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淇河文化研究7

淇河文化研究  第七卷 2012年

 

   

 

文史资料 - 称得上先秦时期与鹤壁有关的廉政古人
称得上先秦时期与鹤壁有关的廉政古人
 
作者:秋雨  加入时间:2012-9-16 17:55:57

  由913日《河南日报》第四版得知家乡正在搞廉政建设,并且谈到了先秦时期与鹤壁有关能称得上廉政的古人。如果说起与家乡鹤壁先秦时期能称得上廉政的古人,笔者没有把《河南日报》第四版所歌颂的“三仁”排入廉政的古人名单,而是把其中的微子归入了卖国者的行列,笔者首先想到的廉政古人是大禹。“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伛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慝。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我的家乡鹤壁市浚县大伾山歇歇亭的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

  到此依依莫不远怀神禹

  请君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当年大伾山处在大河岸边,传说浚县一带洪水泛滥,百姓不仅无地可种,就连居住的地方也被洪水淹没,大禹把自己乘坐的船只拴在大伾山东南麓,率领百姓修堤挖河。一条大蛟在洪水中兴风作浪,大禹与大蛟战了三天三夜,终将大蛟捕获,并将其锁在大伾山东崖之上。如今锁蛟石、栓船橛仍在。大禹堪称勤政廉政为民的贤圣!家乡正在搞廉政建设,如果要向古人学习的话,切莫忘记大禹!

  其次想到的是周朝的摄政王周公姬旦。周公姬旦代成王执政时,曾经有流言说他要篡位,但事实并不是流言说得那样;王莽当新朝皇帝之前,人人都认为王莽是个大好人,但事实却是王莽篡了汉位。假如周公和王莽都早死了,周公一定会落个骂名千载,王莽会是流芳万古。于是白居易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1931年,浚县辛村卫侯墓出土一件铜器,叫做西周康侯簋,年代为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康侯簋的底部铸有424个字的铭文,就是这短短的24字铭文,记载着三千多年前周人伐商,命康侯建国于卫地的重大历史。周公旦为八弟康叔姬封写有《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文告中说:“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文告告诫康叔姬封要坚决禁止卫国官民“湎于酒”,要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指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三篇文告堪称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廉政自律文字,放射着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辉!这些对于家乡的廉政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康叔姬封根据周公姬旦的谆谆教导,成为卫国的开国国君。康叔姬封就国后,根据周公姬旦的谆谆教导,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深入民间,广泛调研,体察民情民意,深受卫国人民爱戴。他没有辜负周公姬旦重托,对殷民七族,不歧视,不虐待,妥善安置商朝遗民,关心他们的生活,维护了地方稳定,加强了民族团结。康叔姬封还重视选拔人才,听从贤人劝告,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依法治理国家,促进了卫国经济的尽快复苏,国内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康叔姬封也应该是家乡廉政建设学习的古人榜样之一。

  与康叔姬封同时代的廉政古人应当还有所谓周文王姬昌的庶子,所谓周武王姬发的异母兄弟,后世称为召伯,也称召康公的召公姬奭。姬奭辅佐成王姬诵和康王姬钊,创建了四十年刑措不用的“成康盛世”。姬奭经常到民间乡邑巡行,勤政爱民、清廉听政。河南省宜阳县香鹿山镇甘棠村还留存有古召伯听政处原址,有清代河南尹张汉手书“召伯听政处”石碑。不知当年树下召伯听政的杜梨树还在不在,因为古代衣服扣子很像杜梨,所以笔者称召公姬奭为扣子下的廉政君子,《诗经·国风·召南·甘棠》歌颂的就是召伯听政之事。

  笔者想起来的第五位是卫国第11君卫武公卫和,《诗经·国风·卫风·淇澳》歌颂的就是卫武公卫和。卫武公卫和出生于周夷王年间,执政于周宣王十六年至周平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812年至前758年在位,在位55年。卫武公亲身经历了西周的盛衰兴亡,目睹了周厉王流放,周宣王中兴,周幽王覆灭,周室衰微,95岁时曾作《诗经·大雅·抑》,字里行间透着卫武公的深情,可谓真心地劝谏。卫武公卫和成为那个时代周朝的元老,他参与了共和行政。《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始自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华夏的历史按照这一年代顺序排了下来。卫武公卫和在位期间能自律修德,百采众谏,常与下臣共勉,堪称卫国一代君。《诗经·国风·卫风·淇澳》以淇河两岸的淇竹起兴,歌颂了卫武公卫和的美德,赋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

  《淇奥》大约写于公元前821年,诗歌不单单说的是淇竹,内里含着廉政文化,教人如何做世间君子,像竹子那样,即使高耸凌云,仍能虚心持节,不畏严寒,刚正不阿,固守根本,堂堂正正。长期社会发展和时代演进,人们把竹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象征着人格道德之美,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淇竹因此而名传天下,誉满古今,与《诗经》形成非常深密的关系,即古人所谓邠苇载《颂》,淇竹传《诗》《诗》咏淇水,《骚》美江干。淇竹文化和中华竹文化由此开了先河。淇竹堪称淇河之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华民族之魂




 

 
     
称得上先秦时期与鹤壁有关的廉政古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181169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

ICP09020854