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评论探讨 - 赵都中牟的时间和地望及相关问题
赵都中牟的时间和地望及相关问题
 
作者:齐治平  加入时间:2012-9-28 21:32:30

  《史记·赵世家》载:“献侯少即位,治中牟”。又云:“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据《战国策年表》及《史记·赵世家》,献侯即位治中牟时间为公元前424年,敬侯元年为公元前386年,则赵都中牟的时间共有38年。但在献侯即位后不久,赵襄子弟桓子逐献候,自立于代(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一年卒,因国人认为恒子之立非襄子之意,所以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①因而赵都中牟的时间实际只有37年,即自公元前423年至公元前386年,共历献侯、烈侯、武公、敬候3代4君。
  赵都中牟所在,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最早的说法是班固《汉书·地理志》,认为在今河南中牟县。《汉书》卷二八上《地理志》河南郡中牟县下云:"圃日泽在西,豫州薮。有管叔邑。赵献侯自耿徙此"。这一说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最权威和最流行的说法,为大多数正史地理志和地理总志所接受。如《晋书·地理志》司州荥阳郡中牟县条下云:“六国时,赵献候都”。《元和郡县图志》卷八河南道中牟县下云:“县理即古中牟城,《论语》佛以中牟叛”。《太平寰宇记》卷二河南道开封府中牟县下条说:“春秋时郑邑,又属赵。《史记》赵献侯自耿徙此。又襄子时佛以中牟叛,置鼎于庭下,不与己者烹之,田英将褰裳赴鼎.即此地”。
  但这一说法很快即遭到反对。《史记·集解》引臣瓒曰:“中牟在春秋之时是郑之疆内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按中牟非卫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漯水之北”。汉晋时漯水是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津,大致流经今河南南乐、山东聊城、禹城、济阳、高青一线。此线以北的西部地区在春秋时属卫.在战国则属于赵都邯郸的东鄙,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征战特别是赵、卫、齐、魏之间的征战过程来看,臣瓒的分析是很正确的,不过他并未确指中牟究竟在何地。
  到了唐代,中牟的确切地望开始逐渐明确。司马贞《史记·索隐》谓:“此赵中牟,在河北,非郑之中牟”。张守节《史记正义》则云:“荡阴县西五十八里有牟山,盖中牟邑在此山侧也”。唐荡阴县即今河南汤阴县,其西五十八里位于今鹤壁市境内。也就是说,战国赵都中牟在今鹤壁市境内。不过张守节对此也只是推测,并未很肯定。入清之后,顾祖禹等人对此进行了详细考证。遂使这一说法成为定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九汤阴县条下说:“中牟城,县西五十里,《齐语》桓公筑中牟以卫诸夏。《春秋》定九年齐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将会齐侯于五氏,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哀五年晋赵鞅伐卫,围中牟。又赵襄子时佛以中牟叛。《汲郡周书》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又赵献侯徙居中牟。《战国策》赵楼缓以中牟反,入梁,所谓河北之中牟也”。程恩泽《国策地名考》亦有考证,云:“中牟,见上刚平下。原注属河南,赵献侯自耿徙此。正曰:此据《地理志》,瓒及《索引》以为非。《正义》云:中牟,赵邑,在相州荡阴县西有牟山,邑在山侧。恩泽案:吴说是也(详见《春秋》、《正义》、《史记集解》)。《晏子春秋》:晏子之晋,至中牟。韩非《外储说》:晋平公问赵武曰: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水经注》:魏徙大梁,赵以中牟易魏。皆此中牟在河北之证,距今开封府之中牟县数百里(《晋志》以荥阳郡中牟为赵都亦误)。曹之升曰:“河北之险莫如邺,次即中牟,以有漳水之固,又与邺相近,亦一都会也。此春秋时卫走邯郸之道,以左氏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中牟,推之旧说,甚确。五氏在今邯郸西南,今汤阴县西五十里有中牟城”②。顾、程二人所列举的例证皆斑斑可考,不容怀疑。也许正因为如此,当今的一些主要历史著作都继承了这一说法,鹤壁中牟说可以说在学术界已基本成为共识。 
  鹤壁中牟说不仅有史料记载作依据,还得到地名学和考古调查等方面的间接支持。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所提到的牟山,应即明代的西牟山,位于荡阴县西五十里,为荡河发源地③,也就是今天当地所称的牟山。牟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位于鹤壁市西,海拔763米,是鹤壁周围最高的山脉。根据实地调查收集到的碑刻墓志看,自唐代开始,这里就确有牟山的称呼④尤其是建国以来在鹤壁市南2.5公里的鹿楼乡故县村一带发现大规模的战国至汉代的冶铁遗址和墓葬区,无疑是属于古代城址的一部分,从其时代和规模来看,仅有赵都中牟与其相当,因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张新斌先生确定其即为赵都中牟所在地⑤,是没有什么疑义的。
  虽然鹤壁为赵都中牟已基本成为定说,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太明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此提出,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首先就是为什么早期的文献对此没有记载,而晚期的文献却说的如此详细肯定?特别是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作《水经注》时,对今鹤壁、安阳、邯郸一带的水系如淇水、荡水、洹水、浊漳水、清漳水等记载极为详细,涉及到朝歌、顿丘、沫邑、雍榆城、牵城、戏阳、羑里、晋鄙城、殷墟、邺、安阳、屯留、黎亭、列人等诸多古代地名和城址,惟独没有中牟城的记载。其次,顾祖禹、程恩泽等人所说的汤阴县西的中牟城,应该在清前期还是存在的,否则就不会说的如此肯定。那么此城现在具体位置何在,有无遗存,为什么《水经注》没有提到,它是不是《水经注》中记载的其他某一座城址?此外,既然《汉书·地理志》说赵都中牟在今天的中牟县,那么两个中牟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为什么都称为中牟?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仅凭牟山这一名称就断定其与中牟有必然的联系。
注释
①《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②《国策地名考》卷九。粤雅堂丛书本。
③《大明一统志》卷二八《彰德府·山川》
④夏国申、张新斌《鹤壁赵都:从历史烟云中隐现》,《鹤壁日报》2000年8月2日"社会特刊"一版。
⑤张新斌《河南鹤壁鹿楼古城为赵都中牟说》,《文物春秋》1993年第4期。




 

 
     
赵都中牟的时间和地望及相关问题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