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研8

《淇河文化研究》 第8卷
     

 

文化新闻 - 殷商末期的灿烂文化

殷商末期的灿烂文化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3-11-1 12:59:15

          目前,从考古研究的现状看,殷商文化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历史文化。商以前的夏文化、炎黄文化,虽然能从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先秦典籍、诸子书中了解一些,但仍然不够清晰,以待进一步考古发现。然而,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大量商代遗址的挖掘和大批珍贵文物的出土,殷商文化日益展示出它光辉的异彩,尤其后期的文化更为灿烂。

商是个古老的氏族,据说是帝喾的后裔契的子孙。契大约与禹同时,相传他们还一起治过水。契的部落居住在今商丘一带。史书中有商人善于经商的记载(一说商族之名来源于舜之子商均)。早期的商族经常迁徙。《史记.殷本纪》载:“自契至汤八迁。”其范围大抵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区。据考古发现,在今豫北、豫东地区大范围内发现大批先商文化遗址。先商平粮台遗址,鹤壁的刘庄遗址,也被认为与先商文化有关。

经过数代人的苦心经营,商族逐渐兴盛强大。商朝的开国国君为商汤。在他当政的时候,夏朝日趋衰败。夏朝最后一位国君夏桀暴虐无道,不恤民力,骄奢淫逸。史载他在宫中挖掘酒池,大臣关龙逢向他进谏,却惨遭杀害。夏民十分憎恨他,并诅咒他,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汤看准了这个有利时机,首先灭掉葛(在今河南宁陵),接着又灭掉十几个小国和部落,获得“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的战绩(《孟子.滕文公》),国势日盛。

桀感到商的强大是对他的巨大威胁,于是他把汤召到夏都,囚之于夏台的重泉。夏台即钧台,在今河南禹县。但是后来他不得已又把汤放了。汤回去后,召集商民,作《汤誓》,着手实行灭夏的计划。在国内,汤任用贤臣伊尹、仲虺为相,上下一心,声威大振。

汤首先出兵灭掉了夏的三个主要与国——韦、顾和昆吾,然后乘胜攻夏,双方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县)。夏桀逃奔南巢(在今安徽巢县),死于南巢。于是,汤在亳(今河南濮阳,另说在今河南偃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国——商。

商王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兴盛时期,比起夏王朝来,商的疆域及影响要大得多。《诗经·商颂·玄鸟》称商有“邦畿千里”。夏的主要影响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及湖北北部一带。而后来的商朝,南至长江流域,北到燕山,西及陕西,东至东海之滨,至于受商文化影响的范围则更广泛得多。

早期的商仍保持较大的流动性。从汤至十代国王盘庚,迁都五次,其中四次在河南境内,他们是“汤始居亳(今河南濮阳,另说在偃师),从先王居”;“帝仲丁迁于隞(ao今郑州)”;“亶(dan甲居相(今河南内黄东南十三里)”;“祖乙迁于邢(今河南温县东)”;“南庚迁奄(今山东曲阜旧县南)”。但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以后,“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仅是《古本竹书纪年》之说,史料记载有异,还待发现文物进一步考证。

说商文化灿烂,尤其是后期,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朝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政权,有强大的军队,职责明确的官吏,完整的刑法,并建立了国家监狱等。这些都反映出商朝是一个奴隶制发达的国家。商王朝的统治者不断调动大规模的军队征伐周围的方国,扩大疆域,取得战利品和战俘。到了商末帝辛时,他们把获得的大批俘虏,原用来作祭祀殉葬品,改为用来当奴隶,从事田间耕作和到战场打仗,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二是商朝创造了辉煌的“商代文明”和“中原文化”。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都比较发达。据古文献记载,商人好饮酒,“沈酗于酒”(《尚书·微子》),生前如此,死后还以铜容器盛满酒埋于坟中。酿酒必须耗费大量的粮食,因而商人的喜酒必须以农业生产的发达和粮食过为前提。其次大量驯养家畜,甚至驯养大象。在古代,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属于亚热带气候,大象活动频繁。《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意思是说,商人驯服大象,用来征服东夷,把东夷打得狼狈不堪。

三是生活用品、兵器和生产工具的普遍提高。在郑州及殷墟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器物,反映了商代社会生活水平。出土器物中,有重八百七十五公斤的司母戊青铜大方鼎,也有日常使用的各种青铜容器。食器:鼎、鬲、yan)等;酒器:爵、jiahe)、卣(you)、壶、尊、觚(gu);兵器:矢镞(zu)、勾兵、矛、刀、削、斧等;生产工具:锛、铲、钁(jue等。这些说明,在商代,青铜器物已经普遍的使用。

另外,河南境内出土的大量商代青铜、玉石、象牙、骨器中,有不少是专门用以观赏的艺术品。奇特生动的造型和纹饰,精巧的制作工艺,反映了殷商时代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其青铜艺术反映殷人的统治思想,这些器物上多饰有云雷纹(即回纹)、饕餮纹、和夔龙纹,给人以庄重、神秘的感觉,这同殷人重鬼神、讲天命、神权等统治思想是协调一致的。

具体讲,鹤壁市淇县(古称朝歌)曾是殷末帝都。从发掘到的青铜器文物来看,生产制作最少也有三千年的历史。

鹤壁市文物部门、淇县文物部门考古发现,远在商代,淇县朝歌山区纣王殿一带有炼铜作坊(今铜炉沟),建国后挖掘收集到的殷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物有:

铜尊(鹤壁市博物馆收藏) 198410月,鹤壁辛村农民耕地时发现。

尊为侈口,腹微鼓,园底圈足,口颈无纹饰,颈腹处有二道弦纹,腹铸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地。腹下二道弦纹,质厚重,色黝黑,铜锈下现孔雀蓝,制作精细,腹内底部铸有铭文“父乙”,口部和圈足残。高25.6厘米,深21.3厘米。

此尊出土于西周卫国墓区内淇河北岸台地上。当为晚商、西周早期的遗物。

铜爵(鹤壁市博物馆收藏) 19776月在鹤壁市区大胡废品收购站发现。爵高19厘米,爵前有流(已残),后有尾(尖尾),圆腹,口至腹间有把手,口与流相接处有两支对称状柱,下有三个尖高足,把手处饰有三横条纹。为典型商晚期之物。

象纹直内戈(鹤壁市博物馆收藏) 198511月由市公安局截获。长27.5厘米,重200。此戈援锋利,有上齿,直内饰象纹,造型精致,比例协调。为商代代钩杀兵器。

铜镞(鹤壁市博物馆收藏) 1973年辛村出土,通长6厘米,呈绿色,为西周兵器。此镞,尖头,身有中脊,双翼分居左右叶。叶外缘有刃状,向前聚成前锋,向后形成倒刺形的后锋,后部有接箭杆用的颈。

“父乙”铜觯(zhì,鹤壁市博物馆收藏)觯形扁椭,侈口、有盖、垂腹、圆底圈足。盖沿和颈下各有一周涡纹和四瓣花纹相间的带状纹,圈足有蚕纹。腹内底部铸有“父乙”铭文。

此觯通长19厘米,为西周酒器。198410月在市区南辛村出土。

铜觯(淇县博物馆收藏) 1977年由淇县鲍屯农民在“二道城”西北侧从地下挖出。经除锈蚀,焕然一新。椭圆形、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圆足,满饰花纹;服部饰两组饕餮纹,颈部以上及足部饰目雷纹、蝉纹。

铜箭头(淇县博物馆收藏)在淇县老寨山(朝歌山)上发现,证明当年朝歌寨曾是商帝辛屯兵之处。

铜锛(淇县博物馆收藏)1982年淇县西街农民在摘心台南地挖出,其形窄长,平面呈梯形,正面平斜,两侧下凹,通体素面,双面有刃,刃部有明显使用痕迹,证明殷商朝歌农耕生产已处领先地位。

   历史告诉我们,商代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工业,已经相当发达,铸铜作坊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能铸造一两吨重的大铜鼎,并使用铜贝作货币,生活用品已相当精细,兵器更具有杀伤能力。商帝辛在位52年,他的功劳之一,就是将中原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特别是灿烂的青铜手工业技术传播到东南沿海地区,无疑对当地生产、社会发展,是个极大的推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巩固了东南和中原的统一。也说明了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冶铜科学技术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是制骨技术和纺织技术。掘出文物证明,殷商末期,朝歌(今淇县)东关一带建有一大型制骨作坊,利用兽骨、蚌壳制作兵器、农具及生活用品。相传为武丁时制骨作坊,西周卫国仍用。面积有7.2平方米,文化层厚13.5米。清宣统三年东关农民在此挖出骨头、残骨器300于马车,由奸商卖给英国、意大利文化侵略分子,经火车运走。1958年修路时,又挖出各种骨骼数十车,填于路基。1988年,在路北侧排水沟内断面上,仍有大量骨骼露出。有的骨骼上有锯、钻、磨等加工痕迹。

据文物和历史资料证明,殷商时期,朝歌(今淇县)一带丝纺业很发达。淇县先民用桑叶养蚕,掌握了一套养蚕、缫丝、纺织、缝纫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养蚕缫丝已很普遍。汉代以后,淇县先民养蚕、缫丝、缝纫技术进一步发展,已能生产精美绸缎。《魏都赋》有“罗绮朝歌”的诗句。

五是建房技术的提高。据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鹤壁淇县先民已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造房技术。可建造洞穴、半地下式、窝棚式房子。到了商末,已建造地上大型草房顶宫殿式房子。如:

鹿台一说在淇县西十五里处破庄村,今为鹿台寺。当年为商帝辛积财之处。武王散鹿台之财亦即指此。清顺治《淇县志》云:“按《史记》厚赋税以实鹿台,七年而成,其大三里,高千尺,今遗址尚存”。经实地调查,殷鹿台在金牛岭西边,破庄西南小山包上。传说是商帝辛登鹿台自焚处。唐时在此建寺,有殿宇四座,石佛一尊,其寺依山靠水,景色绝佳。现其寺已无,鹿台遗址尚存。另说,还有北鹿台,在今唐庄附近,也叫六台。两说都有道理。至于准确位置在哪里?还有待于文物佐证。

摘心台在淇县县城摘星路东侧。高13米,东西宽50米,南北长90米,台下层为龙山文化层,断面可见商末文化层。据《淇县志》记载:殷末帝辛所建,为帝辛和妲己观朝涉、摘比干心处。原名摘星台,意即台高,登临其上,可以伴月摘星,故名。自商帝辛在此摘比干心后,易名摘心台。台上原建有“摘星楼”一座,巍峨壮观,楼基高7米,以青石砌成卷拱通道,四方贯通。上筑木质楼阁,座东向西,高12米,面阔10米,进深5米,歇山式重檐屋顶,四周雕有云龙花卉、禽兽图案的木质回廊。设计精巧,风格独特,登其上,西眺太行,东瞰淇水,南望卫源,北顾浮丘,及朝歌之大好河山。武王伐纣不久,摘星台被雷火击毁,至汉,又在原地重修,并增添了纪念比干的石坊,名曰“烈坊”。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台上楼阁、石坊、树木相继遭到严重破坏。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淇县人民政府进行了扩建、保护性的修建。目前扩建为摘星台公园,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游乐的场所。

六是甲骨文的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河南殷墟(安阳小屯)出土了十余万片甲骨卜辞,其中所用的单字大约在五千字左右,目前已能正确识别的有二千字左右。文字的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标志。当然,早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已发现出土的器物上有许多类似文字的符号,因此商代出现这样成熟的文字,应当是由古代经过很长时期的积累和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有关于黄帝的属臣仓颉,辨见鸟兽的足迹,从中得到启发而创造与发明文字的故事,虽属传说,但文字的使用,是早于殷商的。

总之,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原大地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中心。商朝统治时期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前十一世纪,灿烂夺目的殷商文化,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郭长敏撰稿)

 

 
     
殷商末期的灿烂文化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运行管理:《淇县之窗》网

豫备0902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