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河南淇县扯淡碑的墓主 证实为明朝大臣
河南淇县扯淡碑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北下关村西寺院内有一通石碑,碑额刻有“扯淡”二字故称扯淡碑。扯淡碑奇特、罕见,碑文藏头露尾扑朔迷离,无主人姓名,无立碑时间,是功德碑?还是墓碑。笔者试图通过解析碑文找出其中的答案。
该碑1984年迁立于淇县县城摘星台公园加以保护。碑为圆首,通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文均为阴刻(凹陷)。碑阳(正面)上方横刻行书“再不来了”4个字,接下右、左刻楷书“扯淡”2字。正中竖刻隶书“泰极仙翁脱骨”6个大字。右、左两侧碑文为“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碑阴正中竖刻草书“为善最乐”4个大字,两侧右面竖刻草书“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左面亦竖刻草书“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碑阳文字内容可译为:
再不来了,扯淡,人生没意思。(我)泰极仙翁姓沐是燕地人,明末甲申到云蒙山(今淇县云梦山)修行。(我的)事迹已详细记载在甲申年的历史,我辈是不敢再说了。(我)仙翁生来不讲自己的年龄,也没有谁来考证,有人说我活了144岁,我说对,是这样。为明朝守着空门的人,(我仙翁)是高洁的。每日与琴棋书画为伴,不与清人为伍。始终对明朝灭亡,心怀愤恨、羞辱之情的老人仙翁立。
碑阴文字大意为:行善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我)没有辜负上天对我的信任,也没有辜负人民群众对我的期望,没有欺骗过上天,也没有欺骗过广大的穷苦百姓。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他,只要心中无情无欲,无为无造,自然而然就行了。
通过解析碑文可知,这是一块墓碑,墓主人姓沐,是明朝崇祯皇帝的一名大臣。明末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逃到淇县云蒙山栖身修炼,伺机东山再起,夺回已失去的天堂。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尽管他活了144岁也未能如愿,最后只得发出“扯淡”彻底绝望的悲鸣。碑文是他自己撰写,后人而立。此碑的刻立年代应是清朝早期。它对研究明清历史和明清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解说:近日,河南淇县“扯淡碑”突然在网络爆红。碑上刻着现代人广泛使用的“扯淡”、“再不来了”,令人惊奇。有人分析称这块奇特的墓碑其实暗藏玄机,其墓主人乃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记者8月7日赶到了淇县的摘星台公园。
解说:在公园的财神始祖庙前,记者见到了扯淡碑。
扯淡碑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圆首弓面处横写“再不来了”。长方形正中竖写“泰极仙翁脱骨处”。“泰”字右侧写“扯”,左侧写“淡”。碑阳刻77个字,碑阴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
导游介绍说该碑因上刻“扯淡”二字,人们都叫它“扯淡碑”。它是明朝大官沐氏的墓碑,是淇县的珍贵文物。
同期:摘星台公园导游 刘敏
导游刘敏说,他们是根据碑文中的“明末甲申”推断这块碑是明朝的。园里的其它导游也都一直是这样介绍扯淡碑的。从来没有怀疑过它不是明朝的墓碑,因为从小到大,人们都是这样说的。
按照摘星台公园以及了解扯淡碑迁徙历史的当地群众的说法,在1984年扯淡碑被移入摘星台公园之前,一直在农田里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更不用说特殊保护。
同期:市民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字眼是“应该是”,不管是官方还是群众,在谈到扯淡碑时都没有确切的答案。
几经辗转,记者找到了对扯淡碑颇为了解的王金海老人。
据王金海老人回忆,打他记事起,扯淡碑就竖在他家菜地里,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在碑旁玩耍,大人们干活累了也会倚着扯淡碑休息。
同期:王金海
至于这碑是什么时候就在那儿了,王金海也不知道,只听父母说过,早都有了。
对于为什么这块墓碑能躲过无数天灾人祸的问题,王金海说,因为这块碑所在位置比较偏僻,而且相比那些刻着“万世流芳”等赞美字眼的墓碑,这块碑太不起眼,没人去在意它,自然不会破坏它。
同期:王金海
那些人往往都是默默看完就走了,王金海说自己没文化,对历史也不懂,所以从来不问那些人找这碑做什么,只管带路。
记者来到县城北下关圈门外,工人正在紧张的施工,早已不见任何农田,周围都是楼房,中间是宽阔的柏油路。
据淇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整理的资料显示,墓主人姓沐,是明朝崇祯皇帝的一名大臣,此碑刻立年代为清朝早期。扯淡碑对研究明清历史和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华网:河南淇县现“扯淡碑”碑主人系明朝末年的一名大臣
立于淇县摘星台公园内的“扯淡碑”。 王瑞杰 摄
原标题:文物部门详解“扯淡碑”:是碑主绝望的悲鸣(图)
中新网鹤壁8月7日电(记者 周小云)河南淇县一座古代石碑因碑文刻有“扯淡”、“再不来了”而备受关注,引起众多网友的不解和好奇。7日,淇县文物旅游管理局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小运向记者证实,此碑确实存在,从“扯淡”二字可以看出碑主人彻底绝望的悲鸣。
近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该碑原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北下关村西寺院内,因碑额刻有“扯淡”二字故称“扯淡碑”。1984年,“扯淡碑”迁立于淇县县城摘星台公园加以保护。
在淇县摘星台公园,记者见到这座“扯淡碑”碑为圆首,通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文均为阴刻(凹陷)。碑阳(正面)上方横刻行书“再不来了”4个字,接下右、左刻楷书“扯淡”2字。正中竖刻隶书“泰极仙翁脱骨”6个大字。碑的右、左两侧各竖刻魏体2行32字,全碑正背两面共刻111字。
“扯淡碑”碑文为:“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根据碑文显示,“扯淡碑”没有主人姓名,也没有立碑时间,是功德碑?还是墓碑?对此,王小运称,通过碑文解析可知,此为为墓碑。
王小运向记者解析说,碑文大意为:“再不来了,扯淡,人生没意思。我泰极仙翁姓沐是燕地人,明末甲申到云蒙山修行。我的事迹已详细记载在甲申年的历史,我辈是不敢再说了。我仙翁生来不讲自己的年龄,也没有谁来考证,有人说我活了144岁,我说对,是这样。为明朝守着空门的人,我仙翁是高洁的。每日与琴棋书画为伴,不与清人为伍。始终对明朝灭亡,心怀愤恨、羞辱之情的老人仙翁立。”
王小运告诉记者,碑主人姓沐,根据上述碑文分析,他应该是明朝末年的一名大臣。明末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逃到淇县云蒙山栖身修炼,伺机东山再起。但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尽管他活了144岁也未能如愿,最后只得发出“扯淡”彻底绝望的悲鸣。
王小运表示,“扯淡碑”碑文是碑主自己撰写,后人而立。此碑的刻立年代应是清朝早期。该碑对研究明清历史和明清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