗户,只有家境阔绰的家庭才会安装这样做工考究的窗户。
居住在四院中的闫唐群今年55岁,是原房主的重孙。他所居住的堂屋几乎全由条石垒成,门头和窗户上方都刻有“S”花形装饰,做工非常精细。
做工精细的不只是门窗上的花形装饰,还有任何视线所能触及的细节。若不是门头上的建房日期,记者很难相信它已有近百年历史。
房屋做工精细,如同工艺品一般
建房所用的灰白色条石干净整洁,能清晰地看出它们都经过了打磨,就连房顶上的每块雨檐石都打磨出花纹。每块条石紧密相连,之间的缝隙仅有1厘米左右。而每道缝隙都经过仔细勾缝,打磨得整整齐齐,细看就如同工艺品一般精致。如此庞大的“工艺品”,在当时工具并不发达的时代,建造起来绝非易事。
和外面一样,房屋里面的做工也非常考究,每处棱角都严丝合缝,没有一处突兀的地方。因为墙体较厚,房屋窗台很宽,如同现代建筑中的飘窗一样。为方便开门,正门后面两侧的石墙上分别打磨出了两处凹处,所留的空间刚好容下两扇打开的门板。闫合叶说,如此细心周密的设计,可见主人当年建房时是多么细心。
闫唐群说,他祖爷爷建房时,淇滨区大河涧乡的潘荒村石匠山上有一座做工考究的民宅,这座大院的很多设计元素都是模仿那座大宅。“这座房子具体建了多少年,我也不清楚,只听我父亲说没少费时日。当年建房时,我祖爷爷每天都去潘荒村,看了人家的设计就记在心里,回来再口述给匠人。”闫唐群说。
记者注意到,堂屋房门后面还有两处石槽。闫唐群说,这是放挡门闩用的:“建房时正逢时局不稳,所以房子就建得特别坚固,尤其是门窗。”
在周爱荣家门口,有一处顶部已经坍塌、内侧弯成弧度的过厅。从墙角一处并不明显的拴马石和整体外貌来推测,应该是和整座大院同时建成。它的上面已爬满瓜果秧,青翠的蔓条和沧桑的墙体形成对比,古朴中又充满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