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想到今天16时20分就要立秋,今年异常炎热的天气快熬到了尽头,昨晚因盼秋天收获的季节快些到来而失眠,半夜只好坐起来看电视。凌晨1时,发现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正在播放《封神演义之武王伐纣》,画面是西岐周人一个个神仙似地正欲破潼关,而对话里不时有“武王”、“纣”之类的词语,甚至忠心于商代帝辛的潼关先锋官,在与阴谋叛商的潼关守将争辩时,也脱口说出:“我岂能叛纣降周?”“纣”字怎么可能出现在忠心于帝辛的臣子之口?真可谓胡编乱造,历史性的低级错误显而易见,不想再看下去,我把电视关闭后重新上床睡觉。
《封神演义》对后世毒害太深了,读过此书或看过该电视剧,总能使人对所谓的殷纣王恨得咬牙切齿。起初笔者对所谓的周文王、周武王敬若神明,觉得家乡的淇河岸边应该大树特树这两位伟大的圣神王。但随着对淇河文化的了解,两位圣神王在笔者的心目中轰然倒塌,原来被人称颂的“牧野之战”竟然是一场里应外合的“牧野暴乱”,周人鸠占鹊巢。随着对商周那段历史文化的接触,慢慢发现《封神演义》是在弄虚造假,是在替不臣贼子们抹黑伟大的帝辛。
二
西岐周人与商朝可以说早有仇恨,商代武丁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武丁很有可能死于征伐西方部落的战斗中。武丁之后文丁继位,西岐周侯季历,也就是姬昌之父,周太王古公檀父之幼子,曾打着商朝的旗号先后征伐邻邦,文丁看出季历声威大振,越来越厉害,感觉不是什么好事。季历到商朝献俘报捷,文丁犒赏,加封季历为西伯,后来的姬昌称西伯侯,原是世袭而来。季历卸去了戒备,当他准备返回西岐之时,文丁突然下令囚禁季历,并杀了他。姬昌也被帝辛囚禁过,却没有被杀掉,侥幸逃脱,帝辛的大意给商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
文丁杀季历的作法没能阻止西岐周人力量的发展,相反加深了西岐周人与商朝的矛盾。文丁时代洹水流域连连遭受自然灾害,商朝经济与国力日渐衰弱。文丁死后,东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乱,文丁的继任者帝乙为了不至于东西受敌,就把文丁一个美丽端庄的幼女嫁给了姬昌,并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致歉,这场政治联姻创造出了《诗经》中的“天作之合”。
姬昌逃回西岐后,加紧了进攻商朝的筹备,什么为民请命、推翻暴政,无非是一些冠冕堂皇的骗人口号。西岐弄虚造假,造谣中伤,蛊惑人心,大搞骗人宣传,发动牧野暴乱,无非是要力报世仇,夺取商代的天下,其野心早已有之,已经传承了几代。
西岐周人阴谋发动牧野暴乱是“九世之乱”在商末的延续。历经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从而造成了100多年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不光是儿子、弟弟可以即位,就连堂弟、侄子都跳出来即过位。帝辛整治微子、比干有历史的渊源,帝辛治罪自己的岳父九侯和姑父西伯昌也是接受了历史的教训,是为了商朝的长治久安,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九世之乱,可惜帝辛整治得不够彻底,手脖太软,以至于被他的哥哥投敌叛国出卖了自己,被他的表弟周人姬发阴谋发动了牧野暴乱,致使商朝灭亡。
三
上古之时,夏代称后,商代称帝,周代称王。所谓的周武王姬发,他是所谓周文王姬昌的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但在姬昌死后,在周人阴谋发动牧野暴乱之前,姬发只是商代帝辛领导下的西岐周人的国君,是个小西伯侯,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还不是帝王级别的什么王。
小西伯侯姬发发动牧野暴乱鸠占鹊巢取得天下之后,他与姜尚在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大赉店庆贺并“大赉天下”,还在鹤壁市浚县白祀山举行祭奠仪式,凭吊为周人打天下而死去的英雄们,也就是《封神演义》里所神化的封神大典,姬发这才自封为武王,由西伯侯晋升为帝王级别。姬发还恬不知耻地追封已经死去的父亲姬昌为文王,也由省部级摇身成了皇帝级别。这一做法对后世影响甚坏,后汉曹丕追封曹操也就是跟着姬发学的,曹丕的《黎阳作》里有诗句为证:“追思太王徳,胥宇识足臧。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后世历代的各类追封皆是由西周而始。与此同时,商代帝辛也被姬发降帝为王,冠以恶名,极尽侮辱,谥号“纣王”。
封神大典之前,所谓的周文王也只是西伯侯,名昌;所谓的周武王也只是新继位的小西伯侯,名发;所谓的殷纣王依然是商代帝辛,本名受德,帝号辛王。周人破潼关时,姬发依然是西岐地方官的身份,并且属于商代的臣子,还不能称呼周武王,当然也没有纣王这个称呼。那么破潼关时哪里来的“武王”这一称呼,哪里来的“纣王”这一称呼?即便是西歧一方有了“殷纣王”这一侮辱性称呼,那也是西岐周人口中的名字,商代帝辛手下的忠心者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喊“纣王”吗?可见《封神演义之武王伐纣》里的对话是在胡编乱造,犯了严重的历史性低级错误,是在骗人愚弄人!
再来分析“武王伐纣”,周人推翻商代帝辛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均发生在“牧野暴乱”之前,那时间还没有自封“武王”,也没有谥号“纣王”,哪里来的“武王伐纣”之说?无非是“姬发反商”或者“西伯侯作乱商朝”。可见“武王伐纣”的说法也是犯了严重的历史性低级错误,是在竭力抬高姬发而抹黑帝辛,也是在歪曲中华历史!
四
华夏神州的统一其实是始自商代帝辛,帝辛功垂千古。帝辛为人聪颖,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帝辛扩土开疆,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他废除了奴隶殉葬制,解放了奴隶;他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商造成的祸患;他使殷商黎民百姓南下,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开发沿海,尊重妇女,打破了思想禁锢,打破家天下的用人制度,用人开始重视才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帝辛后期为政不廉,为人残暴,嗜酒好色,大修宫舍,酷刑于民,这也应该是历史事实,但不像周人及后世无限夸大其词的那样,累世叠加帝辛的罪恶,添油加醋地编造帝辛,让一位死了的历史伟人地下流泪。周人姬发在姜尚的辅佐下,在民间大肆搞虚假宣传蛊惑人心,借助商朝内部奸人的力量,发动牧野暴乱获胜,建立了周朝,但姬发为一己之私愚弄万民,心血用尽,自封武王一年后就死掉了。周朝得益于前朝商代建立的基业,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他们却使尽解数,绞尽脑计,非要把前朝栽树之人商代帝辛钉在耻辱柱上。
帝辛被姬发称呼为纣,名受谥纣,将商代帝辛侮辱性地称呼了两千多年的“殷纣王”,历史冤假错案应该平反昭雪,还帝辛一个公道了!所谓的“助纣为孽”、“纣都朝歌”成语典故也应该从华夏的成语典故中剔除了,在这一问题上,儒家的确当了周人的吹鼓手,实属不该!
辅佐姬发幼子执政的周公姬旦还算可以,他起草有甲骨文之后华夏最早的廉政文字,还有“扣子下的廉政君子”召公姬奭,以及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康叔姬封,还有卫国第十一代国君卫武公卫和(姬昌后人),他们勤政廉政,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