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银针改变了他的世界
——李鸿锷的针灸人生
7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鸿锷与针灸结缘。近55年来,他孜孜不倦,钻研古今针灸书籍、医案;为减轻患者扎针疼痛,他在自己的胳膊、腿上练习扎针上千次;他免费为人治病,减轻了无数人的病痛……
7岁那年
迷恋上银针 从此与针灸结缘
李鸿锷是滑县老城区人。7岁那年,他到表姑家去玩,租住在表姑家的一个房客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他一手拿着一根细长的针,另一手拿着一串铃铛,“看这儿,看这儿……”趁着小孩注意铃铛的时候,他在小孩的脑袋上用针轻轻扎了一下,小孩的发烧竟好了。这样神奇的场景被李鸿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他深深迷上了细细长长的银针。
后来,李鸿锷知道了这种医术叫针灸,就时常跑到表姑家观察房客为人扎针治病的手法。
李鸿锷求知若渴,上初中之后,他开始四处搜集有关针灸方面的书籍。他每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几毛钱生活费攒起来,攒够了,就购买针灸医书。去别人家,便留意有没有医书,看见谁有,他就从人家那里借来一饱眼福。
在这期间,李鸿锷不仅阅读了《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等多种书籍,也研究过当代的彭静心、贺普仁等医学大师的医案。
李鸿锷不只是看,而且是认真细致地阅读,每一本书,每一章节,李鸿锷都要揣摩其道理。人体上300多个穴位、14条经络的作用,他都深谙于心。
初中起
就为同学拔罐治病 俨然成“神医”
李鸿锷把书上的理论吃透后,开始研究临床医学,他把从古至今有关针灸的病种和医案都研究了一遍。初中时,李鸿锷就开始利用针灸、拔罐给同学治病。
高二那年,李鸿锷转学到安阳二中读书。在高二、高三期间,他坚持每天白天上课学习,晚上了在家里研究针灸书籍,常常在半夜之后方上床睡觉。
他精于针灸、拔罐的事在同学之间广为流传。他刚到安阳二中没多久,一个同学患了重感冒,不停地流鼻涕、打喷嚏。李鸿锷得知后,只是在他大椎穴上拔了一个火罐,一小时后,该同学的感冒彻底好了。此事后,李鸿锷在学校俨然成了“神医”,哪个同学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他也十分热情地给同学拔火罐治病,且一治一个准儿。
几十年来
为减轻患者扎针疼痛 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上千次
李鸿锷从7岁起便开始练习扎针,起初他拿着针在地上、在枕头和胶泥块儿上试扎。
浅层皮肤的疼痛神经十分敏感,手法越快、取穴越准、扎针越稳,患者的痛感就越轻。李鸿锷为了使手法达到这种快、准、稳的境界,减轻病人扎针时的痛苦,就选择在自己的胳膊、腿上练习扎针。几十年来,他身上挨的针扎有上千次之多。“只有在自己身上练习,才敢往别人身上扎。也只有自己感觉疼不疼,才能掌握为别人扎针不疼的方法。”李鸿锷说。
为了练习手指扎针的力度,李鸿锷在一块松木板上练习扎针。因松木较硬,用绣花针扎在上边尚需较大力气,更别说针灸用的细长针了。练习的过程痛苦而难熬,他的右手拇指和食指都磨破了,往外渗着血。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练习,现在李鸿锷轻松便能将针扎入,李鸿锷告诉记者,这是全身力量都集聚在针尖上使然。
凡是被李鸿锷扎过针的病人,普遍反映他扎针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针灸书籍
装满一个大衣柜
1月23日,记者在李鸿锷家中看到,书房门口的桌子上放着一堆书,书房里,靠北墙的地上放着上百本书。其书房中放有两个大衣柜,记者打开其中一个柜子,里边塞满了各种有关针灸的书籍。
李鸿锷一本本地向记者介绍:“《类经图翼》内容包括运气和针灸两方面;《针灸学》是朱琏著的,是我的启蒙书……”他每拿起一本书都小心翼翼、如数家珍。记者发现,许多书的年份已久,书页泛黄,但因被精心保管,这些书依然完好无损。
李鸿锷把看过的书都当做珍贵的宝藏收集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从微薄的收入里抽出一部分,订阅《中国针灸杂志》、《针灸临床》和《上海针灸》。每一本都舍不得扔掉,近30年来,他家中的针灸杂志已有上千本。
50多年里
免费为人治病
李鸿锷从十几岁起为人治病,至今已近55年。他为人治病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收任何费用,二是专治疑难杂症。他说:“能够用几根针给病人解除痛苦,我就感到很快乐,还收啥费用。”
他多次趁午休时间去患者家中为患者治病。1978年,李鸿锷当时在山城区山城路居住,一位姓李的大娘找到李鸿锷。她患有肩周炎,治疗多年不见好转,病痛折磨得老人痛苦不堪。李鸿锷了解情况后,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他每天中午下班后,在家草草吃过午饭,便拿着针灸盒来到李大娘家中为其治疗。无论刮风下雨,李鸿锷一天都不落。因此,李鸿锷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天,李大娘昏睡过去,全家人怎么叫都叫不醒。谁知把李鸿锷叫到家中,他只在老人耳朵边说了句:“大娘,我是鸿锷。”老人便醒了过来。
当记者问李鸿锷50多年来,总共医好了多少病人,他说:“太多了, 也没数过,一年都难数清,更别说这么多年了。”
提起他
熟悉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提到李鸿锷,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被其医治过的病患更是对其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精神钦佩不已。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郭忠信是李鸿锷治好的患者之一,他告诉记者,15年前,他患了严重的脑神经衰弱,晚上睡不好觉。当时他家住在山城区朝霞街,离李鸿锷家近3公里。一天夜里刚吃过晚饭,李鸿锷敲响了郭忠信的家门。“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听说我病了,很为我担心。”郭忠信说,李鸿锷说着打开针灸盒,拿出长针在郭忠信的头顶上和手脚上扎了几针。“效果十分好,当晚我就睡着了,更神的是,从此这病再没犯过。”郭忠信说,“之后,他还经常问我哪儿还不舒服。他比我年长,待我这样好,至今想起我仍很感动。”
“每遇上一个疑难杂症患者,为了治疗彻底,他都要翻阅很多与该疾病有关的资料,摊开的书铺满了桌子、地面。有时,他能半天不吃饭趴在书上研究。”李鸿锷妻子沈秀英告诉记者。
造诣深
深受业界人士好评
天津中医学院张存生教授在鹤壁中医院临证期间,李鸿锷经常同张教授切磋交流经验,得到张教授的高度评价。张教授在给李鸿锷的来信中说道:“先生在中医理论方面造诣颇深,而在针灸临床实践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您如果汇集成册,也将给当今医疗以启迪。”
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孙合群对记者说:“李鸿锷老师对中医的针灸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者手记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李鸿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拯人之危,救人之急。能够给他人解除痛苦,我就感到很快乐。”记者见过许多医术高明的医者,而像李鸿锷老先生这样志存高远、毕其一生精力于针灸技术,乃是少数。愿李老在针灸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行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