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评论探讨 - 评周人始祖后稷的传说

评周人始祖后稷的传说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3-11-18 9:42:27

  诗经大雅中有一篇《生民》,里面是对周人始祖后稷的传说记述,诗经鲁颂中有一篇《閟宫》也提到后稷的事迹。笔者先把《生民》大意试着翻译如下:

  最早先人生养育,母亲伟大颂姜嫄。如何母腹先人孕,祭祀天神求子虔。踩踏帝留大脚印,妊娠有孕喜心欢。育儿后稷娘辛苦,后稷周称始祖先。

  十月怀胎期满产,生出蛋卵罕心惊。卵无缝隙没开裂,未闹天灾未显灵。难道苍天何不乐,莫非敬奉不虔诚。虔诚祈祷苍天祭,但却生出胎怪形。

  丢弃卵生于陋巷,牛羊哺乳自成长。弃抛荒野林间地,伐木平民心善良。风雪寒冰后稷苦,严冬大鸟护凄凉。鸟儿飞去弃婴哭,无助婴啼大道旁。

  后稷爬行荒野地,悲伤凄苦长成人。可怜觅食求温饱,不屈精神祈盼春。自幼田间五谷种,禾苗茁壮报耕耘。田间麻麦丰收望,藤蔓青青瓜果新。

  后稷幼年农事爱,农耕经验集初成。禾苗杂草清分辨,播种耕耘时令迎。破土嫩芽茁壮长,扬花结籽喜盈盈。低垂谷穗充盈籽,收入邰家欢笑声。

  天赐祖先良谷种,黍糜豆类白黑红。田间遍种禾苗壮,收获归仓忙务农。大地红糜黑黍熟,肩挑背负喜年丰。收归仓储冬天到,筹备祈天祭祀供。

  如何祭祀始先祖,舂米扬糠谷穗呈。淘米水声不住响,灶台蒸饭气升腾。择选吉日时占卜,遍采香蒿油脂烹。烧烤羔羊香气绕,家人相聚庆年丰。

  祭品上供盘木豆,盘中丰盛拜神灵。供桌美味香缭绕,跪祭诸神敬圣明。自我先人始祖祭,香浓美味几多情。虔诚祭祖永思念,继往传承未敢停。

  关于后稷的传说,估计多是来源于这首诗歌。诗歌中介绍,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原),她因采踏巨人脚印而怀孕。诗歌原句是“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履就是践踏、踩踏;帝就是上帝、上天,甲骨文中的帝皆是指天,因为那个时间还没有人间皇帝的概念;武就是迹、足迹、大脚印;敏,假借为拇,就是手脚的大拇指;歆就是令人歆羡的、欣喜、惊异。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踩踏上天巨人的大脚印的大拇指处,然后就令人歆羡的怀孕了,生出来的孩子就是后稷。

  诗歌原句还有“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先生就是第一次生孩子;达通羍字,就是小羊;不坼不副,就是没有缝隙,没有裂开,说明后稷是卵生而不是胎生。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十月怀胎期满生下来一个蛋卵,蛋卵没有缝隙也没有裂开,姜嫄很吃惊,上天并没有降祸降灾的征兆呀,也没有什么神仙显灵。

  关于后稷的出生地,《生民》《閟宫》中没有涉及,但今天关于后稷的故里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境内稷山,该地山上有后稷祠,后稷祠是专门供奉后稷的祭殿;一说认为在山西省运城市境内的稷山,该地现有稷山县。这是实物依据,各有各的理,但不知有没有类似《生民》《閟宫》这样的文献依据?

  关于姜嫄本是帝喾元妃之说,《生民》《閟宫》中没有涉及,但《史记·周本纪》中有:“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不知太史公依据的什么文献而确定“姜原为帝喾元妃”?但也有人认为姜嫄为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不知谁对谁错?或许两者都站不住脚,都是错的。

  姜嫄怀孕后稷的离奇传说,说明当时正处于上古野合杂交或血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时期,反映了母系氏族时期儿子知母不知父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当然不限于后稷一例,中国的姓氏起源,多有类似情况。不管姜嫄是不是帝喾元妃,或者是不是高辛氏后世子孙之妃,从传说可以推知,后稷与帝喾或者高辛氏均无血缘关系。

  传说后稷是帝喾的长子,估计是名分上的长子而已,或者是周代造出来这样一种父子关系,被后世的太史公写进《史记》,似乎这样周人就很光宗耀祖,就是龙生龙凤生凤。但后稷的后裔西岐直至周朝,他们所崇拜的图腾据说是熊而不是龙,但周人避讳说熊,于是称熊为“大人”。从图腾的崇拜来说,周人也不应该是帝喾的后裔。

  依照太史公“姜原为帝喾元妃”的说法,后稷名分上的兄弟姐妹应该有:二弟契,母亲是简狄,契是商朝先祖,他的后代建立了商朝;三弟尧,母亲是庆都,尧就是帝尧,其子丹朱不肖,尧的女婿舜继承天下;四弟挚(),母亲是常仪,挚就是帝挚,在位9年被废。五弟台玺,母亲因身份低微而无名,后稷把王位传给了台玺,台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叔均,叔均把王位传给了后稷的儿子不窋,不窋的子孙从而得以世代传继王位,后稷、台玺、叔均、不窋都被尊为周朝先祖;大妹、二妹皆是简狄所生,二妹建疵与盘瓠成亲,成为今天苗、瑶、畲等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由此可知,商代才是炎、蚩尤、黄的后裔,商人才是炎黄儿孙,接替了夏王位而传承下来。而周人只是后稷、台玺、叔均、不窋的传承者,他们积聚实力,为报世仇,步步向东逼近,看准时机,阴谋发动了牧野暴乱,夺取了商代王权。鸠占鹊巢之后,唯恐中土之民不服,他们深知单凭武力很难维持王位,他们也深知商人信奉天命,于是就在舆论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大肆宣传所谓的太王、古公、文王、武王之类多么圣明伟大;二是对商代帝辛造谣中伤,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三是把他们的祖宗与五帝接上血缘,以示自己比商代更正统;四是宣扬天命所归,要求商代遗民信奉天命,无条件服从周的统治。

  即便如此,殷商后裔仍在前赴后继,义旗高举,不断起来反抗,西周年间反周的有:武庚、东国、录国、荆楚、东夷、徐国、群舒、密须、淮夷、国人爆动、周边各族、鲁国、姜国、千亩、郐国等,少数民族反周多得无法统计,这说明他们的统治不得民心。殷商后裔不断造反,其实就是要回到殷商先祖的故地,要把周人赶回到西岐,东夷人、淮夷人威胁成周洛邑、西进河上,直逼得周公旦、周昭王、周穆王等不得不再三东征,甚至周昭王被淹死在汉水之中。周人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他们自西而来灭了商,却被自西而来商的后裔(当然也是华夏后裔)收拾了他们,王权重新回到了华夏后裔的手里。

  由《生民》可知,因为后稷是卵生,姜嫄见其古怪而弃之,先是丢弃在无人的街巷,后稷靠吃牛羊的乳奶活命,继而被抛弃在荒野树林之中,由伐木的苦命人收留,冰天雪地里,后稷依偎在大鸟的羽翅下取暖,可谓历尽人间悲苦。到了后稷能够自食其力,会种五谷之时,姜嫄娘家邰氏又认了这个孩子,可谓命运多舛,所以后稷的名字又叫弃。

  由《生民》可知,后稷还是小孩时,就知道自食其力,知道怎样除草,怎样种植大豆、大麻、大小、甜瓜等作物,而且所种的作物都籽实饱满硕大。《閟宫》中有“弥月不迟,是生后稷”“奄有下土,缵禹之绪”,据此推知,大禹治水后,由后稷领导农业生产,播种百谷,得姓为姬。武功教稼台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位于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漆水之滨。《国语·周语上》载:“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西周年间,后稷也就成了主管农事的官职。

  关于后稷农耕的这些宣传,似乎与华夏农耕文明的初始相左,如果华夏的农业起自后稷,神农氏、伏羲、螺祖等,以及比后稷要早许多年代的裴李岗、大亚湾等农业文明如何解释?这不能不说周人在绞尽脑计造假,妄图把华夏古文明统统归到他们祖宗那里。




 
     
评周人始祖后稷的传说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