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文史资料 - 昙花一现的鹤壁宋代采煤遗址

昙花一现的鹤壁宋代采煤遗址
 


作者:席适之 赵永强  加入时间:2013-3-7 11:23:55

 

小物件

铁镐头

古币

龛灯

手把灯

张正修向记者介绍手把灯的使用方法。

各种器皿

 

1959年,我市鹤壁集公社市营中心煤矿井下发现了一处宋代采煤遗址,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煤矿,还早于西方国家200余年,而且向世人展示了宋代采矿人先进的采煤技术。直至1985年,我市共发现了20余处宋代采煤遗址,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未能得到及时保护和发掘,古煤窑昙花一现,淹没于历史长河中。

2月27日,原市煤管局“地方煤炭志”编者、多年从事我市地方煤矿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张正修致函本报,阐述他曾了解到的宋代采煤遗址信息。3月5日,73岁的张正修在家中向记者展示了他所保留的几件宋代采煤遗址遗物,还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矿工们的惊奇发现

  “南掘进巷头发现了一个采过煤的大空洞,有铁镐头、木拖轮、瓷缸。”1959年9月20日14时左右,位于鹤壁集公社古楼河村南部的市营中心煤矿井下,值班矿长付富贵既好奇又郑重地喊道:“谁都不要动,向市里报告后再说!”

当时,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得知此消息后,于1960年元月派考古专家杨宝顺等3人来到煤矿进行实地调查。

  10余天后,一个古煤矿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圆形的主井、副井,井口直径从1米至2.5米不等,深度约50米左右;在井下,有较大的巷道,分别向东、西、南三面延伸,全长约500米,通向8个采煤区;巷道1米多高,顶宽约1米,底宽约1.4米,无顶柱承托;巷道两壁上,有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灯龛,用来放油灯照明;副井井底还有方便提水的木制轱辘。

文物工作队专家在考察后推测,从煤矿开采的布局来看,可以看出采煤者是先由地面凿出竖井,然后向着地下煤层方向开掘煤仓,再将要采挖的煤田分成小区,先内后外,采空一段留设一段,作为支柱抗衡顶板压力,采用“跳格式”开采技术,最后安全退出。另外,排水时除了利用轱辘外,还将水引到低洼处储存。

在现场,专家发现井下遗物有30余件(现存于市博物馆内),有腐朽的木条框、扁担、石砚、木勺、瓷盘、瓷碗、瓷缸、瓷瓶、瓷坛等器具。

  遗存的生产工具虽然没有时代标记,但这些瓷器与考古学家在鹤壁集瓷窑出土的北宋早期瓷器的形状、胎质、釉色等完全吻合,足以说明这个煤矿开办于宋代,而且整个规模与当时市营中心矿几乎相当;再从生活器具的数量可以推断,采煤者有数百人之多,为当时宋代大型煤矿之一,还早于西方煤矿遗址200余年(被当时我国考古界公认)。

20多处宋代采煤遗址浮世

  宋代人能够发现地下50米深处的煤,并且能够凿透坚硬的岩石、躲避地下各种有毒气体、避免地层垮落坍塌的危险去采煤,着实令人感到欣喜。

随后,到访过的考古专家杨宝顺撰写了《河南省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一文,发表在《考古》杂志1960年第三期上。随后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一些国外报刊纷纷转载,也有不少国外采矿专家申请到中国(鹤壁)宋代采矿遗址进行参观考察,但未能得到我国考古部门和煤炭部门的答复。

“当时国家可能抱着遗址还有待发掘的态度没有对外给予答复,但随后就受到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张正修对记者说。

1985年,国家提倡采矿业“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我市郊区各公社、大队因地制宜,北起安阳善应河、南至我市淇河岸,一共开办了103个煤矿,但由于资金和设备技术的限制,只能开采30米~120米深的煤矿,但恰恰与古煤矿开采深度与位置相重叠。

“1986年领导要我牵头‘地方煤炭志’的撰写工作,我便开始着手调查。在这些开采地中,共发现了20多处宋代采煤遗址。”张正修说,祖先们高超的采煤技术让人佩服。“为了提高采煤率,他们用矸石填充采空区域,用来支撑顶板压力。煤矿断层附近容易出水,当时没有排水泵,矿工们就用耐腐蚀、容量大的牛皮包提水。”

在调查宋代煤矿遗址的工作中,张正修发现了木轮、木车、木勺、铁镐、牛皮包、毡帽、油灯、白瓷碗、黑釉罐等用具,还有崇宁重宝、崇宁通宝、政和通宝、元丰通宝等宋朝流通的古铜钱。

古煤窑被毁

是鹤壁的损失

也是中国的损失

  “通过专家的研究可以肯定,这些煤矿的开采时期为宋代,开采科技水平较高。是我国最早的煤矿,也是世界最早的煤矿。可惜的是,它们一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被私自开采者毁坏了。”张正修叹息道。

“一些贪图一己之利的人为了赚钱,不惜一切代价挖煤。在开采过程中,发现古煤仓中的珍贵文物,一些矿工迷信地认为拿了死人的物品是不吉利的,便当场砸碎‘以消厄运’。而一些稍懂文物的矿工,就私自拿去贩卖了。”张正修说,目睹着这一切让他十分心痛,随即向领导汇报。

  当时鹤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领导在矿务局招待所会议室召集了有关部门开会。张正修将绘制的古煤矿开办示意平面图和收集到的部分遗物带到了现场。尽管张正修保护古煤窑的急迫心情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领导并没有对古煤窑的具体保护措施做进一步安排。

随后,张正修撰写了《鹤壁古煤窑的发现与保护》一文,发表在《中州今古》第三期上,撰写的《鹤壁古煤窑遗址急待发掘保护》一文,于1987年2月28日在《中国煤炭报》上发表。他希望可以引起国内专家的注意,尽快对古煤窑采取保护措施。

随后的两年内,张正修不断收到信函及接到电话,有的索要资料,有的想看实物或图片,有的询问古煤窑发掘情况。

“他们十分想来到这里系统地发掘古煤窑,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措施,若是条件具备的话,还可以在鹤壁建造‘中国煤炭博物馆’,但是需要地方部门的支持和协助。”1987年3月1日,中国煤炭博物馆筹建处向张正修发函,希望在我市搭建采煤遗址保护平台。

“但因为当时乡镇小煤矿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果对古煤窑遗址进行保护,就要立即停止开采。关闭了煤矿,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张正修说,中国煤炭博物馆筹建处随后寄来的回复是:地方不支持,无法开展工作。

1990年国庆节前夕,中国矿业大学电教中心主任、教授、采矿专家赵登磐一行三人来到我市进行考察,张正修将自己留存的一些古煤窑遗物拿出来供大家鉴赏,看到文物后,几位专家异口同声:“宋代!宋代!”他们希望能够实地考察和录像,但当时已经找不到完好无损的古煤窑,张正修就带他们到梨林头村南面的一个老窑筒内看,专家们看后十分惋惜,叹息不断:“不仅是鹤壁的损失,也是中国的损失啊!”

  1990年11月16日,中国矿业大学回函张正修时表示:古煤窑遗迹抢救时机已过,为时已晚。




 
     
昙花一现的鹤壁宋代采煤遗址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