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利用开发总体规划
一、规划研究范围
(一)规划范围:淇河鹤壁市域段,即从盘石头水库到新小河口村入卫河处,全长83公里,面积约455平方公里。
上游:纵向从盘石头水库至刘庄坝,横向是以淇河汇水面为主的区域,长约38公里,面积约285平方公里。
中游:纵向从刘庄坝至京港澳高速东1.4公里处,以城市规划范围为界,南北长约15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
下游:纵向从京港澳高速以东1.4公里处至新小河口村入卫河处,两侧各沿河道扩展1300米,长约30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
(二)研究范围:面积约527平方公里,全长92公里,其中上游扩展至盘石头水库上游部分区域,中游扩展至整个鹤壁新区。
二、现状评价
核心优势:清洁如玉的优良水质,丰富优美的自然资源,浓郁深厚的历史文化。
存在问题:淇河水量、水质未得到有效保护,缺乏极具特色的支柱性自然景观资源,珍贵动植物未得到有效保护,淇河文化特色未得到充分挖掘,知名度和形象有待提高。
三、淇河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保护第一、恢复生态,合理利用、促进发展,适度开发、造福群众”的方针,全面切实保护利用好淇河,使淇河重现“成片的树林、成片的竹林、成片的湿地、成群的鸟禽”自然和谐生态的原始风貌。
(二)规划定位:围绕淇河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生态系统优良、文化特色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廊道,鹤壁市的城市名片,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文化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生态淇河、文化淇河、休闲淇河。
(四)功能分区:上游以原生态保护、恢复为主;中游以恢复性利用为主,将城市滨水区打造成大型城市公园,创造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下游以保护性利用为主,沿淇打造田园风情带,统筹沿淇村镇风貌,促进城乡一体化。
(五)发展策略:1.生态保护策略,包括保护水体和湿地,完善造林绿化布局;2.特色营造策略,包括彰显传统文化,挖掘景观特色;3.区域协调策略,实现淇河全流域协调发展,实现鹤壁与淇河协调发展;4.完善配套策略,包括排水系统、交通系统、水利设施等;5.重点强化策略,包括强化绿化建设,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关注旅游与景观建设等;6.立体宣传策略,与城市形象紧密联系的立体化宣传手段。
四、生态保护规划
分为水资源保护规划、生物资源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3个部分。
规划目标:通过合理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淇河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营造良好的淇河生态系统。
(一)水资源保护规划
1.存在问题:一是上游坡降大,水流速快,河床易干涸;二是中游地质渗漏严重,淇河易发生断流;三是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浪费较多;四是超量引水,淇河生态需水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五是局部存在污染现象,如生活污水、养鸡场、养鸭场等;六是存在违章建筑、私搭乱建现象。
2.规划措施
(1)划定保护范围,保护地表水饮用水源地
饮用水源保护地包括盘石头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寒坡洞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两部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盘石头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盘石头水库取水口周围1000米的水域及正常水位线以上、山嵴线以下沿岸200米范围内的陆域;从取水口至水泉前进渡槽南,第一水厂支渠入口的工农渠两侧100米的区域。二级保护区为盘石头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淇河与淅河汇合处至水库大坝内的水域及正常水位线以上、山嵴线以下沿岸3000米范围内的陆域。准保护区为盘石头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的所有淇河流域水体范围和所有陆域汇水区范围。
寒坡洞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快速通道淇河Ⅰ桥至寒坡洞取水口下游300米的水域及河岸两侧5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外,快速通道淇河Ⅱ桥上游1000米至取水口下游500米的水域及河岸两侧1300米的陆域。准保护区为二级保护区之外,盘石头水库大坝下游的淇河汇水区范围。
禁止在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一级、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垂钓和水上运动。
(2)构建以堰为主、坝堰结合的拦水体系
规划七里沟景观坝、竹园景观坝、纸坊堰、天然太极图景观坝、寒坡洞供水坝、鹤淇橡胶坝、京港澳高速橡胶坝7条坝堰,减缓上游坡降过大、易干涸造成的影响。
(3)合理统筹水资源
对淇河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统筹安排,保证淇河各河段必须的生态用水。淇河生态需水量约0.34—1.02亿立方米。
(4)防渗减漏
在花窝拦河坝库区至京港澳高速坝库区间进行防渗减漏工程。
(5)节水
发展节水农业,推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6)中水回用
(7)清除违章项目
(二)生物资源保护规划
1.划定沿淇珍稀物种保护范围
鹤类保护区保护范围:一是盘石头水库原水磨村周边3公里库区,面积44.86平方公里;二是淇河许沟至辛村南段,面积21.64平方公里。
淇河鲫鱼保护范围: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实验区两部分,核心区为河口村下游1公里至白龙庙拦河坝河段,长9.1公里,面积8.3平方公里;实验区分布在核心区两端的上下游河段,上游实验区自核心区西段至盘石头水库库区与林州市交界处,下游实验区自核心区东端至淇河京广铁路桥,河段长42公里,面积71.7平方公里。
2.营造有利于珍稀物种栖息的环境
营建沿淇立体绿化系统,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形成沿淇流域立体绿化系统。
上游:以涵养水土为主要目的,进行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中游:沿河两侧滨河路以内,结合城市规划营造植物景观。
下游:河堤内植被保护,增加其物种多样性。河堤外进行生态经济林保护。
3.其他措施:对现有坝进行生态改造,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保护生态的目的。
(三)文物资源保护规划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立“地下文物以保护为主,地上文物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确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西周辛村卫国墓地、刘庄墓地、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进行原貌保护,大赉店遗址、双塔寺、青岩绝石窟等进行适度利用。
五、利用开发建设规划
由生态资源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沿淇村庄迁并规划、空间管制规划4个部分组成。规划目标:挖掘地方特色,塑造鲜明形象。
(一)生态资源利用规划
上游应着重利用其生态性、文化性,以生态观光为主,适当开展休闲度假游,打造生态景观带。规划七里沟、桑园、竹园、白龙庙、天然太极图等项目。
中游应着重利用其文化性、城市性,规划建设“一河五园”,打造为城市公园,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把该段淇河打造成城市亮丽的名片。“一河五园”包括淇河森林公园、淇河湿地公园、淇河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淇水诗园、大赉店遗址公园)、淇河时代风尚主题公园(淇水乐园)、淇河植物园(含淇河夜游项目),是淇河利用开发工作的重点。
下游以合理利用为主,以农家乐、采摘园为利用主要形式,注重旅游的参与性,打造为田园风光带。规划王后湿地(王寨—后公堂)、马方湿地(马庄—方寨)两块湿地,纣王墓遗址、鹿台公园两处文化遗址以及部分农家乐、采摘园等。
(二)道路交通规划
沿淇道路系统的改造、完善和提高要着眼以下几点:1.从有利于恢复沿淇生态、促进沿淇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发展的角度,规划改造沿淇道路系统。2.不再规划沿淇公路体系,公路交通依托快速通道、大海线、桑南公路等现有公路体系解决,以枝状道路形式进入景区。3.新区至太极图段人行步道外移至生态敏感区以外,以步行、自行车通行为主,禁止机动车辆进入。4.构建沿淇步行观光体系。人行步道根据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尽量就地取材,采用渗水路面、卵石路面、木栈道等形式,尽可能减少对淇河影响。
上游:利用现状道路以枝状道路形式通往各景区,现状沿淇步道结合城市绿道规划,外迁至寒坡洞水源保护地以外。
中游:结合城市道路和“一河五园”规划,纳入沿淇交通体系,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统。
下游:在满足河流防洪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绿道规划,将堤顶路改造为通行自行车和行人的绿色通道。
(三)沿淇村庄迁并规划
结合淇河生态恢复和淇河休闲观光游规划,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将沿淇居民点的整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保留型:古村落原貌保存较好,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有一定旅游发展潜力的村落;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或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不能并入到其他村庄的村落。
搬迁型: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位于淇河河道或生态保护敏感区之内,对淇河生态、水质有重大影响的村庄。
迁并原则:上游段,将靠近河道或直接建在河道之内、对沿岸生态容易造成重大影响,且人口较少、搬迁任务相对比较轻的村庄,作为重点,首先进行搬迁;中游段,城市功能段、“一河五园”周边村庄,结合棚户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直接并入城市;下游段,由所在地县区政府根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迁村并点,规划撤并掉部分或全部建在河堤上的村庄。
积极引用新技术,在沿淇保留型、搬迁型村庄建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生活污水对淇河造成污染。
(四)空间管制规划
1.实行分段分级保护
淇河在我市入境断面处至刘庄坝段:淇河河道及两岸向外300米范围内的区域划为一级(红线)保护区;淇河一级(红线)保护区外沿向外1000米范围内的区域划为二级(黄线)保护区。
淇河刘庄坝至入卫河口段:淇河河道及两岸向外300米范围内的区域划为二级(黄线)保护区。
淇河二级(黄线)保护区外的淇河流域划为三级(绿线)保护区。
在淇河一级(红线)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在淇河二级(黄线)保护区内,提倡发展经济林、观光林业和农业、生态农业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使用有机肥,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有重点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该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在审批之前,需经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领导小组同意,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2.实施空间管制
将淇河规划区划分为适宜建设区(含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发展备用地)、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三种类型的功能区。适宜建设区主要指中游城市规划区域,限制建设区主要指沿淇需要保留的村落、生产居民点,禁止建设区主要指淇河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红线保护区等,对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政策、策略,调控、引导不同地域的生态保护、建设和管理,促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督导、属地管理、联合执法、责任追究”的淇河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机制。盘石头水库跨林州、鹤壁两市,为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继续做好省人大淇河保护相关立法的前期工作。
(二)建立统一的工作联动体系制度,包括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监测预警机制等。
(三)加大资金扶持,建立多方投入机制。
(四)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宣传,营造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