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黎阳仓的地理位置图
考古工作人员在对黎阳仓的漕运码头遗迹进行挖掘保护
18仓储坑
黎阳仓遗址调查中采集到的官字款板瓦
日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共有陕西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黑龙江伊春桦阳遗址等43个发掘项目入选。其中,河南浚县黎阳仓遗址的入选理由为:黎阳仓遗址的调查与勘探,为佐证文献记载中的黎阳城与黎阳仓的一体关联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官仓的建设和储粮技术发展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印证了史籍中对黎阳仓的有关记载。
这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考古现场,没有精美的棺椁和丰厚的陪葬品,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当考古人员从厚厚的土层中清理出一个个圆形的大坑时,1000多年前的国家粮仓才“初露头角”。根据目前的挖掘,已探明的仓窖达到84个,窖藏容量约供8万人吃一年。如此庞大的储备设施实为隋朝第二大官仓——黎阳仓。
黎阳仓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余年,是隋唐时期重要的国家官署粮仓。仓城平面布局近正方形,东西约260米,南北约280米。从出土的陶瓷标本和地层叠压关系看,自建立起黎阳仓沿用了约600年。
透过黎阳仓,后人可以看到昔日隋朝的繁盛、大运河经济的繁荣。因粮食是国之根本,黎阳仓与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因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争夺黎阳仓的战争一直很激烈。北宋以后,地下储粮的方式逐渐消失,原因至今不明,不知这座横跨隋、唐、宋三朝的黎阳仓是否能给出答案。
黎阳仓位置之谜
对黎阳仓的调查勘探工作始于2011年10月,属中国大运河申遗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河道。 公元581年,隋文帝下诏建黎阳仓。虽然名声很大,但关于黎阳仓位置的史料在史书中并不十分明确,且历经朝代更替,行政区划多有变更,使得黎阳仓的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在浚县西南三十里同山南麓,或者说在浚县西南。如《辞海·地理分册》、《古今地名大辞典》等。一种说法是在浚县大伾山北麓。如《通鉴纲目质实》记载:“黎阳仓在大名府浚县东二里,大伾山北麓,乃隋文帝所置。”
黎阳仓位置之谜一直未被破解,这给发掘工作带来诸多不易。主持黎阳仓考古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旺说:“确定发掘黎阳仓后,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因为文献记载不多,而且有不同说法,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面对位置之谜,考古队除了查阅各种文献(其中主要依据一份宋代人的笔记和一份元代人的笔记),还展开了实地钻探辨别。2011年12月,经过两个多月的寻找,考古队终于确定黎阳仓的具体位置——位于浚县东关村东,地处大伾山北麓,东邻黄河故道,东北距黎阳城遗址约1公里,西距卫河约1.5公里。
科学构造叹为观止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已发现带有“官”字样的板瓦200余件,更进一步证实黎阳仓为隋朝官仓的说法。
黎阳仓的发掘现场比很多考古发掘现场都要壮观,因为当初这里是一座城。“隋唐时期,大型的粮仓一般布设城墙,还有小城堡,有专人看守,这些都在考古发掘中得以证实。”目前已知仓城东西宽约260米,南北长约280米,探明的仓窖已达84个。刘海旺表示,应该还有更多的仓窖。
黎阳仓的规模在当时众多官仓中是数一数二的,自古有“黎阳收,顾九州”的说法,虽然没有关于储量的准确记载,但有一些间接史料可凭后人猜想。宋代诗人张舜民在他的《画墁录》一书中描述黎阳仓为“予尝登大伾,仓窖犹存,各容数十万,遍冒一山之上”。张舜民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仓窖,每个仓窖都能容纳数十万石粮食。
虽然对黎阳仓的发掘并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仓窖规模已初显。目前考古工作人员挖掘了3个仓窖,一个是完全挖掘的,其余两个都只挖了一半,仓窖直径达8米,向下纵深2.5米。据称,在已探明的仓窖中,最大的直径可达14米,最深的纵深可达7米。所有仓窖均口大底小,这也是当时广泛使用的一种粮仓制式。依照目前的储量估算,黎阳仓可储粮3000多万斤,够8万人吃一年。 现代的粮库要依靠精密仪器做到恒温恒湿,才能保证粮食长久贮存不会发霉变质,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在地下储粮并做到防潮防虫的呢?“古代粮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选择建在干燥的缓坡地上,还要濒临水运通道,以便大规模集中和转运储藏粮食,仓城的布局也要有总体设计,功能区分布合理。黎阳仓所在的地方,土质为黄土,直立性好,挖窖不易坍塌,挖好窖后将坑底夯实,窖壁也修整得光滑坚实,然后用火烘烤,除去湿气,再铺设木板、草、糠、席子,也是为了防潮。粮食装袋后填入窖中,坑满后,再铺上席子,堆糠垫草,最外层用厚厚的黄泥、青泥膏等密封,密封好的粮窖顶端为圆锥形,这样存放的粮食,最长可以贮存9年。”刘海旺说。1969年,对隋唐时期另一著名粮仓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时,考古队员在一个仓窖内发现了50万斤北宋时期存入的谷子,虽已炭化,但大都还颗粒完整。可见,古人储粮技术已多么成熟。
地下仓窖到地上粮库
黎阳仓建于隋朝,唐朝中期被废弃,北宋初年被重建复用,北宋晚期再次废弃。由于隋唐时期的地下仓窖是窖穴形,依山坡地形而建,仓窖的开口不在一个平面上。到了宋朝,粮仓从地下转到了地上,开始了地上粮仓时代。黎阳仓的考古现场可以看到两种粮仓不同的蛛丝马迹。“为了确保地上大型仓库建筑的基础坚实与稳固,宋人在原来隋唐窖藏区内层层平整填土筑夯,形成一个完整的大面积夯土基础平面,在此基础上营建大型土木结构库房。”一位考古人员说。 为什么兴盛于隋朝的国家粮仓在唐代被废弃呢?考古专家推测,这可能与唐朝统治者总结和吸取隋朝灭亡教训、不在都城之外兴建大型粮仓有直接关系。隋朝兴建大规模国家粮仓对巩固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都城以外的粮仓,缺少重兵把守,易于失守,这也为隋朝灭亡埋下了隐患。 而到了北宋为何又告别完备的地下储粮技术,转而建造地上仓库?这至今仍是个谜。也许随着对黎阳仓的进一步发掘,这个谜团会一步步解开。
相关链接
黎阳仓是隋朝的国家粮仓。隋炀帝3次远征高丽,都是从黎阳仓抽调的军粮。李世民远征辽东,同样是以黎阳仓作为基础。在瓦岗军起义的大起大落中,争夺黎阳仓成为瓦岗军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密听取徐茂公的建议,攻下黎阳仓并开仓放粮,使得起义军队伍一下增加20万人。在取得了洛口仓、回洛仓、黎阳仓等国家大型官仓后,李密曾即兴在讨隋檄文中写下“既得回洛,又取黎阳,天下之仓,尽非隋有。四方起义,足食足兵,无前无敌”等文字,可见黎阳仓当时的规模。
记者 杜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