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民俗创作 -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叫响民俗文化品牌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叫响民俗文化品牌
 


作者:陈海寅 席 波  加入时间:2013-2-26 12:56:08

 由本土民俗文化到中原民俗文化,

既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又整合资源,增添新的元素,提升办会层次,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叫响民俗文化品牌

鹤壁日报记者 陈海寅 席波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自2008年举办以来,层次和规格逐年提升。如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已成为鹤壁的一张文化名片,享誉中原乃至全国。

    第五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在沿袭了往届文化节的内容和风格外,又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提升。它以弘扬春节文化为主线,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依托,整合地域民俗文化资源,集中展示中原民俗文化,进一步丰富节会内容,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办会层次,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努力打造中原民俗传承创新基地,使民俗文化节的品牌越擦越亮。

  一个传承历史 传承文化的平台

    民俗文化节,顾名思义就和浓浓的民俗味儿分不开。每年民俗文化节上,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都被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

精彩纷呈的社火表演一向是民俗文化节上的重头戏。今年民俗文化节上,社火演出依然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民俗文化节开幕之前,记者在浚县看到,多个参与社火演出的表演队都在紧张排练,即将到来的盛会让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农历正月十二(2月21日)、十三(2月22日),精彩的社火表演分别在淇滨区和浚县两地上演。扭秧歌、划旱船、打竹马、舞狮、舞龙和武术表演等演出吸引了数万游客竞相观看。浚县的社火表演更是连续三天不断,直到农历正月十六(2月25日)方才落幕。

    浚县大伾山山门前的广场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浚县大平调正在这里演出,台下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他们对众多参演的稀有剧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争相一睹为快。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副团长李文新说,今年浚县在这里举办传统曲艺展演,参演的稀有剧种有浚县大平调、河南坠子、王庄落腔、跑马批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各种民俗味儿十足的曲艺演出,不仅能让喜爱这些艺术的观众饱足眼福耳福,也为不同剧种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切磋技艺、交流心得的平台。

    除了演出,驰名中外的泥咕咕和有着浓郁本地特色的小吃也成为民俗文化节上的亮点。五彩斑斓的泥咕咕甚是抢眼,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购买。而五花八门的小吃中,就数子馍最为抢眼。这种在石子上烙熟的子馍,外焦里嫩,热气腾腾,又有鸡蛋、猪肉做馅,咬一口鲜香四溢,吃完后让人回味无穷。

     “浚县以正月古庙会为依托的春节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气质,是活态春节文化的样板和精品,揭示了一种原生态的春节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夏挽群谈起民俗文化节时如此评价。

    省文联秘书长、省民协副主席程健君表示,民间文化有三种传承形式,分别为社会传承、以师带徒和家传。浚县正月古庙会内涵丰富,包含一种朴素的民俗信仰。而社火演出、泥咕咕就是民俗文化的代表,包括了广阔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符号。

      不断植入新的元素

    文化来搭台,经贸唱好戏,市场经济氛围越来越浓。随着民俗文化节的名气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这张众望所归的“文化名片”,也成为促进招商的绝佳平台。

    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登贺说,在已举办的几届民俗文化节上,我市签约项目不断增加,项目范围也由举办之初的第三产业扩展到包括工业项目在内的各类项目。

 开幕式向来是活动的“开门炮”。以往的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都是以本土淇河文化、鬼谷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演员阵容也大多是本市群众文艺骨干,而今年的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将中原的民歌、民舞、民风、民情、民俗汇聚鹤城。

    老百姓与艺人零距离接触,群众乐在其中。浚县的泥咕咕如今已名声在外,不少人都对它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好奇。今年的民俗文化节上,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受到热捧。2月19日,记者了解到,已有近千名游客前往浚县泥塑博物馆现场观看民间艺术传承人制作泥咕咕,不少游客还亲身参与体验制作泥咕咕的过程。

    本届民俗文化节上,我市还举办了“春节团圆幸福来”交友活动。据活动主办方市妇联工作人员介绍,本次交友活动的主题是迎新春、庆团圆、交益友,希望本次交友活动可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觅得有缘人。

    据市政协副秘书长、调查研究室主任宗彦堂介绍,今年民俗文化节上的创新元素多了,规格提高了。“过去民俗文化节都是以本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今年则升华为中原民俗文化。如本届文化节上所举办的活动名称不少都以‘中原’开头。”

    “过去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文化只是充当‘搭台’功能,主要是经贸‘唱戏’。现在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文化已经不光是搭台了,因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光靠煤炭、石油等资源,传统文化作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宝贵资源,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舒宪表示,鹤壁地处中原腹地,文化底蕴深厚,怎样把文化资源变成未来经济发展的引擎,值得深思。

        本市不再唱独角戏

    “鉴于本届民俗文化节已由鹤壁地域文化提升到中原民俗文化,我们提升晚会水平也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本次演出,我市的本土演员只参与其中。”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的工作人员介绍,整场晚会以春夏秋冬四季层层递进的方式,让人们感悟到传统的中原民歌、民舞、民风、民情、民俗在新时代展现出的光华和魅力。

    集中全国各地绝活绝技表演。将全国各地的绝活绝技汇集到一起,会是什么样的盛况?本届民俗文化节上,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绝活绝技表演在浚县伾浮路上演。

    据了解,该活动共有展位220个,参展项目160个,以山东绢花、山西绒绣、河北大名草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濮阳麦秆画、淮阳泥泥狗以及浚县泥咕咕、石雕、木雕等为主。按照参展种类,分为“别样墨香”、“传统技艺”、“绝活绝技”3个单元展示。

    家住淇滨区的刘先生说,他每次去外地旅游,都会带一些有当地民俗特色的纪念品回来,对河北大名草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等民俗工艺品向往已久。“将这么多的绝活绝技汇集到一起,如今的民俗文化节也让我们找到了大商场里才有的‘体验式消费’的感觉。”刘先生说。

    浚县的民间社火表演升级为首届中原社火表演大赛。浚县的民间社火表演由来已久。今年,在民间社火巡游暨展演的基础上,升级成了首届中原社火表演大赛,参赛的18支社火队伍分别来自河北、山西、山东和我省其他地市以及浚县本地,表演形式也增加到舞龙、舞狮、花鼓等17种。大赛由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主办,大赛的评委以省民协、中原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办公室的领导、专家为主。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奖金最高达10万元。

    2月22日上午进行的首届中原社火表演大赛精彩不断,高潮迭起,游客们看得目不暇接,好评如潮。

    “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的民俗文化节,每届都有创新元素,每届都是一次提升。”宗彦堂说,今年的民俗文化节上我市不再唱独角戏,就是一次很好的创新提升。以后的民俗文化节,也会有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出现。  




 
     
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叫响民俗文化品牌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